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兩年半沒有回台灣了。適逢清明節,攜同女友回了她的老家——廣東揭陽。距離廣州市區三個半小時高鐵車程的揭陽,其承載的文化與我熟悉的廣州截然不同。我們從廣州東站出發,一路高鐵將我從滿耳粵語的廣府疆域抽離出來。揭陽位於粵東,傳承更多的是潮汕文化。因為屬於閩南語系的一個分支,所以潮汕地區的語言和風俗與台灣很相像,連人們在節慶期間的吃食也相似。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出了高鐵,打上計程車,一路風塵,步入女友家門已是下午五點多了,家裏的長輩非常熱情地端上了薄餅和蒸粿。潮汕薄餅類似台灣的春卷。我寫過一篇文章《春卷與清明》,講述清明時節的台灣人崇尚不開火做飯以紀念介子推,吃的就是冷食——春卷。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春卷逐漸發展出鹹甜兩種口味,添加的菜料也更為豐富,並成為台灣地道的美食。潮汕薄餅與台灣春卷相似,都是用精麵粉製成薄薄的面餅,再將內餡卷在這張薄薄的外皮裏,用手拿著吃。餡料也分鹹口和甜味兩種,鹹口包裹著韭菜、豆芽、蝦幹、蛋絲等,部分地區還會加入油煎蔥粒,吃起來香氣更濃。台灣的則是替換成豆干,吃起來更紮實、更有飽腹感。揭陽的甜味薄餅用瓜冊絲(注:是腌過的甜味冬瓜絲)為底,佐以揭陽特産糖蔥片和芝麻。台灣的甜味春卷是在鹹口的基礎上再鋪滿花生粉。揭陽的蒸粿類似台灣的發糕。同樣是糕類製品,潮汕人喜歡樸籽粿,在揉面時加入富有地域特色的樸籽樹汁,入口鬆軟且帶有樹葉的清香。台灣的發糕更多是加入白糖、蔗糖,口感上較為甜膩。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本文作者拍攝的揭陽街景

 

用過晚飯,理所當然住宿在女友家裏。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們被長輩們喊醒,洗漱一番,六點半出發,進山祭祖。女友的姐夫是中山市人,每逢清明就會準備一整片的燒豬肉當祭祀品。他告訴我,在廣東人的習俗中,用燒豬祭奠先祖是等級最高的祭拜方式。我發現整場祭祀儀式的順序與在台灣差不多——擺放貢品、跪拜先人等等。祭祀儀式完成後,整片燒豬就成了我們的午餐。吃的時候我才知道,潮汕的燒豬就是台灣的烤豬,只是吃法不盡相同。在台灣是蘸著椒鹽入口,在潮汕居然是蘸白糖!地域差異造就了相同食材的不同演繹方式,在舌尖上綻放出不同的味覺衝擊。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本文作者在山西平遙古城(作者供圖)

 

清明節將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先祖們追求“天、地、人”和諧共存的理念,也體現了中華文化尊崇先賢、不忘傳承的優良傳統。清明祭祖是人們精神上的追求,也是流淌在我們中華兒女血液中特有的文化屬性,它提醒我們不能忘本。隨著防疫措施的改變,兩岸民眾逐步恢復了往來溝通,我也將會在過年的時候回台灣祭拜先祖,為自己心中那縷思念祖情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作者:謝建鋐)

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

2023-04-04
展開全文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

2023-04-04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逾兩千年曆史。清明時節,我們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也踏青郊遊、感受春天。古往今來,清明節也是詩人們靈感的源泉,流傳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國際在線記者走上街頭邀請外國朋友們共同品讀這些詩歌,細數清明節的傳統民俗~(黃蓉 史赫奕 任麗君)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_fororder_3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_fororder_4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_fororder_1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_fororder_2

 

@外國人 清明邀你來讀詩_fororder_二維碼

展開全文

清明兩岸,慎終追遠的匆匆身影

2023-04-04

新華社台北4月3日電(記者章利新、黃揚)清明風吹花草香,出門拜山車馬忙。清明時節,海峽兩岸最匆忙的身影,都是返鄉祭祖的遊子。無論離開多久、分隔多遠,中國人總牽掛著家鄉和祖先。

 

正在大陸訪問的馬英九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近日攜家人回到湖南老家,在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的馬英九宣讀祭祖文和受訪時幾度哽咽,不時拭淚。這一幕讓台灣民眾深受感動。

 

