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賴清德大言不慚包藏禍心 謀“獨”挑釁危害台灣

10月10日,賴清德在台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毫無例外,其講話充滿自吹自擂的虛言,充滿悉心編織的謊言,充滿謀“獨”挑釁的謬論,再度流露出其狂妄、虛偽、偏執的性格特質,暴露其頑固“台獨”立場。

 

賴清德大言不慚包藏禍心 謀“獨”挑釁危害台灣_fororder_截圖51010.JPG

 

講話充滿自吹自擂的虛言,大話連篇。賴清德在講話中,妄言“今年是台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自詡“台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鼓噪“民主對抗威權”。現實卻是,賴清德上臺以來,不擇手段打壓在野力量,假借“民主”之名大搞政治惡鬥,進一步令台灣“民主”淪為政治把戲和世人的笑柄。賴清德妄言自己的使命是“提升台灣乃至全球的産業及經濟發展,為台灣人民及世界創造更好的生活福祉”,並鼓吹要打造“護臺群山”。然而,其當政以來,台灣經濟既面臨結構失衡加劇的內在矛盾,又面臨加入區域貿易協定無法破局的困境,還面臨美國對臺輸美商品加徵“20%+N”疊加關稅帶來的新衝擊,在區域經濟加速整合和世界經濟格局重塑中正加快被邊緣化;台灣地區關鍵的産業鏈供應鏈加速向島外轉移,所謂的“護臺神山”晶片産業正面臨被美國逐步“掏空”的風險,臺積電恐變為“美積電”。試問賴清德當局,何以保障和提升2300多萬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賴清德大言不慚包藏禍心 謀“獨”挑釁危害台灣_fororder_截圖4 1010.JPG

 

講話充滿悉心編織的謊言,錯誤百齣。一是其錯誤的兩岸關係認知。賴清德刻意歪曲兩岸關係的歷史和現狀,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無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法理事實和客觀現狀,妄言大陸應“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二是其錯誤的二戰史觀。賴清德以二戰“終戰80週年”來代替“勝利80週年”,與日本對二戰的認知完全一致,粉飾和美化日本殖民侵略之心昭然若揭,以“跪舔”意圖換取日本對民進黨當局的更多支持,增加其“倚外謀獨”的籌碼。

 

講話充滿謀“獨”挑釁的謬論,貽害無窮。賴清德妄言,台灣地區2026年的防務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的3%,並且會在2030年之前達到GDP的5%,頑固推進“以武謀獨”。賴清德增加防務預算的深層次動因是加大自美採購軍事武器,表面的理由是所謂“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實質上是通過軍購向美“輸誠表忠”,以避免遭美徹底拋棄,繼續做“倚美謀獨”的“美夢”。賴清德鼓吹所謂“構建全社會防衛韌性”,提到上個月發佈了最新版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並將把這本手冊逐步推廣到家家戶戶,鼓動全民參與,實質上是妄圖將台灣民眾強行綁上“台獨”戰車,讓台灣民眾充當民進黨謀取私利的工具和炮灰。

 

賴清德大言不慚包藏禍心 謀“獨”挑釁危害台灣_fororder_截圖1 1010.JPG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意圖繼續“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的嚴重破壞,損害的是廣大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兩岸有識之士,特別是台灣各界有識之士,應更加清醒、更加充分認識到賴清德當局謀“獨”挑釁、倒行逆施的危害,更好地團結起來,更加堅定有力地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攜手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確保台灣長治久安,共創和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未來。(作者:周小柯)

“雙十”這場秀,藏不住賴清德的心虛

2025-10-11

賴清德在今年所謂“雙十”講話中,試圖把自己包裝成“民主守護者”和“經濟建設者”。他高調宣稱台灣經濟成長“亞洲第一”,描繪所謂“AI新十大建設”,並在臺海問題上刻意製造“威脅論”,宣稱要打造“台灣之盾”、擴充軍費、強化防務體系。與此同時,他閉口不談政府救災不力,卻稱讚花蓮災後自發救援的“鏟子超人”體現了“台灣精神”,將民眾自救美化為“官方政績”。然而,這篇數千字的講話,實質內容卻乏善可陳——經濟數字堆砌成虛假繁榮,強硬口號掩蓋安全焦慮,民意只被當作修辭點綴。

 

賴清德的“技術型”吹噓很快迎來了打臉。“被‘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被‘去中化’激化的戰爭機率、被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被‘關稅談判’有可能會犧牲的台灣未來”,同場發言的韓國瑜用這幾個“隱形堰塞湖”的比喻,澆滅了賴清德自導自演的政治秀。這些都是賴清德不願面對的真問題。他不去談臺海風險如何化解,不去講經濟結構怎麼調整,不去反思社會分裂為何加劇,只是不斷地“包裝”,把問題説成希望,把危機説成進步,甚至把群眾的不安説成“團結的力量”。

 

