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2019-12-19 10:59:23  來源:人民網  編輯:尹紅燕

  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每寸土地上、每座城市裏,都留下了歲月動人的歷史印記。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祖國人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薄力量。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月牙泉。(敦煌市委宣傳部供圖)

  南枕氣勢雄偉祁連山,西通資源富饒中亞諸國,北靠廣袤遼闊蒙古高原,東接綿延千里河西走廊,她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鎖鑰”,亦是古絲綢之路的商貿重鎮。她,便是我國最早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敦煌。

  “敦煌”,取盛大輝煌之意,寓繁榮昌盛之願。自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始已有2100多年曆史,這片土地見證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也是當今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敦煌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翻開了再現繁榮的嶄新篇章。現如今,位列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敦煌,正加快建設成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在敦煌,豐富多樣的文化融合、思想融匯、感情融通,這座城市已成為今日中國包容發展的生動寫照。

  接續守護 多渠道助力文化傳承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莫高窟九層樓。 (王文嘉 攝)

  説到敦煌,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化遺産——莫高窟。如果説敦煌的文物景點如同星星一樣散落在各處,那麼莫高窟無疑是最璀璨的那一顆。

  莫高窟開鑿于敦煌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代營造的洞窟735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約4.5萬平方米。這4.5萬平方米的精妙壁畫,是被流沙與時間撫摸過的吉光片羽,它寄託著人們的虔誠信仰,也見證了千年文明的興衰延續。

  20世紀40年代初,莫高窟在經歷自然侵蝕和近代掠奪者的破壞後變得滿目瘡痍,塑像四肢殘缺,壁畫斑駁脫落,猶如一位纏綿病榻多年的老者。

  新中國成立後,莫高窟的保護工作逐漸提上了日程。“當時我從山東到敦煌坐了好幾天火車,越走越荒涼,一抬眼就是茫茫戈壁,到地方一看,條件特別艱苦,水要到遠處去拉,洞窟裏三天兩頭停電,就連大家住的宿舍都是馬廄改造成的。”今年87歲的李雲鶴63年前響應國家“到西北去”的號召從山東到達敦煌時,工作的地方無房、無電、無自來水,而且交通不便、經費拮據、人手奇缺。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克服重重困難清除了數百年堆積在300多個洞窟內的積沙,對莫高窟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初步整修,還募款為部分重點洞窟安裝了窟門,修建了長1000余米的圍墻。

  20世紀60年代,在國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莫高窟崖體得到撥款被加固;20世紀80年代,國家撥款解決了敦煌研究院辦公樓、宿舍樓的經費問題,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辦公、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現如今,一條20多公里的寬闊柏油路從敦煌市區通向莫高窟,每天都有數輛通勤車往返于敦煌市區和莫高窟之間,職工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敦煌莫高窟監測預警系統。(王文嘉 攝)

  生活條件好了,科技保護莫高窟的手段也日新月異。走進敦煌莫高窟石窟監測中心,在線監測系統上莫高窟72個開放洞窟的平面圖躍然眼前,每個石窟上方都有一個指示燈,閃爍著的綠光證明這一個個猶如“千年老人”的洞窟正在健康“呼吸”著。

  “當洞窟內的二氧化碳數值超過1500ppm(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1500毫升二氧化碳)時,螢幕上的預警燈就會由綠變黃並且發出警報,隨後,預警洞窟暫時停止開放,等到洞窟裏的一切監測數值恢復正常再開放洞窟。”敦煌石窟監測中心助理館員柴鵬飛指著在線監測系統介紹,為保障洞窟壁畫和彩塑保存環境穩定,監測中心採用現代物聯網技術構建了莫高窟監測預警體系,科學制定了洞窟開放管理制度。

  在監測系統上,莫高窟當天的訂票人數,遊客遊覽時間,導遊導覽線路,洞窟內的二氧化碳、溫度、濕度,窟區主要區域,旅遊大巴運行情況等一覽無余,甚至方圓幾百公里內的地區是否有降水等監測數據都在實時更新。可以説,莫高窟正處於被全方位保護的狀態。

