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展望2018:兩岸關係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

2017年,是臺海局勢發生複雜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自2016年蔡英文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台灣內部政治生態發生改變。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認同體現“一個中國”核心內涵的“九二共識”,導致海峽兩岸關係急劇惡化。一年來,兩岸官方接觸、聯繫依然完全中斷,不過,民間交流交往還保持一定的“熱度”,兩岸政治關係總體上處於“冷和”態勢。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召開“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描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以及對臺政策,對台灣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繪就偉大夢想新藍圖,開啟偉大事業新時代。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總體而言,大陸方面保持了高度的戰略定力,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維護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格局。“台獨”實力在島內的鼓噪開始走下坡路,已經無法對兩岸關係發展産生較大的影響,更無力逆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

 

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識到台灣的前途在於大陸,在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望2018,兩岸同胞必將克服種種困難,突破層層障礙,推動兩岸關係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兩岸關係將迎來曙光。

 

從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以來,蔡英文當局一直拒絕繼續回答“未完成的答卷”。2017年5月,蔡英文拋出了“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所謂的“三新”主張,企圖矇混“過關”、“維持現狀”,這與大陸及海內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人民的要求相差太遠。

 

面對大陸強大的壓力,蔡英文當局採取了回避、“以拖待變”、“柔性台獨”乃至“軟對抗”的方式。但是,在島內,蔡英文當局在各個領域全面推行“去中國化”,其中“文化台獨”尤為突出。

 

1、蔡英文當局加速推行“去中國化”,以割裂兩岸關係的聯結。蔡英文當局避免與中國大陸發生正面交鋒,但暗地裏一直推行“文化台獨”。這一年中,蔡英文當局取消“遙祭黃陵”,降格“鄭成功祭典”等。凡此種種,造成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産生模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蔡英文當局的“去中國化”,在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歷史趨勢中是“倒行逆施”。

 

2、蔡英文當局通過多種手段打擊限制兩岸交流,打擊統派,操弄民眾對大陸的敵意。民進黨上臺以來,一邊稱要“維持現狀”,一邊卻極力限制兩岸交流,抬高兩岸敵意。如蔡英文當局推出“台灣保防工作法”草案,稱有5000“共諜”在台灣;同時給大陸官員、學者、民眾赴臺交流設置重重障礙,甚至要求大陸赴臺人士簽署“切結書”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勞工與學生團體23日舉行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在“行政院”前靜坐的遊行群眾,晚間再度與警方爆發肢體衝突。(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2017年12月下旬,台灣萬名勞工與學生團體舉行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在“行政院”前靜坐的遊行群眾,晚間再度與警方爆發肢體衝突。(台灣《中時電子報》資料圖)

 

蔡英文當局對島內“台獨”分裂分子一味地袒護,而對於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力量和人士卻採取各種手段迫害。12月19日,新黨4名青年黨工遭台灣有關部門以違反“台灣安全法”、“協助大陸刺探台灣情資”為名調查並帶走,此事引發了島內外各界的關注。兩岸學者紛紛表示,蔡英文當局藉司法之名,打壓反“獨”促統力量,對兩岸關係造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3、兩岸在涉外領域的摩擦加劇。2017年,台灣不再有資格參加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對此,中臺辦、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蔡英文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使得兩岸之間有關部門的商談機制中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台灣地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前提和基礎不復存在。對此,蔡英文當局非但不反省其兩岸政策,反而稱遭到“中國大陸的打壓”。蔡英文當局破壞了“九二共識”這個共同的政治基礎,企圖利用“國際空間”拓展“台獨空間”,其幻想必定落空。

 

針對2016年台灣政局的變化,面對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謀求“柔性台獨”的圖謀,大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進行了遏制,反“獨”鬥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大陸已經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7年12月27日,全國臺商協會會長會議暨“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的授牌是繼今年9月13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授予“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後的又一個西部“合作區”授牌。

 

2017年12月27日,全國臺商協會會長會議暨“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的授牌是繼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授予“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後的又一個西部“合作區”授牌。(央廣網資料圖片)

 

2017年10月,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了大會報告。十九大報告中有四處提及兩岸關係,“報告”明確宣示: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強調“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承諾“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對不能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 十九大以來,解放軍軍機多次對台灣島進行了繞島飛行,錘鍊提升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

 

此外,十九大報告還提出了一系列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舉措,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重要思想,對於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強兩岸命運共同體認知等方面有重大意義。

 

2017年,大陸方面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在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上邁出了實質步伐,兩岸民間交流持續處於較為熱絡的狀態。大陸堅持為台灣同胞辦好事、做實事,先後出臺20多項政策措施,使台灣同胞在大陸求學有了更多選擇,就業有了更廣空間,旅行有了更大便利,生活有了更優保障。

