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隨著人們的歡呼聲與倒數聲,五色煙火飛快射向天際,將黑夜炸成白晝,新曆的第一天就這樣“破曉”了,這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迎接新年到來的方式。然而對於我們中華民族而言,我們年和年之間是漸進式告別的節奏,像一首歌的鋪陳,直至除夕到達高潮。新曆的開始只是一種預熱,真正屬於我們的農曆年還在後頭。

 

北方的年從“臘八”起頭,而南方沿海的年則是自“尾牙”做預告,距離真正農曆新年的到來少説都有著兩周的余裕。這段時間看著雖長,但步調卻很緊,大掃除、裝飾佈置、辦年貨、預備年菜,沒有一件事情能落下。因為這既是咱們中國人代代留下的傳統,亦是深刻于基因裏的習慣。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迪化街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貨聚散中心。(供圖:張婉柔)

 

一連串年節前的準備,對於上有老下有小還得工作的人群來説,無疑是辛苦的,畢竟總得在各種忙碌之餘抽空完成,但對於家裏的老人和小孩而言卻是幸福的。就前者而言,這是一年中又一次忙活起來、大展身手的時刻;而對於後者來説,這可是難得充滿期待的歡樂時刻。寒假往往與春節假期銜接不遠,因此有著休假膨脹的錯覺。大人們在這節骨眼上或忙著各種張羅,或需要孩子打下手時,只得使出各種討好攏絡收買的手段。於是,等著農曆新年到來的前夕,是年幼時的我在漫漫冬日裏最歡樂又引頸期盼的時光。而其中,最讓我期待的,是在接近年節時的週末午後,和家中大人去台北年貨大街迪化街一起採買年貨的環節。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年節將近,台北年貨大街被採買年貨的人潮擠得水泄不通。(供圖:張婉柔)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年貨大街上依然有小店出售手寫的春聯,特別有年味兒。(供圖:張婉柔)

 

將近一公里長的迪化街在過去本就是售賣南北貨、中藥材和布匹的批發零售市場,演變成現在的年貨市集也有些年頭了。年貨大街每每自農曆新年前半個月就開始熱鬧起來,除了延續傳統的各式南北幹貨外,在年夜飯上常見的菜品和年節零食,諸如烏魚子、佛跳墻、臘肉、蘿蔔糕、肉乾、瓜子、麻荖等諸多吃食都可以在這找到。貨品新鮮,應有盡有,是年貨大街的一大賣點,而各攤獨有的叫賣風格以及不怕客人試吃的“引流”辦法更是一直以來最為討喜的方式。因此,但凡每年宣告台北年貨大街開張后,人潮便川流不息,熱鬧直至除夕夜的前一晚。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台灣百姓過年團圓一般都會吃烤烏魚子,以魚卵象徵多子多孫、子孫繁衍。(供圖:張婉柔)

 

台北年貨大街伴我三十載

 

年貨大街結合蛇年設計了闖關活動,增添不少趣味。(供圖:張婉柔)

 

猶記得兒時,個頭不大的我走在台北年貨大街熱鬧的人潮中,家人的手成了我不被衝散的“救命繩”。雖然家人帶著我老是逛得心驚膽戰,但卻有著不得不帶上我的理由。除了我總會幫忙提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外,更因為身邊帶著孩子時,攤販老闆們會更熱情地招呼試吃:“來!妹妹嘗嘗看,喜歡吃叫阿公買”。甚至在成交後大多會多添一點做為贈送:“妹妹,回去吃,吃完後再叫爸爸回來買”。當然,有時候我也是家人客氣婉拒消費時的好藉口。家人總藉由握著我的手的鬆緊程度給我示意,而我在默契地接住訊號後只要搖搖頭,便能為家人架起順理成章回絕的梯子:“不好意思,我們家妹妹吃不慣”、“不好意思,她好像沒那麼喜歡”。我是家人買與不買間的決定權代理人,所以,在辦完“正事”後,家人也都不忘犒賞我一番。那就是我終於可以走到那經過千百回、早就快望穿眼的糖果攤上,挑選屬於我的“豐厚報酬”了。斑斕華麗的包裝紙,亮閃閃的金箔外衣,就這樣繽紛了我記憶中的台北年貨大街,同時亦點亮著和家人共度新年前夕的點點滴滴。

