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揭曉 34部作品獲獎實名投票情況公佈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12 15:12:28 | 來源: 光明網 | 

光明日報北京8月11日電(記者王國平)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評選結果11日在京揭曉,共有34部作品分享了這項殊榮。
本屆魯迅文學獎吸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經驗,實行評委實名制投票,實名投票情況已經在中國作家網公佈。
本次魯迅文學獎評獎年限為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設置中篇小説獎、短篇小説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7大類,每個獎項獲獎作品不超過五篇(部)。
河北作家胡學文憑藉中篇小説《從正午開始的黃昏》獲獎。他説:“一個真正寫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為了獲獎,獲獎不過是對寫作者某些方面某種程度的肯定,但這對寫作者是有意義的。”
據他介紹,《從正午開始的黃昏》寫了主人公喬丁的兩極世界,一個是每天身處其中的當下生活,殷實富足的家境,小鳥依人的妻子和慈祥的岳母,家人之間相互照顧,而身處其中的喬丁,是一個心疼妻子、孝順岳父母、顧念家庭的男人。但喬丁還有另外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一個人是否可以生活在兩個世界中?小説試圖探討這個問題。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丁曉原擔任報告文學獎項的評委。他認為,入選的五篇(部)作品,從一個方面説明這幾年報告文學是一種有活力、有發展、有作為的重要文體。這些作品突出地體現了報告文學真實、快捷地反映社會和時代重要話題、重大主題的文體特點與優勢,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敘寫的題材又多樣廣泛。同時,獲獎作品達成“報告”與“文學”的統一,是作家堅實行走的文字。“獲獎作者都進行了紮實的採訪、做足了案頭功夫,追尋報告文學寫作的客觀真實,同時他們又注意表達的主體性和文學性”。
據悉,第六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儀式將於9月底在京舉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外交部: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2025-10-31
- 紀錄片《國土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即將播出2025-10-31
- 國際銳評丨中美兩國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2025-10-31
- 總臺海峽時評丨分裂國家的“台獨”頑固分子終將被嚴懲2025-10-31
- 港澳臺各界人士表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意義重大振奮人心2025-10-31
-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尋求共建可持續未來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