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四:“唯有德行、信仰、家訓,才是家族真正的傳世之寶”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四:“唯有德行、信仰、家訓,才是家族真正的傳世之寶”

 

本文作者手書《望江南・超然臺作》

 

在台灣,清明前後,除了掃墓,春假、春遊也是重頭戲,重到需要提早規劃、預先搶票,或者研究錯峰出行的攻略。三月中,人們開始期待春假。有些手腳比較快的人,在三月初就著手安排掃墓兼春遊的計劃了。

 

至今猶記那一年春假,我返鄉祭祖,順便在鄉間陪爺爺奶奶待幾天。從台北南下的時候是連續假期的第二天。大多數人早在連假的第一天或者前一兩天已各就各位,是以我一路暢通到家,並不堵塞。沒想到,假期末尾,我準備購票北上的時候,才發現各種大眾交通工具的票全部售罄了!只好蹭同鄉同學的車結伴(塞在)北上(的高速公路上)⋯⋯有了這次教訓,我或者預先購買來回車票,或者避開高峰期,擇期返鄉祭祖。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四:“唯有德行、信仰、家訓,才是家族真正的傳世之寶”

 

本文作者2022年攝于台北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祭祀先祖是中華民族持守千年的傳統美德。歷代以來,民多遷徙,但不管落戶何處,總有回鄉祭祖之俗。就算無法回到姓氏、家族的起源地掃墓,至少藉由宗祠、墓碑或者門楣上的堂號等,也能了解、考據、尋訪其人其家之所從來。

 

記得我返鄉祭祖的時候,爺爺特意取出珍藏的族譜,告訴我家族遷臺的故事。他撫摸著泛黃斑駁的族譜,用閩南話述説著族譜編寫的過程、側重點以及他續編族譜的計劃。我則一邊聽,一邊追憶先人的風範。房屋、田産、錢財、學問等,都不足以使一姓一家立足世間,唯有德行、信仰、家訓,才是家族真正的傳世之寶。每當想起高祖父、高祖母的事跡,我就肅然起敬,默默檢視自己是否言行端正、是否配稱為他們的子孫。

 

清明時節在台灣春遊、春郊的情景也頗令人回味。我們一家人會時時關注氣象預報,擇一個不下雨的日子到墓園掃墓;問候過先祖,就在附近的野外田間跑跳,或者在周邊的景點待它一個下午。梅山公園、竹崎親水公園等都是我們喜愛的去處。那裏山水相依,春和景明,清明連假時遊人如織。

 

清明、祭祀、春遊,原本有著不同的意涵。清明是傳統農曆廿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道:時序至此,萬物都煥發清新、潔凈的光彩,因此稱為“清明”。祭祀是寒食節的習俗,春遊則是上巳節的保留節目。寒食節與清明節氣相距只有一兩天,歷史上人們漸漸將掃墓祭祖延至清明;又因祭祀場所通常在郊外,所以又把上巳節(農曆三月三)的春遊踏青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清明、祭祀、春遊被“打包”在了一起。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四:“唯有德行、信仰、家訓,才是家族真正的傳世之寶”

 

本文作者于福建三明春遊留影

 

到大陸以後,我接觸到在台灣時不曾知道的清明習俗——吃青糰。青糰,是江南的傳統小吃,古代時人們通常把青糰當作祭祀品,而今已成為家常小吃。“青糰”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糰子,它還有一個淺顯易懂的名字叫“清明果”,以示它是清明時節才吃得到的果子,由鼠曲草或者艾草的草汁和著米粉製作而成,類似台灣的草仔粿,鹹甜適中,正合我的口味!

 

清明時節,“煙雨暗千家”。然而,雨後的大地清新潔凈,萬物煥發著光彩。人們在清明時節祭祀緬懷,之後衝上一壺好茶,或者沽上一壺好酒,在郊外置身“半壕春水一城花”的美景之中,如東坡先生説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我想,無論吟詩還是沽酒,無論立德還是敬業,都要抓緊大好的年華。對了,吃茶飲酒的時候,一定要佐以清明之果喔!(作者:劉信愔,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2023-04-06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4月5日,遊人在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銀城花海踏青遊玩。新華社發(張啟富 攝)

 

