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貧困人口的美好夢想成現實
2021-01-18 09:00:45來源: 重慶日報編輯: 付意菲責編: 馮鈺穎

  原標題:13萬貧困人口的美好夢想成現實——雲陽減貧“密碼”解讀

13萬貧困人口的美好夢想成現實

雲陽縣泥溪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當地大批村民通過發展柑橘、香菇種植業實現了脫貧增收目標。圖為泥溪鎮勝利村初具規模的柑橘園。(資料圖片)   通訊員 劉興敏 攝/視覺重慶

  脫貧攻堅進程中,一個又一個“雲陽之變”引人注目:

  消費扶貧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50個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貧困患者居家康復定額救助經驗全國推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成為全國樣板……

  雲陽縣鳳鳴鎮馬軒村88戶建卡貧困戶如今不再“守著土地等飯吃”。他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葡萄、蔬菜、生態漁業等産業發展,人均年純收入增長到16859元。

  貧窮,對於馬軒村的村民來説,已經成為歷史;對於雲陽145個貧困村、13.4萬貧困人口來説,也已成為歷史。

  雲陽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縣,也是重慶市脫貧任務最重的區縣之一。歷史時序的刻度上,清晰記錄著雲陽大地的減貧“密碼”:

  近年來,全縣145個貧困村整村出列;13.4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無一人返貧,在雲陽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盡銳出戰,攻堅拔寨合力更強

  在共同富裕的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雲陽舉全縣之力抓脫貧攻堅,建立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制,健全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30名市管領導下沉一級“包鄉鎮”,145支駐村工作隊“三在村”,1.5萬名幫扶幹部“齊上陣”。黨支部成為脫貧攻堅的堅實堡壘,一大批敢擔當、有能力的黨員幹部充實到村、社區,用“辛苦指數”換來寫在群眾臉上的“幸福指數”。

  中國進出口銀行、重慶市政協扶貧集團、山東省威海市、重慶市九龍坡區、渝北區情係雲陽大地,通過結對幫扶、産業協作、人才交流,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4.6億元,實施各類扶貧項目400余個。

  雲陽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戰貧勝勢。

  以該縣後葉鎮吉慶村為例,村黨支部創新“黨小組+”模式將黨組織延伸到産業鏈上,把黨員致富帶頭人、種植大戶和貧困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黨組織建設與産業發展融合互促的新路子。創新開展駐村工作隊“賽技能、賽業績”活動,以硬考核倒逼駐村工作隊履職盡責、擔當有為。持續開展“幹群一家親”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2萬餘件次。

  聚焦深度貧困,啃下最硬“骨頭”

  海拔188米至1290米的雲陽縣泥溪鎮,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土地貧瘠,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而今,致富之花遍開泥溪熱土,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洋溢在村民們的言談話語間。

  泥溪鎮桐林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淩希泉是典型的因病致貧戶,在鎮村扶貧幹部幫扶下,如今夫妻二人年收入有七八萬元。

  貧困群眾的需求在哪,扶貧工作的落腳點就在哪。雲陽縣委、縣政府對照現行脫貧標準,從嚴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啃下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

  聚焦“兩不愁”,通過務工引導,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助力增收;産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建到村,實現當期脫貧與長期增收統籌結合;公益崗位定點到人,技能培訓班開到田間……

  聚焦“三保障”,不斷完善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近年來,雲陽縣累計發放貧困學生資助金5.6億元,生源地助學貸款3.3億元,為523名少兒開展送教上門,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

  雲陽在精準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創新出臺居家康復救助政策:對患有惡性腫瘤、冠心病、風濕性關節疾病等17種大病、重病貧困患者,每年籌集1000萬元居家康復救助專項資金,根據病情分段每月給予100至500元定額藥費救助,共落實居家康復救助7120人、救助金額4538萬元。2018年,雲陽居家康復經驗做法被國家衛健委、國務院扶貧辦通報表揚。

  易地扶貧搬遷後扶成為全國樣板。建立“專業合作社+基地+搬遷戶”聯動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全覆蓋開展搬遷勞動力技能培訓,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産業先行,奮力書寫脫貧之變

  近年來,雲陽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一個個拔掉窮根的村莊,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奮力書寫脫貧之變。

  産業發展風生水起。開展農業産業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村級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計劃,把貧困戶全部“嵌”在産業鏈上,村村都有了主導産業,建成柑橘園區31.5萬畝,中藥材基地9萬畝,年出欄牛羊64.6余萬頭(只),柑橘、中藥材、牛羊三大骨幹産業覆蓋所有貧困村和大多數家庭。

  持續推動“農業+”多業態融合發展,積極探索利益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模式,真正把貧困群眾“嵌”在産業鏈上,分享鏈條增值收益。農村電商帶動消費扶貧新模式應運而生,打造“天生雲陽”區域公用品牌,依託扶貧公益平臺,銷售扶貧産品。

  在重慶市率先開展領導幹部直播助農公益活動。依託山東省、中國進出口銀行、中新項目管理局等幫扶資源,推動雲陽紅橙、三峽陽菊銷往新加坡、印尼、香港、澳門等地。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雲陽著力突破交通瓶頸,近年來累計實施農村公路建設4600余公里,全縣行政村通暢率、自然村通達率、行政村通客車率均達100%。前所未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大投入,補齊了脫貧短板,築牢了攻堅基石。一條條資源路、旅遊路、産業路應運而生。

  這些年來,全縣幹部群眾憑著超乎尋常的努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精準脫貧的“雲陽之變”:消費扶貧經驗入選2020年全國50個典型案例,成功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貧困患者居家康復定額救助經驗全國推廣,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成為全國樣板,“雲陽面工”就業培訓被評為“舌尖上”的勞務品牌,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招標“以案四改”經驗在新華社《內參清樣》、人民日報刊發並推廣。

  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雲陽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重報集團三峽分社記者 巨建兵 通訊員 楊梅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聯繫方式   電話/傳真:023-68386677   內容熱線:13996277388​   投稿郵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