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讓非遺産業“活”起來“火”起來
2020-11-13 08:54:25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胡明珠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90後”小夫妻的安陶創業情緣——讓非遺産業“活”起來“火”起來

重慶:讓非遺産業“活”起來“火”起來

  十一月十二日,管永雙(右)和妻子在潛心鑽研陶藝。記者 韓毅 攝\視覺重慶

  揉泥、制坯、打磨、刻花、上釉……11月12日,在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穿過一片金黃色的柑橘林,拾階而上,一棟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掩映在林蔭中,靜怡、悠然……陶淵明“結廬在人境”之意境油然而生。

  叩開木門,只見“90後”小夫妻管永雙和李雲杉正潛心製作陶藝。院內各房間,展陳著古樸典雅的陶器,三兩慕名而至的客人獨自安靜品鑒,主、客、陶,共同勾勒出一組偶像劇場景。

  “陶是大地之母的藝術,泥與火的交融,成就了人類文明的開端,也成就了今天的我們。”這對年輕藝術家淡淡地説。

  因陶結緣

  “榮昌兩種‘土壤’滋養了我”

  “我們今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完全受益於榮昌的兩種‘土壤’,一是優質陶土,二是文化土壤。”管永雙開門見山地説。

  他與妻子是同班同學,2014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還在大學時,管永雙跟隨老師到榮昌采風,就被這裡的陶土吸引。

  榮昌陶,又稱“安陶”,與建水陶、欽州陶、宜興陶齊名,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一畢業,管永雙與李雲杉就來到榮昌,起初在一家陶藝公司上班,一年後辭職,創建起自己的工作室。

  “我們把一切都想像得很美好、也很簡單。”管永雙回憶,他用工作一年的工資,租了一間農房,添置了制陶設備,並購買了河沙、水泥、磚等材料。當準備搭建燒陶的柴窯時,鄰居村民提出窯址擋了路,不讓他們建。

  “無窯,談何制陶。”管永雙猶如挨了當頭一棒,萬般無奈下,他找到村支書和街道辦事處負責人求助。“兩名大學生甘願到農村,傳承發揚非遺文化,這不是一件大好事嗎?”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派專人為管永雙另覓場地。

  “最困難時,我和老婆身上的錢加起來還不到100元,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管永雙説。

  此刻,當地政府再次雪中送炭,利用大學生創業政策、微型企業扶持政策等,給予了他們資金扶持,兩人才渡過難關。

  創新傳承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工作室建好後,夫妻二人便開始潛心鑽研陶藝。

  在傳承選泥、曬泥、碾泥、過漿、揉泥、制坯、晾坯、打磨、刻花、上釉、燒窯等榮昌陶工藝流程的基礎上,他們對器型、顏色等方面進行了諸多藝術創新。

  尤其是,秉持“粹萬物之精華,見大地之本色”理念的二人,對漢代草木灰釉進行了創新發展,開發了一系列“植物灰釉”作品,涵蓋銀杏灰釉、芭蕉灰釉、檀木灰釉、荷葉灰釉等20多種植物灰釉。這些作品不僅給傳統榮昌陶帶來了一波“植物”美學新風尚,更豐富了榮昌陶的色彩和藝術表現形式。

  2017年,作品《痕》入選首屆中國四大名陶展;2019年,作品《陶瓷柴燒茶具組合》獲得第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創新産品設計大賽銅獎,作品《無象》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如今,我每一次開窯,都要吸引數十人開車前來挑選尖貨,最貴的壺已賣到1.2萬元/把,我老婆制的壺也已賣到1萬元/把。”管永雙稱。

  堅守“藝”心

  讓非遺産業“活”起來

  如今,管永雙夫婦作為“新陶藝”代表,不僅被評為榮昌區級工藝美術大師、區非物質文化遺傳傳承人,還被不少文創企業“盯上”。

  在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中,一位文創企業的董事長就慕名前來,希望利用他們的技術,合作進行産業化加工。

  “産業化發展雖好,但我的工作重心還是會放在藝術陶的創研上,因為熱愛所以堅守。”他婉拒了對方的邀請。

  據介紹,在管永雙夫婦等“新鮮血液”輸入下,榮昌陶産業鏈上各個環節共同發力,該區確定了“陶瓷産業園”和“陶文化創意産業園”雙輪驅動的陶瓷産業發展思路:陶瓷産業園突出一個“優”字,全力打造200億級陶瓷産業發展集群;陶文化創意産業園突出一個“新”字,不斷提升榮昌陶的品牌和形象。

  “目前,榮昌正在創建‘中國陶瓷之都’,力爭到2025年,形成陶瓷産業總産值約160億元的規模,讓非遺産業真正‘活’起來、‘火’起來。”榮昌區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

  (重慶日報記者 韓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