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煽動台灣民眾“合法持槍” 美政客包藏禍心

最近,曾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的惠頓撰文叫囂“台灣方面應開放民眾合法持有槍支,允許合格民兵將武器分散存放在軍械庫”。美國白宮前安全顧問歐布萊恩2023年竄訪台灣時也曾公開宣揚“如果台灣有幾百萬人都有AK47步槍,就可以嚇阻中國大陸”。曾爭取美國共和黨總統提名的美國企業家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鼓吹,“美國步槍協會在台灣開分支機構,好讓每個台灣家庭都擁有槍,以阻止中國大陸統一台灣”。美國政客一再煽動讓台灣民眾“持槍合法化”,這又是打的什麼歪主意?

 

煽動台灣民眾“合法持槍” 美政客包藏禍心_fororder_捕獲.JPG

 

眾所週知,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實施嚴格的槍支管控,對民眾實施“禁槍令”。然而,美國卻是世界上槍支最氾濫的國家,也是民間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每年美國涉槍事件特別是惡性涉槍事件逐年呈上升趨勢。美國每年因槍擊死亡人數平均都在3萬以上,可以説,控槍乏力已成美國之恥,涉槍事件是美國兩黨永遠解決不了也不想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涉及到背後龐大的利益集團和利益鏈條。這也成了多年來威脅美國民眾生命安全的一大頑疾。美國政客不僅不反思自身政策,反而喪心病狂想把槍支氾濫推廣到台灣,叫囂“台灣方面應開放民眾合法持有槍支”,包藏險惡禍心。美政客的目的有兩個方面:

 

其一,這是在向民進黨當局施壓。若成功,台灣勢必對槍支的需求量猛增,這將大大提高美國對臺軍售數量,美國軍工複合體就能大賺特賺,惠頓之類的美國政客當然也能撈到一些好處。根據有關媒體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在第二任期內大幅增加對臺軍售,目標是超過其首任期內18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報道援引匿名美國官員透露,預計未來4年內,美國批准對臺軍售的規模將超過特朗普第一任期。

 

其二,美國政客妄圖把台灣變成“刺猬島”“火藥庫”,強化台灣地區的所謂“自我防衛能力”,大搞“全民皆兵”,讓台灣自己打“巷戰”、“城鎮戰”。

 

一直以來,美國始終奉行“美國利益優先”,對台灣從來就沒安好心,更談不上要“保護”台灣。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地掠奪台灣資源,強迫臺積電赴美設廠,還要台灣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對台灣加徵比日本、韓國還要高的關稅稅率。據台灣媒體報道,近期美國對台灣加徵“對等關稅”,讓台灣傳統産業受到極大衝擊。據島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不得不休無薪假人數比7月底增加650多人,在實施無薪假的近4000人中,製造業員工佔比高達91%。

 

煽動台灣民眾“合法持槍” 美政客包藏禍心_fororder_捕獲1.JPG

 

不論美國的算盤打得多“精”,但台灣民眾看得非常清楚。對於美方這些“強盜行為”以及民進黨當局的“跪美賣臺”,台灣民眾的厭惡情緒越來越大。島內輿論指出,台灣民眾不僅“疑美”,還“厭美”、“仇美”。今年6月島內民調已顯示,高達66.2%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會為了美國利益出賣台灣地區;67%受訪者認為,美國把台灣作為與中國大陸對抗的籌碼。可見,台灣多數民眾已不信任美國。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與台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難怪賴清德的民望跌破三成創新低了。

 