清明假期,人們紛紛來到戶外踏青休閒,感受春天的氣息。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4月5日,遊客乘船在杭州西湖遊覽。新華社發(龍巍 攝)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4月5日,遊人在河南省濟源市牡丹園賞花遊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苗秋鬧 攝)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4月5日,遊人在江蘇蘇州拙政園遊覽。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清明假期 踏青休閒

 

4月5日,人們在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賞花。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展開全文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2023-04-05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已經兩年半沒有回台灣了。適逢清明節,攜同女友回了她的老家——廣東揭陽。距離廣州市區三個半小時高鐵車程的揭陽,其承載的文化與我熟悉的廣州截然不同。我們從廣州東站出發,一路高鐵將我從滿耳粵語的廣府疆域抽離出來。揭陽位於粵東,傳承更多的是潮汕文化。因為屬於閩南語系的一個分支,所以潮汕地區的語言和風俗與台灣很相像,連人們在節慶期間的吃食也相似。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出了高鐵,打上計程車,一路風塵,步入女友家門已是下午五點多了,家裏的長輩非常熱情地端上了薄餅和蒸粿。潮汕薄餅類似台灣的春卷。我寫過一篇文章《春卷與清明》,講述清明時節的台灣人崇尚不開火做飯以紀念介子推,吃的就是冷食——春卷。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春卷逐漸發展出鹹甜兩種口味,添加的菜料也更為豐富,並成為台灣地道的美食。潮汕薄餅與台灣春卷相似,都是用精麵粉製成薄薄的面餅,再將內餡卷在這張薄薄的外皮裏,用手拿著吃。餡料也分鹹口和甜味兩種,鹹口包裹著韭菜、豆芽、蝦幹、蛋絲等,部分地區還會加入油煎蔥粒,吃起來香氣更濃。台灣的則是替換成豆干,吃起來更紮實、更有飽腹感。揭陽的甜味薄餅用瓜冊絲(注:是腌過的甜味冬瓜絲)為底,佐以揭陽特産糖蔥片和芝麻。台灣的甜味春卷是在鹹口的基礎上再鋪滿花生粉。揭陽的蒸粿類似台灣的發糕。同樣是糕類製品,潮汕人喜歡樸籽粿,在揉面時加入富有地域特色的樸籽樹汁,入口鬆軟且帶有樹葉的清香。台灣的發糕更多是加入白糖、蔗糖,口感上較為甜膩。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本文作者拍攝的揭陽街景

 

用過晚飯,理所當然住宿在女友家裏。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們被長輩們喊醒,洗漱一番,六點半出發,進山祭祖。女友的姐夫是中山市人,每逢清明就會準備一整片的燒豬肉當祭祀品。他告訴我,在廣東人的習俗中,用燒豬祭奠先祖是等級最高的祭拜方式。我發現整場祭祀儀式的順序與在台灣差不多——擺放貢品、跪拜先人等等。祭祀儀式完成後,整片燒豬就成了我們的午餐。吃的時候我才知道,潮汕的燒豬就是台灣的烤豬,只是吃法不盡相同。在台灣是蘸著椒鹽入口,在潮汕居然是蘸白糖!地域差異造就了相同食材的不同演繹方式,在舌尖上綻放出不同的味覺衝擊。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三:“今年,我在女友家過清明”

 

本文作者在山西平遙古城(作者供圖)

 

清明節將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先祖們追求“天、地、人”和諧共存的理念,也體現了中華文化尊崇先賢、不忘傳承的優良傳統。清明祭祖是人們精神上的追求,也是流淌在我們中華兒女血液中特有的文化屬性,它提醒我們不能忘本。隨著防疫措施的改變,兩岸民眾逐步恢復了往來溝通,我也將會在過年的時候回台灣祭拜先祖,為自己心中那縷思念祖情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作者:謝建鋐)

展開全文

清明節前夕:臺胞返鄉尋親祭祖 感受心靈根脈

2023-03-21

中新網台州3月20日電 (傅飛揚)“妹妹,歡迎你們回老家,家裏人都很想念你們。全家人都好嗎?”在浙江台州溫嶺市箬橫鎮南塘村,幾位老人眼含淚光,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上述,是溫嶺籍臺胞張香娟在堂哥張關富家門前與親人們相認時的場景。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2023年清明節前夕,台灣大陳籍臺胞、台灣中華大陳同鄉總會青年臺商會會長、寧波市臺商協會副監事長盛漢偉一行6人抵達南塘村,開展尋根尋親祭祖活動。

