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我期待搭乘著C919飛到家鄉——祖國的寶島台灣

5月28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使用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順利抵達北京首都機場。C919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標誌著C919的“研發、製造、取證、投運”全面貫通,中國民航商業運營國産大飛機正式起步,中國大飛機的空中體驗正式走進廣大消費者。作為台灣同胞,看到國産大飛機乘風而起,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同時,我對能夠乘坐國産大飛機飛到家鄉寶島台灣充滿期待,那樣,更多的台灣同胞就可以和我一起共同領略國産大飛機的風采。

 

我期待搭乘著C919飛到家鄉——祖國的寶島台灣

 

5月28日,C919首個商業航班東航MU9191在空中飛行。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大飛機是國之重器,是一個國家科技能力、工業水準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一直以來,飛機製造被譽為“現代工業上的皇冠”。製造國産大飛機能夠帶動上下游産業鏈的發展,形成“大飛機效應”,也可以為全面提升中國工業製造能力注入強勁推動力。歷經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與完善,大陸有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産業人員參與研製C919大型客機,有16家材料製造商和54家標準件製造商已經成為大型客機項目的供應商或者潛在供應商。C919大型客機投入商用並實現常態化飛行,可以讓更多的中國旅客帶著中國人民的友好、開放與合作的精神,乘著自己製造的大飛機出門遠行,也會讓人們增強對“中國製造”的信心,增強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念。台灣媒體發表文章説:“這一航次將是中國大陸自製客用大飛機實現歷史性首航的夢圓時刻,而此次飛行也勢必會載入中國航空史的史冊。”

 

C919首飛成功的背後蘊藏著的是中國人的智慧、勇氣和團結。緊接著,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全體中國人民為之興奮,全球媒體爭相報道或評論,在寶島台灣也收穫了一大波點讚。網友們紛紛留言説:“傲人的成就,中國航天!”“了不起!” “中華民族加油,起飛咯!”台灣時事評論員王炳忠説,作為台灣同胞,看到神舟十六號順利發射升空,深感與有榮焉。聽説中國香港地區的相關人才有機會入選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一圓航天夢,王炳忠非常期待台灣同胞也能有機會參與相關的選拔,台灣能有更多的科技精英和人才加入到整個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來。

 

我期待搭乘著C919飛到家鄉——祖國的寶島台灣

 

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在5月31日舉行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台灣同胞將同大陸同胞一道,共享一個偉大國家的尊嚴和榮耀,以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對此,我心潮澎湃,有太多話想要向台灣同胞們説。同胞們,來大陸看看吧,大陸真的是太偉大了!不論是C919的成功商業飛行,還是神舟十五、神舟十六乘組在太空順利完成會師,都閃動著我們中國人辛勤勞作、刻苦鑽研、拼搏奮發的身影。中國人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實在太不容易了。現在,新時代在向我們招手,新征程需要我們加入,我們台灣同胞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儘快融入祖國發展進程,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創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作者:羅鼎鈞)

坐著C919去旅行!台灣同胞已經開始期待

2023-05-29

就在今天(5月28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C919即將進行商業航班首飛。

 

據東航APP飛行計劃顯示,MU9191上海虹橋—北京首都、MU9192北京首都—上海虹橋,計劃飛行時長2小時25分鐘。

 

這一消息也引起了島內輿論的關注。多家島內媒體對C919大型客機商業航班即將首飛的消息進行報道。

 

在台灣的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甚至探討起了之後希望乘坐C919大飛機。

 

坐著C919去旅行!台灣同胞已經開始期待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

 

對於28日C919商業航班首飛,台灣媒體《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這一航次將是中國大陸自製客用大飛機實現歷史性首航的夢圓時刻,而此次飛行也勢必會載入中國航空史的史冊。”

 

坐著C919去旅行!台灣同胞已經開始期待

 

台灣“經濟日報”則關注到C919相關航班備受歡迎。“28日執行商業首飛航班號MU9191,由上海虹橋飛往北京首都的這班航班,是採取邀請制,並未公開售票;而29日從上海虹橋飛往成都天府機場,將是首個全面開售的商業航班。該航班提供的919元人民幣的限量價格機票,在5月26日上線不久便火速售罄。C919正式宣告商業首飛,意味著中國大陸在民機領域邁入新里程國産航電系統有望再發展。”

 

坐著C919去旅行!台灣同胞已經開始期待

 

C919大飛機意義非凡,不僅凝聚著有突破創新的中國智慧,更有堅持夢想的國家意志。台灣網友也在相關報道的評論區,紛紛表達自己的期待和祝福。

 

坐著C919去旅行!台灣同胞已經開始期待

展開全文

揮毫天際展新篇——寫在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之際

2023-05-29

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飛行。

 

2023年5月28日12點31分,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穿過象徵民航最高禮儀的“水門”,受到現場熱烈歡呼。

