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談九三閱兵: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看到整齊的徒步方陣走過來,我血脈中的自豪感與榮耀在不斷僨張,這是屬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高光時刻。軍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就像是一個整體,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紀律性和精氣神太讓人欽佩。他們每一步都走得那麼堅定,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不可侵犯。這是我們台灣同胞最大的底氣。”台灣青年邱慶齡看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儀式後,心潮澎湃。他告訴記者,這個日子讓他尤其懷念祖輩丘逢甲。丘逢甲為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奮鬥了一生。今天,自己親眼看到祖國的強大,仿佛與祖輩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臺胞談九三閱兵: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_fororder_80年1

 

來源:央視新聞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閱兵盛況令全球矚目。台灣同胞小筠在看到抗戰老兵觀禮時,內心特別感動。她説:“很感謝這些老兵為我們打下如今的太平盛世,民族的苦難不能忘。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奮鬥,我們才走向了今天的美好、繁榮。”

 

今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在日本侵佔台灣的半個世紀裏,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從未停歇,台灣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臺胞先輩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有的在島內進行武裝抗日,有的跨越海峽奔赴大陸參加抗戰,還有的撰寫檄文以鼓舞士氣。近年來,公開整理的《台灣義勇隊檔案》以數百件原始檔案作為物證,完整記錄了台灣義勇隊以“保衛祖國、收復台灣”為宗旨,從籌備成立到開展抗戰活動,再到返回台灣的全部歷程,印證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客觀事實。小筠説,兩岸同胞以實際行動書寫出“有國才有家,愛家先愛國”的道理。站在今天回望,這不僅是記憶,更是兩岸血脈相連的最好驗證。我們應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作為抗戰軍人的後代,台灣青年郭先生自幼便從爺爺和奶奶的口中聽聞過無數抗日戰爭期間的慘烈往事,以及先烈們英勇犧牲的故事。他為祖輩抗戰的事跡感到自豪。“正是因為這些先輩的付出與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定生活。身為中國人,我們更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並肩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郭先生激動地説。

 

臺胞談九三閱兵: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_fororder_80年2

 

來源:央視新聞

 

閱兵活動中,《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衛黃河》……一首首誕生於抗戰烽火中的經典樂曲讓台灣青年劉育宇激動不已。他説:“我會發自內心地跟著一起唱,尤其是《歌唱祖國》的樂曲響起時,瞬間點燃了我心中的熱情。我好像看到祖國的壯麗山河、國家的繁榮發展。這一切都彰顯了中國人闊步向前的宏偉氣勢。”

 

在大陸工作多年的台灣青年陳先生走訪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等地方。他在了解抗戰歷史的同時,也深刻體悟到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來之不易。他希望繼續做好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讓更多台灣青年意識到,有強大的祖國做依靠,台灣會越來越好。 

 

臺胞談九三閱兵: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_fororder_80年3

 

來源:央視新聞

 

成都濃園創客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謝柏園長期在大陸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大陸的發展變化。他告訴記者:“我看到了國家如何給予人民保障,如何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另外,在觀看維和部隊方陣邁著鏗鏘的步伐接受檢閱時,我感受到了國家愈發強大的實力和擔當。”

 

近年來,大陸多次組織海外撤僑,從利比亞、也門、蘇丹撤僑,到巴以衝突爆發和海外臺胞遭遇颱風、地震等危險,大陸都與當地臺胞保持密切聯繫,及時提供協助。台灣青年劉育宇説:“祖國就是廣大台灣同胞的堅強後盾。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能感受到她的溫暖和力量。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我祝願祖國越來越好!”

 

臺胞談九三閱兵: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最大的底氣_fororder_80年44

 

來源:央視新聞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受訪的台灣同胞們不約而同地表達出一個共同的心聲:繼續肩負起兩岸交流的橋梁使命,讓更多台灣同胞了解大陸,用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作者:如之 常濱)

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激勵臺胞共擔民族大義、同譜復興新篇

2025-09-04

新華社記者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令廣大台灣同胞心潮澎湃、倍感振奮。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的各界臺胞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台灣同胞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秉持民族大義,擔負歷史責任,與大陸同胞攜手同心,共同書寫強國復興、國家統一的新篇章。

 

同仇敵愾鑄就偉大勝利

 