 

兩岸經貿合作保持穩定,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大陸對臺出口同比上升7.3%,進口同比上升10.2%。2017年1月至11月,台灣向大陸及港澳出口累計1174.73億美元,佔台灣出口總額的40.8%,大陸依舊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2017年5月,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成立十週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充分體現了大陸對於臺企聯和廣大臺商的高度重視和深情關懷。11月,福建省政府宣佈將率先推動解決臺企與大陸企業、台灣居民與大陸居民實現基本相同待遇,切實保障臺胞群體合法權益。此外,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分別在廣西、四川授牌成立,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舉行,“臺商走電商”和“京東·臺企名品館”上線……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兩岸經貿交流活動的深化和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 2017年5月24日 全國臺企聯成立十週年慶典晚會在京舉辦。當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右三)、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左五)、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右四)、台灣三三會會長江丙坤(左四)等出席慶典晚會。當日,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成立十週年慶典晚會在北京飯店舉行。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2017年5月24日 全國臺企聯成立十週年慶典晚會在京舉辦。 (新華社資料圖片)

 

第九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辦、“2017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和學生來大陸學習、工作以及創業,尋找發展機會。兩岸青年通過體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等多種方式開展交流,加深了台灣青年對大陸的了解,加深了兩岸青年間的感情。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2017年下半年,由兩岸合編的高中語文教材入島,被台灣多所學校使用,受到了不少島內師生的歡迎。這是對蔡英文“文化台獨”倒行逆施的有力回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台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台灣出版並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台北市萬芳高中學生施國威説,教材上有很多的圖例解釋,非常實用,新課本讓他對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更濃了。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台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2017年10月正式在台灣出版並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台北市萬芳高中學生施國威説,教材上有很多的圖例解釋,非常實用,新課本讓他對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更濃了。(資料圖片)

 

30年來,兩岸交流歷經不少波折與轉變,當前又進入一個關鍵時刻。30年曆程表明,惟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排除“台獨”干擾,方可保障兩岸關係行穩致遠。

 

2017年12月29日,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宣稱“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在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同時她又宣稱要“強化‘國防’戰力”、“‘國防’自主”,“有責任捍衛‘國家的主權’,也有責任維繫區域的和平跟穩定。”蔡英文的講話,表明她將繼續拒絕體現“一個中國”核心內涵的“九二共識”,她將繼續走在“柔性台獨”甚至“以武拒統”、“挾洋拒統”錯誤的道路上,將可能繼續在兩岸關係上製造事端、掀起風波。

 

對此,大陸方面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和應對之策。大陸將在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支持下,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大陸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推動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厚植利益情感紐帶,促進同胞心靈契合,持續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兩岸一家親,中華心連心,只要我們攜起手,骨肉同胞不離分……” 晚會最後在兩岸歌手合唱的《兩岸一家親》歌聲中落幕。

 

“一樣的大地,一樣的天空,你我未來命運相與共;一樣的皮膚,一樣的臉孔,心中擁有同是一個夢……”“兩岸一家親——紀念兩岸開放民間交流30週年特別節目”2017年11月底在京錄製(國際在線資料圖)

 

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參與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來,在共圓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和家庭的美好夢想,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獨”促統的新民意在逐漸壯大中。

 

2018,兩岸關係將努力突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曙光的到來。

 

                                         (本文作者冉笙祺、林彩娟、劉相平係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專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臺民調:72%民眾對於目前台灣經濟表現不滿意

2018-01-04

 據台灣《工商時報》報道,台灣《天下雜誌》2日發佈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2%的民眾對於目前台灣經濟表現不滿意,近6成對未來發展感到悲觀,更有四分之一的人預期,新的一年自己的經濟情況將每況愈下;在對經濟前景失望下,調查也發現,37.5%的人表示願意赴大陸工作,較去年提高8個百分點。

 

過去,在2017年蔡英文當局上臺後首次調查,對前景感到樂觀者,從前一年的32.8%爬升到39.1%,但2018年又降回33.3%。

 

進一步分析,台灣製造業外移、産業升級太慢,企業加薪幅度比通貨膨脹率還低,造成實質薪資倒退,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即便“勞基法”修改、前瞻計劃等政策如火如荼展開,大部份人對未來依然感到迷茫。

 

此外,約68%的民眾對“執政”邁入第二年的蔡英文過去一年表現並不滿意;但問到對於上任3個月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現時,44.6%民眾表示滿意。

 

面對即將到來的縣市長選舉,台灣民眾認為目前縣市政府最需要馬上改善的2個項目,首推空氣污染、房價過高。

 

