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所謂“四大支柱”不過是騙取台灣民眾選票的政治把戲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3-07-11 16:56:53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近日,參加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拋出所謂讓臺海永續和平的“四大支柱”。賴清德借助美國媒體發聲,被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是要給台灣民眾製造一種錯覺,以為賴清德的觀點已經得到了美國的認可,從而達到騙取選票的目的。
據悉,賴清德的所謂“四大支柱”內容包括:“全力強化嚇阻”“提升經濟安全”“展開民主夥伴合作”和“維護兩岸現狀”。究其實質,不難看出全篇充斥著欺騙和妄想。
“全力強化嚇阻”。這實際上是在告訴美國,台灣民進黨當局將積極配合美國的對臺軍售,是在向美國“表忠心”。美國“以臺制華”的慣用手段就是操弄對臺軍售。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累計已開展了10次對臺軍售,僅今年內的對臺軍售額就超過了10億美元。通過對臺軍售,美國既清理了武器庫存,又賺取到鉅額經濟收益,肥了美國的軍火商,卻給臺海和平穩定埋下重大隱患,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民進黨當局付給美國的鉅款,自然是台灣民眾的血汗錢,這是對民生需求的極大漠視。
“提升經濟安全”。經過四十多年的經濟交流合作,兩岸産業鏈、供應鏈早已深度相嵌、深度契合,兩岸經貿合作也成為支撐台灣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目前的基本事實是:兩岸經貿關係向好發展,台灣經濟也才會好。但是,賴清德罔顧這樣的客觀事實,卻打著所謂“經濟安全”的旗號,主動配合美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重組,妄圖推進兩岸經濟“脫鉤斷鏈”。可以説,賴清德為了巴結美國,不惜給台灣經濟開出一劑“毒藥”。
“展開民主夥伴合作”。從島內政治現實看,民進黨當局不擇手段打壓政治對手,大肆製造“綠色恐怖”,已將台灣社會的“民主”變成打壓異己的工具。從外部環境看,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準則,台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鐵定的事實。民進黨當局希冀發展非正當性的官方夥伴的圖謀,根本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因此,賴清德空談的“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純粹是自欺欺人、自娛自樂。
“維護兩岸現狀”。賴清德所説的“現狀”,不是要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而是要繼續堅持“台獨”路線、不承認“九二共識”。要知道,民進黨的參選人,包括賴清德在內,想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處理好兩岸關係,是沒有任何可能性的。用一句模棱兩可的“維護兩岸現狀”,不過是要騙取選票而已。
總的來看,賴清德的所謂“四大支柱”,一是在向美國“表忠心”,表明其堅持走“以武拒統”“倚美謀獨”的路線,希望得到美國反華勢力的信任和支持。二是要騙取台灣民眾手中的選票,通過在美國媒體上發聲,給台灣民眾製造一種“賴清德已經得到了美國認可”的錯覺,混淆視聽。
兩岸關係的法理經緯和歷史事實表明,“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事實表明,兩岸産業合作和大陸市場是支撐台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賴清德的所謂“四大支柱”,既無法維持臺海和平穩定,更無法促進台灣經濟繁榮。(作者:周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