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成都大運會處處彰顯濃濃的兩岸情

8月8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成都圓滿落幕。在這場到處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體育盛會上,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運動員一起感受著、創造著成都大運會的熱情與活力,就像此次大運會的口號“成都成就夢想”,全球大學生運動員相約成都,在書寫青春風華的同時,成就著體育明星的夢想。

 

成都大運會處處彰顯濃濃的兩岸情

 

8月8日舉行的成都大運會閉幕式上,參賽代表團旗幟入場。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成都大運會,更是台灣青年成就自己夢想的地方,他們在競技比拼的同時,強烈感受到了四川人民的熱情與愛護。在開幕式上,中國台北隊入場時,全體隊員受到了全場爆滿的大陸同胞給予的熱烈掌聲和鼓勵。中國台北掌旗手、排球運動員廖苡任就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當直播螢幕上播放廖苡任的特寫鏡頭時,這位扎著兩個小辮子、頭戴黑色鴨舌帽的姑娘可愛大方,笑得那麼燦爛開心,讓人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她的那份激情,這道美麗的風景線迅速成為大陸網站上的熱搜。再看大運會上,中國台北隊首位金牌獲得者孫家閎,在武術太極拳項目中的背景音樂選用了兩岸同胞耳熟能詳的《我愛你,中國》,更受到現場觀眾及網友的追捧和支持。

 

台灣青年紛紛為成都大運會點讚,盛讚大運會為更多的台灣同胞認識大陸打開了一扇窗。參與成都大運會火炬傳遞的台灣同胞郭弘揚在火炬傳遞前幾天就開始期待了。他説,“得知擔任本次大運會火炬手後,我就開始研究火炬手要怎麼當、要做些什麼準備。”郭弘揚説,能選中自己作為成都大運會的火炬手,體現了大陸對台灣同胞的重視,希望更多的台灣同胞能參與在大陸舉辦的重要賽事活動。成都大運會的火炬取名“蓉火”,也有“融合”之意,寓意兩岸和世界各地在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能相互融合、共同進步。

 

大運會在展示成都風采的同時,讓臺青更多地了解了這座古城。火炬手郭弘揚希望能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來四川走一走,看大熊貓、嘗地道的火鍋……在成都居住的90後台灣青年林姿佑,被評為成都大運會的“市民推廣大使”,在首批100位“市民推廣大使”中,她是唯一一位台灣同胞。林姿佑説,這場體育賽事不只是大學生的事情,整個成都都應該“動”起來。她説,在大運會前,很多人都説“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大運會開始後,成都變成了大家眼中“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在大運會期間,迎來而立之年生日的林姿佑收到了大運村村長贈送的賀卡,她驚喜的同時幸福感爆棚,她説,“認識了你我很‘蓉’幸,三十而立的生日在大運,青春獻禮大運會,追夢揚帆向未來”。

 

 

成都大運會處處彰顯濃濃的兩岸情

 

這是7月28日拍攝的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一個個小故事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成都大運會處處充滿濃濃的兩岸情。成都是全中國最具活力、給人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也是全世界青年了解中國的窗口之一。成都大運會為兩岸青年留下了恒久的青春記憶。我相信兩岸青年可以從成都大運會出發,用他們的青春活力推動兩岸進一步融合與發展,構建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者:羅鼎鈞)

成都大運會“超燃主場”!中國台北運動員感動落淚

2023-08-09

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舉行。本屆大運會,為全球青年人提供了文化交流、融合互動、增進友誼的舞臺。在成都比賽、生活的十多天中,來自台灣地區的運動員們也收穫了難忘的記憶。

 

“觀眾的鼓勵讓我們很振奮,謝謝你們!”在談到大運會上觀眾熱情的支持時,中國台北女籃隊員徐玉蓮感動落淚。她説觀眾的鼓勵和掌聲都讓她們很振奮。“謝謝你們為我們加油!”

 

本次成都大運會因中國台北代表團的到來,賽場內外“兩岸一家親”氛圍滿滿。3日晚,成都大運會女籃半決賽上演“海峽德比”。中國隊83:61戰勝中國台北隊,闖進決賽。“一、二,加油!”比賽暫停期間,現場DJ帶領全場觀眾為兩隊加油助威。每當中國台北隊球員打出好球時,觀眾同樣大聲喝彩。有現場觀眾直言,“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當中國台北隊隊員展現出韌性時,大家也會認可她們的拼搏精神。”

 

成都大運會“超燃主場”!中國台北運動員感動落淚

 

這場比賽後,中國女籃的姑娘們也對寶島來的姐妹們表達了熱烈的歡迎,現場播放的音樂是《相親相愛一家人》;而當她們在中圈謝場時,中國女籃則一直在邊上等候,並且主動為她們鼓掌。

