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

“看到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消息,我感到格外興奮。許多在大陸常住及定居的台灣同胞都在群裏相互傳遞這個消息。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是歡欣鼓舞的一件大事情,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臺聯黨組書記李海泳在日前全國臺聯主辦的“銘記歷史 捍衛成果 守護家園 共創未來”——各界臺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期間接受採訪時這樣説。李海泳從事對臺工作十多年,平時跟台灣同胞聯繫很多。他告訴記者,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這件事幾天來成為臺胞群體中口口相傳的大事。

 

“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_fororder_台灣光復活動11

 

“銘記歷史 捍衛成果 守護家園 共創未來”——各界臺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舉辦現場(母曼曄 攝影)

 

10 月 24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經表決正式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 10 月 25 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李海泳説,1945年,台灣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徹底讓臺胞擺脫了被奴役、被歧視的地位,得以堂堂正正做中國人,重獲民族尊嚴。今天的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要讓“沉默的榮耀”不再沉默,讓“未竟的事業”終將成就。我們要共創未來,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掃清障礙,為兩岸同胞攜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共創民族復興未來奠定基礎。

 

台灣青年張立齊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傳遞出兩岸同胞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盼,“就像《台灣光復紀念歌》中所唱: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台灣光復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是兩岸先輩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絕不容許台灣再被分裂、再被‘獨立’出去。我們這一代台灣同胞要挺身而出,為祖國的統一貢獻我們的年輕力量。”

 

“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_fororder_歷史圖片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主官陳儀(右一)接受日本投降代表的投降書。

 

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完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後受訪時説:“我這一代人過台灣光復節,記憶中有將近70次。這次以國家名義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特別有現實意義。這是一個莊嚴的國家意志宣示,更是對一個中國主權法理再一次強而有力的確認,並有力回擊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為迎合外部干涉而炮製的‘去中國化’和所謂‘台灣地位未定’的謬論。”

 

“台灣光復紀念日不僅被寫入法律中,更寫進人心裏,讓台灣年輕人了解兩岸同根同源,實現真正的心靈契合和兩岸一家親。”在大陸從事多年法律工作的台灣同胞蔡世明認為,近些年,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修改歷史課綱,導致許多台灣年輕人對一些基本的中國歷史知識缺乏了解,而通過台灣光復80週年相關的紀念活動,就可以很好地還原歷史真相,增強台灣青年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正義因捍衛而昭彰。“台灣光復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榮光和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記憶。國家通過設立紀念日,進一步鞏固了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與文化認同。這不僅是對這段歷史的深刻回望,也是對民族復興的堅實承諾,更是在向海內外宣告——台灣始終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統一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佳選擇和必然結果。” 在大陸求學的台灣青年丘秉儒説,面對日本50年的殘暴殖民統治,台灣同胞始終英勇反抗,無論是抗日將領丘逢甲抵抗日軍登陸台灣,還是愛國志士李友邦積極響應祖國號召,組織台灣義勇隊投身抗日運動,都充分體現出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展現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崇高精神,這都充分證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維護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更要為兩岸未來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丘秉儒表示,我們應當以促進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為己任,積極投入兩岸交流事業,用實際行動推動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和團結合作。我們要勇敢站出來,揭露和反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歪曲與污衊,傳播真實的歷史與正義的聲音。

 

“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是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_fororder_台灣光復活動3

 

“紀念台灣光復可以為兩岸同胞提供共同歷史記憶錨點。這一錨點所承載的歷史情感共鳴,是拉近兩岸心理距離、增進民族認同的重要橋梁。”台灣青年許志宏説,台灣光復紀念日的設立,不僅能填補年輕一代的歷史記憶空白,還將成為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的起點。許志宏期盼兩岸同胞尤其是青年一代,能通過一起紀念台灣光復這段民族血淚史,汲取經驗、教訓,獲取力量,攜手踏上兩岸融合發展的康莊大道,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作者:如之)

兩岸人士談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反“獨”促統鬥爭里程碑

2025-10-27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徐雪瑩)由全國臺聯主辦的“銘記歷史 捍衛成果 守護家園 共創未來”——各界臺胞慶祝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系列活動26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嘉賓在活動期間受訪時表示,以國家名義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是反“獨”促統鬥爭中的重要里程碑,有助於強化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歷史記憶。

 

“我這一代人過台灣光復節,記憶中有將近70次。”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受訪時説。

 

1946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節”。79年後的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在吳榮元看來,近日以國家名義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具有反“獨”鬥爭的特定現實意義,有力回擊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為迎合外部干涉而炮製的“去中國化”和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荒謬言論。它將台灣光復這一歷史事實,以國家最高立法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反“獨”促統鬥爭中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全國臺聯黨組書記紀斌在活動致辭中同樣表示,民進黨及其政客無論怎樣扭曲抗戰歷史真相,否定抗戰勝利成果,淡化否認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勾連外部勢力鼓噪“台灣地位未定”謬論,都扭曲不了、撼動不了台灣屬於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圍繞台灣光復的法理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汪曙申指出,《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他受訪時表示,正值台灣光復80週年,從國家層面設立紀念日,舉行規模宏大的紀念活動,展示了中國有權利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向國際社會宣告,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台獨”分裂活動,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受訪表示,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有助於強化兩岸同胞共同民族歷史記憶,強化全中國人民對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認知,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終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受訪時説,台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幾十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紀念日的設立,也意味著中國統一進程更進一步。

