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多彩文旅 全民暢遊】 太原:文博場館 人流如織
2025-10-09 09:14:44來源:山西日報編輯:袁藝航責編:薛陽

  10月8日,記者從太原市文物局獲悉,儘管國慶中秋假期連續多日降雨,但文博場館的旅遊人次與門票收入再創新高。

  據悉,省城文博場館接待遊客123.02萬人次,門票收入1774.71萬元。其中,太原市文博場館接待遊客97.15萬人次、門票收入1696.31萬元(包括蒙山景區6.01萬人次、門票收入211.81萬元);市文物局直屬文博場館接待遊客91.14萬人次、門票收入1484.50萬元,與2024年89.10萬人次、1302.71萬元相比,分別增加2.04萬人次、181.79萬元,增長2.29%、13.96%。

  國慶中秋假期,太原市文物局直屬文博場館圍繞國慶、中秋,推出晉祠菊花文化展、黃河流域九省聯動中秋賞月等主題和社教類活動75個,舉辦唐刻華嚴石經展、國保太原攝影展等展覽167個。

  晉商博物院推出“古院新韻·潮玩國慶夜”系列活動,“國潮戲曲”“大明風華”“宋朝千古情”“唐風晉韻”等精彩節目接連登場,“昆蟲世界”主題燈光組與古建園林群相互碰撞,為遊客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

  晉祠園林中心以“花中君子:一脈相承的菊耀流芳”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晉祠菊花文化展在國慶中秋假期如約而至,讓晉祠不僅成為遊客的“秋日約會地”,更成為城市的“文化會客廳”。

  與此同時,崛 山博物館圍繞古建築和中秋節,打造“月滿竇祠,‘餅’投好禮”“中秋訪竇祠,燈謎話團圓”“古祠映國韻,拼圖慶華誕”等趣味遊戲,通過沉浸式體驗中秋習俗,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同。

  晉祠博物館推出“千年侍女·晉祠有約”“月圓人圓·情滿中華”“宋韻彩塑·妙筆生花”等系列活動,帶領孩子們製作扇子、手作布織畫、竹編小畫,再現晉祠歷史文化千年風韻;太原市博物館通過“華燈初上禮讚中華”“丹漆繪扇禮頌華誕”“華服錦繡共慶芳華”等活動,帶領觀眾拼搭國慶主題小夜燈、繪製非遺漆畫團扇、拓印風鈴,用非遺手作留下難忘體驗。(記者范珉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