 

“超燃主場”氛圍濃 兩岸運動員享受熱情主場

 

回顧本次大運會,“超燃主場”的氛圍,從開幕式上中國台北代表團出場就展現得淋漓盡致。中國台北代表團剛一走上場地,就收穫了現場上萬觀眾熱烈的掌聲。

 

賽事期間只要有中國台北隊參加的比賽,現場觀眾都會熱烈加油助威,許多中國台北隊運動員賽後接受採訪都表示,感受到了四川觀眾的熱情加油鼓勵,比賽結束後,許多中國台北隊運動員也是主動向觀眾致意感謝。

 

成都大運會“超燃主場”!中國台北運動員感動落淚

 

本次大運會上“海峽德比”多次上演,有觀眾用四川方言高呼“雄起”,為中國隊和中國台北隊一起喝彩。與中國隊的乒乓球比賽決賽後,在採訪中被問到“和中國隊選手比賽有什麼感受”時,中國台北隊隊員楊子儀錶示,這次在成都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這麼大的場館感受到了所有觀眾的熱情,(謝謝他們)給我們加油。

 

耳熟能詳的歌曲 縈繞“兩岸一家親”氛圍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賽場暖場環節及比賽結束後,大家不時會聽到《阿里山的姑娘》《我的未來不是夢》《相親相愛一家人》等兩岸耳熟能詳的歌曲,現場縈繞著濃濃的“兩岸一家親”氛圍。

 

在此次成都大運會上,凡是有中國台北選手出賽的場合,現場的觀眾幾乎都是清一色為中國台北隊選手加油,如此熱情的加油和支持,可以説成都大運會上中國台北隊選手,享受到“超燃主場”的支持一點也不為過。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青春的盛會、團結的盛會、友誼的盛會。 “超燃主場”終有謝幕的時候,但兩岸的溫情卻永不散場。

展開全文

臺報社論:愛中國,有何不可?

2023-08-08

臺報社論:愛中國,有何不可?

 

台灣《旺報》8月7日發表題為《愛中國,有何不可?》的社論。

 

社論稱,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正熱烈進行中。中國台北代表隊共212位選手參加16個競賽項目,截至6日中午,獲得6金、15銀、16銅,總計37枚獎牌,排名第7。

 

中國台北代表隊人氣不錯,開幕式進場時獲得滿場如雷般的掌聲。反而在台灣地區內部,因為奪得首枚金牌的孫家閎,在比賽中播放《我愛你,中國》的背景音樂,引發“親中”質疑,獲得金牌應有的喜悅和光榮感被稀釋了不少。

 

社論稱,孫家閎面對“獨派”的質疑並未退縮,他認為每一種運動都有其獨特的背景文化,身為武術專業選手,要“尊重與採納運動種類發源地的文化元素,來為運動表現加分”;太極發源於中國大陸,加上他從3歲開始練武,會對傳統武術有這麼高的興趣,是受大陸知名武打明星李連杰在電影中的表現所吸引。

 

孫家閎初中畢業後,就不斷前往大陸各地學習武術,無論是這項運動的淵源,還是孫家閎個人習武的過程,都與大陸關係密切;再考慮到比賽時的策略,用一首熟悉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應該是恰當的選擇。台灣網友實在無須玻璃心,認為孫家閎傷了台灣民眾的尊嚴。

 

《我愛你,中國》原唱者為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演唱家葉佩英,該歌曲是大陸演員陳衝1979年主演的電影《海外赤子》的主題曲。

 

孫家閎選擇《我愛你,中國》作為比賽音樂時,或許沒有想那麼多。然而,這首歌曲背後相關人物的故事正體現了各地華人之間的文化紐帶,相同的文化根源與養分連接了華人的認同與彼此對話的機會,正如孫家閎以運動的背景與文化來説明他選擇音樂時的考慮,太極源於中國大陸,那就使用一首大陸的歌曲,合情合理。

 

社論稱,對某些人來説,“中國元素”是政治符號,因此特別敏感、甚至鑽牛角尖;然而,對更多人來説,中國元素裏的歷史、文化、藝術等豐富意涵更為迷人。

 

換句話説,我們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大陸、理解大陸;一聽到“中國”就全身豎起如刺猬般的尖刺,不但是自尋煩惱,更是畫地自限。

 

蔡英文2016年1月16日當選當晚,在面對群眾致辭時公開表示:“我會努力,沒有人需要為認同而道歉。”然而,7年多來,類似孫家閎這樣“被出征”的例子發生過多少次?真是數也數不清了。愛中國、認同中華文化,有什麼不對、有什麼不可以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在接受採訪時提醒,美國與中國正在進行非常危險的鬥爭,此時台灣地區的處境非常脆弱、危險,因此,“要盡一切力量抗拒所有挑釁的行動”。

 

薩克斯認為,與中國大陸進行更多對話就是必要的降溫手段。關於這點,臺當局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體育不就是最好的交流機會嗎?