  讓文物保護搭上了高科技快車得以存世,這是敦煌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尋得的“一劑良方”,也是以常書鴻、段文傑和樊錦詩為代表的幾代文物工作者經過70餘年堅持不懈奮鬥找到的答案。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守護者們就全身心致力於為莫高窟“留影”,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圖像採集洞窟221余個,圖像加工洞窟135個、虛擬漫遊洞窟130個、雕塑三維重建28身、底片數字化近5萬張、大遺址三維重建2處、擁有著作權74項。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主題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借助當代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展示手段,使觀眾在進入洞窟之前就能與莫高窟進行全方位、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那些壁畫就在我的眼前,我感覺一伸手就能摸到它們。”今年12歲的劉博臣來自北京,剛從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看完數字電影的他顯得意猶未盡。

  目前,莫高窟的數字化成果已經和考古、美術臨摹、保護修復、旅遊開放等相關領域工作結合在一起,新技術還在不斷研發中。2016年5月1日,“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向全球共享30個經典洞窟高精度壁畫數字化成果;2016年6月,“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上線。截至目前,總訪問量超過700萬次。2019年8月,中國文化遺産保護領域首個模擬研究平臺“多場耦合實驗室”投入運行,在這裡可模擬溫度、濕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鹽運移等各種環境條件,研發文物樣品或模擬樣品的材料和結構的基本熱學、力學、收縮、徐變及損傷等特性,開發接近自然環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關保護研究的試驗方法,並提出有關方法和標準,讓文物保護轉入“主動”預防。

  “因為自然氣候、地理條件等多方面的客觀原因,敦煌的資源都顯得彌足珍貴。這裡的人們也很珍惜資源,特別是這些歷史文化資源。”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長張春生説。為了更好地守護敦煌千年的“文化記憶”,敦煌市先後啟動編制了《敦煌文物保護總體規劃》《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環境承載力規劃》等綱領性規劃。同時,敦煌市全力加強文物保護項目建設,完成了玉門關、漢長城、懸泉置遺址監測預警體系工程、敦煌境內長城及烽燧搶險加固項目、陽關文化遺産保護項目、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等一批文保項目。

  文旅融合 文化輕時尚“入眼”“走心”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敦煌文創産品。(王文嘉 攝)

  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記憶,敦煌邁步走進新時代。靜置在大漠戈壁裏的文物,也在進入新時代後與富集的旅遊資源“強強聯手”,開啟了文旅融合的“時尚風”。

  憨態可掬的駱駝玩偶、飛天圖案的精緻團扇、敦煌元素的便攜筆袋……走進敦煌文旅集團文創産品展示廳,近千種文創産品呈現在眼前。依託于這些文創産品,經過歷代能工巧匠們精心繪製塑造的絕美圖案,正在從石窟和博物館中走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優秀傳統文化逐步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

  “從80年代初到現在,敦煌的旅遊一直在蓬勃發展,但是旅遊産品相對單一,不是簡單造型的駱駝玩偶,就是一些大漠風光木板畫之類的旅遊産品,跟其他地方沒有不同。”敦煌文創公司綜合管理部員工劉夢惺介紹道,“後來設計師們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將壁畫印在滑板、裙子上,還是化粧品上,或是與其他物品相結合,敦煌文化元素都能驚艷四座。這也讓更多人明白了,敦煌不僅僅有千年的歷史,這些燦爛的歷史文化也能成為一種時尚。”

  自2016年4月至今,敦煌文創公司研發設計了近千款主題鮮明、獨具敦煌特色的系列文創産品,建立了敦煌文化元素基因庫、敦煌文創産品庫、遊客肖像庫、銷售數據庫等,形成了多彩敦煌、錦上添花、樂舞飛天、盛世遺風、一“鹿”有你等 15 個主題産品系列,註冊了敦煌文創、駝小駝、敦煌影業等一系列品牌商標,累計獲批 83 款産品外觀專利。

