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河北“非遺”趙州扇鼓:“土味兒”民間舞蹈走上國際舞臺

2018-04-16 09:27: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石家莊4月14日電 題:河北“非遺”趙州扇鼓:“土味兒”民間舞蹈走上國際舞臺

  作者 房現玉

  “中國雪花梨之鄉”河北趙縣一年一度的梨花節即將落下帷幕了。“梨花節”期間,極具“趙州味道”的趙州扇鼓等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一一亮相“趙縣梨花節”,向遊客展示千年古縣的文化底蘊。

  趙縣古稱趙州,有2500多年的歷史。2010年,趙縣被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扇鼓之鄉。

  趙州扇鼓與背燈挎鼓、趙州戰鼓並稱“趙州三鼓”,是最具趙縣地方特色的民俗,也是十分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民間舞蹈。2007年,趙州扇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5年,趙州扇鼓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曹麗敏編導並主演的《趙州扇鼓》走進韓國參加中韓文化藝術交流大型文藝演出,走上國際舞臺。

  曹麗敏稱,扇鼓起源於漢代,興盛于明末清初,是河北省十大舞種之一,因其鼓面像一把團扇而得名。扇鼓作為一種表演工具,經歷了乞討、賣藝、自娛自樂、舞臺表演四個階段。現在的趙州扇鼓表演風格歡快活潑,深受民眾喜愛。

  曹麗敏1980年到趙縣文化館工作,接觸到趙州扇鼓以後發現“表演的人越來越少了”。她説,趙州扇鼓在趙縣有很多流派,但受“扇鼓是乞討工具”等舊觀念影響,很多人不願學習。隨著老藝人的逐漸離世,趙州扇鼓面臨失傳。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人員,加上對傳統舞蹈的喜愛,曹麗敏從最初的“看一看”“跳著玩玩”決定好好學習這個民間藝術。

  曹麗敏得知,趙州扇鼓以楊戶村扇鼓最具代表性,傳承已久。她決定去楊戶村拜訪扇鼓老藝人張四子,“我見他時他已經生病了,左手癱瘓不能活動,我就把之前看過的一些動作跳給他看,他一一為我校正。學習鼓點時,我左手拿鼓,他右手拿槌擊打扇鼓,這樣教我。”

  曹麗敏表示,表演趙州扇鼓首先要做到鼓點清晰,這意味著手上功夫必須練到家,“受到張四子師傅的肯定,我特別高興。”她很慶倖自己之前有些舞蹈功底,才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趙州扇鼓。

  1992年,曹麗敏參與編導並表演的第一部作品《平原扇鼓》,參加中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獲二等獎,自此她樹立了信心。

  為了更好地普及和傳承趙州扇鼓,曹麗敏説,他們一方面是挖掘、蒐集相關資料,整理成文字和影像;另一方面則是建立了趙縣石塔實驗學校、趙縣老幹部活動中心等五個培訓基地,其中,楊戶村培訓基地保留原汁原味的傳統表演模式。

  在趙州扇鼓的傳承過程中,曹麗敏注重改良創新,讓其更適用於觀看,更吸引觀眾。由此,她編排的《趙州扇鼓》、《妞妞扇鼓趙州情》等多個扇鼓作品搬上了舞臺,並多次獲獎。趙州扇鼓被列入河北省“非遺”時,曹麗敏也被評為非遺傳承人,並獲得“河北省民間藝術挖掘整理成果獎”。

  已為群眾文化事業奮鬥30多年的曹麗敏至今仍在努力,她希望趙州扇鼓這個富有特色的民間舞蹈藝術好好傳下去,讓更多人欣賞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