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大同市雲州區:“千萬工程”繪出鄉村新畫卷
2024-05-22 13:57: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薛陽責編:馮薇薇

  五月的雲州大地,綠草如茵,花開似錦。走進大同雲州區杜莊鄉,村路清潔無雜物,路兩旁綠樹成蔭;寬敞的中心廣場清潔美觀,設施整潔一新;街巷房屋成排、高低一致、整齊劃一,小巷通暢整潔,下水道口沒有垃圾雜物,一片和諧的景象。

  “以前村裏隨處都是垃圾,夏天老遠就能聞到臭味,冬天街頭的污水被凍成冰後非常滑,人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現在好了,街道乾淨了,空氣清新了,每天早晨出門遛彎兒,心情格外舒暢。”杜莊村張大爺這樣説。

  近年來,杜莊鄉落實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以“五個一”要求實施“千萬工程”,實現“五個不”,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整治與改善。

  創立一套管理體系,實現“不肯臟”。該鄉把“垃圾清零”作為底線,成立由鄉主要領導“挂帥”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與長效管理機制。按照年初部署安排、每週督導檢查、每月研判總結的工作思路和“三清一改”要求,針對實際情況,逐項明確整治任務,明確責任人及相關職責,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

  樹立一個責任意識,實現“不想臟”。鄉黨委、政府將責任壓實到15個村支部,村書記每日到崗實地檢查本村環境衛生情況,現場處理出現的問題。千千村村民説:“看到書記天天走街串巷檢查衛生,各家各戶都不好意思再亂倒垃圾了。”

  確立一種根本思想,實現“不願臟”。該鄉動員各村“兩委”幹部、老黨員、老支書、網格員逐街逐巷、挨門挨戶做工作,引導廣大村民不斷強化環境整潔和主動參與環境保護意識。王家堡村村民白生貴説:“現在村民都養成了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建立一條督導機制,實現“不敢臟”。鄉紀委聯合綜合行政執法隊成立工作督導專班,按照區級督導安排,常態化對各村進行檢查,發現問題附圖為證,及時下發督辦卡,限期整改並要求反饋;對工作不到位鄉村“零容忍”,由鄉紀委對“兩委”主幹進行提醒談話,確保各村“垃圾清零”工作不掉隊。

  定立一項清運辦法,實現“不再臟”。該鄉加強15個行政村垃圾收集轉運管理,按各村實際情況分別以混合型、網格型、逐戶收集型3種類型進行管理,每個村制定《垃圾桶點位圖》《垃圾易反彈區域圖》,並配備1名聯絡員,具體負責垃圾桶的維護和與區公用事業管理中心聯繫,常態化管理生活垃圾、畜禽糞便、建築垃圾等生産、生活廢棄物清理。杜莊鄉各村環境衛生的美麗蛻變,使各村呈現出整潔美觀的宜人宜居場景,讓人流連忘返,讓人體會到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文 馬靜波 蔣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