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山西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培育透視
2023-03-21 10:13:33來源:山西日報編輯:薛陽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重點産業鏈高品質發展觀察】競逐新賽道——我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培育透視

  3月13日,吉利汽車晉中基地整裝車間,一輛輛即將下線的甲醇重卡、甲醇轎車正在接受最後檢測。人來車往、熱火朝天的生産景象正是山西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培育的一個縮影。  

  作為山西省重點産業,10年間,山西新能源汽車産業從零起步快速發展,成為山西省首批十大重點産業鏈之一。特別是去年5月份以來,全省推行“鏈長”工作機制,依託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車晉中基地兩家“鏈主”企業和5家“鏈核”企業,山西新能源汽車産業實施“補鏈”工程,提升産業鏈完整度,提高産業鏈核心競爭力,豐富産業鏈産品結構,推動産業鏈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産業集聚度、關聯度、空間度,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産業實現高品質躍升。

  政策興鏈,龍頭引鏈,新能源汽車産業“花開並蒂”

  在進入焊裝車間之前,傳統焊接工藝火花四濺的畫面在大腦中閃現。但踏入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焊裝車間,卻讓人眼前一亮,佔地3.7萬平方米的車間,172個工位,看不到火花,看不到強光,近300台機器人井然有序地代替人工實現抓件、搬運、涂膠、打焊點、滾邊等工序。  

  陪同採訪的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技術中心副總助理王震在一旁介紹:“焊接機器人效率高、精度高,穩定性好。現在,整個生産線大概只需要70人,主要是操作監控設備、上料和做一些調整。”  

  作為山西省被認定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鏈主”企業之一,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深耕細作、精準發力,開發了新能源汽車全系列産品,建設了年産2萬輛新能源商用車和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具備純電、換電、混動和氫燃料多種技術路線,涵蓋輕、中、重卡系列産品,是國內首家取得純電動及氫燃料重卡雙公告並實現量産的企業。新能源乘用車涵蓋純電動SUV、MPV、轎車全系列産品,邁出了山西省汽車品牌走向高端市場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車産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顯著,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從2020年開始,山西省每年下達支持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資金3000萬元,連續支持5年,運城市連續3年每年拿出3500萬元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研發和技術改造升級。在市場推廣中,省級政府採購中心將大運新能源全系列車型納入協議供貨範圍,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拓展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運城市工信局局長張宗澤表示,在山西省利好政策的支持下,運城市一直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支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共融、項目共建、平臺共享、環境共創、人才共用,打造高品質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條。  

  在山西省,能與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並駕齊驅的,當屬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另一“鏈主”企業——吉利汽車晉中基地,它也是全省産業鏈最長、配套最全、體量最大的汽車企業。  

  2011年,吉利汽車晉中基地成立,拉開了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帷幕。  

  借助吉利集團強大的産業基礎、技術研發、市場運用等優勢,吉利汽車晉中基地深化“煤—電—醇—車”産業佈局,2017年,吉利帝豪M100甲醇汽車及醇電混動甲醇汽車投放市場;同年商用車投産,經過技改,目前已經具備年産1萬輛甲醇重卡和5000輛客車生産能力,甲醇公交車、甲醇重卡也作為吉利旗下的明星産品落戶晉中。  

  “從2016年9月投産至今,吉利汽車晉中基地累計生産整車47.8萬台,産值712億元,累計引進及培育本地汽車産業鏈零部件企業12家,本地化率突破5%。”吉利汽車晉中基地總經理戴明峰介紹説,吉利汽車晉中基地2022年産能由10.5萬輛提升到20萬輛,産值達到225億元,生産了全省95%以上的新能源汽車。  

  為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化高品質發展,晉中市積極構建“政府+鏈主+産業園”聯動發展模式,聚焦産業鏈上、中、下游,圍繞招引補鏈、創新強鏈、配套延鏈,突出“一鏈三線”,通過“擴大整車産業規模,實施産業鏈主體倍增行動,強化資金引導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産業鏈下游後市場服務”等重點舉措,不斷擴大晉中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規模,産業鏈條日趨完善,集群優勢逐步形成。

  項目固鏈,創新強鏈,新能源汽車産業“百花齊放”

  去年6月16日,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現場推進會上,省工信廳負責人表示,圍繞電動、甲醇、燃氣三大方向,山西省將著重加大對汽車配套産業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顯而易見,加快低碳綠色甲醇和甲醇汽車的推廣應用,是我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細分市場、推進産業結構低碳綠色轉型升級的又一項重大舉措。  

  晉中擁有豐富的甲醇資源,是我國推廣運用甲醇經濟成果最多、産業化力度最大的城市,集聚起了發展甲醇經濟的先發優勢。吉利汽車具備甲醇汽車整車研發、製造、銷售的全鏈體系能力。依託吉利汽車的技術優勢,晉中市把發展甲醇汽車産業、打造千億級甲醇經濟生態作為推進“兩個轉型”的“一號工程”,圍繞甲醇汽車上下游産業發展,重點打造“甲醇燃料製備加注—甲醇汽車研發生産—甲醇重卡推廣應用”産業內循環,2022年,全球首款醇電混動轎車下線交付使用,全國首條年産1萬台甲醇重卡生産線下線,晉中首批500台甲醇重卡集中交付,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首屆甲醇經濟分論壇成功舉辦。  