 

“我們不可能一年一年等下去。”在戚嘉林看來,台灣當局和台灣社會應該珍惜大陸的善意,把握時機,共同研討如何促進統一進程。

 

“台灣光復不僅要寫入法律,也要寫入人心。”來自台灣的高朋(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蔡世明受訪時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執意推行所謂“教改”政策,很多台灣年輕人對中國歷史的認知並不完整。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有助於讓台灣年輕人了解到兩岸同文同種,進而實現真正的心靈契合。(完)

展開全文

新華社評論員:紀念台灣光復,共促祖國統一

2025-10-27

新華社評論員

 

每一次對歷史的回望,都孕育著砥礪前行的力量。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10月24日作出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次日是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以莊重儀式禮讚這一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仆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重要成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945年10月25日,隨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這是永載中華民族史冊的一天,值得兩岸中國人共同銘記。

 

黨和國家隆重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牢記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禦外侮的光輝歷史。

 

1840年以後,由於列強的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飽經滄桑磨難,中國人民遭受深重苦難。日本對華持續侵略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其中就包括挑起甲午戰爭,侵佔台灣和澎湖列島。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頑強反抗,內憂外患、山河破碎之際,全體中華兒女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最終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

 

在這場抗擊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偉大鬥爭中,台灣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台灣同胞重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熱血從未冷卻。無數先賢先烈同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進行了政治、軍事、文化鬥爭,50年間犧牲逾65萬人之巨,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身為中國人的氣節和尊嚴。台灣光復時,台灣百姓家家張燈結綵,歡呼雀躍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這段血與火熔鑄的光輝記憶,彰顯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充分證明海峽兩岸始終根脈相連、榮辱與共。

 

黨和國家隆重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

 

1943年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要求日本將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包括台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1945年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後來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同年9月,日本簽署《日本投降條款》,承諾“忠誠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項規定之義務”。10月25日,中國政府宣告“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並在台北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由此,通過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台灣。

 

台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一個時期以來,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鼓噪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完全是對歷史的歪曲與背叛,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認,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將進一步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更好展現黨、國家、人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黨和國家隆重紀念台灣光復,就是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從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鐵蹄踏進神州大地之時起,中國人民就開展了抗擊侵略者的偉大鬥爭,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戰爭多麼殘酷,無論犧牲多麼巨大,中國人民從來都沒有動搖保衛河山、收復失土的決心。全民族抗戰勝利贏得了民族解放,也砸爛了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枷鎖。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的歷史深刻表明,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來。

 

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也決不允許分割,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也決不允許改變。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要牢記民族抗戰歷史,樹立正確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守護好、建設好、發展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青史昭昭,啟示未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經歷過共同的深重苦難,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銘記台灣光復歷史,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守民族大義,推進祖國統一。

 

山河復歸,金甌無缺。“祖國中興”曾是遭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先賢先烈們的熱切盼望,而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能力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新時代新征程上,兩岸中華兒女和衷共濟、同心同行,必將匯聚起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的磅薄力量!

展開全文

國際銳評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 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2025-10-27

80年前的10月25日,台北公會堂,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隆重舉行,標誌著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的寶島台灣回到祖國懷抱。80年後的這一天,中國大陸舉行紀念大會,同台灣同胞共同紀念這個承載著重要歷史記憶的日子。

 

國際銳評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 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25日,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在北京召開。此前一天,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台灣輿論和國際社會給予高度關注。來京參加紀念大會的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對媒體表示:“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個歷史潮流無人可擋。”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林楚欽表示,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意義重大,將鼓勵全體中華兒女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大陸舉行一系列活動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並以國家立法形式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既彰顯了台灣光復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榮光、捍衛了抗戰勝利重大成果,也向國際社會宣示台灣歸屬中國具有不容歪曲的歷史和法理依據,鞏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普遍共識,展現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堅定決心與堅強意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站在這一歷史坐標看,台灣光復、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的《日本投降條款》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清晰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因而,台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換言之,台灣地位問題在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之時已經徹底解決。

 

歷史昭昭,不容篡改。近年來,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頑固鼓吹“台獨”。他們與外部反華勢力相互勾結,炒作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刻意淡化台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妄圖切斷台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不久前,賴清德在所謂“雙十”講話中絕口不提“抗戰”,卻用“終戰”這種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勢力用來掩蓋戰敗事實的詞語。甚至有民進黨政客揚言“沒有台灣光復節”。這類數典忘祖的言行,是對歷史的背叛、民族的背叛,嚴重傷害了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嚴重破壞了兩岸關係。島內輿論痛批,這般“戀殖奴性”已無可救藥。

 

國際銳評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 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面對當前兩岸形勢,有分析認為,中國大陸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並決定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不僅是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維護戰後國際秩序,也是對“台獨”分裂分子和外部反華勢力歪曲歷史、混淆視聽的撥亂反正,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銘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電賀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強調要“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産黨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公報中指出,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這充分展現出中國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堅定決心。

 

台灣輿論普遍認為,兩岸要強化交流合作、促進臺海和平穩定,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兩岸關係學者指出,大陸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在國家層面舉行紀念活動,有助於兩岸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同時也表明國家紮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目標清晰、行動有力。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無論時代風雲如何變化,兩岸始終血脈相連、命運與共。兩岸同胞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護抗戰勝利重大成果,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時間將見證: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國際銳評評論員)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