其中,高房價問題讓北部民眾最頭痛,26.6%的受訪者表示買不起房,其次是交通壅塞(20.3%)、空氣污染(14.7%);中、南部民眾不約而同表示,空氣污染問題最嚴重,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亟待解決;東部與離島民眾則最關心市容美觀(26.4%)、就業機會少(25.5%)。

 

在對經濟前景失望下,調查也發現,37.5%的人表示願意赴大陸工作,較去年提高8個百分點,意願有升高的趨勢,為2010年以來的新高點。交叉分析後發現20?29歲者意願最高,達43.8%,30?39歲者也有42.7%。

 

 

展開全文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發表致台灣同胞新年賀詞

2018-01-04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發表致台灣同胞新年賀詞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台灣網1月3日成都訊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通過中國台灣網向台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以下為賀詞全文。

 

金雞送福,玉狗迎春。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謹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向廣大台灣同胞和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參與川臺交流合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順、闔家歡!

 

2017年,四川持續推進川臺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效。全年新增台資企業118家,15家企業增資,在川台資企業累計達1979家,投資總額185.17億美元。實現赴臺交流項目882個5321人次 ,臺胞來川旅遊40多萬人次。

 

川臺經貿合作更加注重互利共贏。“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獲批在川設立,亞臺青(成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獲批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已有的4個國家級産業合作園區、15個省級産業合作園區和基地健康發展。成功舉辦了2017中國西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交流會、2017年四川·台灣産業合作推介會、第四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成都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發展交流大會等,組織了一批台資企業赴南京參加“大陸台資企業産品展銷會”,川臺經貿交流合作平臺更寬,領域更廣,在川台資企業發展信心更足。

 

川臺人文交流更加注重心靈契合。面向台灣青年,邀請1500余名青年學生來川參加“築夢四川”、“蜀意我創”、 “大熊貓保育實習”等系列主題的2017台灣青年學生蜀文化體驗月活動,並積極為台灣青年來川學習實習、創業就業創造條件。面向台灣基層,邀請了600多位各界人士來川圍繞文昌文化、哪吒文化、大千藝術以及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遺産、社區治理等開展交流,厚植共同歷史文化,增進了解認同。舉辦兩岸記者四川行聯合採訪活動,密集展現四川發展機遇和新貌。

 

新的一年,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將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抓住四川全面創新改革、天府新區建設、自貿區建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等帶來的重大機遇,攜手台灣同胞,深化川臺經濟社會融合,增進同胞福祉,開啟四川對臺工作新征程!(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

臺媒:新年裏應展現創意和智慧 化解兩岸僵局

2018-01-04

台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兩岸民意要想逐漸拉近,最終實現彼此的心靈契合,最重要的是兩岸民眾能夠相向而行。面對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不利情勢,“兩岸一中,現狀就是兩制”應是推動兩岸相向而行的可行方案,值得臺當局思辨。

 

社論摘編如下:

 

兩岸關係現狀危機四伏,展望未來一年,能勉強維持僵局避免衝突升高已屬萬幸。面對升高的危機,任何對兩岸前途負責任的台灣政治人物和社會人士都應該展現創意和智慧,思考化解之道,以期突破困局。

 

思考兩岸問題中長程策略,幾個事實必須先得到確認。

 

首先,“台獨”或許是台灣地區少部分人士的想法,但就現實政治與未來發展而言,卻是個假議題。“台獨”只是弱勢政黨和政治人物操作選舉、凝聚支持的意識型態工具,民進黨執政後,雖依然高懸“台獨黨綱”,卻未曾從“法理”層面越雷池一步。

 

其次,應確認和平是兩岸民意的最大公約數,都沒什麼人願意真的開啟戰端,一切軍事準備最終都是為了避免戰爭,而不是真的投入戰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至為重要。

 

第三,兩岸關係的癥結需要透過溝通談判加以化解,兩岸政治爭議也必須正面處理,民進黨當局的逃避註定不是正確的處事態度。

 

在此基礎看兩岸政治爭議,或許可有更開闊的視野,許多互不相讓的爭執也有突破的可能性。

 

不過,目前兩岸現狀與“一國兩制”還是存在核心障礙需要突破,就是民進黨當局始終拒絕明確承認兩岸同屬“一中”。

 

換句話説,當務之急是民進黨當局要真正做到不僅在負面表列層面避免走向“台獨”,也應該採取主動態度,讓兩岸重回“一中”框架,從而突破兩岸政治僵局的核心障礙。

 

兩岸民意要想逐漸拉近,最終實現彼此的心靈契合,最重要的是兩岸民眾能夠相向而行。

 

 

 