  同時,以吉利5萬台甲醇重卡項目實施為契機,結合現有專用車生産、液壓産業、鑄造産業基礎,晉中全力打造甲醇增程重卡全産業鏈。目前,已與中航蘭田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保羅汽車等專用車生産企業對接,甲醇重卡挂車生産全部實現本地化。同時與太鋼、安泰在特鋼型材上予以配套,車體特鋼材料全部實現本地化。推動海洋液壓、高行液壓等具備技術基礎的液壓企業,實現甲醇重卡液壓控制系統配套生産。幫促靈石亨泰榮鑄件企業在現有輪轂已經可以配套的基礎上,聯合大運汽車車橋廠進行車橋等制動系統的進一步配套,實現“鏈主”“鏈核”企業之間深度合作。目前,中航蘭田新能源專用車汽車生産基地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保羅汽車産業園項目設備安裝達90%以上。  

  在吉利汽車晉中基地甲醇汽車技術國內領先的同時,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乘用車在智慧物聯、動力性、舒適性、可靠耐久及底盤性能上也達到國內先進水準。去年,第二十五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四款“遠航”系列高端純電動車引爆業內。  

  談及“遠航”,作為大運乘用車技術研發人員的王震十分自豪:“大運的遠航系列與多家産業鏈頭部企業合作,採用多項行業領先技術,3.5秒即可完成從靜止到時速100公里,綜合性能超越百萬級豪車。同時,遠航系列採用800V超級快充,可實現‘充電十分鐘,續航三百多公里’。”  

  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鏈長”制推行以來,運城市不遺餘力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推進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萬輛純電動輕型客車、大運汽車10萬輛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大運汽車氫燃料電池重卡項目、山西藍科途鋰電池隔膜、豐喜泉稷氫氣提純運輸儲存等重點項目落地投産,以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的生産,帶動全産業鏈的佈局和發展,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核”。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推動上下游關聯配套項目落地。大運新能源汽車自動化生産線升級項目、卡樂仕智慧洗車裝備製造項目、亞新科精密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項目、創大汽配新能源汽車整車線束智慧生産線項目、余姚萬國機械汽車零部件模具製造項目等總投資近25億元的8個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相繼開工,為全方位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招商延鏈,金融活鏈,新能源汽車産業實現“春滿家園”

  在吉利汽車晉中基地全流程轎車生産線上,每9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車下線,這意味著有1萬多個零部件要在吉利生産車間完成全部組裝,變身為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汽車。  

  這一輛車1萬多個零部件,涉及鋼鐵、機械、化工、電子、橡膠等成百上千個汽車工業的細分領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製造業門類。  

  自吉利汽車晉中基地落地以來,晉中市的延鏈補鏈項目一直緊緊“跟跑”。“這些年,得益於各級政府的幫助,尤其是‘無審批承諾制’政策的實施,目前已在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産業園集聚企業29戶、關聯配套企業約60戶,構架了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主導方向的‘一鏈三線’戰略佈局。吉利汽車所用的高端不銹鋼95%來自太鋼,四門玻璃、鋁合金支架等也都由省內企業供應。”吉利汽車晉中基地副總經理高震介紹。  

  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集聚成群。從零部件生産到整車製造,從幾十戶上游零部件配套企業以及下游銷售産業同步延伸,到保羅、斯納德、美錦等主體企業以及宏立至信、泰鴻、拓普等整車配套零部件項目陸續落地建設。如今,晉中市以“鏈主”企業吸引帶動關聯企業,形成了以吉利汽車為“鏈主”、中航蘭田和保羅專用車為“鏈核”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拉動全市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高速崛起。  

  2022年,晉中市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緊盯整車和電機、電池、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強鏈補鏈”,充分借助甲醇論壇、山西省承接珠三角産業轉移合作對接系列活動、上海進博會等大型活動平臺,在廣州、寧波、太原、上海等地開展各類城市宣傳和招商推介活動,深度對接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與眾多上下游企業達成合作。在晉中(珠三角)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産業招商對接會上,山西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同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豪恩汽車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寶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2022年9月,尚太科技四期30萬噸鋰電負極材料項目成功落地昔陽縣,成為晉中市堅持鏈式招商加速産業聚集,圍繞重點區域(領域)實施精準招商呈現的新亮點。  

  晉中市工信局副局長陳玉斌介紹,目前,晉中市新能源汽車産業鏈29戶企業中,具備整車生産條件的企業有8戶,從事零部件加工製造的企業15戶,2戶為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生産企業、2戶為整車物流運輸公司、1戶為甲醇燃料銷售企業、1戶為物流運輸平臺公司。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整車企業配套需求,降低了企業生産成本。  

  “作為‘鏈主’企業,我們不僅要帶好頭,把企業做大做強,更要把關聯企業聯合起來,把我們山西沒有的供應鏈引過來,才能實現科技轉型,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遠勤山表示。  

  招商引資是産業發展的“生命線”,是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為了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省內合作和省外招商等方式,不斷建鏈、補鏈,截至目前已在我省累計引進和合作供應商達40余家。去年7月,在省政府舉辦珠三角産業轉移合作對接期間,運城市精準邀請英威騰電動汽車驅動技術、瑞立科密汽車電子、進力汽車配件、銘基高科電子、湖北億緯動力等200余家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參加,成功簽約項目24個,總投資達57.7億元。  

  “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據了解,預計到2025年,大運新能源汽車産值將突破390億元。在“鏈主”企業的強勁引領下,一個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正蓄勢騰飛。晉中市到“十四五”末,將形成年産乘用車20萬輛、專用車7萬輛、商用車1.5萬輛,輔以在線規模50萬輛的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專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企業總數達到60戶以上,全産業鏈産值力爭突破500億元。(記者白續宏 周明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