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談九三閱兵:每一個細節都訴説著祖國的強大

我是來自台灣的青年劉育宇。9月3日,我有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現場觀禮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盛大閱兵儀式上那震撼人心的畫面至今仍在我腦海中翻滾——從前一晚駛過長安街的坦克的轟鳴聲到當天上午近在眼前的“鋼鐵洪流”,再加上軍樂團現場演奏和天安門廣場那激動人心的現場氛圍,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説著祖國大陸強大的底氣與能力,展示著國家守護民眾的堅實力量。​

 

臺胞談九三閱兵:每一個細節都訴説著祖國的強大_fororder_九三閱兵3.JPG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日,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勝利之日,是屬於中國人民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的盛大節日。當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無人作戰裝備方陣緩緩駛過觀禮臺時,全場觀眾的目光和手機鏡頭幾乎瞬間被吸引。小巧精悍的無人戰車,透著冷硬的科技感。它們不再是科幻小説中的虛構物品,而是切實存在的現代戰鬥力量。緊隨其後的無人飛行器編隊更是令全場觀眾驚訝。恐怕只有在現場才能真切感受到,無人僚機和偵察機的體型是如此龐大。這些功能強大的“空中哨兵”將徹底顛覆傳統空戰的形式。讓人心潮澎湃的還有戰略導彈方隊,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導彈不僅型號眾多且非常低調有內涵。誠如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所説,閱兵中一個個受閱方隊威武雄壯,一件件新式武器裝備震撼亮相,展示了解放軍體系作戰能力、新域新質戰力,彰顯了我們維護和平、捍衛正義的決心和能力,也彰顯了我們維護統一、反對“台獨”的決心和能力。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歡欣鼓舞,無不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臺胞談九三閱兵:每一個細節都訴説著祖國的強大_fororder_九三閱兵2.JPG

 

回望歷史,抗日戰爭的硝煙雖已散去80 年,但那段血淚交織的歲月我們永遠不能忘懷。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列島等領土割讓給日本。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強佔中國東三省。1937年,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1945 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50年的時間裏,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慘無人道的屠殺、殘酷的“三光”政策、駭人聽聞的細菌戰、化學戰……中華大地上,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無數同胞失去生命。

 

抗戰勝利是全民族共同浴血奮戰換來的。在日本佔據台灣的50年裏,台灣同胞不屈不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先後有65萬多名台灣同胞慷慨赴死,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早年台灣少數民族同胞發起的霧社起義,到李友邦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再到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同胞始終參與、支持抗戰,盼望勝利之日到來。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不容篡改,也不容抹殺。反觀民進黨當局不僅諱言抗戰勝利、日本戰敗,還戀殖情結深重,一再美化侵略歷史和侵略者、殖民者,這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挑戰人類社會正義良知。

 

臺胞談九三閱兵:每一個細節都訴説著祖國的強大_fororder_九三閱兵4.JPG

 

未來,我們或許還會面臨各種挑戰,但只要想到閱兵儀式那震撼的一幕幕,想到那些守護家國的堅實力量,我的安全感就會油然而生,心裏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作為台灣青年,我們應當正視歷史,學習並傳承好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共同守護好、建設好我們自己的家園。(作者:劉育宇)

台灣輿論盛讚九三閱兵 痛批賴清德背叛歷史謀“獨”挑釁

2025-09-05

青山埋忠骨,熱血昭日明。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以盛大閱兵儀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台灣島內輿論對此高度關注,並盛讚九三閱兵,相關話題引發熱議。

 

台灣輿論盛讚九三閱兵 痛批賴清德背叛歷史謀“獨”挑釁_fororder_1

 

此次紀念活動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島內熱議最多的是如何面對抗戰的真實歷史,和平對於中華民族、台灣同胞的巨大意義,以及台灣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在天安門廣場參加紀念活動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滅國之戰,是我們共同的歷史,不分省籍、不分黨派。她説:“我始終堅信,歷史不能被遺忘,更不容扭曲。”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指出,偉大的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頁。歷史提醒我們,戰爭帶來的是無可挽回的災難,唯有堅持和平,才是永遠的正道。

 

中評社發表社論指出,抗戰是共同歷史,紀念抗戰是最基本的人性良知與民族認同。閱兵場上,挺拔的軍姿是民族的脊梁。在推進兩岸統一的進程中,需有越來越多像洪秀柱這樣勇於與“台獨”勢力作鬥爭的人,他們也是脊梁。正如閱兵式上響起的《和平頌》,那些震撼世界的裝備展示,最終都要落腳于一個樸素的真理:強大的國防,是和平最可靠的盾牌。