 

後來,我長大了,會牽著我的手去逛年貨大街的人老了、少了,但那條陪伴我三十年回憶的台北年貨大街還在,至少現在的我還能一邊逛著年貨大街一邊給家人打電話:“嘿!我在年貨大街,要不要買些什麼?一會兒帶回去呢。”(作者:張婉柔)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2025-01-17

央視網消息:春節臨近,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喜慶與活力。1月16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19440萬人次,各地年貨市場購銷兩旺,春節文化元素豐富多彩。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購新補貼也進一步升級。讓我們一同走入人群、走進市集,感受流動中國的勃勃生機。

 

春運人員流動量持續攀升 多舉措保障順暢出行

 

春運進入第三天,人員流動量持續攀升,交通等部門採取多項措施,保障群眾順暢出行,交通出行平穩有序。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1月16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19440萬人次,其中,鐵路客運量1160萬人次。針對春運期間攜帶兒童出行旅客較多的情況,延安站、贛州西站等車站專門設立了兒童遊樂區。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公路人員流動量1月16日預計超過1.8億人次,跨省、跨區域長距離出行比例,較平日明顯增長。節前人員流動主要以特大城市、省會城市向周邊城市及主要勞務輸出省市遷徙為主。隨著新能源汽車出行佔比逐漸增加,交通、電力等部門通過增加移動式充電車等方式為新能源車主提供充電便利。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水運方面,為緩解瓊州海峽新能源汽車過海緊張的問題,今年春運期間,兩艘新能源汽車專用運輸平板貨船正式執航湛江海安新港至海口秀英港的航線,裝載時採用“專業人員代泊”方式,極大方便了新能源車主乘船,節省了司機旅客的搭乘時間。

 

各地年貨市場購銷兩旺

 

春節一天天臨近,人們扎燈籠、備鮮花,企業加緊生産,市場購銷兩旺。

 

忙年備貨,少不了燈籠、綵燈和春節吉祥物。在貴州丹寨,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産,燈籠、對聯、福字、年畫等備貨充足,每天都有上千盞燈籠運往本地市場及周邊省市。在甘肅慶陽,年節的非遺香包熱銷,訂單較往年增加了40%。在重慶銅梁,綵燈訂單不斷增多,工人們忙著扎制傳統綵燈,為春節大型燈組做準備。在河北石家莊,非遺藁城宮燈進入銷售旺季,200多個品種、30多道工序,村民們加班加點趕制,供應大江南北的節日市場。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春節漸近,花卉主産區花香瀰漫,年宵花的銷售逐漸升溫。廣州發佈了全市8個花卉主産區的162家年宵花種植戶的市場信息,僅主産區增城每天就有上千台花卉車發往全國各地。雲南紅河州開遠市,今年的年宵花市場瞄準不同城市、不同客戶需求,進行顏色定制和栽培創新,預計春節前將有超百萬支新品種的鮮花銷往國內大中城市。在河南鄭州的花卉種植基地,僅蝴蝶蘭今年就增加到了近180萬株,種類擴展到了120種以上。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年貨市場裏,春節文化元素豐富多彩。在浙江,琳琅滿目的蛇年文創産品很受消費者喜愛,中式審美與現代工藝結合的新中式服裝,來選購的顧客絡繹不絕。在廣西南寧,特色年貨不僅在本地賣得好,還受到外地消費者青睞。上海啟動網上年貨節,圍繞年貨優品、時尚消費、文旅消費等,豐富線上線下年貨市場,年俗、年味格外濃郁。湖南長沙的農副産品大市場為人們闔家團圓準備了禮盒水果等多品種的年貨,上萬家商戶忙活著批發零售。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服務消費和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的部署要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豐富消費惠民舉措,舉辦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支持各地在遊客互送、資源互推等方面加強合作”“滿足不同年齡群體消費需求,推出一批高品質少兒題材舞臺劇目,打造親子度假酒店,優化親子遊樂服務”“擴大特色優質産品供給,鼓勵各地適當放寬大型營業性演出可售(發)票數量限制,巡演項目巡演地不再重復進行內容審核”“培育消費場景,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創新産業政策,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優化消費環境”等6個方面18項具體措施。

 

1月20日起各地陸續實施手機等數碼産品補貼

 