 

執飛這一航班的是全球首架交付的國産大飛機C919——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機上近130名旅客共同見證了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標誌著該機型正式進入民航市場,開啟市場化運營、産業化發展新征程。

 

揮毫天際展新篇——寫在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之際

 

5月2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以水門禮迎接C919首個商業航班東航MU9191。新華社發

 

從上海到北京 “首秀”拉開商業運營序幕

 

28日10點32分,C919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前往北京。自交付東航後,這架C919進行了100多個小時的驗證飛行,往返于國內各大機場,而此次飛行意義非凡。

 

客艙內共有8個公務艙座位、156個經濟艙座位。過道高2.25米,下拉式行李艙節省空間,讓機艙更顯寬敞。三座連排的座椅中,中間座椅比兩側座椅寬1.5釐米,人性化的設計受到旅客好評。旅客李先生説:“座椅和走道都比較寬敞,飛機噪聲比想像得小,乘坐很舒適。”

 

揮毫天際展新篇——寫在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之際

 

5月28日,旅客在飛機上展示C919首個商業航班東航MU9191的“紀念登機牌”。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近130名旅客每人獲得一張特殊的登機牌,上面寫著“歡迎搭乘中國東方航空C919首航航班”。飛行途中,旅客們在機艙內揮舞著國旗,齊聲高唱《歌唱祖國》。

 

細心的旅客發現,飛機上的餐食是C919首航專屬款,布丁蛋糕上是一塊有首航飛機標識的巧克力。機上乘務員介紹,這款機上餐食是由旅客投票選出來的,更加貼近旅客需求。

 

此外,客艙內共20個12英寸吊裝顯示器,支持高清1080P電影放映,這是東航首次在單通道機型中載入1080P設備。

 

首航機長、東航C919飛行部總經理趙宏兵這樣評價自己的“新夥伴”:“駕駛艙充滿科技感,有5塊15.4英寸高清顯示屏,給飛行員帶來了簡潔、現代的人機交互。機頭用了4塊大面積雙曲風擋玻璃,飛行員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更節能。”

 

1小時59分鐘的飛行後,C919平安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機坪上一片歡呼,熱烈祝賀C919首航成功。

 

首航好比C919的一場“成人禮”,也是其飛向系列化、規模化發展的新起點。“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民航運輸市場首次擁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噴氣式幹線飛機,進入民航市場是大飛機事業發展的新征程。”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魏應彪感慨地説。

 

從首飛到首航 紮實走通三條路

 

立項、下線,首飛、取證,交付、首航……C919飛行航跡的背後是中國國産大飛機走通的三條路:自主設計研製之路、適航驗證之路和市場開拓之路。

 

聚焦自主設計研製,持續合力攻關——

 

2007年C919項目立項,設計、工程人員經過十年的艱苦攻堅,終於在2017年5月5日將C919送上藍天。C919首飛 “一飛沖天”,讓中國航空製造業進入大型噴氣式客機時代。

 

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C919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張淼參與了C919超臨界機翼的設計。僅機翼圖紙,他和同事們就繪製了2000多份,小翼也有超700份,最後經過不斷比對、篩選,確定了方案。“設計飛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張淼説,飛機是仿製不來的,仿製一款飛機意味著不可能對其進行任何改動,自主設計這一關必須攻克。

 

通過C919的設計研製,中國掌握了民機産業5大類、20個專業、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帶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群體性突破。與此同時,數字技術、智慧裝備的應用也為國産商用飛機的設計研製和試飛試驗賦能。

 

具備驗證試飛能力,保障飛機安全和可靠性——

 

2017年5月5日,C919圓滿完成首飛,之後進入試飛取證階段。適航證是一款飛機投入商業運營必須拿到的市場“入場券”。

 

適航取證所要完成的試飛科目,被稱為民航飛行中的“邊界”,“通常是我們最不希望碰到、最需要排除的狀態,比如大側風、失速、最小起飛距離等,如果能出色完成飛行中的這些極限挑戰,就表明這款飛機是安全的、可信賴的。”C919試飛員吳鑫説。

 

揮毫天際展新篇——寫在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之際

 

5月28日,C919首個商業航班東航MU9191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一組組盡顯嚴苛的數據:174項機上地面試驗、81項機上檢查、1003項試飛科目、9748個試飛狀態點,累計安全試飛2349架次、6543小時,功能可靠性試飛155小時……

 

一個個雷霆萬鈞的瞬間:海拉爾高寒試飛、錫林浩特大側風試飛、南昌濺水和污染跑道專項試驗、東營風擋除雨試飛、上海全機地面應急撤離試驗等,高難度高風險的重大專項試驗試飛均一次成功。

 