 

“爸爸,媽媽,我現在回到了我們的故鄉。我很想念你們,一定替你們完成尋親的心願。”談及已故的親人,張香娟紅了眼眶。她表示,自己沒想到台州和溫嶺兩級臺辦尋親的效率這麼高,沒過多久便幫助其找到了家鄉的親人。

 

原來,2022年11月2日,溫嶺市臺辦收到臺胞張復華(張香娟的哥哥)的來信,希望尋找大陸親人。根據他提供的信息,溫嶺市臺辦即刻聯繫有關部門整合本地資源,不到24小時就幫助他們找到了親人。

 

此次回鄉之旅,張香娟和丈夫盛明友一家人拜訪了長輩的一些親朋好友,並赴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長嶼峒天觀光賞景。隨後,他們乘坐輪船奔赴自己的出生地——大陳島,通過親身體驗、鏡頭記錄等深刻感受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

 

“尋根尋親這個念頭已經有很多年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過。”盛漢偉説,自己赴大陸創業已有20多年,在童年記憶裏,爺爺那口地道的溫嶺腔總能勾起他對海峽彼岸的無限遐想。

 

盛漢偉回憶道,當他把在寧波創業的消息告訴爺爺時,爺爺很高興,覺得自己是“葉落歸根”,回到故鄉。

 

臺胞返鄉尋根祭祖表明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是與生俱來的,經得住歲月風霜,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

 

溫嶺市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願為臺胞回鄉尋根尋親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類協助,也歡迎廣大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回到祖籍地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家族歷史,感受心靈根脈。(完)

展開全文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縣”

2023-04-03

每年進入4月,就到了清明節。清明節,在台灣省叫“民族掃墓節”。在這個兩岸同胞對先人們慎終追遠的日子,我都會禁不住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描寫的情與景,真的很符合我的心境。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縣”

 

我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孩子,到大陸學習工作十多年了。因為疫情的緣故,這幾年我都沒有回台灣。但是,每逢清明倍思親,我會沉浸在孩提時過清明節的種種回憶中。對兩岸同胞來説,大家都是中國人,在清明節期間也有許多相同的、不同的民俗。那麼,台灣的清明節有哪些特色呢? 

 

第一,在飲食方面。過清明節,台灣人家裏面一般不會開火煮飯,而是以生食和冷食為主。在中華傳統文化裏,“寒食節”與清明節前後到來,它們很相似,都是祭祀類的節日。在春秋時,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的忌日期間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了唐代,寒食節就成了全國性法定節日,後來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在台灣過清明節,大家吃的“寒食”基本上有三種:潤餅、紅龜粿和草仔粿。潤餅是寒食裏面的代表性食物,既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母子,更是為了感念先人;紅龜粿,代表著清明時節子孫返鄉食紅龜粿,有長命百歲的寓意;草仔粿,則寓意著保祐子孫平安發大財。

 

第二,掃墓時有“培墓”、“挂紙”、“脫殼”等等儀式。台灣人裏面絕大部分是閩南人和客家人。閩南人群體掃墓的方式分為“培墓”和“挂紙”兩種。“培墓”是比較隆重的掃墓祭祖儀式,需要事先準備三牲、五牲以及各種祭祀食品,還要備妥紙錢、蠟燭和炮竹,並在墓前點燃“子孫燈”,祈禱先人們保祐後代人丁興旺。“挂紙”是最常見的掃墓方式,又稱“壓紙”,簡言之就是替先祖“修理房子”:將墳墓上的雜草樹木剷除並整理乾淨;將祭祀用的紙錢兩三張折成一疊,用小石塊壓在墓碑和墓頭之上;將準備好的簡單祭品向先祖祭拜,同時焚燒紙錢。在客家人群體中,掃墓祭祀還有最後一道程式,就是將蛋殼撒在墳墓上,意味著“脫殼”,象徵送舊迎新。

 

第三,清明節是春遊踏青的好日子。因為祭祖,家族宗親可以團聚在一起。掃墓之後,宗族親戚們就會一同踏青郊遊。春光明媚,萬物更新,家人宗族郊外踏青,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春節大團圓之後的又一次團聚,輕鬆愜意,又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縣”