展開全文

港媒:大陸對臺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8-01-03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2018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年賀詞,向台灣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香港《大公報》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陸務實靈活的對臺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兩岸交流3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説明大陸方面始終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推動者,兩岸民間交流則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民進黨當局逆主流民意而行,註定以失敗收場。

評論摘編如下: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2018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年賀詞,向台灣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他表示,新的一年裏,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決心不會改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立場不會動搖。堅決反對和遏制各種“台獨”分裂行徑的態度不會含糊。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親情的腳步不會停頓。這“四個不變”清楚反映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的一貫性和連續性,也充分顯示出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自信以及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意志。正因如此,過去一年,雖然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但大陸方面仍積極推出多項措施,促進兩岸民間交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人登陸讀書和創業,不僅有力地打擊了當局推行的“去中國化”行徑,更為膠著的兩岸關係打開另一道“溝通之門”。

多年來,民進黨始終不願放棄“台獨”黨綱,不願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因此自該黨2016年5月上臺後,不少人都對兩岸關係前景感到非常憂慮和不安。不可否認,相較于國民黨馬英九當局執政八年期間兩岸關係融洽熱絡的局面,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執政後的兩岸關係進入了冰冷期:海協會和海基會的事務性協商中斷,兩岸熱線不再響起。兩岸關係似乎日趨疏離,而這正是民進黨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只要兩岸減少交往,彼此的感情就會疏遠,台灣民眾對祖國的認同感也會隨之淡化。大陸方面對於臺當局的盤算瞭如指掌,當然不會落入其圈套。一方面,大陸清晰表達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堅定立場,對“台獨”分裂勢力形成強大的震懾。去年臺當局不再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函,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台灣地區駐外代表處被要求改名等事件,充分反映一個中國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另一方面,大陸出臺多項便利措施,為在大陸讀書、生活、工作、創業的台灣同胞創設友好環境,加強兩岸民間交流,為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注入一股活水。

大陸務實靈活的對臺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島內民調顯示,民眾去大陸讀書和就業的意願創新高,而且逾半人不滿意蔡當局的兩岸政策。民進黨以為不承認“九二共識”就可以阻撓兩岸統一,以為大搞“去中國化”就可以切斷兩岸歷史聯結和同胞情誼。但現實證明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不是憑某些政客的意識形態就可以切割的。兩岸交流已與島內民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也不是當局憑行政命令就可以阻撓兩岸往來的。

兩岸交流3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説明大陸方面始終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推動者,兩岸民間交流則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民進黨當局逆主流民意而行,註定以失敗收場。

展開全文

張志軍發表2018年新年賀詞

2017-12-31

2018年新年來臨之際,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2018年第一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了題為《共擔民族大義 同寫時代新篇》的新年賀詞,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向台灣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

 

共擔民族大義 同寫時代新篇

——2018年新年賀詞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 張志軍

 

值此2018年新年到來之際,我謹代表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向廣大台灣同胞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2017年,臺海形勢複雜嚴峻。台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阻撓、限制兩岸交流,放任縱容“台獨”勢力推動“去中國化”“漸進台獨”,種種倒行逆施遭到兩岸同胞堅決反對。

 

面對複雜嚴峻形勢,一年來,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克難前行,引領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金秋十月,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也為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指明瞭方向,必將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廣大台灣同胞參與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

 

一年來,我們廣泛團結兩岸同胞,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形形色色的“台獨”分裂行徑,排除各種干擾和阻撓,努力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一年來,我們持續擴大深化兩岸各領域各界別交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全國臺企聯成立10週年,充分體現了對廣大臺商的高度重視和深情關懷。俞正聲主席出席第九屆海峽論壇、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第三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臺商投資大陸勢頭強勁。兩岸人員往來絡繹不絕,台灣同胞來大陸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兩岸人文、青年交流創新發展,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中華文化論壇等弘揚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交流活動成功舉辦,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廣受關注,網絡點擊量達5.3億次。

 

一年來,我們堅持為台灣同胞辦好事、做實事。先後出臺20多項政策措施,使台灣同胞在大陸求學有了更多選擇,就業有了更廣空間,旅行有了更大便利,生活有了更優保障。修訂了臺生在大陸學習的有關規定,擴大招生規模,為臺生增設獎學金。提供了逾萬個實習和就業崗位,為台灣青年朋友投身大陸發展、放飛夢想搭建起更加寬闊的舞臺。出臺涉及臺胞的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政策措施,逐步為臺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展望2018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台獨”勢力干擾破壞兩岸關係的風險變數增多。但兩岸同胞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的意志更加堅定。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挑戰、把握方向,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克難前行。

 

