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二:“這個春天,我完成了一個夙願”

我在台灣出生後一直是外公帶著我。記得從小外公就經常給我煮獅子頭、羊肉湯,因為這些是外公家鄉江蘇淮安的美食。今年這個春天,我終於完成了一個夙願,就是在江蘇省淮安市臺辦等相關部門的協助下,找到了外公淮安老家的親人,感覺從此我家變得更完整了。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二:“這個春天,我完成了一個夙願”

 

 邱慶齡和宗親們一起翻閱老照片(作者供圖)

 

1947年,我的外公隨軍去了台灣,改名周益方,後定居台灣。2002年外公去世後,海峽兩邊的親人就失去了聯繫。2022年11月,受表妹委託,我在個人自媒體平臺發佈了一條尋親視頻,希望能夠找到外公老家的親人。這則視頻引起了江蘇省臺辦工作人員的重視,他們幫助我多方聯絡,幾經週轉,我在今年春天終於完成了夙願,踏上前往外公老家——淮安市淮陰區徐溜鎮張莊村的探親之路。當雙腳踏上徐溜鎮張莊村的土地,望著田地上的農家小院,看到舅舅、舅媽和村民們,我忍不住哭了出來,深深體會到外公跟我説過的一句話:“從台灣回家鄉一趟不容易。”如今,我已年過40歲,替外公圓了探親夢。我和家人們緊緊擁抱在一起,非常開心。這件事讓我深切體會到,無論身在何處,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從台灣屏東到大陸工作和生活了十餘年的我,去年成功地與在大陸的邱氏宗親相認。那是位於廣東省梅州市的蕉嶺縣,我和宗親們共同翻閱族譜、祭拜祖先,聽他們用熟悉的客家鄉音喚我“慶齡”,讓我倍感親切。回想尋親過程的不易,我感慨萬分,心想縱使屏東與梅州相隔海峽,但是語言相通、血脈相承。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兩岸同胞在清明節都會祭拜祖先。今年清明節前夕,我去蕉嶺縣參加了東山丘(邱)氏春祭大典。那一天,陽光明媚。宗親們開著車,扛著族旗,攜著祭品,從四面八方匯集在一起,焚香膜拜祖先。嘹亮雄壯的丘(邱)氏之歌拉開了祭祀活動的序幕。按照古典禮儀順序,宗親們將牲品、果盤、元寶財錢、玉液酒漿、茶香等祭品一一奉于丘(邱)氏祖先墓前。朗朗祭文響徹天空,宗親們依次鞠躬上香。祭祀活動結束後,在大紅色的帳篷下,宗親們齊聚一堂,共進午餐,聲聲宗情道不完。據説參加今年掃墓祭祖的丘(邱)氏宗親有上千人,在祖堂吃飯的飯桌就擺了五十桌。大家有説有笑,祝福彼此財丁興旺、事業輝煌。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二:“這個春天,我完成了一個夙願”

 

 2022年,邱慶齡從台灣屏東到廣東梅州尋根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根”在大陸。那時常聽長輩們説我們的祖先來自廣東梅州。阿公、阿婆用客家話給我講梅州,可惜當時我年齡太小,不太能明白大人們説的“認祖歸宗”的意思,只知道能夠回到梅州看看是長輩們的心願。去年到梅州尋親,當我在族譜中找到了家族第一代祖先的名字、確定我是蕉嶺丘(邱)氏第二十六世代的那一刻,我感覺我的人生完整了。承載著家庭的希望和長輩的囑託,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我們客家人勇於開拓、不斷進取的精神和愛國愛鄉的赤子之心,在海峽兩岸好好地傳承下去。

 

從1987年底兩岸同胞數十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以來,台灣同胞陸陸續續地以各種方式回到大陸尋根探親。在大陸各地臺辦和相關部門的熱心幫助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找到了自己在大陸的親人。這些都説明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是與生俱來的基因,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作者:邱慶齡)

旅居台灣74載“老海州人”:家鄉的山水裏,有我牽絆的鄉愁

2023-04-04

中國台灣網4月4日訊 “在70余載滄桑歲月裏,我在大陸的對岸,無數次於夢中驚醒,腦中回轉的,是兒時記憶裏父母帶我遊過的塔影團圓、趟過的九澗爭流……”近日,連雲港市委臺辦主任龔建華收到一份來自寶島台灣的來信。寄信人叫李平蔭,一位旅居台灣74載的老海州人。通過市委臺辦,筆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李平蔭。問及寄信緣由,他説,“我快90歲了,健康狀況不允許我和以前一樣長途跋涉回到家鄉,所以想多了解家鄉,以解思鄉之苦。”

 

1935年,李平蔭出生於連雲港,少兒時光在海州開蒙讀書,進德修業。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家教理念下,父母的呵護陪伴下,他曾無憂無慮遊覽雲臺山海風光,這些都深深印刻在少年心中,成為他牽絆一生的鄉情。他在信裏回憶道:還記得那是1949年初春,春寒料峭,早晨起來,屋檐上挂滿長長的冰溜。年僅14歲的我,離開了故鄉海州,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台灣。臨行前,舅舅從菜園裏刨了滿滿的一瓶土給我,至今仍保留在家中,成為我紓解鄉愁的最好寄託。