  “我們一直致力於利用文創産品將各個景區的特點表現出來。比如在月牙泉景區,駝小駝系列玩偶很受歡迎;在陽關景區,陽關造型的木質筆筒銷量很好,文創産品的豐富也讓景區的旅遊商品不再同質化。”劉夢惺説,“我們將傳統和時尚匯流,讓敦煌文化走到更多的人面前。這樣,敦煌文化就可以被更多的人知曉喜愛,這也不失為一種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的好辦法。”

  “敦煌境內現存各類文物景點241處,有莫高窟、玉門關、懸泉置遺址3處世界文化遺産,鳴沙山月牙泉國家5A級旅遊景區,陽關、雅丹兩個4A級旅遊景區,但是如果只讓遊客們看景點、看遺址,未免會産生枯燥的感覺,‘白天逛景點,晚上無處去’的窘境也將制約敦煌的旅遊發展。”敦煌市文旅局副局長賀雁鴻説。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絲路花雨》2016版在敦煌大劇院演出。 (王斌銀 攝)

  為了更好地“讓文化活起來”,敦煌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演藝産品,讓遊客真正實現了“白天看‘靜態’的敦煌壁畫,晚上看‘活的’壁畫故事”。這些文化演藝不僅為遊客增加了了解敦煌的重要途徑,還為遊客的旅行增添了樂趣。

  1979年,經典舞劇《絲路花雨》首演;2015年,大型沙漠實景演出《敦煌盛典》在敦煌首演;2016年,伴隨著首屆敦煌文博會的到來,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正式亮相,這些常駐劇目都已成為敦煌旅遊演藝的成功典範。

  “我小時候和父母來過一次敦煌,那時候坐火車從蘭州出發,15個小時才到敦煌,很不方便。今年我和愛人坐飛機不到兩個小時就到敦煌了,回去的時候我們準備坐高鐵,八小時就能回蘭州。”甘肅蘭州人魏小峰和愛人選擇在敦煌度蜜月。“來到敦煌之後,真正感受到了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這些景區深厚的歷史積澱。我們還去觀看了《又見敦煌》,看完演出我們又去敦煌夜市品嘗了當地的美食,敦煌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古代先民們在莫高窟的石壁上,用筆描繪舞姿翩躚的飛天形象以延續他們未盡的夢;如今的敦煌用真抓實幹築夢新時代。2016年9月,敦煌機場新建T3航站樓正式投入運營,隨後敦煌國際航空口岸正式開放,敦煌機場海關開關揭牌,敦煌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20個城市的航線航班正常飛行,航線網絡覆蓋華北、華東、華中、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區。經過連續多年高強度通達能力建設,敦煌境內高速公路與國家高速聯網、境內鐵路與國家鐵路幹線連接,2019年7月10日到達敦煌的動車正式開行,徹底實現了鐵路連通、公路暢通、航路廣通。截至目前,以敦煌為中心的立體式、便捷化道路交通體系日臻完善。

  交通助力發展,文化促進交流。近年來,敦煌藝術品及文獻巡展在國內外眾多地方舉行,敦煌文化藝術普及與學術交流活動日益活躍。舞劇《絲路花雨》海內外巡演四十載經久不衰,觀眾如潮;從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到建設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敦煌石窟影響擴大,敦煌學繁榮發展。

  “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幾十年來,來自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文化企業、友好人士與敦煌研究院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合作。以敦煌學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合作涉及保護研究、人才培養、考察進修、學科建設、圖書出版、合作辦學、文物展覽等眾多領域。

  中西方文化在這裡交融,這裡不僅是中國的敦煌,更是世界的敦煌,而敦煌這顆“一帶一路”上的明珠,也正在逐步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

  沙海有“月” 牽著駱駝奔小康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邢愛祥在自家的客棧中講述當年的故事。(王文嘉 攝)

  “現在生活好得不得了!”今年70歲的邢愛祥家住敦煌市月牙泉村,他在當地名氣不小,因為他是第一個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鳴沙山·月牙泉內經營駝運的人,也是在景區邊第一個開起了農家樂的人。正是這“兩個第一”,讓老邢一家搭著旅遊發展的快車過上了好日子。