新的一年裏,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紮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決心不會改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臺海和平、通向和平統一、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康莊大道走下去,才能更好地實現兩岸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新的一年裏,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立場不會動搖。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狀況的變化,充分表明瞭“九二共識”的關鍵作用。“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回歸“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才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

 

新的一年裏,我們堅決反對和遏制各種“台獨”分裂行徑的態度不會含糊。“台獨”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只會給兩岸人民尤其是台灣同胞帶來禍害。我們絕不容忍“法理台獨”分裂行徑,也絕不坐視“漸進台獨”侵蝕和平統一的基礎。

 

新的一年裏,我們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親情的腳步不會停頓。兩岸一家親,我們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我們將繼續積極研究出臺政策措施,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讓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心。我們還將努力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厚植利益情感紐帶,促進同胞心靈契合。我們誠摯歡迎更多台灣同胞搭乘大陸發展的快車,參與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來,在共圓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和家庭的美好夢想。

 

新的一年是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年的祖國大陸實現更大發展進步之年。我們衷心希望兩岸同胞堅定信心,攜手努力,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屬於全體中國人的美好未來,共同書寫不負新時代的兩岸關係新篇章!

展開全文

大勢·亂流·新機——2017兩岸關係年度觀察

2017-12-29

即將過去的2017年,台灣當局仍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繼續推動“去中國化”,縱容形形色色“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關係持續陷於僵局。面對複雜嚴峻形勢,大陸方面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旗幟凝聚兩岸億萬同胞,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融合,真誠致力於為台灣同胞謀福祉,為兩岸關係突破亂流、開創新機指引方向,點亮希望之光。

 

引領大勢堅定信心

 

歲末之際,島內票選産生“台灣年度漢字”——“茫”。主辦單位人士和社會輿論分析認為,這代表了台灣民眾對現實景況的不滿和對未來前途的茫然,其中最重要原因就在於,台灣當局施政無方導致經濟提振乏力、沉迷政治操弄造成社會內耗不斷,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更是讓民眾一再失望。

 

日前發佈的島內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當局領導人的不滿意度持續攀升至逾六成,不信任度過半,信任度跌至其上臺1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與台灣當局執念于一黨一己之私相比,大陸方面始終站在為兩岸同胞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高度,鄭重、真誠地回應兩岸人民普遍關切。備受矚目的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理念、目標任務、原則方針和主要措施,為處於複雜嚴峻形勢下的兩岸關係標定了方位、鎖定了航向。這關鍵時刻發出的關鍵之聲,對於廣大兩岸同胞尤其台灣同胞而言,何其及時,何其重要。

 

“關心兩岸關係的人,要從十九大報告中尋找答案。報告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要實現的是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原主任黃清賢説。

 

懷有夢想就不會迷茫,辨明大勢就會堅定方向。百多年前,民族弱亂,寶島台灣被割讓異族,給所有中國人留下剜心之痛。而今,民族復興夢想無比接近,十九大報告向台灣同胞發出“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的真誠號召,何其感動人心,何其催人奮進!

 

當下,越來越多台灣同胞在大陸找到了發展方向,實現著人生價值。出生於高雄的十九大代表盧麗安在兩岸社會受到廣泛關注,堪稱這一趨勢的最佳寫照。她的一句“我以身為台灣的女兒為榮,我以身為中國人為傲”,道出了眾多台灣兒女的心聲。

 

遏制“台獨”展現決心

 

2017年,臺海上空陰雲密布,民進黨當局和島內“台獨”勢力小動作不斷,使兩岸關係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上升。以調降中學教材中文言文比重為代表的“去中國化”政策操作、修改“公投法”的“法理台獨”準備、不擇手段限縮兩岸交流以至於公然打壓迫害主張和平統一的島內團體人士,以及企圖在國際上挑戰一中原則,這些危險動作令兩岸各界憤慨,令台灣民眾深感不安。

 

事關國家民族核心利益和兩岸同胞根本利益,大陸方面毫不含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彰顯反對和遏制“台獨”的堅強決心,凝聚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意志。“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十九大報告中的宣示擲地有聲,贏得全場代表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台灣主流輿論“諫言”民進黨當局:不斷玩“台獨”擦邊球遊戲,在方方面面加速推動“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清洗工程,這是對台灣極度有害的。“真愛方程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台灣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兩岸更和諧,共同追求中國夢的實現。

 

台灣執政當局若為謀私利而綁架人民,與民意大潮、時代大勢相悖,註定是沒有出路的。

 

創造新機凝聚人心

 

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溫暖人心,雪中送炭,讓人們心裏有盼頭,手上有力量。十九大報告提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這回應了廣大兩岸同胞希望深化交流融合、攜手共圓夢想的吁求,台灣各界紛紛點讚。

 