 

成都大運會之後,緊接著就是9月份的杭州亞運會,孫家閎等多位好手也將繼續參加此一體育盛會。

 

期待台灣地區能放下愛不愛中國之類的糾結,成為健兒的後盾,讓選手們能夠無後顧之憂,以更大的努力創造最好的戰績!

展開全文

這位台灣選手奪得金牌!比賽背景音樂是《我愛你,中國》

2023-08-01

中新網7月31日電 綜合臺媒報道,30日,在成都大運會武術項目男子太極拳比賽中,中國台北隊選手孫家閎奪得金牌,這也是中國台北代表團在本屆大運會上獲得的首金。值得一提的是,孫家閎的比賽背景音樂是《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中國》是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葉佩英原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1979年電影《海外赤子》的插曲。

 

30日,孫家閎在武術男子太極拳項目中倒數第2位出賽,他身著自己設計的黑色、深藍色武術服點綴金色圖紋,虎虎生風地完成準備套路動作,分數亮出來後暫居所有選手最高分,他立即獲得觀眾掌聲,最後壓軸出賽的韓國選手成績未能超越,孫家閎穩穩守住金牌。

 

據臺媒報道,今年27歲的孫家閎從3歲開始就要學習武術,全是因為迷上電影明星李連杰。中學畢業後,他就跑到大陸各省去學習武術,要不就是在家自學,幾乎所有武術的兵器他都練過。

 

從小習武之路就跟其他選手不一樣,孫家閎到了大學才返回台灣,他笑説:“自學套路有個好處,就是東西跟傳統武術不太一樣。”

 

而就在他奪得金牌的前一天,29日,孫家閎在成都大運會男子太極劍中,以9.710分獲得銀牌,為中國台北代表隊奪得本屆大運會首面獎牌。

 

孫家閎當天在接受大會媒體訪問時説:“之前就曾經到大陸各地習武,這次在大運會前也特地到了成都一趟,所以對於這邊的氣候和飲食都非常習慣了,我退場後就認為這個分數,不是第1就是第2,也很開心能拿下這面獎牌。”

 

孫家閎同時也是今年杭州亞運會的選手,此次拿下成都大運會金牌、銀牌後,臺媒報道指,這對於他接下來挑戰更高等級的亞運會,勢必增添不少信心。

展開全文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2023-08-09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夜幕下,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涌動著惜別的情誼。8月8日,立秋日,成都大運會迎來了閉幕的時刻。

 

過去的12天時間裏,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們在拼搏奮進中追逐夢想,在相聚相知中增進友誼,奏響青春華彩樂章。

 

銘記感動的過往,暢想光明的未來。從這裡出發,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全世界青年朋友攜手向前。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激揚熱血青春的夢想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太陽神鳥”自開幕式飛臨閉幕式現場,帶領大家穿越大運會的精彩賽程,隨後在夜空中點亮羽翼,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成都成就夢想。

 

“‘夢想·點亮未來’是這場閉幕式的主旨。我們希望展現青春孕育的無限希望,以及青年將會創造的美好未來。”閉幕式總導演甲丁説。

 

從7月28日到8月8日,世界各地的青年運動健兒匯聚蓉城,用奮鬥的姿態、昂揚的精神,講述著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展現出青年一代的別樣風采。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演員在閉幕式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現場音樂響起,被譽為植物界活化石的“珙桐樹”出現在舞臺上,逐漸“生長”得枝繁葉茂,朵朵象徵和平的“鴿子花”點綴其中,113支參賽代表團的旗幟和標識牌隨後入場,引導員的手執標識牌也如鴿子花般綻放。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參賽代表團旗幟入場。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伴著現場觀眾陣陣歡呼聲,人們的思緒不禁被牽回至大運會賽場上精彩的一幕幕。在這場具有中國特色、時代氣息、青春風采的國際體育盛會中,世界各地的青年運動員共享體育的激情,在實現夢想的舞臺上銘刻下一個又一個難忘的青春印記。

 

23歲的網球選手奎因·薩卡拉此前從未離開過贊比亞,參加成都大運會掀開她人生新的一頁:“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收穫了難忘的體驗。”

 

夢想有多高遠,天地就有多遼闊。

 

