原標題:我省劃分5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紅豆杉、連香樹、豹、麝、褐馬雞……山西的“寶貝”可真不少
山西省林草局近日發佈《山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髮展規劃(2022-2035年)》,山西省按照生物地理區劃方法,共劃分5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地貌類型豐富。現有野生植物274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31種,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9種。現有野生動物54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85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5種。豹(華北亞種)、麝(原麝、林麝)、褐馬雞和黑鸛為我省四大旗艦物種。目前,四大旗艦物種分佈區域不斷擴大,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根據山西省野生動植物分佈特點,按照生物地理區劃方法,以“恒山-蘆芽山-紫金山”為界分為北部溫帶半乾旱草原帶和南部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森林帶,其中北部溫帶半乾旱草原帶分為晉西北丘陵山地和晉北盆地2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南部暖溫帶濕潤、半濕潤森林帶分為呂梁山地、太行山地和中南部盆地3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5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晉西北丘陵山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涉及呂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和大同市4市。
現有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優勢植物是長芒草、旱生蒿類、檸條和沙棘等。分佈有木賊麻黃、野大豆等省重點保護植物和赤狐、大鴇、草原雕、獵隼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晉北盆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涉及朔州市和大同市2市。
現有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分佈有野大豆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卷羽鵜鶘、黑鸛、玉帶海雕、白尾海雕、白尾鷂、白腹鷂、白琵鷺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呂梁山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涉及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和臨汾市4市。
該區是黃河保護的重要區域。現有蘆芽山、龐泉溝、黑茶山、五鹿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9處。是華北落葉松、雲杉、油松、白皮松等針葉林、松櫟針闊混交林和櫟類闊葉林的集中分佈區,分佈有翅果油樹、麗豆、紅景天、蘭科植物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豹、麝、黃喉貂、褐馬雞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太行山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涉及大同市、忻州市、陽泉市、晉中市、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和運城市8市。
該區是漳河、沁河、黃河(山西南段)濕地的中心區域。現有歷山、蟒河、靈空山、太寬河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25處。是臭冷杉、華北落葉松、油松等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櫟類闊葉林的集中分佈區,區內還有具有區位獨特性、物種珍稀性、華北唯一的原始林——歷山混溝原始森林。分佈有南方紅豆杉、連香樹、水曲柳、翅果油樹、軟棗獼猴桃、太行花、丁香葉忍冬、蘭科植物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豹、麝、獼猴、中華斑羚、褐馬雞、黑鸛、紅腹錦雞、大鯢、團花錦蛇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中南部盆地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涉及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晉中市、臨汾市和運城市6市。
該區是滹沱河、汾河、涑水河、黃河(山西東南段)等濕地的中心區域。現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分佈有矮牡丹、翅果油樹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大天鵝、白琵鷺、灰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記者 薛建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