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日本排放核污水進入倒計時,民進黨當局表現相當冷漠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3-06-27 17:09:33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6月26日下午,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佈,用於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工程全部完工。日媒分析認為,日本政府將在6月底完成所有排海準備工作,並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工作組發佈最終評估報告之後啟動排海。這預示著日本政府強行推動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已經進入倒計時。
日本全面排放核污水的計劃引起全球眾多國家、包括日本國民的強烈反對。6 月 22 日,《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裏,幾位世界級的權威科學家均對日本的做法提出質疑。日本北海道漁業協會聯合會也向主管部門提交了中止核污染水排放的請願書。韓國市民發起了一場“先不打漁了,去首爾”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近八成的受訪市民反對日本排放核污水計劃、逾七成人擔憂食品安全、逾半數人表示會減少赴日旅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關乎全球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是日方一傢俬事。日方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強行推進核污染水排海,此舉不負責任,不得人心。汪文斌説,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的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等義務。排海不是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的唯一候選方案,也不是最安全最優化的處置手段。日方以經濟成本為由選擇向海洋排放,等同於向全人類轉嫁核污染風險,口頭承諾代替不了真實結果。中方強烈敦促日方忠實履行國際義務,停止強行推進排海計劃,充分研究論證排海以外的處置方案,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嚴格國際監督,希望日方及時止步,不要造成“覆水難收”的局面。
日本核污水一旦全面排放入海,勢必“覆水難收”,給全球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然而,在一片強烈反對的聲浪中,台灣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卻表現得出奇的淡漠,既不替台灣漁民的生存未來著想,也不出臺切實維護台灣漁場安全和民眾食品健康的辦法。據臺媒報道,民進黨當局的“原能會”只是輕描淡寫地説:“對台灣地區的影響非常低”。
台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質問當局:請問,這是人話嗎?以後不要説台灣民眾不敢吃日本的漁産品,恐怕連台灣的漁産品也怕怕了。西北太平洋是台灣漁民遠洋作業的主要海域。日本的核污水入海,台灣漁民在那裏捕獲的漁貨肯定是被污染的。此事攸關整個人類和台灣的後代子孫,民進黨政客怎麼能輕描淡寫地不當一回事?這對得起台灣百姓嗎?
台灣宜蘭縣的一位船長憤怒地説,日本説污水排放前會稀釋、會過濾。哪兒有那麼簡單?!如果真是那麼簡單,日本就不會找什麼無人島放置核廢料了。況且,被核污水影響的海産品就算我們這一代人吃了看不出什麼影響,那我們的子子孫孫呢?討海人越來越辛苦,這叫漁民怎麼活下去?!
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説,在民進黨當局眼中,經貿利益永遠優先於台灣人的健康,民進黨當局開放進口美國“萊豬”、進口日本核污染食品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台灣地區抱定“廢核神主牌”、讓百姓無電可用的民進黨,碰到日本排放核污水就立刻變成了“軟腳蝦”。
有評論説,民進黨當局一直向台灣民眾標榜要與日本關係友好,其實是為一己私利在事事討好日本。面對選民們曾經壓倒性地通過的“反核食公投”,民進黨當局不惜以一紙行政命令予以解禁。現在,日本核污水排放計劃進入倒計時,民進黨當局卻仍然罔顧民眾健康與漁民生計,其自私冷血的本質讓台灣民眾越來越心寒。(作者:左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