台灣“中時新聞網”日前刊登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的文章,題為《特朗普正在窮臺 台灣不應盲目親美》。文章説,台灣必須認清,美國不是台灣的“盟友”。在美國的眼中,台灣僅是一個可以操縱、用以遏制大陸的地區。龐大的軍購吞噬了教育、社會福利與産業發展資源,台灣會窮。更可怕的是,一旦爆發衝突,戰場必然在台灣,台灣會危,而美國只會安然在遠方叫陣。這樣下去的結局,註定是“窮臺”與“危臺”。歷史早已給過警示,台灣的抉擇不該是盲目的“親美”與“從美”。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説過,“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奉勸民進黨當局認清美國真面目,莫再執迷不悟,甘當美國“以臺制華”的棋子,引狼入室。希望台灣民眾看清美國的狼子野心,看清未來大勢,“倚美謀獨”註定失敗,“以武謀獨”必將自取滅亡。(作者:言未央)

一場颱風吹出了賴清德自私專橫、罔顧民生的真面目

2025-07-15

“颱風已經過境一星期,但是我們看到南部的鄉親還是在受苦,有接近上萬的民眾還是沒有電可以用,家裏都持續在泡水,真的令人非常心痛。這個時候,綠營還在搞‘大罷免’,持續製造社會對立、搞政治鬥爭,忙著組織針對‘大罷免’的‘大繞境’,已經成為‘笑不出來的笑話’。”7月14日,台北市長蔣萬安重批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之下的民進黨表現。他説,有多少本來應該全力投入救災的民進黨官員這個時候應該要全力去救災,而不是去現場教訓災民。

 

一場颱風吹出了賴清德自私專橫、罔顧民生的真面目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75715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台灣南部災情嚴重。據臺當局災害應變中心9日通報,此次颱風共造成島內災情8040件,已導致2人死亡、708人受傷。目前島內農業災情通報總損失約14.5億元新台幣。文旦柚、香蕉、竹筍、柳橙等農作物種植業損失慘重。許多島內民眾在災後數天歷經無電、無水、無熱食的生活,苦不堪言。

 

面對災情,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一系列表現連日來遭到島內民眾的強烈批評。賴清德日前去台南北門勘災時,遭遇當地民眾嗆聲,“30幾個小時了都沒人關心!我們不要作秀,要實質的幫助啦”。有島內網友在社交平臺發佈的一段現場視頻可以聽到民眾不滿的抗議聲,而面對民眾陳情訴苦,賴清德僅揮手致意,未作任何回復,便轉身離去。雲林縣西螺鎮廖姓菜農在社群媒體發文控訴:“想幫農民發聲,被十幾個警察圍住,連衣服都被拉破。”很多災民對民進黨當局災情處理效率不滿,有留言表示,“自稱先進的台灣,面對災害卻沒有一套能迅速應變、即時支持民生需求的系統,別再用‘同理心’來合理化效率低落。”

 

一場颱風吹出了賴清德自私專橫、罔顧民生的真面目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75727

 

臉書粉絲專頁“政客爽”12日發文猛嗆:“災民低聲下氣地請求賴清德給予幫助,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實在無能為力搬傢具出去。而賴清德不是先安撫災民的情緒,而是霸氣地教育災民,好像大家都跟他小弟一樣要聽訓。賴清德整天搞“大罷免”、講長毛象化石,遇到一個災情手足無措只會做秀,難怪台南人會炸鍋。賴清德這麼會推責任、甩鍋,你去公園打太極拳好了”。13日,台中市長盧秀燕痛批賴清德救災姍姍來遲,“不搞正事、專搞鳥事”。台灣民眾黨台南市黨部副主委江明宗批,民進黨在民眾受災期間繼續忙著罷免宣講,台南市民的受災比不上民進黨的政治利益。受災戶成了可割可棄的棋子,誰還願意支持民進黨?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建設的海上光電設施被颱風“丹娜絲”吹散至台灣地區南部沿海,大型黑色浮臺結構體出現在屏東市、高雄市海岸。臺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日前召開“綠電賺飽,一吹就倒!上億元(新台幣)補助換來海上垃圾!”記者會,批評這都是錯誤能源政策及官商勾結所致。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蘇清泉稱,很多破碎裝置掉入海中污染海洋,當地居民苦笑稱,未來這些魚成了“籠子魚”,會自己發電。這聽起來很好笑,但實則令人痛心。這些物質不只是污染海洋,也很可能會讓台灣民眾吃下。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菁徽在記者會上披露,旭東環保科技公司拿了臺經濟部門1.3億元新台幣的補助發展綠能,也讓其股價從30多元新台幣一路漲到120元新台幣,島內民眾眼睜睜地看著納稅人的錢“一秒變垃圾”,颱風來襲讓整個計劃如“國王的新衣”。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柳採葳稱,旭東環保科技公司與民進黨關係匪淺,該公司董事名單中就有曾任屏東縣長的民進黨籍人士曹啟鴻。她爆料稱,該公司更曾捐出政治獻金各10萬元新台幣給民進黨籍民意代表鐘佳濱、吳沛憶。