 

此後,李平蔭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回到台灣教書,一教就是近50年,他輾轉台北、澎湖多地,出任了34年校長。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著兩岸開放探親的熱潮,李平蔭帶著父母的心願,回到連雲港。時隔47年,家鄉巨大的變化令他感慨萬千,“天翻地覆間,好多場景已找不到原來模樣,連時常在腦海中浮現的家鄉美景也記不來具體位置,方知‘紙面文章’做得再好,終究不如躬身反哺故土,以慰棹移人遠之痛。”

 

李平蔭所説的“紙面文章”,是指他擔任台北海州同鄉會理事長期間,深度參與編纂了會刊《海州文獻》。“我們想通過這份刊物,既讓居住在台北市的家鄉人能夠隨時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也讓連雲港家鄉人民能夠及時知曉海州老鄉在台灣的生活狀況,更為台灣與港城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架起了一座親情之橋。”李平蔭感慨道。

 

除了編纂《海州文獻》外,30多年來,在連雲港市委臺辦的牽線搭橋下,李平蔭還通過多渠道為兩岸交流合作和家鄉發展做了貢獻。“無論身處何地,連雲港在我心中重過千鈞。能為家鄉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我無比欣慰。”李平蔭感慨道。

 

但現在,他已近鮐背之年,健康狀況不允許他和以前一樣長途跋涉回到家鄉。信中的思鄉之情隨著周正的繁體字跡汩汩而出:這段時間,我對海州古城、花果山、孔望山等舊景觀的新變化産生了各種遐想;對跨海大橋、東方大港等新景象有著無限憧憬。我多想變成一隻南歸燕,好好看看家鄉山山水水的新變化,依偎在她的懷抱。

 

信的最後,他以一句“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來總結自己的思鄉之情。他表示,“如有家鄉新景之圖像,望能寄幾幅來,以解相思之苦。”(中國台灣網、連雲港市臺辦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

同根同源同心同行 兩岸祭祖大典見證中華兒女血脈情深

2023-04-04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王詩堯)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將至,慎終追遠、敬宗睦族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亦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

 

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親情,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是與生俱來的基因。祭祖儀式是增進兩岸同胞感情與共識的重要紐帶,通過共同祭祀的文化傳承,兩岸同胞凝心聚力、同心同行。

 

“龍的傳人”或源自伏羲文化

 

史書記載,伏羲之母為華胥氏,在雷澤踩巨人足印有感而孕,“歷十二年而生伏羲”于成紀。成紀就是現在的天水市秦安縣,這裡留存有大量伏羲、女媧及其部族活動的遺跡和傳説故事。

 

早在2000多年前,渭水流域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1988年天水恢復公祭伏羲典禮,2014年,海峽兩岸首次實現共祭伏羲。

 

從後世石刻和絹畫中可見,伏羲、女媧為人首蛇身形象,説明伏羲部族最初以蛇為圖騰。隨著遷徙和部族間交融,伏羲氏將漸次征服和結盟的各部落圖騰部分融入蛇圖騰之中,從而形成以蛇身為基礎,附加牛耳馬齒、鹿角蝦須、魚鱗蛇身、獅鼻虎爪的多圖騰組合的龍圖騰。

 

龍圖騰由生物性的蛇複合、混血成為虛擬生物的龍。千百年來,龍圖騰崇拜和龍文化習俗世代傳承,深入人心,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

 

“中華第一陵”——黃帝陵

 

黃帝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不過確認過程卻歷經數千年積累。先是口頭傳説,後是古史描述,司馬遷等史家均認同黃帝是中華民族始祖,是民族認同的表現。

 

黃帝祭祀歷史悠久。約5000年前黃帝去世,其臣左徹“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大約4000年前,舜、禹都曾祭祀黃帝。西元前110年,漢武帝率18萬大軍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于橋山。黃帝祭祀成為國家級禮儀活動。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奏:“坊州有軒轅黃帝陵闕,請置廟,四時享祭,列于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從此黃帝陵祭祀成為官方祭典。

 

近代中國,黃帝意識進一步發展成為團結華夏兒女、振興中華的強大精神力量。孫中山于1912年3月派遣代表團赴黃帝陵拜謁祭祖,親筆題詞“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同祭先祖,開啟了兩黨聯合抗日、一致對外的新紀元。如今黃帝陵每年清明、重陽都會舉行公祭和民祭活動,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積極參加,緬懷始祖恩德,共敘同胞情誼。

 

炎帝神農氏遍嘗百草 為民治病

 