在大陸就業的台灣居民將享有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權利;在大陸居住、就業和就學的台灣居民可參加社會保險;為臺胞乘坐民航班機和高鐵出行提供購取票便利;開放在大陸就業的台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增加在大陸就讀臺生專項獎學金名額和金額……一年來,大陸便利措施頻出,讓臺胞切實感受到“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是實打實的舉措。

 

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兩岸同胞共同邁向嶄新時代,為美好生活而攜手打拼。人們欣喜地看到,台灣年輕世代來大陸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熱潮方興未艾。大陸政策善意讓他們感到溫暖,兩岸合作良機讓他們看見未來。在北京創業的台灣青年鄭博宇由衷感慨:“來大陸發展,我選對了!我常和台灣朋友講,年輕就一次,要把握住,方向正確很重要。”

 

台灣《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創歷次調查新高,願到大陸就業、創業、就學、定居的民眾比例都比去年增加,特別是30歲以下年輕人和30至49歲青壯年“西進”就業意願明顯提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同胞期望厚重如山。誠如盧麗安所言,“台灣同胞在共圓中國夢偉業中不會缺席”。新年將至,正當放飛夢想、寄託希望,讓我們共同為兩岸同胞祝福,為中華民族祈願。(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新華社記者查文曄、陳鍵興、趙博)

展開全文

台灣青年大陸創業加速“奔跑”

2018-01-04

“這裡有良好的創業氛圍和一體化的眾創服務,還可以享受工商註冊、財稅顧問、專利服務、法律諮詢、人力資源等多項專業服務,為臺青創新創業提供了便利。”來自台灣的資深創客葉駿紳説。

 

近年來,兩岸青年眾創載體在各地加快生長,一批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進入加速“奔跑”階段。

 

葉駿紳領銜的科技型企業位於江蘇昆山兩岸青年創業園。他帶領團隊圍繞高精度減速機進行技術攻關,其成果諧波減速機民生應用項目已接到超過1000萬元訂單。

 

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臺青創業者、昆山磚咖餐飲管理有限公司CEO、“咖啡星樂”創始人林易翰目前已在昆山、杭州、南京、江陰等地設立了五個實體連鎖店,品牌效應初顯。

 

由蘇州臺青創辦的慢條斯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手繪漫畫視頻製作公司,其漫畫視頻和IP孵化已在業內嶄露頭角,取得19項專利及多項榮譽,目前已在當地股交所上市,成為文創産業的後起之秀……

 

國網昆山供電公司總經理施晨説,從日常工作接觸來看,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服務創新為主的高成長性創業項目,正成為臺青大陸創業的主基調,初步形成台灣優質項目佔比高、科技項目佔比高、兩岸人才聚集度高的“三高”新亮點。

 

在鼓勵臺青創新創業的土壤中,一顆顆希望的種子迅速萌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龍騰光電基地內已有臺籍人才近60位,主要負責經營管理和技術開發工作,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臺企研華科技以構建物聯網平臺,吸引兩岸共200多位青年在協同創新中心就業;昆山臺協會“微創業”基地已有14個項目申請入駐,累積註冊資金1500萬元。

 

“在大陸‘雙創’過程中,我們收穫了‘小確幸’,實現了‘大夢想’。”葉駿紳説。(新華社南京1月4日電  記者劉巍巍)

展開全文

臺海中華文化交流中心成立

2018-01-04

“臺海中華文化交流中心”日前在北京四海孔子書院正式成立。該中心致力於海峽兩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交流與溝通,通過推進海峽兩岸兒童經典誦讀工程,舉辦兩岸教師、學者互訪和學術交流活動,組織兩岸青少年遊學互動活動,加強彼此之間的感情,以中華文化作為紐帶,把兩岸人民緊緊連接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與偉大復興。在成立儀式上,四海孔子書院院長馮哲如此表示。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淩孜等有關人士出席成立儀式,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向本次活動題贈墨寶。由兩岸協同打造的禮樂劇《行教天下》同日首演,以舞臺劇的形式,展示了孔子週游列國、刪詩書、定禮樂的偉大一生。國臺辦和北京市臺辦相關領導觀看了演出。(本報北京1月3日電    記者魏薇)

展開全文

一個“跨界”臺商的大連生活記:24載兩岸深情

2018-01-03

一個“跨界”臺商的大連生活記:24載兩岸深情

黃金德。(中國台灣網 張麗媛 攝)

初次見到黃金德,是在他大連的家中,門口他本人設計的鐵皮雕塑、屋內形態各異的藝術品、裝飾品以及他的畫作,都讓你很難將這個人和房地産聯繫在一起。然而,他就是這樣一個“跨界混搭”的臺商。他是大連上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大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也是台灣地區第一位鳥瞰景觀圖的繪製者,而且作品屢獲國際大獎,並被選登在日本和德國的設計年鑒上。他紮根大連從事房地産開發24載,他將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與這座城市、這份事業、這裡的生活相融合……