 

一場颱風吹出了賴清德自私專橫、罔顧民生的真面目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15175739

 

一場颱風吹開了賴清德之流的偽裝,吹出了賴清德自私專橫、罔顧民生的真面目,其倒行逆施、內鬥萬能、施政無能,嚴重悖離島內主流民意,嚴重損害台灣企業、民眾切身利益。多項民調結果也充分表達了台灣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賴清德當局如繼續一意孤行,必遭民意反噬。(作者:左鎮)

展開全文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 “這是美國病 全世界絕無僅有”

2022-11-25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切薩皮克市超市所遭遇的是美國幾天內發生的又一起嚴重槍擊事件。今年以來,全美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已經超過600起。

 

根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截至11月23日,美國發生死傷達到4人及以上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已經達到608起。平均每週發生13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得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槍擊案造成21名學生和教師身亡;紐約州布法羅市超市發生的槍擊案導致10人遇害。多起槍擊事件還在羅利市造成5人死亡,孟菲斯市4人死亡,塔爾薩市4人死亡,薩克拉門托市6人死亡。這個名單還有很長很長。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 “這是美國病 全世界絕無僅有”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總檢察長 羅布·邦塔:我們知道,這是“美國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 “這是美國病 全世界絕無僅有”

 

佛羅裏達州帕克蘭中學槍擊事件倖存者 戴維·霍格:(槍擊事件)還將繼續發生,我們必須做些什麼來阻止它。

 

艾米麗經歷了今年7月4日發生在伊利諾伊州海蘭帕克市的槍擊事件。如今,她正在組織部分醫生開展社會活動,要求國會通過更多控槍措施。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 “這是美國病 全世界絕無僅有”

 

艾米麗:如今,在美國,槍支暴力已經成為兒童的“頭號殺手”。是時候將槍支暴力作為公共健康問題來處理了,聽一聽醫生對於處理這方面問題的建議。

 

美國槍支暴力頻發 “這是美國病 全世界絕無僅有”

 

根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今年以來全美已有近4萬人(39728人)因槍支暴力失去生命。

 

美國槍支暴力事件頻發,而國會兩黨在控槍問題上分歧尖銳,代表槍支製造商利益的遊説團體具有強大政治影響力等因素,造成美國槍支暴力頑疾難除且愈加陷入惡性循環中。

 

紐約市一名研究犯罪的專家近日表示同樣的槍支暴力案件在不同的年份重復上演,實在令人悲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此前在一篇文章中分析稱,“美國的槍支暴力循環是可悲的、可預測的和永久的”。

展開全文

外交部:批准槍支議定書是中方維護國際地區和平穩定的又一重大舉措

2023-12-20

12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2月1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交存了《槍支議定書》批准書。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批准《槍支議定書》將助推中國同發展中國家槍支管控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歷來高度重視槍支氾濫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區和平穩定帶來的多重挑戰。批准《槍支議定書》是中方落實全球安全倡議、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地區和平穩定的又一重大舉措。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刑事犯罪率最低、涉槍暴力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方願以此次批約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各方在輕小武器領域的交流合作,特別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能力建設,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孔祿淵)

