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在新聞現場】把西葫蘆好品種推介給世界
3月23日,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矽谷論壇正如火如荼地舉行。在海南省三亞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的地展現場,一片西葫蘆展示田成了海內外參會者矚目的焦點。
走進西葫蘆地展區,仿佛踏入了一個西葫蘆的奇妙世界。不同品種的西葫蘆植株分佈得錯落有致,各有各的姿態。有的植株緊湊敦實,葉片綠得發亮,像是一群精神抖擻的小衛士;有的藤蔓肆意舒展,向四週蔓延,盡顯蓬勃生機。
此時,山西農業大學研究員、國家西葫蘆育種聯合攻關組首席專家雷逢進正站在田間,熱情地給圍過來的人們當起了講解員。“我們攻關組這些年一門心思撲在西葫蘆新品種選育上,就盼著能給種植戶提供更優質、高産還抗病的好品種。”説著,他蹲下身子,輕輕摘下一個西葫蘆,“就拿這個品種來説,它皮色油綠,産量高,瓜形漂亮,口感更是沒得説,在市場上可受歡迎呢。”
當了解到雷逢進為了選育出更優良的品種,這30多年來,不僅在山西開展試驗,還大老遠跑到海南省樂東縣進行加代繁殖,一旁的南繁十大功勳人物、育種專家程相文聽了,不禁豎起大拇指,鼓勵道:“南繁可是種子選育的‘加速器’,你們年輕一代科技人員得接好這一棒,為國家種業振興多出力。”
正是靠著持之以恒的科學家精神,雷逢進團隊在西葫蘆品種選育方面成績斐然。攻關組成員劉慶華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們先後培育出了“東葫”系列肉用西葫蘆新品種10余個,實現了多茬口、專用品種有效供給,保證西葫蘆週年生産。“東葫63號”就是其中一個標誌性品種,在2023年中原國際種業科技展覽會中獲“專家推薦品種”。
劉慶華介紹説:“這次會議的地展,共展出全國徵集的66個肉用西葫蘆‘苗頭品種’,我們團隊就展出43個,佔比達到65.2%。其中‘東葫19號’‘東葫63號’表現特別突出,最值得推薦。籽用西葫蘆地展被我們攻關組包場,共展出苗頭品種65個,‘籽冠808號’‘籽冠909號’以抗白粉病和病毒病,商品籽粒飽滿、大、白、種衣綠,一級籽粒達50%以上的田間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為了借助這次會議把西葫蘆好品種推介給世界,雷逢進和攻關組成員去年12月就聯合企業進駐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前期準備工作做得一絲不茍。經過3個月的辛苦勞作,終於在種子大會召開時,迎來了西葫蘆的開花結果,給國內外參會者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種業盛宴。(記者 李全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