 

安溪縣西坪羅氏宗祠(羅鼎鈞 供圖)

 

“臺胞憶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縣”

 

羅鼎鈞(左二)與安溪縣羅氏宗親合影(羅鼎鈞 供圖)

 

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離開家鄉泉州安溪,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北的大稻埕,自此在台北開枝散葉。我永遠記得抵臺的第一代先祖墓碑上寫著的“清溪”二字。“清溪”這個地名,就是今日的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如今的我,正是在先祖們的家鄉——閩南大地上發展事業。前段時間,我終於有機會回到念茲在茲的祖籍地泉州市安溪縣尋根。在泉州市臺港澳辦、安溪縣臺港澳辦,以及安溪縣羅氏宗親的熱情幫助下,我來到了羅氏宗祠前。當我站在祖先們生活著的土地上,面對著羅氏宗祠那座古老的建築,對照族譜追遠尋根時,“回家了”的感覺無比強烈地激蕩著我的心,讓我內心充滿激動和感動,仿佛與羅氏的祖先、歷代族親們站在了一起。在安溪縣,我和羅氏宗親們暢聊時完全沒有陌生感,就像從來沒有分開的親人一樣自然和親切。我深深感受到,我們台灣同胞的根就在祖國大陸,而我自已的根就在泉州安溪縣。(作者:羅鼎鈞)

 

 

 

 

展開全文

憶先人寄哀思 台灣清明習俗傳統且隆重

2023-04-06

中新社北京4月5日電 (朱賀)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天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兩岸共同傳承的習俗。隨新冠疫情趨緩,兩岸臺胞返鄉祭拜先人在今年成為熱潮。

 

“雖然斯人已逝,但能站在墓前與先人説説話,感覺我們依然親近。”在大陸發展的臺青林元達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早在3月初,他便和太太回到台灣,祭拜親人是其中一項重要行程。他介紹,近年在台灣,焚燒紙錢等祭拜儀式趨於環保,但民眾寄託哀思、追念逝者的心意並未改變。

 

受疫情影響,夫婦二人久未回臺,前些年每至清明只能在蘇州家中折柳寄思。隨著部分兩岸直航航點和“小三通”逐步恢復,林元達觀察到,今年有許多在大陸打拼的臺胞友人于清明前夕回臺祭祀掃墓,延續慎終追遠的傳統。

 

林元達説,據長輩回憶,其所在的林氏家族早年從福建莆田去往台灣,他期待今年有機會去當地找尋祖宗根脈。

 

在台灣,早先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説法。因此每逢這天,台灣許多大家族會在祖厝舉行盛大的祭祖掃墓活動,儀式傳統且隆重,也帶動島內出現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返鄉熱潮。

 

5日上午舉行的台灣范姜宗親會2023年春祭典禮中,逾3000位來自各地的范姜氏後人齊聚桃園新屋范姜祖堂,帶來各式祭品。祭祀遵循古法,在客家八音的奏樂中,在場人士焚香默禱,向祖先行禮,頗具傳統特色。

 

“疫情緩和,今年參與人數比前些年多,現場坐得滿滿噹噹。”桃園市范姜宗親會中壢分會長范姜群鏜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該家族的祭祀活動每年舉辦兩次,清明節這天進行的是春祭,由祭拜宗祠和祖塔兩部分組成。除祭祀外,這場盛大的家族團聚活動還會為在外求學的優秀後人頒發獎學金,以資鼓勵。

 

范姜氏源於清代初年的廣東海豐。范姜群鏜介紹,當地有位雷氏婦人因丈夫范集景早逝,無力扶養孤子,後改嫁姜同英為妻。其子成年後為感念繼父養育之恩,便將五子均冠上范姜複姓。1736年,范姜氏祖先從大陸遷徙到台灣,在桃園新屋落地紮根、開枝散葉,並於每年舉行祭祖活動,延續至今。如今除台灣外,深圳、上海、廈門等地均有范姜後人。

 

觀察到近年參加祭祀活動的長輩居多,范姜群鏜希望年輕人也能將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觀念好好傳承下去。

 