展開全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賴清德該好自為之了

2025-04-27

賴清德自上臺以來實行的各項暴政終於讓不斷累積的民怨暴發了!4月26日下午,來自台灣各地的民眾冒雨走上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場所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表達憤怒和抗議,附近的中山南路、仁愛路、景福門周邊也擠滿集會人群。人們高喊“反獨裁”“賴清德下臺”等訴求,發出反對民進黨當局獨裁害臺的怒吼。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現場觀察,有不少來自各縣市的民眾遠道而來,甚至有人為此特地回到台灣參與遊行,只為吼出對民進黨的怨氣。帶著2個小孩的葉姓媽媽受訪表示,賴清德當局將台灣帶向兵兇戰危,兩岸瀕臨戰爭,身為一個媽媽怎麼會不憂心?2位分別9歲、10歲的小孩沿路帶著群眾高喊“賴清德下臺”,更是成為焦點。孩子們説,他們不想要戰爭,也不想讓父母擔心,因此小小年紀就走上街頭,只希望能追求和平。為了參加遊行專程回到台灣的方小姐則透露,她過去對政治一向不熱衷,但是民進黨執政下,兩岸氣氛詭譎,讓大家經常擔憂未來會走向戰爭。在外患頻頻下,在野陣營持續推動利民法案,賴清德當局卻看不見民眾的不滿,因此逼得民眾必須要自主站出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賴清德該好自為之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7193817

 

有民眾4月26日一早就拿著抗議司法不公的牌子到場。(圖片來自臺媒)

 

網友們紛紛在社交媒體發貼文表示,“我在現場,我驕傲”“人真的很多,下午3點多到現場,已經無法走進去,人就往外溢了,我在現場超感動”“4月26日還有下雨,不然就更多人了””這不是特定人物的選舉造勢場,只是台灣民眾對於賴清德不滿的抗議遊行,卻能聚集25萬人,民怨沸騰是真的。“……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上臺致辭,直斥民進黨當局的無能與獨裁。他指出,美國祭出關稅大刀而賴清德當局卻束手無策,這不就是無能嗎?賴清德將臺積電奉送給美國,這不就是不當嗎?當局用不當手段對付在野黨主席柯文哲,這不就是獨裁嗎?一個既無能又不當且獨裁的領導人,未來很可能進一步激化兩岸對抗。他説,“我當然更知道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工作並不好幹,但是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我不得不説出真心話,我言盡於此。請賴清德好自為之吧!”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説,當賴清德宣稱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不要忘記絕大多數臺澎金馬的人們都願意跟大陸和平發展、和平相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賴清德該好自為之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7193831

 

中評社發表快評指出,參與抗議集會的人數眾多,以“人潮”來形容並不為過,主辦單位宣佈有逾25萬人參加,不僅反映藍白政黨有危機感,也反映以藍白支持者為主、不分黨派的社會大眾有危機感,必須站出來表達心聲。不少台灣年輕人甚至青年學生參與,也是過往的藍營大型活動以年齡偏長者為主、年輕人偏少的情況有明顯的不同。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近日在“兩岸關係新形勢”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在島內外環境變化的擠壓下,民進黨當局陷入由“交流焦慮”“統一焦慮”“執政焦慮”“戰爭焦慮”“角色焦慮”“發展焦慮”“價值焦慮”等組成的多重焦慮中,左支右絀、上躥下跳,製造“綠色恐怖”,升高兩岸對立,阻撓兩岸交流,打壓在野政黨,導致島內政局亂象叢生。這顯然是民進黨當局深切感受到了統一大勢不可阻擋,在做垂死掙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賴清德該好自為之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427193841

 

據臺媒報道,TVBS資深主持人錢怡君于26日深夜曝光了預計在週一發佈的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從民調中可以看到,賴清德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是上任後首次不滿意大於滿意。

 

馬英九在活動現場還表示,“今天我們的抗議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我們要把這次反罷免行動變成對賴清德的不信任投票,讓他知所警惕,徹底檢討!“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在活動現場宣佈,國民黨5月20日之後將提出罷免賴清德,用民眾的力量推倒賴清德。朱立倫説:“還有24天,就是賴清德就職滿週年的日子,你不讓我們有和平的台灣、民主的明天,而是要讓獨裁成為現實,那麼民眾的聲音就會站出來!”

