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共享奧運榮光 台灣同胞沒有缺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折柳寄情,在北京冬奧會的閉幕式上,我們用中國人特有的浪漫表達著對五湖四海客人的惜別之情。有人説:“冬奧結束了,心裏空落落的,仿佛經歷了一場微型失戀。”有人説:“北京冬奧會剛剛落幕,我已忍不住開始思念。”國際奧會主席巴赫説:“本屆冬奧會無與倫比,你們給了和平一個機會(You give peace a chance)。”

 

精彩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像和平的使者,拉近了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的心。在祖國舉行的世界體育盛事,台灣同胞沒有缺席。此次冬奧會,中國台北代表隊共派出4名運動員參賽。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比賽結束後,中國代表隊選手金京珠與中國台北代表隊的選手黃鬱婷相互致意、微笑牽手;中國台北隊首次參加冬奧會比賽的女子雪橇選手林欣蓉盛情點讚了冬奧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和冬奧組委的各項貼心安排;在高山滑雪女子回轉比賽中,中國台北隊的運動員李玟儀首輪滑行剛剛出發就摔倒了,導致她錯過了一個旗門。她不畏艱難,一步步爬回錯過的旗門再出發。她不言放棄的頑強贏得現場觀眾的加油喝彩和眾多網友的力挺。

 

共享奧運榮光 台灣同胞沒有缺席

 

金京珠(左)和黃鬱婷賽後相互致意(圖片來源:新華社)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名譽會長章啟正2月2日上午作為107號火炬手,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如願參加了火炬接力。他説:“北京舉辦冬奧會是民族盛事,是中華兒女的驕傲!”“為了這棒神聖的傳遞,我練體能、練站姿,準備了很多、很久……。我跑的時候,雖然只有短短的100公尺,但還是稍微放慢一點點腳步,希望這(神聖的)感覺能更久一點點。”

 

在大陸的臺商積極支持北京冬奧會,助力保障賽事各項籌備工作順利進行。廣東惠州宏星製衣廠作為北京冬奧會滑雪賽事服裝的唯一生産商家,經過47次設計改造,在三個月內為北京冬奧會設計生産了5萬套服裝,得到北京冬奧組委工作人員的高度肯定。這家製衣廠的董事長林秋霖先生已71歲高齡,他是最早一批到惠州發展的臺商之一。他説:“可以為國家、為北京冬奧會做一些事情,是這輩子最大的榮耀!”

 

2月4日,是北京冬奧會開幕的日子,也是來自台灣新竹、現在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就讀大三的李若筠21歲的生日。作為30多名北京冬奧會臺生志願者中的一份子,李若筠和夥伴們累並快樂著。李若筠説:“很激動,能夠在生日當天參與開幕式,這是(北京)冬奧給我的最難忘、最特別、最溫暖的生日禮物。”“這將是我青春時光中最難忘的一段記憶!兩岸都是一家人,我有使命和責任把這段經歷帶給家鄉的人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冬奧的盛況!”

 

共享奧運榮光 台灣同胞沒有缺席

 

李若筠(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看臺海”新媒體平臺)

 

除了直接參與冬奧會,台灣同胞還以不同形式表達自己的喜悅與熱情。方文山、黃綺珊等兩岸知名音樂人共同創作了多首迎接北京冬奧會的歌曲;許多在北京的臺胞將自己拍攝的與冬奧會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發給島內的朋友和社交群組,分享奧運激情與快樂。已經紮根江蘇省昆山市的台灣青年潘成,興致勃勃地收看了冬奧會的多項賽事。她説:“在開幕式上看到迷途的小鴿子被領回家那一刻,我熱淚盈眶。(因為)祖國母親永遠敞開溫暖懷抱,歡迎遊子歸來!”

 

2月21日,中評社發表快評説:我們注意到,北京冬奧會及相關的活動也是台灣社會關心和熱議的話題。雖然各種評論和解讀都有,但以積極正面的基調為主,比較客觀地評價大陸的發展進步,多數人也樂見大陸的這種發展。台灣各界以不同的形式關心和參與,主流民意的積極支持,為僵持的兩岸關係(解凍)累積了一些正面的能量。台灣各界也感受到,在各種涉臺議題上,大陸都展現了和平的善意。中評社的評論還認為,臺當局應該從主流輿論和在大陸的許多臺商、臺青等對北京冬奧會的讚譽和肯定當中,看到民心所向。

 

2月20日晚,象徵著團結、友誼與和平的北京冬奧會聖火緩緩熄滅,留給世界不滅的記憶。同享北京冬奧會榮光的兩岸同胞們,在血濃于水的天然紐帶聯結下,在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中,會更加團結地共同爭取更大的民族榮光。(作者:常濱)

