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青觀《沉默的榮耀》: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

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近日,大陸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火到了台灣,帶給我深深的觸動。那些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和“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大無畏氣概更令我動容。

 

臺青觀《沉默的榮耀》: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_fororder_沉默的榮耀11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英雄在1949年至1950年間,冒著生命危險在台灣執行任務的故事。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大多數隱蔽戰線的英雄都在這場鬥爭中犧牲了,無聲無息,無名無碑。

 

《沉默的榮耀》的主角吳石曾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卻選擇來到台灣,冒著生命危險向大陸傳遞軍事情報。電視劇開篇,吳石便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獨白,展現出主角面對並不明朗的前景甚至大概率要犧牲的未來時所做出的英勇抉擇。這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或個人利益驅使,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為了國家和民族大義所做出的選擇。當看到演員于和偉飾演的吳石在密碼本前沉思、在風暴中靜默前行時,你就會明白,這種信念並不是口號,而是信仰,是堅定的理想,是為了必勝而慷慨赴死的決心。

 

這是一部“向真實致敬”的電視劇,九成以上角色均有真實原型支撐,其核心並非復刻歷史場景,而是深挖先烈抉擇背後的精神內核。因為是真實歷史的還原,所以,《沉默的榮耀》是一部開局就知道了結局的諜戰劇。吳石原本不必前往台灣,但他最終依然做出以身入局的選擇;朱楓任務完成後為重建情報線主動折返險境 —— 這些情節的力量,正在於還原了先烈 “以台灣為中國一部分” 的堅定認知:他們的每一步前行,都不是孤立的犧牲,而是對家國大義的踐行。

 

臺青觀《沉默的榮耀》: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_fororder_沉默的榮耀44

 

整部劇呈現出的是一種富有深意的“沉默”。他們默默地行動,堅定地守護著自己的信念。這種“沉默”的表現同樣體現在視覺和聲音的設計上。導演沒有通過高飽和度的畫面來渲染情感,而是選擇了低對比度和冷色調的風格。街道、辦公室、陰暗的小巷和牢房都被表現得極為真實,仿佛能嗅到潮濕墻壁上的霉味和空氣中的緊張感。配樂幾乎少得令人難以察覺。很多時候,耳邊傳來的聲音是鐘錶的滴答聲、紙張的摩擦聲,以及遠處模糊的警報聲。這種聲音的設計似乎傳達出:那個時代,任何聲音都是風暴來臨的前兆。這種靜默讓人感到緊張,也促使觀眾深入角色的內心,屏息與他們一同潛伏在那個黑暗的年代。

 

看完這部劇,當我走出房間,望向今日大陸繁榮的景象,內心真是百感交集。我終於深刻體會到那句話的重量:“因為有他們,才有今日的新中國。”這些沉默的英雄,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們的犧牲,是新中國宏偉基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理想,跨越了海峽,與億萬人民的奮鬥匯流在一起,造就了今日大陸的欣欣向榮。

 

作為一名台灣青年,這段歷史不該是我們的空白。理解他們的抉擇,看懂他們的信仰,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了解的事實。《沉默的榮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得以凝視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並在那些沉默的身影中,找到與整個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情感共鳴。

 

臺青觀《沉默的榮耀》: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的英雄值得我們銘記_fororder_沉默的榮耀5

 

英雄們的榮耀曾經無聲,但在我們心中,已然迴響如雷。我們應當銘記那些為理想、為民族而犧牲生命的英雄,並在紀念中繼續思考,在沉默中繼續發問,在歷史中繼續前行。這不只是對過去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呼喚。(作者:金目維)

火爆兩岸!《沉默的榮耀》為何能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2025-10-16

火爆兩岸!《沉默的榮耀》為何能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近期,首部反映台灣隱蔽戰線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在海峽兩岸引發了極大關注,在大陸收視飄紅的同時,也成為台灣社會熱烈討論的話題。該劇以吳石、朱楓、陳寶倉和聶曦等烈士真實事跡為創作基礎,再現了1949年至1950年間那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暗戰,展現了先烈們為祖國統一獻身的壯舉。

