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臺胞談九三閱兵:每一個細節都訴説著祖國的強大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5-09-11 10:35:06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我是來自台灣的青年劉育宇。9月3日,我有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現場觀禮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盛大閱兵儀式上那震撼人心的畫面至今仍在我腦海中翻滾——從前一晚駛過長安街的坦克的轟鳴聲到當天上午近在眼前的“鋼鐵洪流”,再加上軍樂團現場演奏和天安門廣場那激動人心的現場氛圍,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説著祖國大陸強大的底氣與能力,展示著國家守護民眾的堅實力量。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日,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勝利之日,是屬於中國人民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的盛大節日。當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無人作戰裝備方陣緩緩駛過觀禮臺時,全場觀眾的目光和手機鏡頭幾乎瞬間被吸引。小巧精悍的無人戰車,透著冷硬的科技感。它們不再是科幻小説中的虛構物品,而是切實存在的現代戰鬥力量。緊隨其後的無人飛行器編隊更是令全場觀眾驚訝。恐怕只有在現場才能真切感受到,無人僚機和偵察機的體型是如此龐大。這些功能強大的“空中哨兵”將徹底顛覆傳統空戰的形式。讓人心潮澎湃的還有戰略導彈方隊,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導彈不僅型號眾多且非常低調有內涵。誠如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所説,閱兵中一個個受閱方隊威武雄壯,一件件新式武器裝備震撼亮相,展示了解放軍體系作戰能力、新域新質戰力,彰顯了我們維護和平、捍衛正義的決心和能力,也彰顯了我們維護統一、反對“台獨”的決心和能力。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歡欣鼓舞,無不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回望歷史,抗日戰爭的硝煙雖已散去80 年,但那段血淚交織的歲月我們永遠不能忘懷。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列島等領土割讓給日本。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強佔中國東三省。1937年,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1945 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這50年的時間裏,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慘無人道的屠殺、殘酷的“三光”政策、駭人聽聞的細菌戰、化學戰……中華大地上,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無數同胞失去生命。
抗戰勝利是全民族共同浴血奮戰換來的。在日本佔據台灣的50年裏,台灣同胞不屈不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先後有65萬多名台灣同胞慷慨赴死,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早年台灣少數民族同胞發起的霧社起義,到李友邦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再到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同胞始終參與、支持抗戰,盼望勝利之日到來。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不容篡改,也不容抹殺。反觀民進黨當局不僅諱言抗戰勝利、日本戰敗,還戀殖情結深重,一再美化侵略歷史和侵略者、殖民者,這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挑戰人類社會正義良知。
未來,我們或許還會面臨各種挑戰,但只要想到閱兵儀式那震撼的一幕幕,想到那些守護家國的堅實力量,我的安全感就會油然而生,心裏也就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作為台灣青年,我們應當正視歷史,學習並傳承好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共同守護好、建設好我們自己的家園。(作者:劉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