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無人駕駛研發熱潮 催生産業狂歡

2017-10-20 17:16: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在日前舉行的杭州雲棲大會上,一輛由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打造的實驗室級自動駕駛中巴車成為公眾體驗區的“明星”。這輛中巴安裝了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檢測路況的攝像頭。為了應對各種惡劣天氣實現精準定位,這輛中巴車還配置了由千尋位置公司提供的釐米級高精度定位系統,相當於鋪設了一條“隱形軌道”,引導中巴始終行駛在恰當的道路軌跡上。

  類似的無人駕駛車,已經成為全球高科技展會或者頂級車展的“標配”。幾十年前還只是科幻題材的無人駕駛概念,正逐漸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報道援引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福爾克馬爾·登納的話説:“無人駕駛時代將比預期來得更快。”

  有研究指出,如果全面實施無人駕駛,一般公路的容量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提升30%以上,高速公路的容量將在目前的基礎上提升五倍以上,由此帶來的是包括投資、基礎設施、汽車市場、保險在內經濟社會的顛覆性改變。目前,全球主要車企已將無人駕駛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並圍繞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博弈。

  通用汽車不久前宣佈,將收購高科技感測器公司Strobe,此舉被矽谷視為傳統汽車行業在無人駕駛領域,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特斯拉等科技巨擘發起的一次重要反攻。通用汽車和其國內競爭對手福特都已宣佈,2021年將開始銷售全自動駕駛汽車。

  根據雷諾日産聯盟上月公佈的中期計劃,預計到2022年,雷諾日産聯盟將開發出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其董事長戈恩提出,還將涉足採用無人駕駛車的打車服務領域。也有報道稱,在無人駕駛技術上,隸屬於Alphabet的Waymo公司已整合了三個分別負責進行近、中、遠距離探測的鐳射雷達感測器,以及360度雷達和幾個基於攝像頭的專用感測器,有效範圍達到3個橄欖球場。在國內,主要車企與互聯網巨頭相繼達成合作協議,比如上汽攜手阿裡巴巴開發互聯網汽車;廣汽集團與騰訊聯手發力汽車智慧領域;百度則與江淮、奇瑞等車企展開闔作;華為牽手東風汽車打造“智慧汽車”等。

  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熱潮,令相關産業看到了巨大商機。由於無人駕駛車輛主要依賴感測器、攝像頭、雷達等設備偵測週遭環境,一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積極開拓市場。

  據報道,德國大陸集團在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展示了其開發的無人駕駛研發平臺。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公司日前也發佈了針對互聯網汽車、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全新控制和計算平臺,這個名為S32的新平臺通過大量的架構創新設計,讓汽車製造商能以更快的速度將豐富的車載體驗和自動駕駛功能推向市場。此外,只有基於高精度定位,自動駕駛汽車才能獲得精準的地圖環境感知能力,從而準確識別車道避免航線偏移,實現路線精確定位和精準停靠。以此為切入點,千尋位置準備為全國31個省市的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互聯網播發、全天候、不間斷的釐米級位置數據支持。

  而在國內,無人駕駛的市場前景同樣樂觀。按照中國汽車工程協會發佈的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中國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能在2021年到2025年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輛車都應採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而平安證券研報也顯示,到2020年,我國智慧汽車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還有機構表示,在政策扶持和汽車技術突破的推動下,無人駕駛産業化步伐將提速,並提升包括硬體終端、感測器、運營服務等在內的車聯網市場空間,潛在規模或達千億元級別。

  展望未來,在無人駕駛領域,英特爾提出了“乘客經濟”這一概念——由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所催生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從以“司機”為中心到以“乘客”為中心,自動駕駛不僅是技術的演進,更是一場出行的革命,將帶來全新的“乘客經濟”,這是現代社會拋棄馬和馬車以來,人們出行方式發生的最大變化。根據英特爾和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估算,到2050年,由無人駕駛産業激發的“乘客經濟”規模將達到驚人的7萬億美元,而這些經濟價值將主要體現在“出行即服務”上。(記者 龍二)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