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太原市委網信辦主辦,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太原國際傳播中心承辦的“海外博主看太原”第四季網絡國際傳播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巴基斯坦、烏克蘭等國家的博主們共同走進碑林公園、東湖醋園和小井峪文化産業園,觸摸筆墨間的歷史文脈,品嘗舌尖上的非遺傳承,領略傳統技藝的守正創新,用鏡頭與足跡解鎖太原這座古城的多元魅力。
博主合影留念 王榛 攝
你看這個字 像不像“象”
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當晨光掠過碑林公園的飛檐翹角,沿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418通明清碑刻正像一部攤開的立體史書,等待著遠方的客人前來鑒賞。從《祝錫予詞丈六十壽》到《五峰山草書碑》,博主們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緩緩向前。來自烏克蘭的卡麗娜認真地用手比對著不同字體之間的“高矮胖瘦”,“最令我震撼的是傅山先生70多歲了還能寫這麼厲害的字。篆書、LiSu 、楷書、行書樣樣都行,傅山先生簡直太全能了!”卡麗娜言語間滿是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書法家傅山的敬佩之情,她表示,自己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動力更足了。
博主們在碑林公園認真聆聽 王榛 攝
在碑林公園,蒼勁有力的書法碑刻讓博主們不時駐足,頻頻點頭感嘆。“大家來看這個字,身子大大的,鼻子長長的,像不像‘象’字?”面對傅山先生這位“造字大師”,博主們興致盎然,紛紛猜起了石碑上的象形字。據了解,這座專門陳列和展示明清書法碑刻的文化公園建於1990年,是山西省“八五”期間重點建設的文化設施之一。“我來中國13年了,今天第一次來到碑林公園,認識了傅山先生,他不僅會書法,還精通醫學、繪畫等,涉獵廣泛。太原作為建城超2500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來到太原,了解太原。”來自巴基斯坦的吉姆真誠地表示。
“老醯兒”的“醋把式”
走進東湖醋園,“提神醒腦”“衝鼻通氣”的酸香氣息便將博主們包圍。“吃酸竟然可以緩解暈車?”吉姆好奇地看向東湖醋園旅遊部經理連佳佳,在得到肯定答覆後,迫不及待便要品嘗。“醋起源於山西,山西人因善做醋、愛吃醋,還得了個‘老醯兒’的名號。這裡的陳醋像葡萄酒一樣講究年份,年份越久,風味越獨特。”連佳佳介紹道。在30年的醋缸前,博主們看到缸內的醋已凝成濃稠的膏狀,就連舀取時都因質地醇厚而顯得格外吃力,不禁發出“這真的可以吃麼”的驚呼聲。
博主記錄下手工山西老陳醋的釀造過程 王榛 攝
在酒精發酵區,師傅正不停翻缸,空氣中瀰漫著獨特的發酵氣息。“醋酸發酵過程還能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聽到這裡,博主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神奇的傳統技藝。經過傳統蒸、酵、熏、淋、陳五道工序,手工山西老陳醋才算誕生。“中國有南醋北醋之分,我們山西老陳醋講究日沐月浴,在時光沉澱中,初始單一的酸味會逐漸變得醇厚,生出一絲甘甜,年份越高,挂壁越濃稠,氨基酸含量越高。”連佳佳的講解讓博主們對醋的認知愈發立體。
“山西老陳醋,可以跨越千里出口到烏克蘭,中國醋,也是世界的!”卡麗娜透過鏡頭與觀眾分享著這份喜悅。體驗過程中,以醋為元素的特色小吃——老醋冰激淩、醋心巧克力、五黑醋膏丸等,也成功“捕獲”了博主們的胃,吉姆邊品嘗邊豎起大拇指。“今天,我親身體驗了山西老陳醋的釀造工藝,並驚嘆于他們至今仍繼承和保留著古法釀醋技藝。”來自巴基斯坦的伊爾凡表示,他也要選購些“醋味”伴手禮帶回去和家人分享。
非遺技藝的“百科全書”
最後一站,博主們來到了小井峪文化産業園,沉浸式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手作與工美技藝。在雞蛋上作畫?用一張不拆不剪的整紙折成的昆蟲?用柿子皮扎染而成的紙抽包?在這裡,刻瓷、畫瓷等瓷藝項目,讓人體會瓷器上的藝術魅力;根雕、木雕等雕刻技藝,在一刀一鑿間盡顯匠心;茶道、香道、花道,則在一泡一燃一插間,闡釋東方生活美學。據太原市文化産業協會秘書長段惠飛介紹,小井峪文化産業園目前入駐了50余位非遺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具有研習體驗項目100余個。
博主親身體驗植物印染非遺技藝 王榛 攝
一抹一刮,一泡一晾,博主們用植物印染中的型糊染染制出“吉祥”“平安喜樂”等字樣,將美好祝福襯在布上,印在心裏;揉、捏、壓、搓,用勺子挖出眼睛,用手指捏出魚鰭,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一條條活靈活現的“花饃錦鯉”躍然眼前;不遠處,中醫藥的藥香與山西鼓樂撞個滿懷……博主們紛紛感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非遺技藝作為活著的歷史,正以觸手可及的溫度,讓世界看見中國的智慧。
此次“海外博主看太原”第四季網絡國際傳播活動,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太原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發展活力,為海外友人了解太原搭建了重要橋梁。接下來,博主們還將走進太原更多特色地標,持續向世界講述太原故事。(文 甄鏡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