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熱評中國春節新氣象 強調反腐帶來新風

“歡迎來到農曆馬年,中元4712年”,熱熱鬧鬧的馬年春節激起不少外媒探究中國傳統習俗的興趣,甚至連許多中國人都不熟悉的黃帝紀年法都被它們挖了出來。而隨著春節假期結束,盤點中國“春節過得咋樣”成為擺在一些外媒面前的一大任務。透過史上空前的春運規模和幾倍于美國人口的春晚觀眾,它們體會到“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最大節日”的“分量”。煙火表演規模縮小和高檔禮品銷售下滑則讓它們感受到今年春節的節儉新風。尤其令一些外媒感嘆的是,春節在國際社交地圖上留下軌跡越來越密,從英國首都倫敦到美國偏遠小城,春節慶典都是最近幾天的最重要場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就此評論説,世界各地歡慶中國春節提醒世人中國文化和傳統日益流行,越來越為國際社會接受,表明中國的軟實力在增強。

 

在一些外媒眼中,節儉是今年春節的一個亮點。英國《每日郵報》稱,舞龍、炫彩服飾和煙火表演,這些都是全球迎接中國春節的重要元素。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不過今年的慶祝活動相對低調。中國節慶活動通常要大放煙花爆竹,據説有避邪和帶來好運的作用。不過過去幾個月中國東部地區深受霧霾之苦,政府呼籲居民少買煙花爆竹,以減輕空氣污染。為響應中國領導人的節儉號召,甚至連電視直播的春晚規模都有所縮減。

 

美國《國際商業時報》題為“中國春節購物:奢侈品銷售減少,普通商品銷售上升”的報道稱,中國商務部5日表示,儘管高檔禮品銷售下滑,春節前4天消費市場繁榮穩定,經濟實惠型商品熱銷。商務部沒有公佈全國數字,但表示北京和成都的商品銷售額分別比去年增長9.2%和13%。高檔酒和稀有海産品的銷售大幅下降。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中央政府大力反腐,厲行節儉已經一年有餘。台灣《聯合晚報》6日稱,習近平上臺後祭出“八項規定”整頓官場風氣,如今連大陸民間也受到影響,今年不僅官場春節送禮歪風開始肅清,民間人情送禮也悄然改變,走向節儉風氣,物美價廉的土特産和健康養生的商品,成為走親訪友送禮及孝敬父母長輩的主流。

 

中國的低調與節儉並沒有影響春節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流行,世界各地眾多城市舉行了規模不同的慶祝活動。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説,在澳大利亞悉尼,春節期間舉行了10萬人的盛大遊行,整個慶祝活動長達一週。在倫敦,成千上萬人來到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慶祝春節。紐約、巴黎等城市也都舉行了歡慶遊行和舞龍舞獅表演。愛爾蘭《獨立報》稱,送走蛇年,迎來馬年,今年也是中國古曆法的第4712年。都柏林春節慶祝活動將持續到2月14日,期間全城將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馬來西亞《星報》評論稱,看看各大城市的場景,就知道中國的國際形象變化有多大。本世紀初,在倫敦和紐約,春節只是唐人街的事情。對非華裔而言,春節不過是舞龍等等。時間快進到2014年,春節成了國際社交地圖上的重要場景,從倫敦到紐約,繁華商區紛紛來搶春節商機提高營收。【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藍雅歌李勇 青木 陶短房 甄翔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