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向脫貧攻堅“硬骨頭”發起總攻
2020-09-10 09:10:15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黨建引領 幹群合力 開州向脫貧攻堅“硬骨頭”發起總攻

開州向脫貧攻堅“硬骨頭”發起總攻

  開州區長沙鎮福城村柑橘豐收。(開州區長沙鎮供圖)

  9月9日,重慶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開州專場舉行。重慶日報記者從發佈會獲悉,開州區于2018年9月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截至2019年底,全區累計脫貧3.59萬戶12.36萬人,1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減至240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1%。目前剩餘的2408人均已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介紹,開州區堅持以“四個不摘”統攬脫貧攻堅全局工作,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匯聚起幹部群眾眾志成城拔窮根的強大合力,深化脫貧攻堅總攻“十大”專項行動,推進“定點攻堅”和“百日大會戰”兩大戰役,向脫貧攻堅“硬骨頭”發起總攻。

  建強指揮部 配好攻堅隊

  ——形成決戰決勝態勢

  開州區地處渝東北三峽庫區與秦巴山脈交匯地帶,2014年按新一輪評定標準,開州區識別出貧困村135個、貧困戶3.36萬戶、貧困人口11.92萬人,貧困發生率10.37%。

  冉華章介紹,開州區堅持“三級書記”抓扶貧,組建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區、鄉、村三級聯動指揮部,以村為作戰單元強力推進;成立了由區級領導擔任團長的40個扶貧工作團,所有區級部門單位編組入團,實行分團包乾,與鎮鄉街道協同作戰;針對深度貧困,19名區級領導和19個區級部門“三包”到村。構建起縱橫銜接的“六大責任體系”,推行“三包三促”和“三結對”制度,實行鎮鄉街道和幫扶部門捆綁考核。

  開州區把最優秀的幹部派到脫貧一線,選拔112名優秀年輕幹部到鄉鎮任職、充實力量,1555名幹部到村駐守、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員,1.22萬名幹部入戶結對幫扶,確保幫扶不漏戶、戶戶見幹部。

  在開州,一大批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帶領群眾攻堅克難,書寫了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

  關面鄉泉秀村原黨支部書記周康雲三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改變村裏貧窮落後的面貌,帶領群眾戰天鬥地,如今的泉秀村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成為“中國木香第一村”。2019年,周康雲在為貧困戶維修水管途中不慎跌落山崖,為扶貧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被追授為重慶市優秀共産黨員。

  築牢橋頭堡 選好領頭人

  ——將黨支部、産業、黨員、農戶串聯起來

  “我們大力實施基層黨建規範提升行動,‘一村一策’提升所有貧困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冉華章介紹,開州區組織320個機關黨支部與260個村黨支部結對共建,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組織動員2251名黨員成為扶貧先鋒,讓基層組織成為打贏打好這場硬仗的重要攻堅力量。

  在此基礎上,開州區積極探索“支部建在産業上”黨建新模式,推廣“黨支部+集體經濟(産業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將黨支部、産業、黨員、農戶串聯起來,實現黨組織引領經濟組織發展、黨員帶領群眾致富。

  全區465個村組建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培育農民合作社1708個,建成産業扶貧基地2664個,新發展特色産業16.5萬畝,産業覆蓋貧困戶99.94%。黨員創辦領辦致富項目512個,培育致富帶頭人753名,帶動4570戶貧困家庭增收,“建、售、聯”産業扶貧模式成為全國産業扶貧創新案例。

  長沙鎮齊聖村通過支部引領、黨支部書記熊尚兵帶動,發展柑橘、獼猴桃等特色産業,在全市率先探索“土地(資金)入股、配股到戶、保底分紅”和“返聘務工”相結合模式。村裏318戶1272名群眾成為股東,2019年人均增收3250元,原來的貧困村變成了全市示範村、小康村。

  激發主動性 提升內動力

  ——增強脫貧致富信心決心

  開州區還廣泛開展“送智下鄉解難題、志願服務送溫情、移風易俗樹新風”宣傳教育行動,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組織“身邊的脫貧故事”微訪談3500余場、“榜樣面對面”微宣講400余場,選樹表彰脫貧光榮戶1273戶、致富之星299名,以“身邊人、身邊事”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

  冉華章介紹,開州區堅持組織意向和群眾意願相結合,開發“黨建+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模式,組織貧困群眾參加種養業、農村電商、家政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6.86萬人次,增強自我發展本領,5.5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脫貧。

  大進鎮雙龍橋村貧困戶黎方平身患殘疾,通過村黨支部的引導幫扶,夫妻倆不等不靠,先後貸款5萬元辦起了畜禽養殖場,並兼職村裏的護林員、保潔員,2019年家庭年收入達到5.6萬元,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實現了脫貧。

  (重慶日報記者 陳維燈 實習生 何星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