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美食:張愛玲是鴨舌愛好者

張愛玲 網絡圖

 

張愛玲是民國時的著名才女,她的一句“出名要趁早”成為指點此後歷代才女的金玉良言。

 

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有幾個標準是共通的——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以此衡量,張愛玲絕對算是優秀女人,除了這兩條,她還多一條“寫得好文章”。

 

張愛玲文章寫得好早有定論,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的一波波“張熱”是明證,我不想再湊熱鬧。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關心的是張愛玲文字間散發的陣陣飯香和一道道可口的小菜。

 

與其他作家相比,張愛玲的作品中寫吃的篇幅更多,也更細緻,有時候甚至會詳細地記敘菜的做法。單從這個細節看,我就願意引張才女為吃貨同類,再讀起她的文章,也多了幾分親切。

 

張愛玲關於吃的系統論述主要是一篇名為《談吃與畫餅充饑》的長文,提到童年在天津時吃到的各種美味。

其中一道是鴨舌小蘿蔔湯,對於這道童年美味,張愛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湯裏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這段短短的文字可謂精彩,色香味俱全,細緻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體會得到其中的味道。

 

鴨舌的味道往往柔糯帶彈,很多吃貨都非常喜歡,而且正如張愛玲所説“清腴嫩滑”的鴨舌,吃起來很有些像男女之間接吻的感覺,頗有銷魂味道。

 

我本人也是鴨舌愛好者,吃的方式也與張愛玲描寫的很像。每次品嘗的時候,也未免有些旖旎的想像:張愛玲後來再吃鴨舌時,會不會想到她與胡蘭成的擁吻呢?

 

鴨舌算是下水,雖然美味,但始終難登大雅之堂。我遍查了很多民國時期的菜單和宴會資料,像北京的八大樓、八大居菜譜中,幾乎沒有鴨舌的蹤影,倒是常見鴨肝做的菜式。在這一點上,同屬下水,鴨舌的地位就遠不如鴨肝了。

 

而鴨肝之所以能登上臺面,位列宴席正菜,我想還主要是沾了她的大姨媽“鵝肝”的光。鵝肝是西方菜式中的頂級食材,名貴得緊。在民國西風勁吹的時代,靠著這位風光的洋親戚,鴨肝自然也就被抬高了身價。

 

鴨舌有濃重的江湖氣質,被國人廣泛接受,還是這20多年來的事情。上世紀90年代,國內興起“三國熱”,也吹到了美食界,大廚們創制了很多“三國菜”,其中有一道“舌戰群儒”就是用鴨舌為主料。

 

這道菜用鴨舌可謂得當,因為張愛玲就説過:“鴨子真是長舌婦,怪不得它們人矮聲高,‘咖咖咖咖’叫得那麼響。”

 

説到鴨舌,繞不過北京著名的全聚德。全聚德以烤鴨馳名世界,但他們對鴨的利用不止于鴨肉,也包括鴨掌、鴨肝、鴨舌等。

 

我有收藏菜譜的愛好,手上有本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全聚德名菜譜》,其中有幾道鴨舌的名菜:水晶鴨舌、雲片鴨舌、葵花鴨舌、牡蠣竹蓀鴨舌湯。

 

光看這幾道菜的名字,就覺得已經足夠精彩,與全聚德這幾道菜相比,張愛玲的鴨舌小蘿蔔湯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但遺憾的是,去吃過不下三家的全聚德,始終沒能吃上這菜譜上的“鴨舌菜”,這不能不讓人遺憾。

 

借著這個小小的遺憾,這裡多説兩句,説給全聚德,也説給中國當下的美食界——現在的餐飲兩極分化,要麼拼命搞江湖菜係,跟風追潮;要麼拼命學西方趕時髦。而在傳統美食的復原和繼承方面,搞得很差,丟掉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及經典菜式。

 

我一向的觀點是“真正的美食美味是小眾的。”這種小眾還不在於價格的高低,而在於是否沿用了當地自然的食材及古法製作。

 

我把這個觀點總結成一句話:美食在當地,當地在民間,民間在家庭。

 

鴨舌雖不登大雅之堂,但引得眾多吃家鍾情,清人童岳薦的《調鼎集》中也記錄了不少鴨舌菜:糟鴨舌、白煮鴨舌,風鴨舌、煨鴨舌等共八款。其中煨鴨舌的做法是——以鴨舌配鴨皮、火腿片,加蔥、鹽、酒釀(醪糟)文火煨制。光從食材搭配上,就可以想像這道菜的美味,酒釀可去腥增香,而火腿片則可以讓鴨舌的味道更加醇厚爽滑,很值得我們借鑒複製。

 

鴨舌一般的做法是煮、鹵,還有就是燒、燴,我曾經嘗試做過比較特別的處理方式,即用做臘肉的方式處理鴨舌做成臘鴨舌,還用甜面醬醬鴨舌。把肉用臘的方式處理往往能讓味道更加厚重,口感也更韌彈,臘鴨舌是用柏枝、花生殼、核桃殼等燒火煙熏的,幹了之後很像一個小蟲子,吃的時候要先用溫水發漲,然後煮熟。上桌之後是少有的民間美味,不少朋友吃了連聲叫好,但同時紛紛問,這是什麼東西——他們已經認不出來那是鴨舌了。

 

其實不止是鴨舌,很多動物的舌頭——雞鴨豬牛羊,都是超級美味,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收錄有牛舌。舌這種食材,肉質細膩富有彈性,口感介乎于肥瘦之間,很容易就俘獲很多人的味蕾。吃的時候口感嫩滑,讓人聯想起銷魂的愛情之舌,才氣橫溢的“三寸不爛之舌”,更有別樣體味。

 

因為特別鍾愛“舌”的銷魂味道,我每年都會做不少臘豬舌、臘牛舌等煮香入味上桌,再與幾位好友一起分享,配上私家釀製的“二毛紅”酒,非常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