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起源於“賣女兒”

新京報記者專訪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高巍,他從歷史和民俗的角度解讀了中國婚宴、彩禮、份子錢數千年的演化,並建議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媒體共同努力,積極引導摒棄陋習。

 

彩禮從“大雁”變成“現金”

 

新京報:娶媳婦要送彩禮,是從古代開始就有的傳統嗎?

 

高巍:對。周朝時,男方娶親時送的吉祥物是大雁,寓意夫妻恩愛,相互遵守誓言。唐宋以來,男方向女方送現金作為彩禮的較為普遍,具體數額據家庭情況而定。

 

新京報:為什麼要送彩禮?

 

高巍:封建社會有個觀念問題,認為將女兒辛苦養大,卻成了別人家的人。女方到男方家,相當於多了一個勞動力。這需要男方支付女方家屬一定數額的費用,其實如同“賣女兒”。宋代以後,“賣女兒”現象越來越普遍。當下婚禮中,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彩禮”錢,其實起源於“賣女兒”,這是封建陋俗,不值得提倡。

 

新京報:古人婚禮中,親友是否也送“份子錢”?

 

高巍:周朝以來,也起源於有“份子錢”,但更多的是送實物,達官貴族一般送一些首飾、絲綢,坊間一般送老母雞、狩獵獵物,表達美好祝願。

 

建國初期婚禮曾極度簡化

 

新京報:從古至今,婚禮的形式有什麼變化?

 

高巍:周代到上世紀中期,並沒有飯館承載婚宴,有身份的人往往在家裏設宴,普通人家則在露天大街上擺流水席。建國後到“文革”末期二十多年時間,婚慶中的《周禮》被徹底廢除,婚禮極度簡化。新人結婚時穿上洗乾淨的衣服即可,新郎一般借輛自行車,戴著大紅花接走新娘。兩人共同置辦一些傢具,單位同事來家祝賀一下,也沒有份子錢,親友間相互通知一下即可,不需要吃婚宴,也不需要彩禮。

 

新京報:從什麼時候起,婚慶方式又開始復興?

 

高巍:“文革”結束時,迎來改革開放浪潮,婚禮及相關儀式慢慢復興。親友、同事之間,小範圍地吃個飯。親友送一些茶壺、糖罐、被單等作為“份子錢”。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慢慢由實物到錢,親友間給新人十塊二十塊作為份子錢,男方則給女方數百元甚至千元作為禮金。不過這個時候的婚宴標準多在50元一桌。真正的婚禮攀比之風是在新世紀以來的十多年裏。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富起來的人則帶頭“一輩子只辦一次婚事”,逐步開始辦奢華婚禮。

 

新京報:是什麼原因導致奢侈辦婚禮?

 

高巍:開豪車、請明星助陣、星級酒店舉辦奢華婚禮、給女方數十萬的彩禮……這不一定是本家的意願,可能是沒有看到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模式,所以選擇跟風,人家拼的是錢,咱也跟著拼錢。這種作法的背後,反映出過多關注物質文明。操辦婚事,有了經濟基礎,舊傳統陋俗又沉渣泛起,這值得警醒。

 

份子錢高價飯讓婚禮變味

 

新京報:男方是否該給女方家屬數萬甚至數十萬彩禮錢?

 

高巍:儘管給彩禮是一種習俗,但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一種陋俗,這是由“賣女兒”延伸過來的,不值得提倡,也不應設置標準。女方到男方家庭,是平等主體的結合,已經不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結婚是男女雙方平等自願的一種結合。

 

新京報:應該如何看待份子錢?

 

高巍:目前的份子錢已經完全變了味,一些父母給兒女舉辦婚禮,目的之一是將花出去的份子錢再賺回來。另外,份子錢逐年走高,給家庭帶來沉重負荷,有些親友還因為份子錢發生矛盾,這已失去了份子錢“送祝福、祈願”的意義。建議將份子錢多元化,比如,新人喜歡書畫,給新人量身定做一個書畫作品,這比只給錢更有意義。

 

新京報:關於新人辦婚禮,有什麼建議?

 

高巍:數千年的婚慶史發展到今天,因份子錢、高價飯、讓人瞠目的禮金等,已然變味。在辦婚禮之前,新人們一定要弄明白,結婚是相濡以沫、相互幫扶的過程。當你去體會這些深意的時候,就不會將婚姻當成舉辦一場奢華婚禮就能完成的事。年輕人喜歡表達個性,可以盡可能地把獨特的創意加入婚禮中,不要只關注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衣服、收多少份子錢。喜慶熱烈、莊嚴樸素的婚禮應該是未來主流。

 

新京報:怎樣才能讓婚慶觀念改變?

 

高巍: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媒體等需要漸進式地給社會以積極引導,摒棄陋習,讓“份子錢”、“高價飯”、“紅色炸彈”等熱詞漸漸式微。這種改變需要時間,但相信並不遙遠。

 

文章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