熱愛藝術 他用畫筆記錄生活

走進黃金德家的地下一層,一幅幅畫作與書法陳列在墻上,這些都是他閒暇時的作品,與其説是精心繪製,不如説是一種隨性記錄,一張張便簽紙和複印紙上的信筆塗鴉,隨時、隨處可能突然冒出來的電話號碼、建築面積,記錄著黃金德當時的生活、工作與心情。黃金德説:“我在畫每一個東西的時候都是無意識的,不是刻意想要表現什麼。這些都是一些生活片段的記錄。”黃金德用自己的觀念將它們加以整理、修飾、裝點,成就了這些作品如今的面貌。

“這張畫的項目是2000年簽的合同,2004年辦下來手續,2006年才完成作畫,批下來是這個面積,它是我以比較鬱悶的心情畫下來,這畫也展現了我當時的心情,我3點30分起床,畫這張圖,6點30分畫完,後來就記錄了當時的過程,表現自己的心情。”黃金德指著墻上一幅畫中的數據、時間告訴記者。

黃金德從小就喜歡畫畫,在地上畫、墻上畫、本子上畫。來到大連後工作忙碌,黃金德除了週末出去寫生,平時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創作,於是他就用辦公桌上的便條紙、廢棄的複印紙練習,有時候五分鐘,有時候十分鐘,甚至打電話的時候,他都會不自主的去畫,黃金德將此稱作“解饞”。“我把生活的片段記錄下來,將來作畫的時候,把它再整理出來,變成一幅畫。”他説,這個習慣從初中就有了,一輩子都沒有改。

黃金德高中讀得是美術學校,在校期間非常用功,高一一年就畫了一千張水彩。他還曾暗下決心,“我要用最短的時間超過老師。”最終,他考上了位於台北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讀美術系。

來到大連從事房地産事業後,黃金德也從未放棄過對藝術創作的探索。他不斷地參與大連市美術家的活動,每年大連美協和一些畫展都會邀請他參加,幾乎完全融入了大連的美術圈。他會贊助一些活動的經費,更會幫助一些有困難的藝術家。黃金德説,這些年裏他一直在探索繪畫觀念問題,尋找的是創作的風格和語言。

黃金德告訴記者,美術給他很大的幫助在於讓他與別人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對於藝術的感悟、理解和追求也從始至終貫穿于自己的房地産經營過程中。

尊敬土地 他選理想放棄利益

1993年,黃金德從台灣來到大陸考察,走遍了主要的沿海城市。由於看中大連城市的發展潛力和與台灣相似的歷史背景,次年(1994年),黃金德成立上鼎大廈有限公司,投資上鼎大廈項目,從此在大連開啟了房地産事業。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碰到過許多問題、狀況。好在還有大連臺辦的幫助,“我們作為臺商很幸運,臺辦對我們臺商過來投資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所以有問題,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臺辦,透過臺辦協調各個部門,協助解決問題,而且效率非常好”黃金德説。

1994年至今,本著求精不求多的原則,黃金德只做了三件事:建設上鼎大廈28層寫字樓、建設濱海陽光別墅小區、參與大連市政工程總公司的改制。

其中,在濱海陽光別墅小區的建設過程中,黃金德摒棄了作為商人對利益的追求,做出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決定:在原本可以建五層樓的土地上只建三層半的小別墅。黃金德説,五層蓋成3層半,好處在於戶數減少,佔地的面積減少,環境是不一樣的,居住者本身居住的心情和感受也就會截然不同。果不其然,建成後的小別墅受到了很多住戶的喜愛。

在黃金德看來,土地資源不可再生,土地上的建築更是百年建築,一棟房子可能會讓一個城市面貌醜一百年。黃金德説,自己對土地非常尊敬。總會懷著誠惶誠恐的心去做項目,當利益跟理想産生衝突時,自己寧願放棄一部分的利益,儘量做得完美。“一開始時的責任心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他認真地強調著。對於很多開發商追求將土地儘量蓋滿,以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他説:“我不從那個角度出發。”這樣的感悟源於他追求藝術的精神,更是他對大連這片土地的責任與熱愛。

紮根大陸 他願兩岸走到一起

在大連24年,黃金德已經對這座城市埋下了深深的感情。業餘時間,他總會穿梭于大連的街頭巷尾,中山廣場、人民廣場、東關街、太陽溝……用畫筆描繪大連的美景,記錄城市的變遷。

