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曾經的“最前線”,如今的融合之島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3-08-17 17:56:26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時30分,猛烈的炮火震動了金門,也震動了世界。幾萬發炮彈從解放軍福建前線陣地呼嘯著飛向駐紮在金門的國民黨守軍,被大家熟悉的那段歷史——炮擊金門戰役(台灣稱“八二三炮戰”)正式打響。
如今,六十五年過去了,曾經兵戎相見的廈門和金門兩島,早就隨著2001年初開通的廈金“小三通”航線恢復了往來,逐漸走向和解、互利和多贏。每當我漫步于廈門或者金門,不管是從廈門眼望金門,還是從金門眺望廈門,我都真切感受到想當年的緊張和肅殺早已不在,呈現在眼前的是每日穿梭不停、運輸繁忙的廈金“小三通”的航船。跨過這片水域,兩岸同胞你來我往,截止到今年七月,這條航線運送的旅客總數量突破了2000萬人次。同樣在今年的七月,廈金兩島之間的水域上舉辦了橫渡廈金海峽的群眾性游泳活動,其場面壯觀的程度是六十五年前不敢想像的。
今日的廈門,肩負著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使命,努力打造“兩岸融合示範區”,並出臺了非常多惠及臺胞臺企的政策和措施。相比之下,一水之隔的金門成為了兩岸和平之島,堅決反對“台獨”分裂企圖。廈門和金門,從往日兩岸對峙的“最前線”,變成了如今的“兩岸融合發展之島”,“廈金一體化”成為兩岸熱議的話題,實現“廈金共同生活圈”更是兩岸民眾共同嚮往的目標。其實,近二十年來,金門的許多同胞都在廈門買房置産,到廈門投資、探親會友、購物;廈門的許多市民也會趁著節假日赴金門休閒旅遊、採買特産。從某種意義上説,“廈金共同生活圈”已經初步形成了。2018年8月5日,是一個令金門百姓難忘的日子,從那一天開始,福建省正式向金門供水!這一舉措讓飽受缺水之苦的金門鄉親喝上了源源不斷的高品質淡水。五年來,福建省累計向金門供水2800多萬頓,真正實現了“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美好願景。除了“通水”,兩岸同胞正在向著“通電、通氣、通橋”的目標努力。到那時,廈門和金門就會實現“新四通”了!
炎熱的八月,我搭乘“小三通”來到金門,租了輛摩托車在街上優哉遊哉。筆直的馬路、純樸的田園、閩南風格的古厝,是我再熟悉不過的記憶。獨自靜靜地坐在海邊,吹著金門的田園之風,眺望近在咫尺的對岸,那裏是我工作的地方——廈門:五光十色、高樓林立……大陸的進步好快好快。
寫這篇小文的時候,我已然坐在廈門環島南路一家咖啡店裏。抬眼望去,海的那一頭就是我前些天去過的小金門。從廈門到金門,再從金門回到廈門,十來公里的航程二十來分鐘就到了,這在兩岸對峙的那個年代實在是不敢想像的奢求。人在兩岸昔日的“最前線”廈門與金門,我用心撰寫著廈門和金門的故事,心中祈禱:但願讀者們不要忘了六十多年前的那段歷史!唯有牢記歷史、珍視和平,才能展望未來。我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兩岸同胞相互走動起來,最好能來看看廈門、逛逛金門,感受曾經的“最前線”,享受如今的其樂融融。(作者:羅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