胸前佩戴剛剛獲頒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章,96歲的張秀卿凝視直播畫面,眼眶泛紅。這位曾活躍在浙閩抗日前線的台灣義勇隊少年團團員,至今記得戰火紛飛中與大陸同胞並肩抗日的情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的偉大戰爭’”。

 

“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倍感自豪。”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禮臺上,受邀觀禮的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感到非常光榮。他表示,先輩們用鮮血換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我們要永遠緬懷先烈。

 

來自台東的28歲台灣青年茆致遠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當天的紀念大會。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民族、全人類的高度,闡述了紀念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意義所在,格局宏大、發人深省。

 

“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喚起兩岸同胞共同的抗戰記憶。台灣《中國時報》董事長王豐回憶起母親跟他講述躲在地窖目睹日軍暴行的往事。“民族的苦難記憶畢生難忘,也昭示我們痛定思痛,捍衛和平。”

 

“這是一代代中華兒女用生命和信念鑄就的歷史迴響。”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就讀的臺生張詩涵説。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見證祖國滄桑巨變的張秀卿老人説,在全民族抗戰中,兩岸同胞都付出巨大犧牲。那時國家積貧積弱、動蕩不安,現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走上了國強民富的道路,年輕一代要記得來時路,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茆致遠表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鬥,中國從一窮二白、山河破碎到取得翻天覆地、盛世如畫的發展成就。“這是真正的自立自強,是我們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最為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同聲譴責“台獨”史觀

 

“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抗,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臺胞李維鎮在天安門觀禮臺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心情激動。他的三爺爺曾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他為祖輩的抗戰事跡感到驕傲。

 

通過電視直播觀看盛大閱兵,在上海的臺胞何怡君想像著80多年前,爺爺何學仁從台北出發奔赴延安參加抗戰的情景——1938年,這位台灣青年輾轉千里投身八路軍,在冀魯豫根據地堅持抗戰。“國在家才在,國興家更興!”爺爺的叮囑,何怡君始終牢記心中。

 

從台灣同胞“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的英勇抗爭,到“四萬萬人齊蹈厲”的全民族抗戰,兩岸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共築抵禦外侮的鋼鐵長城,鐫刻同仇敵愾的深深印記。

 

“這是兩岸同胞榮辱與共的歷史。”台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王永説,全民族抗戰爆發後,數萬台灣同胞本著“欲救台灣必先救祖國”的信念,前仆後繼奔赴大陸投身抗日救亡。

 

觀看盛大閱兵,讓台灣抗日誌士林正亨之子林義旻想起了家族用生命傳承的“家國同構,國比家大”的祖訓。作為台灣望族霧峰林家後人,林正亨曾參加廣西崑崙關戰役、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霧峰林家幾代人接續保臺衛國、抵禦外侮,激勵著林義旻的家國情懷。

 

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歪曲抗戰歷史,淡化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散播“台獨”史觀,遭到廣大台灣同胞的批評和反對,也讓林義旻十分痛心和憤慨。“80年前,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的重要成果。歷史不能遺忘,更不容歪曲。”他説。

 

今年7月,茆致遠穿著寫有“中國青年”字樣的T恤,在上海參加電影《南京照相館》路演活動。“我們這一輩台灣青年,有責任認清‘台獨’勢力的卑劣本性,堅持正確史觀,堅決維護包括台灣光復在內的抗日戰爭勝利成果。”他説。

 

同心共繪民族復興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號召,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許多臺胞深感使命在肩。

 

“習總書記振聾發聵的話語,在我心中迴響。”李維鎮説,兩岸同胞應銘記中華民族共同的抗戰記憶,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團結一致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今天的我們有無比的底氣與信心,向著未來奔赴。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命運與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不可阻擋。”林義旻説。

 

“民族復興離不開國家統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僅是中華民族歷史使命的一部分,也是台灣長遠發展與安全福祉的根本保障。”張詩涵説。

 

紀念大會結束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臺胞心中久久激蕩。何怡君表示,爺爺那輩“為國家生存、民族復興而戰”,現在我們要賡續血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站在今天的歷史節點上,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要思考作為中華兒女,如何在新時代繼承先烈遺志,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吳家瑩説。

 