場內,雄壯的國歌聲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成都大運會上,中國健兒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流動在每一名運動員的血液中。

 

中國秉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理念,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兌現莊嚴承諾,贏得了大體聯大家庭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為國際青年體育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凝聚友愛團結的力量

 

如果把成都大運會比作一本厚重的書籍,其中記錄下的,不止有運動健兒們賽場上的奮勇拼搏,還有他們在賽場外的相惜相知,以及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

 

正如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艾德在閉幕式上的致辭中所言,參與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遠不止為了運動成績,更是為了收穫一段經歷、一段可能持續一生的友誼。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中)致辭。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以賽會友,這是充滿友愛與團結的盛會。

 

伴隨一聲哨響,人們的目光被閉幕式上的文藝表演吸引。“運動員”來到舞臺,其中一人“不慎摔倒”,在大家的共同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

 

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成都大運會上,類似暖心時刻時常可見:羽毛球男單比賽中,烏干達選手球拍斷線卻沒有可替換的球拍,中國隊選手王正行把自己的球拍送給了他;新津賽艇場館,荷蘭賽艇隊經理手寫信點讚:“每一位朋友都很友善、主動幫忙,我們享受在這裡的時光”……

 

多位演員以機場迎賓、賽場服務、大運村保障人員等志願者形象登臺,再現志願服務工作中的美好瞬間。

 

汶川地震中的“可樂男孩”薛梟,是演出隊伍的一員,也是本屆大運會的志願者,主要負責在志願者站點為旅客提供信息諮詢、引導等服務。“當年正是解放軍叔叔和志願者將我從廢墟裏救出來,我也要把志願服務的精神傳承下去。”此前接受採訪時,他説。

 

從各大競賽場館、大運村,到主媒體中心、機場車站、接待酒店,眾多志願者奮戰在成都大運會各個角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青椒”,寓意著成都大運會是一場世界青年交往交流的盛會。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演員在閉幕式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舞臺上,一幅宋代繪畫珍品《蜀川勝概圖》徐徐展開,千年畫卷幻化為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景觀,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的萬千氣象。最終,舞臺幻化為浩瀚無垠的宇宙,呈現出一個萬物共生、共同繁榮的美好世界。

 

弘揚大運會宗旨,以團結的姿態應對全球性挑戰。成都大運會上,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用行動促團結,匯聚起磅薄的青春力量。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憧憬命運與共的未來

 

光感樂隊演奏起國際大體聯會歌,國際大體聯會旗在全場觀眾的注視中徐徐降下。

 

充滿時代感的視聽語言將人們的目光拉向下屆大運會舉辦地——德國的萊茵-魯爾,一睹當地的青年風貌、文化特色,以及對體育的非凡熱情。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演員在閉幕式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春之火,其道大光”“相聚有時,此情無疆”……歌聲響起,舞台中央的大螢幕上顯示出矗立在東安湖畔的大運會主火炬塔,成都大運會迎來最後的告別時刻。

 

在人們的深情注目下,火焰緩緩熄滅,幻化成一顆閃亮的火種。騰空飛起的“太陽神鳥”銜起火種,傳遞到一名青年手中,然後盤旋上升飛向遠方。

 

從開幕式上的翩飛而至,到閉幕式上的飄然遠行,中國文化遺産標誌“太陽神鳥”又一次在成都大運會寫下了生動的文化注腳。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

 

大運村內,每天舉行超過80場中國非遺技藝互動體驗活動、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向世界傳遞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真摯情感;湯色火紅、熱騰騰的火鍋,已經成為不少青年運動員的“最愛”……成都大運會為世界打開了解中華文明、感悟中華文化的又一扇窗。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8月8日,演員在閉幕式上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伴隨騰空而起的焰火,一朵璀璨的“鴿子花”在成都露天音樂公園上空綻放,傳遞出“和平友愛,地久天長”的美好願景。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東方蜀派古琴與西方小提琴和鳴《高山流水》和《友誼地久天長》。悠揚的旋律中,一個個成都大運會的難忘時刻出現在螢幕上,再現成都與大運會的美好記憶,銘記中國與世界的深情相擁。

 

以成都大運會為新起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一青春的盛會、團結的盛會、友誼的盛會,將繼續以青春的活力健步向前。

 

以青春、團結、友誼的名義攜手向前——成都大運會閉幕式側記

 

文字記者:王鵬、袁秋岳、李倩薇、王沁鷗、王春燕

 

海報設計:孫瑤

 

編輯:張澤偉、劉寧、王浩宇、鮑菲菲、徐亮、任正來、胡碧霞、王浩程

 

統籌:王潔、方思賢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