相傳炎帝神農氏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創始者,與黃帝軒轅氏一起並稱為中華民族兩大始祖。株洲炎帝陵是炎帝神農氏的安寢聖地。史料記載,炎帝陵西漢有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立廟陵前,肖像而祀”“三歲一舉,率以為常”,形成定例。北宋150餘年中祭祀50多次,元明兩代祭祀活動不斷,清代更為頻繁,極一時之盛。歷代王朝祭祀碑文多達53通。

 

改革開放後,隨著炎帝陵在兩岸和華僑華人中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參加“炎帝陵祭典”,已成為中華兒女尋找民族認同、企盼祖國統一的重要舉措之一。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2年炎帝陵祭祖大典躋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2013年湖南炎陵縣炎帝陵正式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孔子思想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

 

每年,兩岸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儀式,追念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祭孔儀式也成為兩岸同胞密切感情、增進共識的重要紐帶。

 

據記載,最早的祭孔儀式可追溯到孔子卒後次年,兩千多年來從未間斷。2006年9月28日,曲阜孔廟和台北孔廟、台南孔廟同步舉行“同根一脈,兩岸祭孔”祭孔大典,這是海峽兩岸首次攜手祭祀中華民族的文化先哲。

 

曲阜春秋兩祭孔子,而台灣地區的祭孔活動則定在孔子誕辰日(9月28日),這一天也是台灣的教師節,用來紀念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師——孔夫子。

 

孔子思想具有極大的普世性,忠恕之道、悅樂精神、有教無類等思想都體現出全人類共同價值。因此,孔子不止為兩岸所推尊,也被全世界所推尊。

 

“愛國精神”是屈原精神的核心

 

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中國的詩魂、國魂、民族魂。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屈原精神的實質是心憂家國、矢志不渝、情牽百姓、勇於探索、不畏邪惡。《離騷》和《九章》中大量詩句能令人感受到屈原對祖國的深切情感。

 

台灣彰化市寶部裏屈家村是全台灣唯一的屈家村落,而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萬古寺村則被稱為“中華屈氏第一村”。2010年,秭歸縣經台灣明道大學牽線搭橋找到了屈家村,從此兩岸屈氏後裔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

 

“官不通民通,民不通以媽祖為先”

 

媽祖信仰起源於宋代,距今已有千年曆史。據史料記載,媽祖確有其人,是宋朝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因出生到滿月都不啼哭,取名默,人稱默娘。她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28歲時因救助海難殉難,傳説為羽化飛天。

 

千百年來,媽祖隨著信眾走向世界。目前全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媽祖信眾、1萬多座媽祖廟,媽祖文化已成為海峽兩岸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民心相通、相互交融的精神紐帶。

 

媽祖祭典與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並稱為“中華三大祭典”,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1987年,台中大甲鎮瀾宮的媽祖信眾繞道日本輾轉前往湄洲祖廟進香,成為打破兩岸相隔38年“堅冰”的舉措之一,推動了台灣同胞前來大陸尋根信仰源頭的進香浪潮,實現了“官不通民通,民不通以媽祖為先”。(完)

展開全文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同心守護民族記憶

2023-04-04

新華社上海4月2日電(記者潘清)第十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1日在上海舉行。聚焦“同心守護民族記憶”的主題,百餘位兩岸民俗文化學者和臺胞、臺生代表共同探究清明文化“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

 

此次論壇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台灣媽祖文化研究協會聯合舉辦。

 

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為論壇手書“兩岸同祖同文化,齊心協力振中華”。他在書面致辭中説:“過去我們祭拜共同的祖先,追思紀念歷代民族英雄、愛國先烈;今後,我們更要攜手發揚清明文化,同心守護民族記憶。”

 

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在致辭中表示,在同心守護民族記憶、推動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的功績,更不能忘記自己所應承擔的歷史使命。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表示,以“海峽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脈相連”為精神紐帶,兩岸同胞攜手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心共力弘揚中華文化,一定能夠把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到全新的境界。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表示,兩岸有共同的先祖和先賢,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也成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動力資源。兩岸的問題一定要由兩岸中國人自己來解決,也一定能夠由我們自己來解決。

 

圍繞“清明文化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清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子議題,兩岸學者展開討論並紛紛表示,以“慎終追遠,敬祖愛鄉”為核心內涵的清明文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一定要共同守護好、發揚好。未來要進一步挖掘優質傳統文化資源,講好傳統文化故事,發揚兩岸民間文化創造力,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論壇還邀請多位兩岸同胞分享各自的清明故事。感人的細節、動情的講述,展現出割捨不斷的骨肉親情,也彰顯了兩岸同胞濃濃的家國情懷。

 

自2011年首次舉辦以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上海、浙江奉化、江西南昌,以及台北、高雄等地舉行,走進城市和鄉村追尋兩岸的清明印記,依託傳統清明文化解析兩岸同氣連枝的血脈親情。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鐘曉敏表示,作為上海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之一,“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至今舉辦了十屆。這充分説明無論臺海局勢如何風雲變幻,中華文化的根和魂都是分割不了的。未來兩岸同胞要進一步凝聚最大共識,維護好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傳承好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