王豐説,我們這一代中華兒女眼前有兩大任務,期待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奮鬥來完成,那就是國家完全統一和民族偉大復興。

 

“兩岸本是一家人,應該齊心協力,守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在大陸的十年間,茆致遠親身體會兩岸融合發展的廣闊空間。他説,兩岸青年要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將實現祖國統一作為光榮使命,用實際行動告慰為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 

展開全文

共護和平、共創復興——在湘臺商臺胞熱議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

2025-09-04

中國台灣網9月4日訊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舉行,在湘臺商臺胞自發組織觀看了九三閱兵直播,一致認為九三閱兵彰顯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展示了中國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的自信底氣與強大實力。臺商臺胞紛紛表示,希望能把握祖國大陸發展機遇,共同參與民族復興進程。

 

共護和平、共創復興——在湘臺商臺胞熱議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

 

株洲市臺協收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直播。(中國台灣網發)

 

株洲市臺協會長李女士觀看完閱兵儀式後深受感動,她認為大陸的繁榮發展給臺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大陸工作、生活和創業,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永州市臺商翟先生激動地説:“那整齊劃一的步伐,是國家力量最直觀的體現。正步聲震天,擺頭精準如一,背後是無數日夜苦練,是極致紀律和集體精神的凝聚。它帶來的不只是視覺震撼,更有深入人心的秩序感和安全感,讓人一下子就明白啥叫‘鋼鐵長城’。”

 

當空中護旗梯隊懸挂國旗飛過天安門,尤其看到殲擊機梯隊時,常德市臺胞林女士感慨道:“看到祖國國防力量的跨越式發展,讓我熱血沸騰。”大家為祖國威嚴整齊的軍容軍貌所震撼,對展示的高科技裝備讚嘆不已。郴州市臺協會長楊先生説:“和平與發展來之不易,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攜手開創未來。”

 

“我和台灣許多愛國同胞一樣,對閱兵滿懷自豪與期待。唯有團結一心、國家強大,才能為兩岸同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岳陽市臺商連先生表示,願與其他愛國臺胞一道,支持祖國統一,共護和平、共創復興。

 

“作為岳陽臺商協會會長,我將一如既往地投身推進兩岸和平發展的事業。”岳陽市臺協會長蔡先生表示,九三閱兵是對歷史的銘記,也是對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莊嚴宣示,更是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一歷史與法理事實的重申,任何企圖割裂兩岸的行徑都將被歷史車輪碾碎。

 

共護和平、共創復興——在湘臺商臺胞熱議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

 

郴州市臺協收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直播。(中國台灣網發)

 

郴州市臺協會長王先生表示,通過觀看閱兵式,看到國家真正強大起來了,他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驕傲,衷心祝福偉大祖國明天更美好。他堅定地説:“我將繼續致力於帶領協會積極推進兩岸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國台灣網、湖南省臺辦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

“山河記得,我們也記得”——台灣人士觀禮九三閱兵

2025-09-04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李百加 楊程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受邀前來觀禮的台灣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盼兩岸同胞共護歷史記憶、共促民族復興。

 

紀念大會開始前,聯合軍樂團和合唱團奏唱抗戰歌曲《松花江上》,讓台灣退役少校呂禮詩感觸頗深。

 

“‘九一八’事變拉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此後十四載浴血抗爭、艱苦卓絕,才換得中國最終的勝利榮光。”他説,歌曲旋律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溯,更是提醒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告慰為民族解放事業流血流汗的先輩,“山河記得,我們也記得”。

 

呂禮詩指出,抗戰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不分地域、黨派,同仇敵愾、浴血奮戰換來的民族榮光。兩岸同胞需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歷史記憶、共促民族復興。

 

“很震撼,很感動。”新黨副秘書長遊智彬説:“習近平主席與觀禮的老兵握手。任何為國家民族奉獻的人,將永遠被懷念、被歌頌。”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對中新社記者説,觀禮的老兵得知她來自台灣,還特別上前打招呼。

 

今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抗戰勝利是台灣光復的前提,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結果。”紀欣説,日據50年,台灣抗日運動從未間斷,展現出台灣同胞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秘書長蔡裕榮表示,抗戰時期,兩岸同胞共同作戰,命運息息相關。“習近平主席講話中所説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是對歷史大勢的判斷,台灣青年當有此信心。”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