 

“希望兩岸要往和平方向走,汲取戰爭的殘酷和教訓。”前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表示,透過紀念活動可以讓大家了解戰爭的殘酷和可怕。兩岸都是中國人,如果發生衝突就是內戰,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是最讓人痛心的戰爭形式。這是海峽兩岸中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絕對是可以避免的。

 

在九三閱兵現場,多位台灣同胞都表示,當現場提到“統一”時,周圍觀眾的情緒都特別強烈,大家都自發鼓掌歡呼,還有的揮舞著國旗。中時新聞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徹底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民心所向,決心之堅前所未有,這是九三閱兵釋放出的一個重要訊息。《中國時報》董事長王豐表示,“兩岸同胞都將國家統一、民族復興視為共同努力奮鬥的目標”。

 

台灣輿論盛讚九三閱兵 痛批賴清德背叛歷史謀“獨”挑釁_fororder_圖4

 

近日,台灣退役將領張延廷對大陸閱兵活動的分析衝上了網絡熱搜。張延廷指出,解放軍的閱兵展示令人深感震撼,台灣同胞對此最大的感受是:大陸力量的增長,再次重擊“台獨”,必將更好維護兩岸和平。台灣的未來在於祖國完全統一,民進黨當局妄想的“以武謀獨”是死路一條,“倚外謀獨”也絕無可能。

 

台灣《旺報》發表社論表示,大陸舉行九三閱兵,除紀念戰爭中犧牲的3500萬軍民同胞,除宣揚“勿忘國恥、強軍興國”的歷史意義外,更具有展現軍事硬實力與朋友圈軟實力兩大戰略力量之意。中時新聞網發表署名文章《大陸九三閱兵 從小米加步槍到無人戰場》指出,大陸在9月3日舉行的閱兵讓人門見證了一支從小米加步槍到無人戰場跨越式進步的軍隊。至於台灣,想以戰爭來取勝解放軍的可能性越發不可能。如何聽取大陸以軍力展示來保障世界和平的宣言,共同營造兩岸和平,才是正確的道路。任何對大陸的挑釁行為,最終只會帶來毀滅,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的話。

 

台灣輿論盛讚九三閱兵 痛批賴清德背叛歷史謀“獨”挑釁_fororder_2

 

在這個舉國歡慶、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日子,賴清德之流卻要尋求挑釁,大放厥詞,美化侵略,煽動對立對抗。賴清德3日發文,除了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的關鍵日子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日”外,還對“日本侵略中國”等關鍵事實避而不談,通篇不見“抗日戰爭”“日本戰敗投降”等詞彙;對於大陸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台灣陸委會稱,“中國共産黨對抗戰毫無貢獻”。賴清德之流的言論完全喪失民族立場,公然挑戰正義良知,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充分暴露“台獨”分裂勢力背叛歷史、背叛民族、褻瀆先烈、泯滅良知的醜陋面目和邪惡本質,引發島內輿論撻伐和痛斥。中國時報以《紀念抗戰勝利 兩岸共同歷史》為標題發表社論説,抗戰是全中國人民的生存之戰,抗戰勝利當然值得全中國人民慶祝。要質疑的是,為什麼今天的賴清德當局不肯承認抗戰勝利?賴清德連史實都要扭曲,還有何史觀可言?

 

曾經在現場參加過兩次閱兵活動的台灣青年王炳忠在自已的媒體賬號發文表示,今時今日大陸的富強,包括九三閱兵展示的軍力,都不再是台灣的威脅,而是我們的靠山,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台獨”不可行。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説:“如果你是民進黨、青鳥,看完大陸九三閱兵之後,就會覺得萬念俱灰。但是,你如果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就會無比驕傲。九三閱兵之後,世界再也沒有人敢欺負中國。”台灣眾多網友留言表示,“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今天真的很驕傲”“身在台灣省的中國人,共同紀念中華民族抗戰勝利,中華民族永遠昌盛”“儘管政治體系不同,依然為了中國人民跟中國的強大而驕傲”。無懼台灣陸委會關於“不要呼應大陸所謂‘統戰’宣傳,尤其是九三閱兵”的威脅恐嚇。舒淇、伊能靜、吳奇隆、楊宗緯、文淇、吳慷仁、顏人中等多名台灣藝人也紛紛在社交平臺轉發央視新聞貼文,表達銘記歷史、紀念英烈、珍視和平的心聲。

 

台灣輿論盛讚九三閱兵 痛批賴清德背叛歷史謀“獨”挑釁_fororder_3

 