“通過C919的適航取證,中國民航的適航審定能力得到質的提升,中國人可以用符合國際標準的方法,自主驗證飛機的安全和可靠性,並形成審定體系和規範。”中國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認為,C919走過的每一段歷程,都是在為國産商用飛機系統化、功能化提升打基礎、做儲備。

 

廣闊市場提供有力支撐,為探索商業成功創造條件——

 

上海至成都,票價919元起,機型C919,機齡5個月……從5月29日開始,東航C919將在上海虹橋—成都天府航線上實施初始商業運行,相關機票瞬間售罄。

 

“東航已專門成立C919的飛行部、客艙部、簽派放行席位、維修管理中心等專業部門,配備了最強人員力量、打造了最優的保障體系。”中國東航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馮德華介紹,後續隨著C919的陸續引進,將會逐步投放到更多的國內幹線,飛出安全、飛出志氣,更努力飛出品牌、飛出效益。

 

據悉,目前C919的全球訂單已達1061架。日前,計劃交付東航的第二架C919飛機首飛成功,進入驗證試驗階段,預計將於6月中旬交付。

 

揮毫天際展新篇——寫在國産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之際

 

5月28日,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旅客登上C919飛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從産品到商品 牽起産業鏈與創新鏈

 

進入民航市場後,作為一款商品,C919又將産生什麼價值?

 

在中國商飛行銷委主任、行銷中心總經理張小光看來,投入市場,對於新飛機型號而言是真正被賦予“生命”。“中國民航市場規模大、潛力大,這為國産飛機事業的發展創造了獨有的市場優勢,我們努力推動適應性強、技術先進、性能好的C919,走出一條商業成功的路。”他説。

 

飛向廣闊天地,是C919邁向規模化、系列化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標誌,C919在開創未來的探索中解答三個“課題”。

 

繪就市場地圖。只有貼進市場才能贏得市場,隨著C919不斷投放市場,還需要在商業運營中不斷升級優化。“好飛機都是用出來的,在執行航線運營的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C919更多優化空間,並持續推動改進,讓它能夠更好的適應更加廣闊的市場。” 東航機務工程部副總經理史宏偉説。

 

雕刻産業版圖。航空製造産業鏈長、輻射面廣、帶動性強,上海、江西、陜西、山東等多地已從商用飛機新材料、零部件研製到試驗試飛、服務培訓等各領域著手,規劃和建設産業園區。商用飛機要取得成功,需要依託産業鏈以更高的品質、更強的韌性、更低的成本、更廣的適應性贏得市場,需要不斷通過優化産業佈局“補缺強鏈”,持續不斷地在國內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加入航空製造産業鏈。

 

踏上創新征途。C919已經成為應用和孵化新技術新成果的創新“策源圈”。比如,5G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已經在為國産商用飛機服務。C919在為新技術提供應用場景的同時,也催生出更高效科學的研製和試驗方法。

 

風雨兼程十余載,逐夢藍天向未來。承載著中國人的“大飛機夢”,C919必將在新征程上高飛遠航。(賈遠琨、周圓)

展開全文

臺青點讚神舟十六號成功發射:身為中國人感到無比驕傲

2023-05-31

臺青點讚神舟十六號成功發射:身為中國人感到無比驕傲_fororder_捕獲.PNG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讓國人歡欣鼓舞,不少臺胞也收看了直播。臺胞們表示,看到祖國科技進步,綜合國力日益強大,人民越來越有安全感,感到無比自豪。

 

在鄂臺青 薛穎穜:我剛才看完了直播,心情還沒有平復,非常興奮,我就想起我去年的時候,神舟十四號(發射),我也是帶著我的臺胞朋友們,一起在線上看直播。看著我們的火箭升空,我們也大喊一聲“台北明白”。我過去也一直在關注我們國家,航天科技的進步演變的過程,那些偉大的科學家,過去是怎麼樣摸著石頭過河,非常不容易,一點一滴把科技累積起來,體現了我們中華精神的堅韌不拔。

 

在川臺青 張逸傑:中國人靠著自己不懈努力的精神,走到這一步,身為中國人的我,感覺到非常驕傲。

 

在粵臺青 何鉅凱:這是祖國大陸在航天工程上又一次的里程碑,身為台灣青年,非常榮幸見證這樣的歷史,祖國大陸的強大,是兩岸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島內媒體也對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一事高度關注。今天,台灣中時新聞網連發5篇報道,實時跟進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發射進程,並重點關注了航天員桂海潮的成長經歷,稱讚其“讀書時拿獎拿到手軟”。台灣中視午間新聞也在頭條報道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消息。台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表示,相信未來中國會在更多領域全球領先,這是也一個趨勢。島內網友在也紛紛點讚稱“中華民族真棒!”還有台灣網友期待台灣航天員也能參與大陸的航天項目。(海峽飛虹轉載兩岸新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