 

與以往諜戰劇不盡相同的是,《沉默的榮耀》中九成以上人物為真名實姓,情節主線也高度貼合史料。真實的歷史與情感,引發了兩岸觀眾強烈共鳴。而除了真實,該劇另一個打動人的地方,還在於它對信仰的深刻詮釋。有台灣青年表示,吳石等英烈的故事打破民進黨當局的“信息繭房”。通過這部電視劇,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劇情,更是一場跨越70多年的信仰對話。

 

《沉默的榮耀》第一集中,當吳石決定冒險赴臺時脫口而出,“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人生無怨無悔的事兒,不多。”台灣TVBS在報道時提到,結局時,吳石犧牲前在牢中以鮮血鄭重寫下“台灣必歸”四個字。一句話、四個字,言簡意賅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和革命先輩為實現人民解放、國家統一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劇中的其他人物同樣可歌可泣、值得後人緬懷銘記。已經與家人三年未見、原本打算從香港返回上海的朱楓,在吳石的兩個交通員接連犧牲後,毅然主動選擇赴臺接任。作為副官的聶曦,配合吳石完成了多個重要情報的傳遞,他沉著冷靜且不畏死亡。面對隨時可能暴露的危險,他説,“我準備好了一封信,證明一切都是我做的,必要時我自殺。”此外,還有為掩護吳石,千鈞一髮之際舉槍飲彈的交通員張灝;為守住譯電密鑰,與敵人週旋搏鬥、跳窗後身亡的謝仲豪;為避免落入虎穴,毫不猶豫跳海自盡、年僅24歲的交通員德英……他們的信仰,是用“小我”的生命守護“大我”,是對民族未來的堅定信念。

 

事實上,電視熒幕中所展現的,只是成千上萬英雄的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在臺犧牲的先烈,無聲長眠于歷史長河之中。有網友評論,他們沒有聽見勝利的歡呼,卻用身體鋪成了路。台灣勞動黨指出,歷史的榮耀屬於那些在尋求民族解放鬥爭中始終保持信念、為理想付出代價的誠懇者。

 

不少島內人士觀看了《沉默的榮耀》,他們表示,這部劇引發的不僅是歷史的迴響,更是對未來的深切期盼。它讓兩岸民眾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祖國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所説,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先烈的堅守與忠誠、奮鬥與犧牲,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理想信念與意志品質,必將激勵兩岸同胞為早日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文/郭大路) 

展開全文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

2025-10-14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

 

中國台灣網10月14日訊 近日,首部聚焦台灣隱蔽戰線鬥爭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及網絡平臺熱播,更在台灣社會引發強烈共鳴。這部以吳石、朱楓等烈士真實事跡為藍本的劇作,通過展現先烈們為祖國統一獻身的壯舉,以藝術之力擊穿了民進黨當局精心構築的“去中國化”謊言,更對賴清德當局操弄的“台獨”行徑形成有力鞭撻。

 

該劇以1949年解放前後為背景,講述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時,中共黨員吳石奉命潛伏台灣擔任“國防部參謀次長”,與交通員朱楓組成“東海情報小組”,向中共華東局提供金門島兵力變化、西南戰役國軍調動等重要軍事情報。1950年,因叛徒出賣,吳石等人被捕犧牲,其情報幫助解放軍在第二次舟山戰役中順利解放舟山群島,為全國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

 

劇中再現的“吳石案”細節——犧牲前,吳石在獄中以血書寫下“台灣必歸”;朱楓被捕後,咬碎身上二兩一錢飾金吞肚拒叛的剛烈;以及西山無名英雄廣場上,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位烈士塑像面向東方的悲壯,構成了一部鮮活的統一教科書。當劇中演員曹磊飾演的林義良在面對特務審訊,堅定回應“我是中國人”時,恰與民進黨鼓吹的“兩岸互不隸屬”形成尖銳對立,暴露出“台獨”史觀的虛妄本質。

 

該劇開播首日,實時收視率就突破3%,兩集平均收視率超過2%,峰值達3.07%,創下央視八套黃金檔開局新高。臺媒稱,《沉默的榮耀》網絡話題熱度高達8億人次,為全網第一。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