新春佳節與市場活力“雙向奔赴” 政策“暖風”吹動經濟“新引擎”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今年1月20日起,各地將陸續實施手機等數碼産品購新補貼。個人消費者購買的最終銷售價格在6000元以下的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可以享受售價15%的購新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産品可補貼1件,每件最高補貼金額為500元。

展開全文

2025台北年貨大街登場

2025-01-13

中新社台北1月11日電 (記者 路梅)乙巳年春節即將來臨,“2025台北年貨大街”11日在迪化街正式開市。

 

今年恰逢台北年貨大街30週年,台北市以“年貨三十”為主題,推出一系列特別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年貨大街遊逛品質,吸引更多遊客。

 

今年的年貨大街將持續至1月27日,推出“暢行三十”無煙年貨大街;“走春三十”串聯全市十大年味商圈設計特色旅遊路線,永樂廣場上的“福蛇來送喜”闖關遊戲設置高額獎品;“Buy年三十”邀集大稻埕逾30家開業超過三十年的老店及台北市百家特約店家提供專屬優惠,並在網購平臺直播賣貨。

 

台北年貨大街創始於迪化街,是每年春節前台灣民眾和各地遊客遊覽購物、品嘗美食的熱門去處。其中包括主打美食的迪化街商圈、榮濱商店街、東門永康商圈;主打購物的台北地下街、後站商圈、華陰街北車商圈、沅陵街商圈、四平陽光商圈;以及兼顧遊戲娛樂及小吃的寧夏、艋舺夜市等。

 

據悉,高雄市“三鳳中街年貨大街”、新北市“2025新北好年味”、桃園市“南華街年貨市集”、台中市“天津路年貨大街”、台南市“台南眷村年貨大街”、屏東縣“潮州春節市集”等傳統年節市集活動也將在近期陸續舉辦。(完)

展開全文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

2025-01-10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活動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中國台灣網1月9日訊 2025年1月9日,由兩岸企業家峰會現代服務業暨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推進小組指導,民革杭州市委會、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辦事處、杭州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台灣鄉村振興暨産業發展協會等共同承辦的“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在湖濱步行街盛大啟幕,同時舉行臺青設計師工作驛站揭牌儀式。

 

此次活動旨在匯聚杭臺兩地文創年禮、年味好物與文化藝術,搭建出一個集“形色聲味態”五種感官體驗于一體的年貨平臺,一起弘揚傳統文化,一同尋味中國年。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

 

兩岸遊客在攤位選購産品。(中國台灣網發)

 

現場設置了近百個攤位,匯聚台灣鳳梨酥、牛軋糖、太陽餅等台灣傳統特色品牌及杭州特色年禮萬隆醬鴨、伊家鮮等兩岸年貨品牌,在為杭州市民遊客提供多元化産品的同時,也為杭臺兩地搭建了一個面對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

 

以茶待客、客來敬茶素來是我們的待客之道,台灣烏龍茶與茶器也是此次杭臺兩岸年貨節的一抹亮色。以茶為媒,杭臺同胞在嫋嫋茶香裏品味兩岸茶文化的交相輝映,促進兩岸茶文化互融互通,真切感受“一片樹葉 兩岸情深”的文化紐帶。

 

活動現場,既有兩岸工藝家、年禮年貨、版畫拓印、傳統編織等非遺傳承人帶來豐富多彩的工藝作品,還邀請書法文創、生活美學及香道品牌共同呈現中華文化的多元多樣。更有年花、盆景、花器,以及部分年俗年畫、花燈等傳統創新年貨。在現場,廣大的市民朋友和遊客可以體驗製作工藝作品,在文化體驗中感受魅力中國年。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

 

“電音三太子”特色民俗表演。(中國台灣網發)

 

開幕式當天,“電音三太子”、舞獅等充滿活力的特色民俗演出輪番上演,傳統民俗與現代音樂激情碰撞,瞬間點燃現場熱烈氛圍。市民們還能參與非遺拓印、寫福字等富有年味的文化互動活動。此次活動還將同步開啟線上福利,讓更多無法親臨現場的市民也能參與其中,一同開啟紅紅火火過大年模式。

 

