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院熱了

圖片默認標題

健康報 首席記者 閆 龑

 

黑龍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醫院體檢科張 艷繪

 

4月6日,作為“智慧城市(銀川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府宣佈與好大夫在線共建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雙方合作將優質醫療資源全面引入銀川,在醫師跨省多點執業等政策保障下,加速提升銀川各級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當天,甘肅省互聯網醫院也宣佈上線運營。借助甘肅省互聯網醫院官網,甘肅省卓尼縣人民醫院醫生向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及上海市的醫療專家發起三方遠程會診,通過共享電子病歷和在線會診,為59歲的藏民安主曼明確了治療方案。

 

互聯網醫院在業內的關注持續升溫。僅一週時間,就有七八家互聯網醫院相繼傳出上線消息。互聯網醫院如何界定,如何提供服務及未來發展方向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線上線下融合已成通用模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醫療行為搭上互聯網快車,互聯網醫院的概念也應運而生。記者梳理髮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已成為互聯網醫院的通用模式,只不過線上線下合作的方式不同。

 

其中一部分是借助實體醫院進行自我綁定。例如今年3月份成立的浙一互聯網醫院,作為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線上院區,與實體醫院既有聯繫,又各自獨立。

 

去年全國關注的烏鎮互聯網醫院採取的也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借助桐鄉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全國醫生執業點、電子處方落地的主體醫院,連接全國範圍內的醫院、醫生、患者、藥品和醫保體系。

 

還有一部分是借力第三方實體機構落地。例如,去年3月上線的寧波雲醫院,線上是一家虛擬醫院,支持執業醫師網上多點執業,實現面向特定病種、特定人群和特定範圍的網上診療服務。線下依託的是有大型醫療設備和醫學影像中心等共享服務平臺的實體醫療機構。

 

從頂層設計角度推進互聯網醫院發展也是模式之一。2014年10月上線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網絡醫院,是由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提供在線醫務人員,第三方提供網絡平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大型連鎖藥店等地建立網絡就診點,患者可以在網絡就診點直接和在線醫生通過視頻通話完成就醫過程,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開具處方,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藥店拿藥,完成就診過程。去年6月運行的貴州互聯網醫院以及最新推出的銀川市互聯網醫院,是以二級、三級醫院為核心,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藥店等醫藥衛生服務機構作為便民服務點,借助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向患者提供健康諮詢、問診、導診、預約掛號、遠程醫療等服務。

 

但無論互聯網醫院線上線下業務採取何種方式融合,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大同小異。患者在線上可以得到分診諮詢、遠程門診、線上付費、檢查預約、住院床位預約、藥物配送、慢病隨訪等服務,省去以往要去醫院排隊掛號就診的繁瑣流程;線下依託實體機構得到診療、手術及住院等服務。

 

先行先試離不開政策支持

 

互聯網醫院的蓬勃興起離不開政策支持。2015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同意在寧夏、雲南等五省區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研究將遠程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新農合報銷範圍,對互聯網醫療是一大利好。儘管目前線上診療活動還未放開,但不少省市已在電子處方、遠程醫療等方面取得突破。

 

銀川市衛生計生委主任田永華説,銀川市衛生計生委需要設立互聯網醫院準入標準,給予醫療機構資質,批准開展遠程診療業務,給予醫師跨省多點執業政策保障,制定電子處方標準等一系列政策。同時從銀川市層面還將給互聯網醫院一些金融政策的支持,例如減稅免稅政策等。

 

浙江省在互聯網醫院發展方面較為超前。去年,浙江省食藥監局同意將烏鎮互聯網醫院作為電子處方的試點,患者可以憑藉醫生開具的電子處方到指定醫院上門自提藥品或者由國藥進行藥品配送。同時,在浙江省桐鄉市政府支持下,互聯網醫院實現了在線處方、在線醫保支付等功能。寧波雲醫院得到浙江省寧波市智慧健康保障體系建設的支持,隨著全科醫生工作站、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和社區醫生隨訪系統在該市廣泛應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基本實現互通互聯、數據共享。

 

作為國家首批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省份之一,貴州省先後下發了互聯網醫院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互聯網醫院試點工作,將貴州大健康醫藥改革的步伐推向了高潮。

 

“打破圍墻”還需不斷探索

 

長期以來,互聯網醫療領域以線上非診療業務為主,例如,烏鎮互聯網醫院主要是面向全國提供以復診為核心的患者診療服務。醫院核心業務是醫患間在線診療與醫醫間遠程會診。

 

慢病管理專家張松倫提出,互聯網醫院的優勢是把醫院的功能擴大化,打破醫院圍墻,把觸角延伸至社區和家庭。互聯網醫院最明顯的效果是對慢病及康復患者進行有效管理,增加醫患之間的黏性。其次,借助上級醫院或者遠程醫療對大病患者進行輔助判斷,推動分級診療的實施。但是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從哪來,是否有電子處方的資質,如何考核等還未可知。好大夫在線CEO王航提出,線上是否能夠開展診療,是否能夠開具處方,是否能夠進入醫療核心環節,是行業一直關注的問題。比如皮膚科、精神科,比較適合遠程診療的方式,可以進行線上診療的嘗試。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顧雪非介紹,互聯網醫院本質上還是醫院,更準確的表述是“醫院+互聯網”,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提供遠程服務,實際是線上+線下服務的融合。通過互聯網手段,延伸了實體醫院的服務,並沒有所謂顛覆性改革。也有專家表示,互聯網醫院如同集團軍的建制——師、團、營、排、班,做到互聯互通只是集團軍內的情報互通,依然沒有改變原有的“編制”,是醫療市場的勢力劃分或資源瓜分。

 

北京大學人文研究院王岳教授提出,互聯網醫院的邊界非常重要,互聯網醫院名稱本身就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根據條例,所有關於醫院尾碼的名稱,必須經過衛生部門行政許可,如果沒有就是違法行為。其次,按照目前國內醫師執業的相關規定,醫生對病人現場的檢查,才是做出診斷的依據。他認為,與生命健康相關的領域,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

 

不過他也提出,相對於互聯網醫院而言,更為成熟的應該是互聯網+藥品,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解決商業賄賂問題,醫生開具藥品通用名,患者可以在App上根據用藥評價選擇藥品商品名;另一方面解決藥品安全問題,通過電子監管碼實現藥品可追溯。

 

一位業內專家提出,互聯網醫院還未達到理想和成熟的狀態,“企業和資本很熱,醫院和醫生相對冷淡,特別是院長,更多地擔心優質醫療資源被稀釋。專家就這麼多,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患者對專家的需求都是最緊俏的”。不過這位專家也坦言,互聯網醫院是擋也擋不住的趨勢,衛生行政部門已經積極響應,部分省市已經出臺地方標準,從國家層面也進行了廣泛調研,各地的探索試點有望成為制定政策法規的依據。她建議從立法上解決互聯網醫療面臨的問題。“未來在基本衛生法制定過程中,應對虛擬空間的醫療活動進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