所謂“台灣之盾”,只是昂貴的幻象;所謂“團結”,不過是黨派對立下的虛假敘事。賴清德競選時提出的“桃竹苗大矽谷計劃”的進度現在為零,所謂“AI新十大建設”更是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實效。“鏟子超人”言論更是諷刺,那些在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後,自發穿著雨鞋、拿起鏟子、不遠千里前去馳援受災鄉親的“鏟子超人”,也成為賴清德演説中的煽情道具,被用以強調“社會韌性”。台灣民眾的善良和勇敢本值得尊敬,但賴清德把他們的自救變成政績,充斥著貪功塞責的虛偽。

 

在兩岸問題上,賴清德繼續玩“話術遊戲”,顛倒黑白、挑戰法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歷史文件早已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從中國竊取的包括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所有領土。這是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的國際法依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而賴清德卻試圖用日本右翼的“終戰敘事”取代中國抗戰勝利的史實,以模糊台灣回歸中國的歷史進程。賴清德還公然挑戰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妄圖以“中國不能代表台灣”的謬論撼動國際共識,蓄意對抗戰後國際秩序,進行政治冒險。

 

賴清德宣稱要打造所謂“台灣之盾”,還要比照以色列“鐵穹系統”,並且將軍費拉高到GDP的3%,甚至5%。這種説法聽起來氣勢很大,其實是讓全台灣為他的冥頑不化和政治操弄買單。以“威脅”塑造認同,以“對抗”維持團結,這是近年來民進黨慣用的政治動員燃料。實質上,這是強迫台灣社會在心理上與戰爭共存,在“買安全感”的惡性循環中不斷沉淪,全然不顧美國在軍購過程中漫天要價,更不管民眾迫切的民生訴求。

 

賴清德的“雙十”演講看似高調,其實充滿焦慮。他用漂亮話語掩蓋空虛,用對抗大陸掩蓋無力,用虛構的“精神”安慰自己。賴清德講話時的冷清場面——廣場空位密布,民眾反應冷淡——也與他高喊的“團結台灣”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賴當局的無能暴露無遺。歷史最終會證明,嘴上的“台灣之盾”,終究擋不住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大陸的綜合實力、民眾向心力、國際地位都在持續上升,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希望臺海和平,“倚外謀獨”、抗拒統一,註定會失敗。

 

人心所向業已昭示大義。儘管民進黨當局各種設限、百般阻撓,但2024年臺赴陸游客仍佔臺出境旅遊總人次的16.4%,大陸穩居第二大目的地;臺生報考大陸高校人數熱度不減;兩岸婚姻、就業、創業合作持續增加。這些事實已然證明,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認識到,只有推動兩岸關係健康發展,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與尊嚴。賴清德若真關心“世世代代的安身立命”,就該看到這一趨勢,而非以政治操弄製造隔閡。

展開全文

謀“獨”挑釁是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評賴清德“雙十”講話

2025-10-11

新華社記者

 

賴清德10日在台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其中涉兩岸關係內容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繼續渲染所謂“大陸威脅”,充斥對抗企圖,違背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歪曲二戰歷史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再次暴露其冥頑不化的“台獨”本性。

 

賴清德在講話中稱,期待大陸“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這完全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真正的臺海現狀,是不容置疑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企圖改變這一現狀的正是賴清德當局,破壞臺海和平的也是賴清德當局。上臺一年多來,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不斷煽動“反中抗中”,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持續升高兩岸對立對抗、加劇臺海緊張局勢,窮兵黷武、“備戰謀獨”,把台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製造者”。賴清德當局一邊破壞臺海和平、企圖分裂國家,一邊欺騙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但掩蓋不了真相——其一再謀“獨”挑釁是給臺海和平帶來嚴重威脅的根源。

 

賴清德在講話中渲染所謂“大陸威脅”,鼓吹“通過實力維護和平”,宣稱要將明年度台灣地區防務預算提高至GDP的3%以上,在2030年前提高至GDP的5%,以“展現決心”。賴清德還號召台灣民眾共同“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不自量力、自以為是的叫囂再次表明,其為一黨私利,罔顧島內主流民意,企圖“以武謀獨”,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大搞“全民皆兵”,把台灣民眾綁上“台獨”戰車,升高臺海緊張局勢,是對台灣民眾安全與利益的最大威脅。他的講話中鮮見為台灣民眾過上“好的日子”而規劃的具體目標,對於防務預算卻精確到年份和具體數據,再次印證其“治理荒腔走板,只會畫大餅”和對民生福祉的漠視。有台灣民意代表測算,若台灣地區5%的GDP編成防務預算,即代表當局總支出的40%將是防務支出,將嚴重排擠社會福利、教育等支出。賴清德當局甘當外部勢力“提款機”,將本可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納稅人血汗錢浪費在購買武器、討好外部勢力上,必定擠壓台灣社會民生支出,甚至拖垮島內經濟,只會把台灣推入災難境地。“以武謀獨”註定失敗,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識到不能成為“台獨”冒進的犧牲品,認識到“台獨”是絕路、統一擋不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然而,賴清德在當天的演説中頑固抱持錯誤史觀,站在侵略者的角度,以“終戰80週年”來代替“二戰勝利80週年”。試問賴清德:你既然站在當年軍國主義的立場回顧二戰歷史,今天又有何臉面高喊和平?