下一步,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將持續發力,緊緊依託臺青設計師工作驛站新平臺,努力促進兩岸文創青年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杭臺兩地的互動交流,以文化為橋、促心靈相通,攜手共繪兩岸融合發展的絢麗新畫卷。(中國台灣網、民革杭州市委會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024-02-06

甲辰龍年春節前的這個週末,台北市迪化街異常熱鬧,古樸的街市張燈結綵,採買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擁擠的巷弄水泄不通。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這是2月3日拍攝的台北市迪化街一景。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2024台北年貨大街”活動自1月26日“開張”,以“年貨一條龍”為主題,串聯該市十大年味商圈,力拼春節商機。

 

提起在台北去哪買年貨,迪化街“當仁不讓”,“台北年貨大街”1996年就創立於此。這是台北保存最完整的老街,所在大稻埕地區是台北古城三個重要生活圈之一。清代晚期,大稻埕碼頭商船雲集,鄰近的迪化街發展成繁華的商家聚落。如今,這裡仍聚集不少南北雜貨舖、中藥行和布匹店。

 

2月3日,記者前往迪化街,遠遠看見街口二層老樓頂上立著巨型龍偶氣球,形象憨態可掬。走進老街,立刻感到“寸步難行”。人潮中,有白髮蒼蒼的老夫婦,有牽著幼兒的小夫妻,有結伴而行的“中生代”,有打扮時尚的“後生仔”……

 

店家、攤鋪把各色年貨擺得滿滿噹噹,有花生、瓜子、糖果、糕餅,有肉脯、幹菇、年糕,還有春聯、紅包和燈籠、爆竹、銅錢造型的裝飾挂件,琳琅滿目,令人應接不暇。店員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顯然不想錯過一年中最火爆的商機。一位市民説:“辛苦一年,春節要過得喜氣洋洋,希望開個好頭!”

 

迪化街上春聯攤不少,有些是專門讓民眾自己動手寫,還有幾個年輕女孩搭了攤子,她們身著漢服,為人們現場創作創意春聯。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月3日,在台北市迪化街,一處店舖的店員在向採買年貨的顧客叫賣。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最近,記者在台北跑了好幾場與春聯有關的活動,書法家忙得不亦樂乎,民眾笑逐顏開。今年,台北市政府免費為市民提供“福運龍來”(閩南話,意為“好運都來”)春聯。

 

2月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甲辰故宮喜迎春——龍來揮毫賀新年”活動,書法家現場創作寓意吉祥的春聯、斗方,贈送給民眾。據了解,該院還推出親子寫春聯活動,並免費提供春聯、紅包袋。

 

過年最重要的當然是除夕團圓飯。週末的台北南門市場,滿是排著長龍的採購隊伍。這座台北最知名的傳統市場,不久前經過改造重新開張,寬敞明亮了許多。

 

一個攤位上挂著各色肉類加工品,格外“吸睛”,“湖南辣腸”“廣東臘腸”“雲南椒麻腸”等一溜牌子標注了“舌尖上的記憶”;另一家創辦于1947年的舖子,販售“湖州粽子”“寧波年糕”“蘇式酥餅”等,招牌上寫著“正宗傳承”。

 

年菜吃什麼?島內機構日前公佈網絡調查發現,源於福建的佛跳墻最受網友喜愛,餃子也是眾多網友認為不可或缺的,有人特別提到希望吃到包硬幣的“元寶”。

 

“兩岸中國人有同樣的傳統習俗,春節最受重視,遊子要趕回來,與長輩一起過年,闔家團圓。”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説,“團圓飯必須雞鴨魚肉齊備,尤其魚象徵年年有餘。我父親是從山東來台灣的,我們家有北方的習俗,除夕晚上包餃子,初一子時吃。”

 

居住在苗栗的傅郡英是客家人,祖籍廣東陸豐。“依祖輩傳下來的習俗,我們過年前要自製年糕。早年物資匱乏,年糕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種獎勵。”她説,“我們的年菜除雞、魚、豬腳、佛跳墻、水餃、火鍋等,通常還有寓意步步高升的年糕、寓意勤儉持家的芹菜,以及我們叫長年菜的芥菜,寓意長命百歲。九菜一湯,十全十美!”

