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民間習俗"懸秤稱人" 瘦了的話需"貼秋膘"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07 15:49:22 | 來源: 錢江晚報 |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原標題:立秋日民間習俗"懸秤稱人" 瘦了的話需"貼秋膘"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宋代詩人劉翰的這首絕句,描述的正是夏秋季節交替時的立秋之日場景。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從北回歸線向南返回期間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預示著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在唐朝以前,立秋當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這在《禮祀·月令》、《後漢書·祭祀志》、《新唐書·禮樂志》等書中都有記載。
而在民間,立秋節這天的習俗是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過了一個夏天,人消瘦了還是長胖了。如果稱出來的結果是瘦了,那自然要借著“貼秋膘”的名義大吃大喝了。
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説這時刮的風不同於暑天的熱風,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早晨會有霧氣産生;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了。
儘管古諺説“立秋之日涼風至”,不過,並不是説秋天就已經到了。在氣象學上,當連續5天日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入秋了。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差別極大,入秋的日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説,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通常在8月中旬入秋;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大多從9月中旬開始;9月底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時,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記者 徐叔競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