 

中國古語有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台灣民眾對賴清德的不滿已累積到高點,他們開始覺醒,站出來用實際行動反對賴清德的獨裁行徑。賴清德該好自為之、改弦更張了。(作者:左鎮)

展開全文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中國加入《槍支議定書》批准書

2023-12-20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19日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交存中國加入《槍支議定書》批准書。

 

張軍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槍支氾濫引發的各方面問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反對非法製造和販運槍支。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國內槍支管理,嚴格履行國際義務,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成為世界上最安全、涉槍暴力犯罪發案最少的國家之一。

 

張軍強調,批准《槍支議定書》是中國落實全球安全倡議、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中國對聯合國軍控和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進程的支持,充分展現中國積極履行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張軍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願以批准《槍支議定書》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各方在輕小武器領域的交流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能力建設,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槍支議定書》是《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所附議定書之一,于2001年在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2005年生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于2022年9月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上宣佈,中國已啟動加入該條約的國內法律程式。交存批准書,標誌著中國已完成相關法律程式。

 

新華社聯合國電

展開全文

臺報社論:偏執又自私,民進黨害慘台灣

2023-08-21

台灣《工商時報》8月20日發表題為《正視民進黨執政對台灣發展的危害》的社論,社論直指民進黨當局偏執自私害慘台灣。

 

文章分析指,民進黨全面掌權七年三個月,台灣的整體發展變得更好還是更壞?這是必須嚴肅檢討的重大問題。

 

這段時間是民進黨第一次同時掌握所謂“行政權”與“立法權”,可以暢行己意。民進黨也不客氣,把權力用盡用滿,甚至將權力伸展到本該自主的領域。也因為權力幾乎完全不受制約,所以民進黨將其本性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為民眾認清其性格、路數與政策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

 

島內民眾對民進黨掌權績效的評價如何?台灣民意基金會3個月前發佈民調報告指出,20歲以上台灣民眾中,51%表態不支持民進黨繼續當權。更值得注意的是,最不支持民進黨繼續當權的行業是自營商/企業主、高階白領、基層白領、軍公教人員及無業/待業者,其中以軍公教人員73%最為顯著。這幾類民眾多是社會中堅,受教育水準較高,且多對民進黨治理持負面評價。

 

民進黨掌權何以未獲民眾青睞?從近日備受熱議的民進黨前民代賴勁麟的“豐功偉績”即可了解。他旗下有多家綠色能源公司,主業就是高價賣綠電給臺電。賴勁麟憑什麼以外行人的資格主導綠能公司?一切都是關係。他可以當門神,協助打通賣電、土地、工程等要務。目前有案可查的是,由賴勁麟任董事長的雲豹(能源)公司2018年到2022年政治獻金的總額高達新台幣778萬元(1元新台幣約合0.23元人民幣——本網注),在非房地産公司中位居第三,多半捐給民進黨新潮流係的民代,被調侃為“綠友友就是綠油油”。

 

文章指出,該個案折射出很多問題,首先是民進黨偏執治理,把“反核”當做“神主牌”。因為能源政策失衡,所以發電成本大增,臺電一年虧損數千億,而且助長貪腐,豢養官商勾結的複合體。另則加重污染,平添能源輸入的風險。

 

出於選票考慮,臺電與中油的鉅額虧損由臺當局貼補;編列特別預算高達11次,濫肆開支;此外,武器採購配合美國規劃,勞保虧損不求善解,“新南向”政策不計成本效益,均讓財政大大失血。其中所涉及的政策盲點、意識形態偏執以及對重大問題的回避,無一不備受非議。

 