在黃金德的印象裏,1994年至今,大連最大的變化在於城市面貌和人的改變,從過去的老舊建築遍地到如今的國際花園城市,從不排隊、不看紅綠燈到秩序井然、城市乾淨……黃金德見證了大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回到台灣,他也會向朋友介紹大連,他讚譽政府在城市建設、綠化等方面的成績,也推薦大連的宜人氣候。

在大陸的24年間,黃金德對兩岸關係發展體驗最深的就是交通。他説,最初從大連回台灣需要經過香港,要花費一天的時間,兩岸直航後不僅每天都有航班,而且飛機飛行時間只有2.5小時,方便快速了很多。

政府為在大陸生活的台灣同胞推出的一系列便利政策也讓他深受感觸,例如新推出的卡式臺胞證,相比原來的臺胞證,不僅攜帶方便,簽注時間也拉長了。黃金德説;“大陸給臺胞國民待遇,我們是期待的,無論怎麼樣,我們是認同大家都是中國人,而且在這裡定居、經營,甚至把第二代都帶過來。”

的確,黃金德的兒孫如今都生活在大連。兒子已經在大連三年多,向父親學習房地産開發,同時對大陸環境做一些了解,還把兩周歲的孩子也帶來定居。據黃金德的觀察,作為台灣青年,兒子融入大陸生活非常快,很快就和大陸朋友玩在了一起。

對於兩岸青年的交流黃金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有交流,才能最終消除隔閡,拉近距離。即使現階段存在某些兩岸青年網絡“互懟”的現象,但這也是一種交流方式。互相攻擊會産生自己的觀點,觀點碰撞之後做反省,再融合,距離就會越來越近,是好事。黃金德説:“儘量創造這種機會讓他們去交流,讓他們融合在一起,有一天他們面對面的時候就很近了,就像兄弟一樣,這是前期鋪墊的一個互相交流,讓他們後來能更快速度地融合在一起。”

近年來,為了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大陸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勵台灣青年來求學、創業、就業,黃金德的兒子也融入到了臺青來陸發展的大潮中。黃金德説,大陸滿地都是年輕人的機會,是他們開拓人生的好地方。現在台灣的産業結構發展不均衡,大學畢業生的工資20年沒有漲,這是很可怕的。

黃金德坦言,目前民進黨當局為了不讓臺商來大陸,鼓勵臺商“南向”,聽起來很好笑。他認為,李登輝時代,“南向”失敗,今天又提出這樣的政策,失敗過的政策,再來一遍,很不負責任。“我們也常分析,整個東南亞的經濟總量加起來可能都不及一個廣東省,大陸這麼大一個市場,你放棄,鼓勵臺商南向,作為一個經商者沒有人會相信,或者按照她的方法做。”

在黃金德看來,臺當局應該鼓勵年輕人來大陸尋找自己的夢。大陸能夠給台灣青年很好的施展舞臺和發展機會,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是很好的事情,是台灣年輕人的機遇。

作為在大陸經商的前輩,黃金德回到台灣後總會有朋友帶著自家小孩向他詢問在大陸的發展情況,詢問的內容往往都是細節問題,黃金德説,因為大陸的發展狀況大家有目共睹,台灣人知道要搭上這班快速列車。“只要你過來,很快就能融入,因為我們是同語言、同文字、同種人、同祖先,會比外國人更快融入大陸社會。”他這樣告訴朋友們。

對於來大陸發展,黃金德則總結出了一套“三本”經驗:本人要來,要守在這裡;帶足本錢;從事本業,做熟悉的行業。“我做房地産一輩子了,非常熟悉。” 他認為,自己今天的一點成績也得益於做的是熟門熟路的本業。

黃金德説,隨著時間推移,大陸經濟崛起,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會想要來大陸發展,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一批所謂不同政治理念想法的政客,來操弄民意。24年裏,黃金德深切感受到兩岸人民越走越親、越走越近的事在身邊真實地發生,大陸也在一直為此努力,他認為,事實勝於雄辯,台灣目前很多現象不是能騙得了的,會暴露出來,台灣老百姓會看清楚。

黃金德最後向我們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期許,他希望兩岸將來能夠走到一起,使兩岸人民都受益,讓兩岸的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政府如何使兩岸心甘情願共同來創造未來,這是我期待的。”黃金德説。

“我還是再次強調,我祖籍福建,受傳統儒家思想教育,我很認同我們是同祖、同宗、同源,我也認同大家將來是一定走到一起的,這個我是認定的。”剛剛下過雪的大連並沒有想像中的冷,陽光穿過薄薄的雲層,透過落地窗,灑在正在講話的黃金德的臉上,暖暖的。(中國台灣網12月27日訊   記者 張麗媛)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