 

台灣今年春節假期從2月8日至14日,頭尾都會迎來類似大陸春運的交通高峰。記者幾位在台北工作的友人要帶妻兒回中南部老家。他們説,奔波一年,難得的長假要好好陪陪老人。溫暖的圍爐,最愛的家鄉味,傳統的拜天公、拜祖先儀式,塵封的兒時記憶,都是療愈和安頓人心的良藥。

 

甲辰龍年近了,台灣的年味濃了。日前,“2024台北燈節”的“龍躍光城”展區點亮。夜幕降臨,台北捷運西門站至北門站一帶,華燈構築出“光廊”。不同造型的龍燈,吸引許多市民駐足拍照。

 

據悉,今年台北市共有15間宮廟配合燈節,將推出花燈展示、小提燈發送等活動。位於該市的台灣省城隍廟打造“跨街燈海”,記者看到,入口處是雙龍搶珠的龍門,沿街燈飾璀璨如星光點點。2月17日起,台灣省城隍廟門口還將舉辦多場“燈謎擂臺”活動。(陳鍵興)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月3日,在台北市迪化街的一處春聯攤,幾名年輕女子在為人們現場創作創意春聯。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月4日,顧客在台北南門市場一處攤位選購肉類加工品。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月4日,在台北南門市場,顧客在一家歷史悠久的店舖前排隊購買年糕等食品。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寶島喜接“甲辰龍” 台灣迎春年味濃

 

  2月3日,人們走過“2024台北燈節”的“龍躍光城”展區。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展開全文

台灣同學的回鄉路|回家過年,是遊子與家人的重逢儀式

2025-01-23

中新網1月23日電(李柏濤)傳統農曆春節,寓意著闔家團圓,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節日,它承載著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同時也是聯結兩岸情感與文化的紐帶。

 

在這個重要時刻,無論身在何處,兩岸同胞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對故鄉的深情。許多在祖國大陸求學的台灣同學,也踏上返鄉之路,回家過年。

 

我們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了幾位台灣同學歸家途中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一段段溫馨的兩岸“年味故事”。

 

今天“講故事”的台灣同學,是在暨南大學讀書的吳怡萱。她的“年味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回家過年,是遊子與家人滿懷期待的重逢儀式。”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羊城的年味也變濃了。

 

街頭巷尾的商鋪中循環播放的賀歲歌曲,也好像在提醒在外求學的遊子們,“回家過年的日子快到了!”

 

對我而言,在海峽兩邊,有三個“家”,一個在湖南,一個在台灣,另一個在廣東中山,而今年,我要回中山過年。

 

從廣州到中山,只不過“一程車”的距離,但每一次春節前的歸家,總像是一場遊子滿懷期待的重逢儀式。

 

清晨,靜謐的校園門口,將要踏上歸家之路的同學們,大大小小的行囊中,裝滿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上車,回家吧。”父親輕輕的一句話,仿佛瞬間拉近我與家的距離。

 

坐在副駕上,路旁的樹影飛馳而過。

 

一路上,父親的每句話,總是離不開家,離不開家裏有關過年的事。

 

“家裏買了新春聯,佈置得特別喜慶。”

 

“你媽媽特意買了乳鴿,説是寓意平安吉祥。”

 

……

 

看著父親認真又期待的表情,心裏涌起一陣暖意。也許,這種樸實又真切的情感,才是歸家旅途中最打動人的風景。

 

“到家了。”

 

此時,清晨的寒意早已被和煦的陽光碟機散,家的氣息撲面而來。

 

母親早已站在家門口等候,一個熟悉而溫暖的擁抱,融化了旅途的疲憊。門楣上倒貼的“福”字和大大的春聯,為這份歸屬感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別忘了你的小任務。”父親提醒道。

 

我收拾好行李,趕忙把新買的“中國結”挂在客廳中央。

 

“紅彤彤的,這樣才有中國年的味道。”母親滿意地笑了。

 

“來吧,一起包包子吧。”母親一聲令下,我和弟弟妹妹們也加入做飯的隊伍中,大家雙手都沾滿麵粉,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團圓的笑意。

 

父親和我説,回家過年,“不僅是一段路程,更是一種情感的回歸。”

 

母親告訴我,回家過年,“承載了對團圓的渴望,也在無形中延續著親情的溫度。”

 

在新的一年裏,我的願望依然簡單而真摯,“願每一位歸家過年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願家人的笑容與新春的燈火,照亮未來每一個幸福的日子。”(完)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