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忻州市河曲縣榆嶺窊村:百十戶山村打造出千萬級産業的振興實踐
2024-01-08 11:17:21來源:山西日報編輯:薛陽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一線調研】百十戶山村打造出千萬級産業——河曲縣榆嶺窊村的産業振興實踐

百十戶山村打造出千萬級産業 ——河曲縣榆嶺窊村的産業振興實踐_fororder_4ae30f088a9053dbec288209acca9742

榆嶺窊村的日光溫室大棚。 山西日報通訊員攝

  窊者,洼也。

  峁梁之間,溝壑縱橫。下了高速,路隨峁轉,快到榆嶺窊,車窗外的風景也變了,密集閃過一排排人造林。上峁放眼,溝梁之間,成片的日光溫室大棚宛如湖泊,在冬日暖陽下反射出粼粼波光。大棚之上,這邊一排排白墻灰瓦是別墅群,那邊人才公寓緊挨著老年公寓,飄揚著鮮艷國旗的地方是榆嶺窊村黨群服務中心。

  走進大棚,暖意融融,番茄開著小黃花、兩蔓上結著一個麒麟西瓜……“現在我們産出的果蔬早上摘好,晚上就上了北京的餐桌。”大棚總負責人王磊自豪地説。榆嶺窊村以“有機、高端”農業為方向,69座大棚産的果蔬供不應求,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2700萬元以上。

  打好發展現代農業的底子

  一説河曲,人們就想到了“二人臺”。一説“二人臺”,人們就想到了“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老唱詞。惡劣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河曲人一代接一代頑強拼搏、造福家園的精神和情懷。

  2008年,從榆嶺窊村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家張福田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成立豐禾農場,拉開了建設新榆嶺窊村的大幕。

  榆嶺窊距河曲縣城55公里,地理位置偏遠,海拔1400多米,屬於典型的高山區丘陵地貌。全村戶籍人口有167戶379人,實際常住人口只有64戶109人。78歲的村民張玉仁説:“山區農村的特點就是人少地多,全村雖然有耕地3400多畝,但都是靠天吃飯,五年能有三年旱,有時候辛苦一年連籽種錢也貼進去了。”

  改變薄弱的農業生産條件,修路、造地、建渠、興水,一樣都不能少。

  2008年以來,榆嶺窊村先後投資906萬元新修基本農田1850畝、梯田2000畝,填溝造地30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耕地品質。投資383萬元打深井3眼,新建400畝高山區滴灌工程,形成系統的節水抗旱水利工程。投資720萬元硬化通村路12公里,投資1200萬元修建全長8公里的二級旅遊公路,直通高速出口,全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呼之欲出。“榆嶺窊村發展現代農業,也不是一帆風順。”走進榆嶺窊村的日光溫室大棚,明顯感到棚又高又大,王磊介紹説:“開始我們蓋的大棚與其他地方也沒兩樣,拆了重建後,現在每個大棚高6米多,佔地5畝左右,不僅後墻安裝了明管供熱,大棚地下40釐米鋪設了地暖管,解決了晉北大棚過冬的難題。”

  投資1110萬元重建69座日光節能溫室大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榆嶺窊人要挺進果蔬高端市場。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高品質果蔬有著龐大的消費市場。”王磊説,“市場需求在哪,供給就得跟上去。大棚建大了後,不僅便於農機進棚作業,而且棚裏會産生局部小氣候,黃瓜、番茄每10天移栽一批,一個棚裏不同生長週期的瓜苗互不影響,保證一年四季持續穩定産出高品質的瓜菜果蔬。”

  面對每年種大棚還要約1200萬元的投資,榆嶺窊村闖過了這個“婁山關”,從2019年開始實現盈利。

  搭好對接消費市場的梯子

  這幾年,麒麟瓜很受市場追捧。在榆嶺窊村的瓜棚裏,一株瓜秧兩條瓜蔓上只留一個瓜。年輕的技術員李卓然介紹,“這就保證了麒麟瓜的品質。”

  李卓然在農大讀的是園藝係,去年一畢業就到了榆嶺窊村,住進了人才公寓。現在人才公寓裏住著26名和他一樣的農大畢業生,還有5名高級農藝師。

  “發展現代農業,必然要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管理水準。”王磊説,而農業又是一個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的行業,這就要求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必須走高品質、高效益的供給路徑。早些年,榆嶺窊村裏養過羊、種過梨,成效都不大,最主要的制約因素還是在人才上。