時值清明連假,島內迎來掃墓、出遊的高峰,多條主要公路近日持續擁堵,有台北市民趕往嘉義掃墓,在路上花了7個多小時。連日來,因為疫情趨緩,島內各地公墓也涌現祭祖人潮,到處可見提著鮮花、素果等物,扶老攜幼的祭掃者。

 

今年清明期間,也有台灣民眾為掃墓而奔走兩岸。台灣中華大陳同鄉總會青年臺商會會長盛漢偉近日趕往浙江台州溫嶺市箬橫鎮尋根祭祖。“尋根的念頭已經有很多年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過。”盛漢偉説,在童年記憶裏,爺爺那口地道的溫嶺腔,總能勾起他對海峽彼岸家鄉的遐想。

 

台灣學者薛仁明2日專程從大陸趕回島內,掃完墓再趕回上海,繼續講學行程。他長期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尤其重視祭禮。他認為,中國人自古重視祭祀,事死如事生,在精神上把逝者當成還活著,不斷地想念著、感激著、告白著,這就是祭祀的本質。中國人在死生之間,就有這麼一種充滿生機和彈性的獨特狀態。

 

“中國人重視慎終追遠,懂得每個人都活在歷史長河之中,上對祖先有交代,下對後代盡責任。當往上、往下都無窮延伸時,生命就雖有限而無限,可以綿延不盡。這是中華文明對於人世的一種大信。”薛仁明説。

 

然而,島內也有一些老人一生牽掛家鄉,卻未能跨越海峽返鄉團圓,留下終生遺憾。為了幫助他們落葉歸根,今年清明節前夕,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裏裡長劉德文又開始了奔波兩岸、送老兵骨灰回老家的行程。2003年至今,他已幫助200多位老兵魂歸故里。

 

台灣亡故老兵田發祥的骨灰近日在劉德文護送下回到闊別74年的故鄉北京。1949年,作為文書士官的田發祥赴台灣後,從此與妻兒分隔兩岸。1987年,孤身一人的田發祥正準備回大陸探親,卻不幸意外過世。

 

2021年5月,劉德文收到田發祥大陸親屬的委託,開始了近一年的尋找之旅。期間,他頻繁往返高雄市和嘉義縣兩地,累計行程達6000多公里。2022年3月底,他終於在嘉義縣中埔鄉的頂六地區,找到了這位老兵的墓地。

 

劉德文説,去年清明節當天,他用田奶奶和田爺爺的照片,在墓地裏面幫老夫妻做一個隔空團圓。今年就想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把田爺爺帶回家鄉,讓他跟田奶奶團圓。

 

“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同宗同源,同一個文化。你看清明節大陸那邊,同樣都是在祭祖,掃墓上墳,台灣也是一樣。這種是文化上的傳承,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先。”劉德文説。

 

清明時節,兩岸慎終追遠的匆匆身影令人感慨。中華文化根深蒂固,靜水深流,體現在兩岸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這種深層的文化傳承與聯結,絕不是島內任何政黨的把戲、意識形態的操弄,所能切斷或改變的。

展開全文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同心守護民族記憶

2023-04-04

新華社上海4月2日電(記者潘清)第十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1日在上海舉行。聚焦“同心守護民族記憶”的主題,百餘位兩岸民俗文化學者和臺胞、臺生代表共同探究清明文化“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

 

此次論壇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台灣媽祖文化研究協會聯合舉辦。

 

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蔣孝嚴為論壇手書“兩岸同祖同文化,齊心協力振中華”。他在書面致辭中説:“過去我們祭拜共同的祖先,追思紀念歷代民族英雄、愛國先烈;今後,我們更要攜手發揚清明文化,同心守護民族記憶。”

 

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在致辭中表示,在同心守護民族記憶、推動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先輩的功績,更不能忘記自己所應承擔的歷史使命。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表示,以“海峽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脈相連”為精神紐帶,兩岸同胞攜手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心共力弘揚中華文化,一定能夠把兩岸融合發展推進到全新的境界。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表示,兩岸有共同的先祖和先賢,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也成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動力資源。兩岸的問題一定要由兩岸中國人自己來解決,也一定能夠由我們自己來解決。

 

圍繞“清明文化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清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子議題,兩岸學者展開討論並紛紛表示,以“慎終追遠,敬祖愛鄉”為核心內涵的清明文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一定要共同守護好、發揚好。未來要進一步挖掘優質傳統文化資源,講好傳統文化故事,發揚兩岸民間文化創造力,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論壇還邀請多位兩岸同胞分享各自的清明故事。感人的細節、動情的講述,展現出割捨不斷的骨肉親情,也彰顯了兩岸同胞濃濃的家國情懷。

