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寶大師”于百齡:拒絕賣畫給日本首相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12 15:20:29 | 來源: 東南網 |
初識于百齡大師,是讀其文,旁徵博引,見識廣博,驚為怪才;再識于百齡大師,是觀其畫,技法精妙,氣象雄渾,嘆為奇才;終識于百齡大師,是見其人,悠悠君子,高山仰止,豈是怪才、奇才所能形容!
兩次“逃兵”的傳奇經歷
于百齡大師生於湖南,少時就讀于私塾,熟讀古書,四書五經背誦如流。十三歲喪母,無力繼續學業,後從軍來到了台灣。
大師有湖南人的騾子脾氣,因不堪忍受班長欺辱毆打,奮起反擊,最後溜號當了“逃兵”。幸得貴人相助,他到圖書館當了一名工友,從此節衣縮食,一心苦讀,竟然在屢敗屢戰五次之後,考入了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僅此毅力決心,非常人所能想像。
畢業之後,大師在學校當了幾年的教員,但薪水微薄,難以糊口,只好再一次當了“逃兵”,投身藝海成了一名職業畫家。
畫梅因為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
大師初從黃鷗波、李仲生、何鐵華、馬白水、邵幼軒等名家習畫,再拜入黃君璧、溥心畬、金勤伯、胡念祖、孫家勤等門下,受到悉心傳授,深得諸名師的關愛。
大師在國畫創作上人物、山水、花鳥兼擅。其創作的人物,無論是踏雪尋梅的隱士還是道釋人物都線條流暢,設色明快;其山水則師法君璧、念祖二師的風格,且自出杼機,無論是隨手寫松石、寫雲海均潑墨起雲煙,妙化如神造,神韻墨趣躍然紙上;其花鳥則多以寫梅為主,因為梅花最能體現中國人的精神。
觀其繪梅畫作,氣勢磅薄,墨韻渾厚,梅性、梅情、梅姿及透出紙外的“暗香”、“鐵骨”,正是大師個性的體現。
于右任稱其畫中可見“書法線條的美”,廖繼春從其畫中看到“東方水墨與西方色彩的融合”,黃君璧讚其作品“創新而不流於俗套”,葉醉白譽其畫作“有萬馬奔騰的氣勢”。
拒絕賣畫給日本首相
由於其字畫早年即在日本很受歡迎,大師曾遠赴日本賣畫20年。
雖説是賣畫,但大師依然有自己的原則風骨。一次,他在東京開畫展,有日本商人看中了一幅畫作,希望購買贈送給當時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大師聞言立刻堅拒,只因不喜歡攀龍附鳳、巴結權貴。
但大師喜于結交貧寒高士,對於窮朋友,他是來者不拒,對於真正懂畫之人,更是大方贈與。也正是因為這種孟嘗君的性格,他前後被人或借或騙數千萬之巨,哪怕一度窮困潦倒,也只是優哉遊哉,一笑置之。
有這樣視金錢如糞土的樂觀心態,大師百齡可期。
一顆推陳出新的赤子之心
大師早年最拿手的絕活是工筆仕女、人物佛像,但卻自覺這些畫都已經落伍,毅然棄而不畫、另起爐灶,探求表現自己個性與思想的新畫風。
大師尤精松、竹、梅,又感覺變化再多,仍是大同小異、墨守成規,不離傳統束縛,於是效倣齊白石“衰年變法”。
大師積數十年功力而獨創的多媒彩畫風,跳脫傳統思維,融合西方美學概念,運用水墨的技巧、潑墨的暈染、油畫的堆棧,加上壓克力染料,繁複的手法處理出多層次的虛實立體空間,呈現如詩如畫、似幻似真的全新視覺美學效果。
多媒彩創作費時費工,如不是畫功爐火純青,對整體構圖、點、線、面、色彩學皆了然於心,根本無法拿捏細微,更遑論創作出精緻、唯美、脫俗、大氣的好作品。但記者有幸親睹大師作畫,隨心所欲,遊刃有餘,談笑之間,一幅曠世巨作躍然紙上。
大師今年已85歲高齡,望過去卻如六十許,一顆推陳出新的赤子之心,恐怕才是“凍齡”的獨家秘方。
為兩岸藝術交流盡心盡力
1987年,為了弘揚國畫藝術,大師創辦《中國美術》雜誌。
自雜誌創辦以來,他勤於撰文介紹國畫藝術,還親自撰寫介紹台灣前輩畫家的藝評專稿,為國畫藝術在台灣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通過這塊藝術陣地,台灣一些志同道合的藝術界人士聚到一起,談藝術、談創作,談弘揚國畫藝術的責任與義務。經過一段時間的雅集,他們認為要更好地弘揚國畫藝術,必須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團體。
1992年,大師與陳秉環、王太田、簡大坤等63位藝友,共同發起成立了台灣中國藝術協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為促進兩岸書畫藝術交流,大師數十次往返兩岸,辦個展聯展,廣結藝壇好友。在其努力下,1993年即在台北成功舉辦了兩岸名家聯展,展出兩岸畫家的作品200余幅;同年又邀請大陸畫家彭林、李濱星、曲德亮,赴臺舉辦三人聯展,在兩岸藝術交流史上寫下一頁。
大師在其主辦的《中國美術》雜誌上,更是大量刊登大陸畫家的作品,展示大陸畫壇的藝術成就,使台灣各界對大陸的藝術狀況有了深層次的認識。
20多年來,大師在兩岸獲頒榮譽博士、藝術博士、名譽校長、名譽院長、名譽主席、名譽教授等計200余頭銜,可謂實至名歸。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王煒 文/圖)
個人簡歷
于百齡,湖南瀏陽人,字錫成,筆名金聖樓主、海影、小糖兵、瀟湘怪客、瀟湘老叟。
著作:《百齡童話集》一、二集,《于百齡文集》一、二集《小貓西西歌舞劇》、《一字哲學》、《談笑用兵集》、《湘翁對韻》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