正如閱兵儀式上受閱飛機懸挂的條幅所書寫的那樣: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只要是秉持正義、熱愛和平、希望發展的兩岸同胞,就一定會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賡續愛國傳統,秉持民族大義,維護勝利成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山河同一脈,眾志中華情。只要兩岸同胞攜手同心,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定能早日到來。(作者:左鎮)

展開全文

臺青觀看九三閱兵:抗戰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

2025-09-04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張楊彬 黃欣欣)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3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在大陸的台灣青年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抗戰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

 

“震撼、感動、自豪。”北京師範大學臺生劉育宇當日受邀來到觀禮臺,他説,8萬羽和平鴿振翅飛翔,在場青年無不被熱烈氣氛感染。

 

坐在劉育宇不遠處的,還有在四川創業的臺青李偉國,他來大陸發展已有九年。“抗日戰爭勝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鬥的結果,”李偉國説,此次閱兵式有不少受邀觀禮的臺胞來到現場,“正因兩岸同胞的共同付出,才有今天的和平安寧”。

 

北京大學臺生、台灣自媒體博主楊大譽在學校觀看閱兵直播。他的祖父是四川抗戰老兵,曾作為醫官參與雲南松山戰役,親歷中國軍隊草鞋作戰、物資匱乏的艱難時刻。楊大譽感慨,如今鋼鐵鑄就堅盾,“我們終於告別了用血肉之軀填補裝備差距的悲壯歲月”。

 

楊大譽表示,大陸尊重歷史、尊重抗日戰士,“爺爺他們沒有被忘記”。

 

“抗戰勝利是全民族共同浴血奮戰換來的。”劉育宇説,從早年台灣少數民族同胞發起的霧社起義,到李友邦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再到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同胞始終參與、支持抗戰,盼望勝利之日到來。

 

楊大譽表示,兩岸攜手紀念抗戰勝利,對反擊民進黨當局“台獨史觀”至關重要。李偉國也提到,台灣教科書上關於抗日曆史的篇幅不斷減少,實屬不該。他呼籲兩岸同胞“不能忘本”。

 

“珍惜歷史,珍惜和平,抗戰艱辛不該被遺忘。”在大陸高校任教的臺胞梁洲輔觀看閱兵式後對記者説,歷史不會忘記,真相會被銘記,“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展開全文

九三閱兵讓島內社會震撼,賴清德卻依舊掩耳盜鈴?

2025-09-05

九三閱兵讓島內社會震撼,賴清德卻依舊掩耳盜鈴?

 

九三閱兵3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多款國之重器集中亮相,引發台灣島內極大關注。台灣媒體進行了詳細的報道,不少自媒體通過社交平臺全程直播,台灣網友一邊看直播一邊留言互動,島內名人則通過各種渠道點評分析。總體來看,台灣社會對於九三閱兵的反應可以概括為熱度高和讚嘆多。

 

熱度高到什麼程度?從以下細節可窺見一二。在YouTube平臺,不少島內媒體和自媒體的頻道都對九三閱兵進行了全程直播。截至5日上午12時,“頭條開講”的播放量達166萬次、“全球軍武頻道”播放量為77萬次,而網紅“館長”陳之漢在直播時,最高在線人數超10萬人,留言數量累計超過1.6萬條。島內網友説,“全辦公室都在看直播”。此外,有媒體還注意到,三立新聞等深綠媒體也對九三閱兵進行了直播。

 

而無論是受邀到現場觀禮的台灣同胞,還是通過線上觀看直播的島內民眾,都直觀感受到了解放軍現代化、信息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他們不僅震撼和驚嘆,更多的是充滿了驕傲和自豪。島內媒體名人和軍事專家也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去分析,讚嘆大陸軍事實力的日益強大,同時還示警民進黨當局應該看清楚兩岸軍事的懸殊,指出這次九三閱兵也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有效威懾。

 

與島內社會的積極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進黨當局和賴清德卻擺出了一副對抗的姿態。臺陸委會一再威脅恐嚇“台灣人不要參加九三閱兵”,賴清德則發文對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説三道四。他宣稱“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更相信手中的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並含沙射影誣衊攻擊大陸社會制度。其言論充分暴露“台獨”分裂勢力背叛歷史、背叛民族、褻瀆先烈、泯滅良知的醜陋面目和邪惡本質。

 

九三閱兵呈現的新式裝備、體系化作戰和無人化智慧作戰能力等,展示了大陸強大軍事實力,更傳遞出了清楚的信號:“台獨”武裝在解放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任何“謀獨”挑釁都是自不量力。“台獨”分裂勢力若繼續執迷不悟、一意孤行,最終只會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文/郭大路)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