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月21日,太原配售型保障房開始申購
7月1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相關情況並公佈《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配售及封閉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工作將於7月21日9時正式啟動。
2023年9月,國務院出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讓工薪收入群體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消除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焦慮,放開手腳為美好生活奮鬥。近年來,太原市在全省率先探索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出臺配套政策,科學編制規劃,積極穩妥推進項目落地,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一系列實質性進展。
17日上午,《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配售及封閉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已在太原市房産管理局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公佈,細則中明確了申購條件、規範資格認定、配售程式流程,並對售後封閉管理、監督管理工作進行了明確。太原市房産管理局將於7月21日9時-7月31日9時,正式開通線上線下申請受理渠道。廣大市民朋友可以對照《實施細則》中的申購條件,按照程式進行申購資格申請;取得申購資格後,待具體項目的配售公告發佈時,再提出購房申請。
據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優惠政策,限定套型、面積和銷售價格,按規定實施封閉管理,面向符合配售條件的人群配售的保障性住房。其主要特點體現為實施主體有保障,太原市專門成立獨立運作的市屬專業化機構具體實施,住房品質有保證;保障對象有條件,對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進行配售;配售價格有限定,其配售價格按照基本覆蓋劃撥土地、建安等成本和不高於5%的合理利潤原則測算確定;房源管理有限制,按規定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違法違規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變更為商品住房流入市場。
在準入條件方面,對保障對象實行分類別、分批次保障,總體的覆蓋範圍大致可分為“兩類三檔”。“兩類”僅作為申請群體的類別區分,分為城鎮戶籍家庭、符合本市引進人才政策的家庭;“三檔”指上述兩類群體根據家庭住房情況,劃分保障檔次,具體為無房家庭、住房困難家庭和其他工薪收入群體。符合條件的家庭都可以申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申購資格。需要説明的是,太原市對申購家庭在戶籍、社保、住房情況、是否享受過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做出了必要限制。詳細條件,市民朋友可對照太原市房産管理局等官方網站公佈的《太原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購、配售及封閉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來查看,也可以撥打官方諮詢電話0351-3090666(工作時間為8:3018:00)進行諮詢。
在申購流程方面,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申購資格,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按照“線上申請、線下審核”方式進行,申購家庭主申請人可通過市保障性住房網上信息平臺或在各社區設立的保障性住房現場受理窗口指導下,進行線上申請後,申購家庭向社區提供相關申請資料,由戶籍所在社區進行初審、街辦復審公示、城區人民政府公告後,符合條件的可取得申購資格。符合本市引進人才政策的,可按就近就便原則前往社區受理窗口或網上平臺提出申請。第二階段是申請購房,取得申購資格的申購家庭,在具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發佈配售公告時,通過線上線下提出購房申請。第三階段是組織配售,對提出購房申請的申購家庭,按規定程式組織搖號、選房、交款、簽訂合同等配售工作。
“我們去年啟動了全省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分別為‘錦繡長風’和‘錦繡汾東’項目。”太原市保障性住房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此次發佈會上介紹道。“錦繡長風”項目位於迎澤區長風街與東中環交叉口東南側,項目規劃建設12棟住宅,共1427套。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錦繡汾東”項目位於小店區人民南路中段東側,項目規劃建設21棟住宅,共2520套。目前主體結構已施工至5層。發佈會特別介紹,首批兩個項目緊鄰地鐵沿線,屬於小店汾東商務區核心地段。建築高度控制在25層以下,最大樓間距達86米,建築層高3.05米,確保有充足的採光、通風,提升居住舒適度。兩個項目推出80、100、120平方米三種戶型,採用精裝交付模式,所有戶型均配置功能完備的廚衛設施和直飲水入戶裝置。此外,在配備托幼、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基礎上,加配室內體育館和戶外運動場,小區實現人車分流,建設雙層地下車庫,並且配備一定數量的充電樁。在確保項目品質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設計方案和加強成本管控,最大限度降低配售價格。後續還將提供高品質的智慧物業服務,並執行普惠的車位管理和物業服務收費標準,有效降低住戶居住成本。(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柴旭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