文章總結到,七年多來,民進黨將政黨利益的追求與政黨意志的貫徹置於台灣利益之上,在兩岸政策上毀棄交流的政治基礎,遂行“反中”“抗中”且全面附和美國,導致兩岸陷入兵兇戰危邊緣,嚴重危害台灣地區安全。同時,罔顧政務官該有的專業素養,用人唯親,以利指使,導致政策制定與執行水準的全面低落。

 

如果民進黨繼續掌權,其斷無改善的動力,反而將使台灣的問題更加惡化、安全更無保障、發展更加困難。民眾實應睜大眼睛,知所抉擇,用選票導正當局的治理方式。

展開全文

特朗普開始對美聯儲下手

2025-08-27

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晚宣佈,因美聯儲理事莉薩·庫克涉嫌“房貸欺詐”,他已經將她解職。美聯社評論説,這一舉動出人意料,是特朗普試圖控制美聯儲的最新舉措之一,並可能觸發一場法律戰。

 

特朗普:解職“有足夠理由”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公佈了一封他寫給庫克的信函。信函寫道,他有足夠理由將庫克解職,因為她被指控犯有房屋抵押貸款欺詐罪。

 

特朗普開始對美聯儲下手

美聯儲理事莉薩·庫克資料圖片。新華社/美聯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署長比爾·普爾特上周在社交媒體上指認庫克先後申報了兩處房産為其“主要住宅”以獲取更優惠利率,並將這一指控提交至司法部。特朗普當時轉發了相關報道,同時敦促庫克立即辭職。庫克則發聲明拒絕“在霸淩之下辭職”。

 

特朗普在25日的信函中寫道:“有充分理由相信你可能在一項或多項抵押貸款協議上作出了虛假陳述……你簽署了一份文件,證明密歇根州的一處房産將是你明年的主要住所。兩周後,你又簽了一份文件,聲明佐治亞州的一處房産將是你明年的主要住所。”

 

特朗普説,鋻於美聯儲在設定利率、監管準備金和成員銀行方面負有重大責任,以及庫克在財務問題上的“欺詐和潛在犯罪行為”,他依法作出立即將她解職的決定。

 

為何盯上庫克

 

近期,特朗普因不滿美聯儲不肯配合他降低基準利率,多次猛烈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喊話讓他提前卸任,如今又把矛頭對準庫克。

 

特朗普開始對美聯儲下手

7月3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華盛頓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庫克是美聯儲首名黑人女性理事,任期至2038年。她2022年5月就任美聯儲理事,先前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民主黨人奧巴馬任總統期間任職于經濟顧問委員會。

 

庫克曾表示,特朗普正在推進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抑制美國生産力,並可能迫使美聯儲在一個效率下降的經濟環境中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

 

近期,特朗普政府已經以涉嫌“房貸欺詐”為由對數名對立陣營人士發起調查,包括民主黨籍的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參議員亞當·希夫和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

 

解職庫克有何影響

 

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總統不能隨意解雇美聯儲官員。美國最高法院近期頒布的一項命令表明,總統不能僅因政策分歧就解雇美聯儲官員,而需要有正當理由,如對方有不當行為。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若庫克拒絕辭職,白宮與美聯儲可能在法律層面進行對峙。法律學者認為,特朗普政府必須在法庭上證明庫克確實存在抵押貸款欺詐行為,且其行為嚴重不當。

 

報道説,庫克一旦離任,將為特朗普任命一名更傾向支持降息的美聯儲理事鋪平道路。這是繼美聯儲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辭職後,特朗普在短期內獲得的第二個任命機會。特朗普本月7日已提名親信、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接替庫格勒。如果特朗普能在美聯儲7名理事中贏得多數支持,其對美聯儲政策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加強。

 

特朗普開始對美聯儲下手

這是6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斯蒂芬·米蘭。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美聯社説,特朗普解雇庫克可能會引發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律戰,極可能進入最高法院審理。而一旦相關判決導致美聯儲的獨立性受損,可能令市場對其控制通脹的能力失去信心,從而擾亂金融市場。

 

(記者:郭倩、馮玉婧)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