 

《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國際法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威性不容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容挑戰。賴清德在講話中再次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結局只能是一敗塗地。

 

“台獨”分裂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倚外謀獨”“以武謀獨”與和平背道而馳。奉勸賴清德,如果真想要維護和平,就應該放棄“台獨”分裂立場,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承認台灣回歸中國這一二戰勝利成果。違背民意、違逆大勢的“台獨”圖謀只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展開全文

“倚美謀獨”的又一鬧劇

2025-10-10

賊心不死,作妖不止。10月7日,賴清德接受美國一位網紅採訪,避開傳統渠道,偏向網紅平臺,在沒有史實核查、深度追問的情況下,又上演了一場煞費苦心的“台獨”苦情戲,盡顯“倚美謀獨”醜態、窘態。時至今日,深陷四面楚歌,賴清德走上窮途末路抓狂之表現,實在可悲、實在可笑。

 

採訪內容是了無新意的,賴清德翻來覆去還是那套陳詞濫調,邏輯擰巴,越發離譜。他口口聲聲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把大陸在臺海開展的正當維權行動污衊為“打破現狀”,反而將自己搞“台獨”的各種分裂言行,上任以來從未停歇的挑釁行動,包裝成“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更荒謬的是,他拿花蓮救災的“鏟子超人”做文章,試圖將台灣民眾自發救災的樸素善意,綁架到“台獨”所謂的“國家凝聚力”敘事裏,仿佛所有台灣民眾都認同他的分裂主張。這哪是尊重民意?分明是騎劫,是侮辱,是把民眾等同於“台獨”分子,踐踏台灣社會維護兩岸和平、反對“台獨”分裂的主流意志,更暴露了民眾的善意不過是其利用的“台獨”素材,民主自由不過是其掩蓋分裂圖謀的幌子。

 

一邊傲慢地扭曲民意,一邊卑賤地“跪美”獻媚。為了向美國遞上“投名狀”,賴清德在採訪中刻意提及所謂特朗普任內大陸“不會出兵攻打台灣”的傳言,還公然進行廉價的“言語賄賂”,聲稱若美國領導人能讓大陸“放棄對臺動武”,就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種毫無底線的吹捧,給人感覺就是在向美國政客搖尾乞憐。更甚者,他把台灣半導體産業當作討好美國的籌碼,聲稱要“助美國再次偉大”“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全然不顧台灣産業自主發展和島內核心利益,用犧牲台灣的經濟命脈的方式換取美國對“台獨”的支持,這是厚顏無恥的“賣臺”!

 

就在賴清德忙著在美國網紅節目上作秀的同時,另一件事直接戳破了他“倚美謀獨”的奴才本質:美國官員要求台灣將軍費提高到GDP的10%,而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卻只敢軟弱回應“逐漸增加到承諾的5%”。期間竟然不敢説半句反對的話,哪怕這意味著台灣民眾要承擔無法接受的稅收,他也不敢正面拒絕美國的無理要求。賴清德此前就宣稱要在2030年前將軍費提至GDP的5%,如今美國的籌碼更大,他們能做的是什麼,一定還是擠壓育兒、教育等民生支出,還是從台灣百姓嘴裏摳食。他之前承諾的“讓年輕人敢婚敢育”,在不斷被加碼的軍費面前,註定會淪為空話,或許本來就是一場騙局。

 

為了“台獨”私利,不惜犧牲民眾福祉、對美國言聽計從,賴清德所作所為比當年汪精衛的叛國投敵更顯隱蔽和惡劣。汪精衛尚敢暴露其漢奸面目,而賴清德卻披著“民主”“和平”的外衣,一邊喊著“和平無價”,一邊忙著買美國武器、加“國防”預算,把台灣推向“以武謀獨”的危險邊緣;一邊説要“守護民眾”,一邊又把民眾的利益當作討好美國的貢品。他這場採訪秀,再次把“倚美謀獨”的抓狂與“賣臺毀臺”的本質暴露得淋漓盡致。

 

一段時間以來,台灣同胞家國情懷復蘇,主流民意彰顯,事實已經證明,賴清德的“抗中謀獨”路線已被島內全面否定。用謊言誤導民眾、用諂媚討好美國、用犧牲台灣利益換取“台獨”空間,賴清德之流的分裂行徑已經走上了絕路。臺海和平是島內期願,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對於賴清德兩天后的所謂“講話”,無論他再怎麼表演,再如何抓狂,都改變不了人心所向,逆轉不了“台獨”必亡的宿命。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