 

 

音樂與體育的融合: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奏響

2022-02-14

音樂與體育的融合: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奏響

 

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大劇院上演現場

 

音樂與體育的融合: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奏響

 

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大劇院上演現場

 

音樂與體育的融合: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奏響

 

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大劇院上演現場

 

音樂與體育的融合: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奏響

 

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大劇院上演現場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這是一次音樂與體育的完美融合,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享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交響組曲,它源於冰雪,來自冬奧。

 

2月12日晚,在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北京,隨著美妙樂音的飄舞,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北京順義大劇院拉開帷幕。音樂會現場,聆品者仿佛置身於雪花飛舞的美妙和聖火燃燒的莊嚴中,沉浸式領略著這“冰與火”的饕餮盛宴。

 

本次音樂會由來自國家級院團——中國歌劇舞劇院的80余位演奏家深情演奏。作品宏大的構思、磅薄的氣勢、活潑的節奏、豐富的想像、飽滿的情感和寬廣大氣的主題旋律,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音樂會的視聽效果。本次音樂會的電子螢幕視覺設計構思巧妙,緊扣主題,配合不同的音樂篇章變化畫面,調動觀眾感官,帶動觀眾體會不同音樂篇章的形象。同時,絢爛多變的雪花圖案,讓觀眾沉浸在美麗的冰雪世界中。有觀眾表示,音樂非常有代入感,聽著那種旋律性很強的極速音樂旋律,激烈速滑的場面仿佛浮現眼前。

 

交響組曲《冰雪相約》由五個部分構成,包括序曲“冰雪夢幻”、第一樂章“冰雪飛舞”、第二樂章“激情夢想”、第三樂章“冰雪相約”以及終曲“世界一家”。這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由作曲家鄭君勝和鄭君利聯袂創作。該作品以“冬奧”為背景,旨在通過音樂藝術中“交響組曲”的藝術形式,頌揚、傳播人類文明和奧林匹克精神。

展開全文

【兩岸新發現】冬奧,我來啦!志願服務助冬奧 濃濃情誼鬧元宵

2022-02-19

兩岸青年冬奧城市誌願者在城市誌願服務站歡度虎年元宵節。他們組織開展知識問答、做花燈、猜燈謎、閩南話送祝福等趣味活動,還表演《一起向未來》舞蹈,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喝彩,向兩岸同胞和全球華人送出祝福。

展開全文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2022-02-11

從去年西方國家編造“新疆人權謊言”當成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藉口開始,島內綠媒便立馬跳了出來,聲稱“台灣需要與普世價值站在一起,有必要抵制北京冬奧”,民進黨部分政客也趁機刷存在感,趨炎附勢的“反華醜陋嘴臉”體現得淋漓盡致。

 

操作一:崇洋媚外 跟風抵制北京冬奧會

 

2021年3月27日,臺當局民意機構負責人遊錫堃在臉書上發文“突然關切”新疆棉花,並表示已經有超過150個所謂人權團體就此發起了抵制北京冬奧的運動,稱臺當局應“提出建議考慮移地舉辦”。

 

此後,民進黨“立委”接連表演,叫囂人權是普世價值,鼓噪臺當局要跟風抵制,以免自絕於“民主陣營”之外。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3月30日,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受訪同樣揚言,中國大陸國力增強後的所作所為,對於世界的和平、區域的穩定沒有幫助;臺當局日後會參考國際做法,做出適當的因應。

 

當晚就被台灣政論節目打臉,實際上當時的台灣連所謂“抵制”的權利都沒有,畢竟中國台北奧委會還在為選手爭取出賽資格。而依照國際奧會慣例,如果會員沒有取得任何參賽資格,會發給該地區一張外卡邀請,由其自行決定派一名選手參加個人項目。

 

島內輿論則奉勸民進黨當局,奧運會是台灣地區難得參與的國際舞臺,不要政治干預體育,若是操作過度,發展成兩岸互相報復,必將得不償失。而且運動員生涯稍縱即逝,犧牲當初費盡心思爭取來的奧運參賽權利和多年的辛苦訓練,對運動員個人也極為不公平,與高分貝喊的“普世價值”背道而馳。所以中國台北選手得以亮相,共有黃鬱婷、林欣蓉、李玟儀、何秉睿4人參賽。

 

操作二:禁止運動員參加開閉幕式 慘被警告

 

1月28日晚,臺當局宣佈基於“防疫管控”與“長途航班”兩大因素,中國台北代表隊不參加本屆冬奧的開、閉幕典禮。

 