同樣位於桃園新屋的葉氏祖祠,也在5日迎來大量後人追思祭祖。據中時新聞網報道,今年有超8000位葉氏後人返鄉祭拜,有年逾90歲的長輩專程前來,也有後輩從巴西、美國等地返臺參與儀式。據介紹,葉氏先人葉春日亦于清代從大陸來到台灣,該家族清明祭祖的傳統已維持超二百年,規模曾達上萬人。

 

位於台南市楠西區的江家古厝,有“全臺最大單姓聚落”之稱。據《聯合報》報道,今年清明,約250位江氏後代返鄉,在祖墳前祭拜行禮,追思先人。報道稱,距江氏祖先自大陸來到台灣,已有三百餘年。(完)

展開全文

春卷與清明

2022-04-01

我生在台南。孩提時代,每當清明節前後,奶奶總會帶著我去買春卷,一家子的午晚餐就此解決。臺式春卷用薄如蟬翼的幹卷皮,以包菜(台灣叫高麗菜)為基底,裹著滿滿噹噹的餡料,佐以花生粉調味。臺式春卷有點像是大陸的煎餅果子,只是體型更小,內餡更為清脆爽口。它也有點類似越南的春卷,但是口感沒有越南的潤滑,入口也沒那麼多汁。

 

一直以來,家裏人都習慣買金得春卷。那是一家六十年店齡的老店,位於台南國華街道的永樂市場旁邊。與其它商家的春卷相比,金得春卷的特別之處在於客人們可以選擇店內琳琅滿目的餡料自由搭配,有蛋絲、有豆干、有蝦仁、還有豬肉等等,45元(新台幣)一卷,雖然比別人家略貴一些,但是客人可以自行調整甜度,全糖的、八分糖的、半糖的、三分糖的、無糖的,都可以,其實也就是花生粉的比例多寡而已,不過這種客制化的做法著實受到買家的好評,也著實有趣。

 

春卷成為我自小以來對於清明節的深刻印象。直到上了小學才從課本中得知,春卷是寒食節的紀念衍生物,是為了悼念在晉文公重耳所燒的一把火中、走向自己心之道義的介之推。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臨近,地域特色化的習俗也就發展融合成為台灣當地的傳統,春卷演變成為了清明節氣的飲食代號。後來,我念研究生來到了大陸,想找一找兒時那相似的味道。在廈門中山路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裏,一位老奶奶推著小車販賣著尚留余溫的春卷,車上泡沫盒裏裝的春卷5元人民幣一卷。小捲入口,舌尖上立刻泛起兒時熟悉的味道:高麗菜和豆干,卷著花生粉……,小時候奶奶帶我買春卷的畫面瞬間浮現在腦海中,慰藉著我的思鄉之情。

 

在中國人的眼裏,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大日子,彰顯的是對祖先的崇敬和追思。節氣來時必要做對應之事,來對應此景。這是留存在中國人骨子裏的文化性格和基因。來大陸後,我跟當地很多朋友聊起清明掃墓的傳統,兩岸基本相同。

 

在台灣地區人民的信念裏,壽終正寢的歸宿基本都是靈骨塔,家裏人稱之為“塔裏”。每到清明,家裏大人會攜帶著三牲、鮮花和素果前往“塔裏”祭拜。三牲是市場買的現成的炸魚、油雞和烤鴨拼盤。儘管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忙而快,人們無暇準備過多的祭品,但虔誠的心和週到的禮節必不會少。

 

我是家裏的長孫。奶奶信奉道教,由於道教有些許的忌諱,於是奶奶每年都囑咐我在成年之前不準和大人們一同去祭祖,留在家裏遙想思念先祖就可以了。我滿16歲那年,在媽祖廟裏行完成年禮後,才有資格在清明節與家人們同行祭祖。奶奶説,以成年人的身份去祭祖,對祖先行大禮,方顯真正的敬意。

 

清明祭祖,是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共有的傳統。這項儀式就像是炎黃子孫的一座精神家園,它能夠讓我們安放人格,知道來路、根有所依。因為全球疫情蔓延,這兩年我都沒能返鄉祭祖。我由衷地期盼疫情儘早結束,兩岸早日恢復往昔的繁華往來,我也能早日返家一趟。如果真的返鄉了,該換我扶著奶奶去買春卷、去“塔裏”看望待我很好的曾祖父母,完成落下兩年的祭祖任務,完成心靈的認祖歸宗。(作者:謝文藝)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