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旅遊帶動 重慶武隆3萬人脫了貧
2020-09-02 08:49:57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靠旅遊帶動 武隆3萬人脫了貧 全區貧困發生率從14.8%降至0.03%

靠旅遊帶動 重慶武隆3萬人脫了貧

  8月13日,武隆區滄溝鄉大田濕地人家鄉村旅遊點,不少遊客泛舟荷葉花海之中。記者 龍帆 栗園園 攝/視覺重慶

  9月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武隆區專場上解到,近年來,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並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武隆區,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全區之力攻堅克難,已于2017年退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區縣。

  截至2019年底,武隆區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4.8%下降至0.03%,已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7元。2019年,在全市脫貧攻堅綜合目標考核、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核中,該區還取得了“兩好一優”的優異成績。

  旅遊扶貧

  讓“風景”變“錢景”

  武隆區委書記黃宗華介紹,在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該區深入踐行“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充分發揮當地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文化”“旅遊+康養”“旅遊+工業”“旅遊+農業”等融合産業,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做大金山銀山“價值”,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笑臉多起來。

  近年來,該區因地制宜,依次打造了後坪天池苗寨、大田濕地人家、青杠古渡驛站等100個鄉村旅遊示範村、點。為保持鄉村旅遊業持續火熱,武隆還設計推出5條鄉村旅遊精品線串聯所有街鎮鄉村。今年1-8月,武隆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785.65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15.89億元,分別增長6.62%和8.17%。

  在此基礎上,武隆還通過細化利益聯結機制,探索出了廊道帶動、集鎮帶動、專業合作社帶動、景區帶動、雲經濟帶動等生態旅遊扶貧增收帶動模式,讓全區10萬人吃上了“旅遊飯”,其中3萬名貧困人口靠旅遊帶動擺脫貧困,1萬名涉旅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旅遊做到哪,哪的老百姓就脫貧致富”。

  黃宗華舉例説,在仙女山街道石梁子社區曾經流傳著這樣的説法,“荒山瘦地石旮旯,紅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碗白米飯,除非坐月生娃娃。”如今,居民通過發展旅遊業紛紛走上了致富路,其中資産500萬元以上的有20余戶,資産100萬元至500萬元的有近300戶。

  精準施策

  提升鞏固脫貧攻堅品質

  記者了解到,成功摘掉國家級貧困區縣的帽子後,武隆區仍不鬆勁、不懈怠,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在工作機制上,該區嚴格執行“雙組長”制,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區縣抓落實”和“四個不摘”的工作機制,並將脫貧攻堅考核分值提高到20分,切實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其次,該區建立了防貧預警機制,對處於貧困線邊緣的群體給予高度關注和預警。針對這類群體,該區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基礎上,又研究制定了相關扶持辦法,用本級財政資金為該群體配套了7類幫扶措施,包括幹部結對幫扶、大病醫療救助、醫療保險參保、購買防貧保險、産業扶持補助、小額信貸貼息、教育資助等。據介紹,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已監測到重點群眾660戶、2127人,牢牢築起了防止新生貧困和返貧的“防火牆”。

  在資金投入方面,自退出國家級貧困區縣行列後,武隆在脫貧攻堅領域的投入每年仍在增加,重點用於農村的基礎設施,包括水利基礎設施、農村道路、農房、教育、醫療、産業發展等方面,此外,還大力培育了以高山蔬菜、高山茶葉為龍頭的“2+6+N”的農業産業,通過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為貧困戶脫貧以後的收入構建起長效保障機制。

  積極探索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黃宗華介紹,武隆作為全市開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3個試點區縣之一,目前正著力做好“四個銜接”,強化“六項工作”,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規劃銜接方面,該區在“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加強了與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2018-2022年)各項指標的有序對接,加快了村規劃的修編。

  政策銜接方面,該區則充分總結脫貧攻堅産業扶持政策實施以來的經驗,堅持促發展與防風險並重的原則,將産業扶持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並適當提高了建卡貧困戶等群體發展産業的扶持標準。

  工作銜接方面,在總結脫貧攻堅經驗的基礎上,該區持續為集體經濟薄弱村、鄉村振興示範村派駐了第一書記,研究建立了區級領導幹部和區級部門包村制度。

  保障銜接方面,武隆區現已落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責任,加快推動農業農村體制改革,充分發揮“三治融合”積極作用。

  此外,該區還緊扣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産業發展、公共服務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人才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等6項工作,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重慶日報記者 栗園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