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重慶: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2019-09-11 11:26:54  來源:人民網  編輯:李玥

重慶: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整治前的渝北區境內銅鑼山區域碎石開採形成的礦坑。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在高峰期,一個村就有一百多家採石場。”重慶渝北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説。然而,隨著礦山被挖空,週遭的植被、水系被破壞,最後留下了一個個滿目瘡痍的礦坑。

  通過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渝北區境內銅鑼山區域揚塵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鮮的空氣,噪音沒有了,悅耳的鳥叫又響起,廢棄礦區形成一些湖泊景觀,吸引不少人前去旅遊觀光。

  2017年起,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會同相關部門申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國家工程試點,並於2018年獲批。試點工程選擇重慶主城“一島兩江三谷四山”為試點區域。其中,一島,即廣陽島;兩江,即長江、嘉陵江;三谷,即縉雲山與中梁山之間的西部槽谷、中梁山與銅鑼山之間的中部寬谷、銅鑼山與明月山之間的東部槽谷;“四山”,即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

  試點工程將重慶主城區整體納入保護修復範圍,力求做到城市和生態系統融為一體。試點區域位於長江、嘉陵江匯入三峽庫區的咽喉部位,對整個長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具有很強的帶動性、示範性。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力爭通過3年的保護和修復,實現試點區域生態功能有效恢復,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實現“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凈、草綠”目標,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

重慶: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整治後的銅鑼山礦山公園。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銅鑼山:廢棄採石場變身“小九寨” 生態修復建礦山公園

  “深溝絕壁下,一汪心形的湛藍水池在藍天白雲掩映下清澈動人,如果不説,你絕對不會想到,三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廢棄採石場。” 渝北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説。記者在現場看到,礦坑大小不一,水體清澈見底,道路整潔乾淨,池邊是新種上的瓜果蔬菜。

  據了解,銅鑼山屬於重慶主城“四山”之一,渝北區境內銅鑼山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碎石開採活動較為活躍,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2010年至2012年,渝北區對該區域採石場實施全面關閉,遺留下41個大小廢棄礦坑,安全隱患突出、生態退化嚴重,給群眾生産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們把廢棄礦山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源,通過生態修復恢復礦區生態本底,將廢棄礦山變廢為寶,促進礦山公園建設,而礦山公園建設又反過來帶動礦山生態修復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渝北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表示,當地全面開展基礎調查,編制銅鑼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概念性規劃,提出“全面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系統綜合設計、協同共生設計”四大策略,確定實施生態保育、生態修復、合理利用、科普宣傳等四大工程體系,重點開展礦山治理、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綠化、水環境調查及修復等有關工作。

  同時,按照“生態保育區、生態修復區、合理利用區”分區思路,統籌開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統修復。“山上”重點開展礦山公園環山公路沿線國土綠化、景觀步道、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山腰”重點開展廢棄礦山及其影響區、礦坑水體生態修復;“山下”重點開展包括田水路林村等國土綜合整治工作,同時統籌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地下水調查、村莊整治等10個子類型工作。

重慶: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整治後的跳磴河河面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跳蹬河:智慧水務建設 實現河流長治久清

  重慶入秋,氣候悶熱不減,來到跳蹬河,看著河面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鮮花綻放,風景格外漂亮,也讓心境涼快不少。記者在九龍坡區跳蹬河支流段看到,以往的亂搭亂建、黑臭情況已經消失,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清水綠岸、長廊步道的畫面,不少人在河道兩旁散步遊玩。

  跳蹬河屬長江一級支流,流經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其中九龍坡境內長度14.15公里,流域面積44.48平方公里。因為大量工業、生活污水注入,河水一度黑臭。九龍坡區于2017年啟動一期綜合治理並竣工,于2018年啟動二期綜合治理,通過兩期工程綜合治理工程,如今的跳蹬河,河水清澈見底,景色宜人,在河邊休閒的市民表示:“現在的跳蹬河,環境變好了,河水變清了,景色也變美了,在這裡玩耍,心情非常舒暢。

  “將跳蹬河工程33萬方工程棄土運至就近的中梁雲峰廢棄礦山回填,減少了棄土外運運距44公里,節約了跳蹬河工程棄土外運成本和廢棄礦坑客土回填成本。”九龍坡區相關負責人稱。其介紹,針對跳蹬河的治理,當地部門採用“七個結合”的方式,把工程棄土與廢棄礦坑復綠、水質凈化與生態系統構建相結合,運用和諧共存的生態修復原理,試驗“食藻蟲+沉水植物”治理,構建“食藻蟲——水下森林——水生生物——微生物”共生體系的生態自凈系統,對河流水體實施立體生態修復。

  此外,通過智慧水務建設,安裝水質自動監測設備。

  目前,通過修復整治,跳蹬河新增生態綠化面積44萬平方米,河底及幹流生態修復面積3.4萬平方米,水質標準顯著提升。水體全年清澈透亮,全面構建“草型清水態”水體。沉水植物覆蓋率≥60%,水體景觀顯著提升。有效完善水生生態系統食物網,確保浮游動物、微生物、底棲動物等群落結構健康合理。實現水質深度凈化,長久保持健康的生態系統和良好水質。全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河流長治久清的治理目標。

重慶: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通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信息管理平臺能直觀的看到銅鑼山礦坑治理前後對比。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修復效果初現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目前,各子項工程任務總體推進較好,國家績效考核指標總體實現率超過50%,‘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凈、草綠’的治理目標初步顯現。”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韓列松稱。

  為有效推進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重慶市政府印發了《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重慶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意見》(渝府辦〔2019〕2號)。

  其介紹,在試點工程中,當地開展主城“四山”整治,提升“四山”生態環境。完成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恢復治理352.3公頃,推進港口河道岸線治理及湖庫整治工程,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森林撫育和松材線蟲松墨天牛防治工程,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實施土地綜合整治,修復污染土地壤。

  韓列松稱,除了銅鑼山廢棄礦坑修復整治工程和跳磴河二期治理工程外,重慶加強改善和提升流域生態系統安全性,進而改善和提升長江水生態和水環境,佈局地質災害整治、損壞山體整治、水系河道兩邊生態修復、池塘周邊生態修復、田園經濟及水質提升等工程,體現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整體性、系統性和連續性。

  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數據,基於二、三維地圖,統籌已有信息化資源,融合多部門、多行業的生態保護修復舉措,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過程試點監管系統,構建基礎性、支撐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試點信息平臺。

  韓列松表示,今年7月該局印發了《關於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復墾指標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符合《重慶市地票管理辦法》復墾條件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通過工程措施生態修復後形成的減少建設用地指標,可作為地票進行交易,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礦山生態修復。

  接下來,重慶市將對標國家績效考核指標,全力推進工程項目實施,確保全面完成中期績效考核指標,並圍繞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要求,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樣板”。

>相關新聞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