  “從小我們家就靠務農有一些微薄的收入,我們這裡風沙大,啥都不好長,靠天吃飯。1984年,我租了30峰駱駝進入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雇了五個村民每天在景區裏往返駝運遊客。”老邢回憶:“那會兒,一張景區門票1.5元,遊客們騎乘一次駱駝10元錢。一年來景區的人數雖然還不到4萬人,但是當年我就成了‘萬元戶’。”後來,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向農戶徵地,駱駝作為“補償”分給每家農戶,村裏農戶紛紛轉型“吃”起了旅遊飯,可以説,邢愛祥見證了“絲路遊”興起的全過程。

  “剛開始在景區搞駝運的時候,景區裏連路都沒有,愣是靠駝隊踩出來了一條路。景區的售票處就是一張木頭桌子,售票員在風沙天裏邊吃沙子邊賣門票,條件艱苦得不得了。”邢愛祥回憶道。

  2000年開始,敦煌當地旅遊市場逐漸走上正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駱駝以編號方式進行管理,以此杜絕欺行霸市、欺騙遊客的現象發生。“如今,我們村戶戶牽駱駝,每家至少有兩個編號,一個編號一年能賺4到5萬元,戶均年收入能達到8到10萬元。這些有編號的駱駝,就是我們大夥兒家裏的‘鐵飯碗’。”邢愛祥説。從80年代初期成立景區第一隻駝運隊伍開始,經過30多年發展,月牙泉村現有駝運戶256戶,駝運年收入達到7000萬元。

  “現在可真不一樣了,你看,六車道的馬路直通景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一應俱全,出景區門就有農家樂和客棧,遊客們還能通過網絡預約飯店賓館,方便了太多。”邢愛祥在自家的客棧裏高興地介紹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邢愛祥在經營駝隊12年之後退出了駝運大軍。但在經營駝隊的時候,邢愛祥發現來到景區旅遊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但是讓遊客吃飯、休息的地方卻很少。於是在2002年,老邢聯合周邊的30戶農戶一起經營起了農家樂,這也是敦煌當地最早的一批農家樂。“我的農家樂剛開始只有三十張床位,開業後一床難求,生意十分火爆。”邢愛祥回憶道。

  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現如今月牙泉村裏遍佈著各種特色客棧以及農家樂,這裡先後發展農家客棧161家,現有床位6000余張,年接待遊客逾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000多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

  月牙泉村的旅遊發展是敦煌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隨著絲綢之路旅遊熱持續“升溫”,絲路熱門“打卡地”暑期客流量持續爆棚,而以敦煌為代表的“打卡聖地”更是遊人如織。

甘肅敦煌:守護千年“文化記憶” 絲路古鎮再現時代風華

行進在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中的駝隊。(王文嘉 攝)

  “敦煌遊真的太火爆了!一票難求,一房難求,但是真的值得!”遊客劉興文在到達敦煌後非常感慨:“我們從四川廣元一路遊玩過來,到敦煌後去了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中國敦煌世界地質公園等地,雖然人很多,但是景區設置很科學,敦煌真是名不虛傳。”

  來自敦煌市文旅局的數據顯示,敦煌市1979年遊客僅為2000人次,到2018年遊客接待量已達1077萬人次,40年增長了5385倍。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遊客接待量以每年百萬人次的規模躍升,旅遊總收入也以每年10億多元的數目增長,到2018年,旅遊綜合收入已達115億元。1979年,敦煌市只有2家接待單位,200多張床位,到目前已有賓館、農家客棧等旅遊住宿單位792家,總床位4.93萬張,旅行社162家,旅遊汽車公司11家。

  據敦煌市文旅局副局長賀雁鴻介紹,目前敦煌市直接文化旅遊從業人數3.8萬人,佔城市人口的48%,以文化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在敦煌國民經濟中的佔比超過60%,文化旅遊已成為帶動地方高品質發展的首位産業。

  回望歷史,一代代敦煌人守護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記憶”,打開對外交流的窗口;全新起點、新發展理念不斷“解碼”文旅融合的“敦煌模式”,讓璀璨的敦煌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也飛向了更加廣闊的世界舞臺。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