  圍繞人才這個核心競爭力,榆嶺窊村從南京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院校招聘本科以上畢業生,從山東壽光等地聘用經驗豐富的種植能手,從本村本土挑選熟練生産人員,形成了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團隊,常年動態保持在70人左右。

  招來人,還得留得住。榆嶺窊村投資750萬元,在山溝裏建造了一座使用面積5000平方米的賓館式人才公寓。配套優化薪酬體系,新入職畢業生月薪起步5000元,5年內每滿一年月薪增加1000元;種植能手除了1萬元以上的月薪,還有品質提升獎。

  王磊2018年一畢業來到榆嶺窊村,首先是被這裡先進的大棚吸引住了。現在他是這69座大棚的總負責人,年薪20萬元,“品質”成了他口中的高頻詞。

  高品質能否變成高效益,關鍵取決於能否吸引到和産品定位匹配的消費者。“俗話説,一分價錢一分貨,因為生産成本就在那裏。我們根據大棚生産能力,面向北京等消費能力強的特大城市,推出會員制,免費試吃一個月,滿意後付款。”王磊説,“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現在900個會員已經滿額,打造出了千萬級的消費市場。超出我們的供給能力,就難以保證品質,暫時不再接納新的會員了。”

  高效優質農業的發展不僅讓榆嶺窊人住進了二層小別墅,也圓了增收夢。村黨支部動員和組織有勞動能力的68名村民,分別組建了種植、造林、養殖、運輸4個專業合作社,村民一年獲取工資性收入達到450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100余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萬元,與2008年相比增長了30多倍。

  建好共同富裕的臺子

  冬日天黑得早,晚上6點半榆嶺窊村老年公寓一樓的老年餐廳燈就亮了起來,老年人陸陸續續走了進來。

  78歲的村民張玉仁從消毒櫃裏拿出快餐盤,他夾了幾塊涼拌黃瓜,舀了兩大勺肉炒西葫蘆、黑肉燴菜,又夾了點土豆絲和包心菜,取了一碗米飯,坐下來高興地説:“村裏所有上了年紀的,一天三頓飯,都在這裡不花一分錢吃。家裏也是集中供暖,暖氣熱烘烘的。”

  除了老年人免費吃飯,村民的水暖電也由村集體承擔。村委會副主任張混師説:“現在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有能力為村民謀福利了。”

  “2022年村集體經濟首次突破百萬元大關。”張混師説,收入主要有3個來源。一是租用資産,豐禾農場租用村集體泉眼、深井、果蔬貯藏窖,租金3.5萬元。二是租用資源,豐禾農場租用800畝荒山荒溝、440畝荒地、120畝淤地壩,租金是32萬元。三是入股分紅,這是增收的大頭。滴灌系統項目,村集體以財政獎補資金、貸款資金入股,佔股20%,增收45萬元;海紅果基地項目,村集體佔股18.85%,增收42.3萬元;有機蛋雞、福利蛋雞養殖項目,保底分紅5.6萬元。

  一個村富了不算富,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這幾年,榆嶺窊村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周邊村,先後在王家山、寨洼兩村發展藜麥、高粱等訂單農業500畝,在磨老洼村實施了千頭有機農家豬項目,在寨洼村建設了3萬噸有機肥廠。聯合在寨洼、村溝兩村實施有機蛋雞項目。

  “在大市場的牽引下,走共同富裕的路子,我們踏實。”王磊説,種高粱和藜麥,是消費者對山西雜糧認可,養豬養雞也是市場有需求,建設有機肥場,則是從源頭上把住大棚果蔬的品質關。

  通過項目共建,榆嶺窊村帶動周邊4個村集體經濟年增加3.8萬元,村民人均增收1500元。

  現在,豐禾農場在縣農業園區實施了總投資3.65億元的有機果汁、果醬、果酒農業深加工項目,在巡鎮鎮實施了總投資6070萬元的有機黑豬養殖項目,在樓子營鎮實施了總投資4億元的鄉村旅遊項目,帶動27個村集體和群眾共同增收致富,積極助力全縣新型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

  下一步,榆嶺窊村將依託山區空氣清新、道路蜿蜒起伏等特色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徒步旅遊,為鄉村旅遊提供新亮點。王磊説:“我們將生態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繼續為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前行。”(記者王利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