 

自2011年首次舉辦以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上海、浙江奉化、江西南昌,以及台北、高雄等地舉行,走進城市和鄉村追尋兩岸的清明印記,依託傳統清明文化解析兩岸同氣連枝的血脈親情。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鐘曉敏表示,作為上海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之一,“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至今舉辦了十屆。這充分説明無論臺海局勢如何風雲變幻,中華文化的根和魂都是分割不了的。未來兩岸同胞要進一步凝聚最大共識,維護好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傳承好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展開全文

第三屆“香港潮州節”圓滿閉幕——雲遊潮汕 品味傳統文化

2022-09-28

第三屆“香港潮州節”圓滿閉幕——雲遊潮汕 品味傳統文化

圖為第三屆“香港潮州節”現場,市民們在進行親子盆供堆疊比賽。

 

于茶香瀰漫的潮州“工夫茶”攤位駐足,學學高衝低斟的泡茶手法,體味“工夫者,精細也”的地道茶藝;趕一場鑼鼓咚咚、古韻濃濃的汕頭澄海元宵盛會,盡享“擊鼓猜燈謎”的樂趣;再齊聲唱起活潑的潮州小調,大家都是“架己冷”(自己人)……

 

9月26日,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辦的第三屆“香港潮州節”在灣仔會展中心圓滿閉幕,為期5天的展覽總計吸引約20萬人次入場。本屆“香港潮州節”以“品味·潮汕”雲旅遊為主題,共設138個攤位和多個文化展區,展示具有潮汕特色的美食、工藝、潮繡、泥塑和金漆木雕等;展廳內亦設舞臺表演,包括素有“南國之花”美譽的潮劇,以及結合武術、舞蹈及音樂的集體項目“英歌舞”等。

 

“潮汕文化融合了中原農耕文化和海洋文化,包羅萬象、多姿多彩,很開心見到大家一起來品‘潮’味、遊‘潮’地、識‘潮’遺!”在展覽現場,主辦方精心編排了導賞團,併為不同需求的市民提供“訂制化”服務。

 

在學習潮州話的互動裝置前,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停下腳步,工作人員點擊電子螢幕上的廣東話詞條,便出現相對應的潮州話字詞及發音。聽著自己並不太熟悉的“潮語”,陳國基笑著點點頭,“感謝潮總帶來這場‘文化盛宴’,讓市民體驗潮汕的‘衣食住行’,加深大家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亦促進潮港兩地經貿交流。”

 

傳統紙扎、鐵枝木偶、潮州“打冷”……設于展覽場地中央的“潮人非遺工作坊”區域內,展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令參觀的市民目不暇接。幾名小朋友正在“打冷”廚師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學著凍蟹、滷水鵝的烹制過程。“起菜啦!”隨著一聲稚嫩的高喊,色香味俱全的正宗潮州滷水拼盤上桌,一時間香氣四溢,引得人群連連讚嘆。

 

年逾六十的市民林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汕頭人,移居香港30餘年,心裏唸唸難忘的依然是關於家鄉的那份回憶。走進“盂蘭主題館”,林女士感慨萬千,“盂蘭節的精神在於慎終追遠、孝親報恩,這是中國人彌足珍貴的人文文化。”在親子盆供堆疊臺前,林女士和10歲的小外孫齊心合力,將不同的物品有技巧地層層疊起,“按照盂蘭習俗,盆供堆疊得越高,則寓意父母將收穫越多福報。”

 

展廳北側,已故潮籍國學大師饒宗頤的“饒荷”正默默盛放。光影變幻中,靜態的荷花伴著輕柔的音樂,呈現出曼妙的動感;藝術和科技的結合,完美還原了饒老筆下的“荷花魅力”。

 

“思鄉心切的鄉親們,還可在線上領略潮汕名勝,例如潮州廣濟橋、揭陽古城進賢樓和汕尾玄武山。”本屆“香港潮州節”的成功舉辦,令忙碌籌備了近一年的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振彬倍感欣慰。他直言,潮總作為香港重要的愛國愛港力量,發揮著連接香港與家鄉乃至世界各地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希望此次活動在聯繫鄉情之餘,進一步加強香港年輕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成為青年人認識國家、認識歷史的傳統文化之旅。

 

記者 陳然 文/圖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