 

有港媒指出,內地過去拍過不少相關諜戰劇,比如《潛伏》《風箏》,但故事背景都發生在國民黨還未敗退台灣之時,《沉默的榮耀》填補了這段歷史空白。有台灣青年表示,劇中情節真實震撼。吳石等英烈的故事打破民進黨當局的“信息繭房”,這些令人動容的英雄們值得今天的台灣年輕人學習。還有不少台灣民眾動情地説,英雄先烈們為了國家統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動,“台灣一定會回歸祖國的”。

 

台灣時事評論員邱毅表示,吳石等英烈剛到台灣時,正值“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候,當時在台灣進行隱蔽戰線活動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什麼樣的力量支撐吳石願意冒險去做拋頭顱灑熱血、在刀尖上行走的工作?就是因為他們熱愛這個國家,想讓中國強大,不再受帝國主義的侵略”。

 

儘管台灣社會對民進黨“去中國化”行徑愈發厭倦,但樂此不疲的賴清德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無法自拔。日前,民進黨當局出資炮製所謂“抗中神劇”,並強迫臺青觀看,欲給島內年輕人洗腦,結果因劇情荒誕、悖離現實、跳脫軍事政治邏輯,引發輿論廣泛抨擊。民進黨向民眾強行灌輸“台獨”意識形態的行徑,與《沉默的榮耀》引發的自發追崇形成鮮明對比。正如台灣學者王昆義所言,唯有“支持和平的政策,深入了解大陸釋放的信息”,才能避免因誤判帶來災難。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

 

隨著《沉默的榮耀》熱播,連日來,位於福建福州倉山區螺洲鎮吳厝村的吳石將軍故居也走入公眾視野,迎來了大批前來緬懷瞻仰的市民與遊客。將軍廣場上,吳石將軍的雕像肅然矗立,基座前的鮮花傳遞著崇敬與懷念。“一縷清香祭英烈,萬般崇敬寄哀思。”這份無聲的告慰,仿佛在向吳石將軍訴説:這盛世,已如您所願。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些英雄的犧牲不應被遺忘,《沉默的榮耀》讓更多人了解到這段歷史。在兩岸關係複雜的今天,我們更應銘記這些為民族統一大業獻出生命的先烈。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忠誠,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家國情懷。這段歷史不僅屬於過去,更照亮著未來統一的道路。而“台獨”分裂勢力背叛民族大義的醜態,也終將如劇中叛徒般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文/王路飛)

展開全文

兩岸熱議電視劇《沉默的榮耀》 臺胞感動稱台灣必歸

2025-10-14

中國台灣網10月13日訊 首部反映台灣隱蔽戰線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目前正在央視和網絡平臺熱播,該劇基於真實歷史事件創作,呈現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在台灣的潛伏事跡,播出後受到台灣社會高度關注。有臺胞動情表示,台灣必歸。

 

據媒體報道,《沉默的榮耀》播出後紅遍兩岸,尤其受到台灣社會高度關注。有台灣民眾表示,英雄先烈們為了國家統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動,“台灣一定會回歸祖國的”。

 

台灣時事評論員邱毅發表視頻表示,吳石等英雄烈士剛到台灣時,正值白色恐怖最嚴重的高潮,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們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去做在刀尖上行走的工作?就是他們熱愛這個國家,希望中國能夠大一統,能夠讓中國人站起來,能夠讓中國強大,不再受帝國主義的侵略。

 

該劇開播首日實時收視率突破3%,兩集平均收視率超過2%,峰值達3.07%,創下央視八套黃金檔開局新高。藍營前民代蔡正元在島內政論節目披露,《沉默的榮耀》網絡話題熱度達8億人次,是全網第一名。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有台灣青年表示,劇中情節真實震撼。吳石等英烈的故事打破民進黨當局的“信息繭房”,這些令人動容的英雄們值得今天的台灣年輕人學習。還有民眾表示,《沉默的榮耀》用極致真實打破諜戰劇套路。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劇情,更是一場跨越70多年的信仰對話。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