然而1月31日深夜,又大轉彎臨時發佈新聞稿表示,經過和國際奧會溝通,中國台北代表團將做好各項防疫準備,並盡力克服航班困難,在兼顧防疫與團員健康的最大化原則下,依國際奧會建議,派員參加開、閉幕式。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被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踢爆,其實是民進黨當局政治挂帥,以“擔心國際疫情”為由,給選手下令,不要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活動,違反了相關規定。結果被國際奧會警告“不參加就停賽”後才灰溜溜説“恢復參加”。

 

操作三:冬奧東奧 運動員遭遇冷熱差別對待

 

不僅如此,綠營政客和網軍對待參加北京冬奧會和東京奧運會的選手態度也大相徑庭。

 

1月23日,中國台北女子速滑選手黃鬱婷,因為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曬出了一段自己身穿中國國家隊隊服的訓練視頻,引起島內綠營一陣翻江倒海的撻伐,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甚至連發9文怒罵黃鬱婷是“台灣之恥”。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參加日本東京奧運的選手有蔡英文授旗加獎金、有蔡英文連發47篇臉書的“關懷”、有臺軍空軍派出的4架幻象戰機當啦啦隊迎接返臺……而參加北京冬奧的選手,蔡英文一文不發、島內綠媒只字不提。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罵黃鬱婷的人是不是忘了,她是一名代表了台北出賽的選手,她正在拼盡全力為台北爭光,卻得不到自己家鄉民眾一句加油助威,多麼諷刺。

 

操作四:島內政客、藝人慶祝冬奧 被污“內奸”

 

日前,香港無線電視臺(TVB)策劃召集兩岸三地60多名知名藝人錄製北京冬奧會主題曲《一起向未來》。名單公佈後,島內深綠媒體“三立新聞”又酸了,故意挑事稱,“獻聲”的明星被認為是間接宣佈自己的“政治取向”。

 

政治淩駕體育 民進黨在北京冬奧會的“無下限操作”

 

報道聲稱,除了在台灣長大的任賢齊引起關注外,“四大天王”中的張學友與劉德華等大咖也慘遭綠營網軍出征,認為華仔已經表明自己的“傾向”。綠媒的崩潰論也惹怒了不少台灣網友,紛紛留言諷刺:“失望什麼?香港不是回歸了嗎?有病嗎?少在那邊綁架藝人。”、“連劉德華也要出征,三立嫌觀眾太多了?”、“名單這麼長,綠媒要崩潰很多次”、“綠媒以後會逮住機會寫文章冷嘲熱諷這些藝人了“……

 

還有包括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內的一些台灣政客、臺商臺青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也被民進黨“立委”污名成“內奸”。

 

奧運會是中國台灣少數可以參與的國際盛會,對於非常渴望“國際曝光度”的台灣來説,是難得的機會。民進黨政客卻因“媚外反中”成性,全力配合是西方國家的政治戲碼。

 

政治淩駕於體育,政治淩駕於一切,無視奧林匹克運動的競技精神,難道這樣的行為就是所謂“普世價值”嗎?【華夏經緯網報道】

展開全文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2022-02-10

今年,來自香港、澳門、台灣的大學生志願者們,積極為北京冬奧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雖然沒有辦法回家過年,但這次特別的除夕已然成為她們永遠難以忘懷的一次春節。

 

來自台灣和香港的鄭安汝、紀採妍、鄭昊然、黃婉蓁、陳儷昀都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就讀新聞傳播相關專業,正在不同的崗位上履行志願者職責。能夠切身參與到冬奧會之中,並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服務冬奧會,對同學們來説是最寶貴的經歷和成長。

 

鄭安汝主要負責為國外媒體記者協調各類物資。“這一個月裏,我在英語表達上更加自信了,在日常工作中少不了與外國朋友的溝通,一次次的接觸與交流,一次次清晰的表達以及對方給予的肯定反應,讓我不再會因為自己的口音或是語法感到不自在或是怯場。”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鄭安汝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紀採妍也在場館覺得在志願服務中找到了很多充實的樂趣,覺得自己“更加健康規律了”。每天開始工作的時候,差不多都剛剛日出,“可以看到淺藍的天變成紅再變成黃色。幸運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紅粉的朝霞。那時候就會有感覺啊,我是有在好好生活的。”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紀採妍(右二)和志願者夥伴在場館裏

 

雖然沒有辦法回家過年,但這次特別的除夕已然成為很多同學永遠難以忘懷的一次春節。

 

“我們在場館、駐地挂燈籠、貼對聯、寫福字、辦年會,處處充溢著滿滿的幸福感。”鄭昊然説。她和志願者夥伴們正努力將這份愛心和來自中國的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的運動員和媒體朋友們,讓他們也體驗一把濃情的中國年味。“每每聽到外國友人用中文回復我‘新春快樂’時,我真切感受到滿滿的驚喜和無與倫比的自豪。”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鄭昊然為外國友人準備的紅包和福字

 

黃婉蓁的工作是在場外宣傳和普及冬奧知識。對於自我評價“有點內向”的她來説,這份志願工作既令人緊張又充滿成就感。“當我第一次嘗試向路人邁出步伐,‘攔住’他們,向他們宣傳冬奧知識時,我在緊張之餘還體會到了激動和喜悅。之後我開始更加自信從容地解答他們有關冬奧的問題,充滿了自豪感與滿足感。”

 

黃婉蓁也經常向街頭的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辦奧理念,以及全國上下為冬奧舉辦所做的大量準備工作。“每當介紹完這些,外國的朋友們總會露出‘震驚’的表情,有一位外國小哥還向我表達了對中國的飛速發展的驚嘆,還祝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完美收官。”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黃婉蓁在北京街頭向外國遊客介紹中國

 

陳儷昀同學是大一新生,不久之後,她也將加入到城市誌願工作中來。“成為志願者,成為冬奧文化的輸出者,通過志願服務的方式為冬奧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很榮幸,也很驕傲。”目前,她緊密關注著冬奧會的進程,也在電視機前為奧運健兒加油助威。

 

冬奧賽場中的港臺志願者:把新春祝福傳遞給海外

 

陳儷昀在家觀看谷愛淩的比賽

 

“在城市誌願服務工作群裏,我經常看到他們穿著厚厚的棉服在寒冷的天氣裏工作,在寒風凜冽中,越發顯現出志願者們奉獻的精神。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冬奧城市誌願者的一員,能夠為冬奧會奉上一點綿薄之力!”陳儷昀説。中新網2月8日電(林穎希)

展開全文

臺媒:北京有支10名台灣青年組成的冬奧志願者服務隊

2022-02-10

據台灣“ETtoday新聞雲”8日報道,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在進行,大陸總共招募1.8萬人擔任志願者,其中包含33名台灣青年志願者。報道提到,北京紫竹院公園有一支由10名台灣青年組成的冬奧志願者服務隊,從大年初二(2日)開始推廣兩岸創意活動。

 

報道稱,臺青城市誌願者代表陳文成表示,“我們大年初二做兩岸創意主題闖關遊戲,把紫竹院打造成一個熱門打卡地,第一關是民眾拍照發祝福語,上傳打卡微信朋友圈,第二關是舞蹈和閩南語教學,第三關兩岸知識小問答,完成後贈送臺青設計兩岸明信片和書籤,大家收到反應都很熱烈。”

 

臺青與北京市民互動,發生很多有趣小插曲。比如,志願者站展示很多冬奧吉祥物“冰墩墩”,許多民眾都會問,“這裡有賣嗎?一個多少錢啊?”

 

報道提到,許多北京民眾聽口音好奇問,“你們是來自台灣嗎?沒回家過年呀?”一來一往的暖心交流,都是臺青志願者們好回憶。

 

在北京讀書的臺生林家萱表示,“大家對於我們設計的活動很有興趣,誇讚我們體力真的很好,初二到初六早上9點到下午4點都沒休息,很多人感受我們的熱情,覺得挺感動。”

 

同樣來自台灣的臺生王逸明,目前就讀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系。受訪時他分享,“先前過年大家都到外面走春。從初七開始,家裏老人帶小朋友出來逛公園,每天來一兩千人,服務期間有點辛苦,卻是很難得回憶。”

 

來自台灣南華大學旅遊管理研究生蔡宜伶,去年3月來到北大信息管理系擔任一年期交換生,恰巧碰上冬奧活動,馬上報名也成功甄選上志願者工作。她説,做人要懂得感謝感恩,飲水思源,因為自己的外祖父來自安徽,外婆來自澎湖,從小感知兩岸交流中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她表示,“在大陸的學習生活讓我更近距離多了解了中華文化,冬奧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中華文化傳播到全球各地。”也很感謝母校南華大學讓自己交換到北京大學,這是學生時期非常難得的因緣。

 

蔡宜伶稱,“過年服務期間,教外國遊客説閩南語的經歷十分深刻,讓國際友人了解中華文化以及冬奧知識,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創新與傳承者,除了推廣中華文化,也感受到身為台灣青年志願者,促進全球溝通交流的使命。”

 

難得來北京體驗當地生活,又碰到下雪天氣,身為南方孩子看到雪自然很興奮。蔡宜伶也趁機學習單板滑雪,雖然摔得很慘,卻是很好回憶,不少台灣同學也很羨慕她在大陸很多姿多彩的生活。【環球網報道 記者 尹艷輝】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