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

2019-08-08 09:33:43 | 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鄭思雯

  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全球産業變革趨勢、針對我國經濟發展實際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方面。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提升我國産業發展的層次和水準,推動我國産業發展邁向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

  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正當其時

  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更加強調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更加注重生産要素之間的匹配與互動,促進更多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産要素融入實體經濟,從而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增強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優化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

  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選擇。從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看,科技革命必然帶來産業變革,並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當今世界,以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世界經濟加速向數字化轉型,順應科技創新大勢、抓住産業變革歷史機遇已經成為提高我國産業發展層次和水準的關鍵。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就是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歷史性交匯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我國産業向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可以使我國經濟發展加快改變高投入、低産出的粗放發展模式,優化配置各類生産要素,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我國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實現經濟發展從“有沒有”“大不大”向“好不好”“強不強”轉變是一個重要時代課題。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可以促進各類生産要素優化配置,實現更加均衡、更加充分的發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更加注重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根本要求。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堅持創新引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把創新擺在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優先位置。強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統籌推進、系統部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政策鏈。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增加源頭技術供給,以基礎研究突破帶動引領性原創成果、關鍵核心技術、戰略性技術産品的重大突破。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著力攻克制約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和前沿技術。大力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激發各類主體創新創造活力。

  堅持要素協同。促進各類生産要素協同互動、高效配置,是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重要抓手。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促進各種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制定和落實産業發展支持政策,充分發揮産業政策的引領作用,促進産業政策與財稅政策、金融服務良性互動。大力支持現代金融機構通過資本紐帶構建産業鏈上下游協作互動的産業生態圈,提升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充分發揮人才在建設現代産業體系中的第一資源作用,加快建設多層次産業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

  堅持提質增效。品質效益不高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要把品質第一、效益優先貫穿到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全過程。著力全方位升級産業供給體系,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促進供給結構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著力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層次和水準,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産業體系,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生産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增強産業發展動力。積極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斷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社會信用體系等制度,營造産業發展良好環境。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力度淘汰落後産能,加快“僵屍企業”出清,提高生産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健全現代産權制度,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提升市場主體的創新積極性。

  堅持對外開放。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要把開放發展作為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重要路徑。大力推動多雙邊貿易和投資,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融入全球産業分工體系。注重發揮外資作用,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展國際産能合作,持續擴大對外投資規模,大幅提升走出去品質。

  堅持共建共享。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也是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根本目的。要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和消費升級趨勢,努力滿足人民對高品質産品和服務的需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著力補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板。依靠人民,注重發揮人民群眾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主體作用,形成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合力。

  緊緊抓住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工作重點

  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好以下六方面重點任務。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促進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水準。加快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積極發展智慧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拓展數字經濟新空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動能,促進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不斷形成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推動科技與産業無縫對接。著力加強産業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強化新思想、新原理、新知識、新方法的源頭儲備,加速推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産業化,系統佈局技術創新中心、産業創新中心和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

  促進金融與産業良性互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提升金融服務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的能力和實效,要著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完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加強金融産品、金融服務創新,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産融對接常態化機制,支持實體經濟全産業鏈、全價值鏈升級;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科技企業、民營企業等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産品,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精準、普惠金融服務。

  提高人才與産業匹配度。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現代産業體系關鍵在人才,需要打造一支與全創新鏈、全産業鏈相匹配的大規模、多層次、高素質人才隊伍。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大力培養國內創新人才,更加積極主動引進國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加快優化人才結構,圍繞基礎學科、前沿技術領域以及新興産業領域,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同時要重視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構建適應現代産業發展的制度體系。健全市場監管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科學治理、協同治理,營造安全規範、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發展環境,支持新模式新業態持續健康發展。健全産業生態體系,推動構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共享資源、融合發展的産業生態。健全産業政策體系,加快形成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增強政策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

  構建更高層次開放型産業體系。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高品質“數字絲綢之路”,促進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形成産業合作的堅強支撐。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産、服務網絡。推動國際産業合作,加強經貿、産業合作園區建設,大力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務實推進數字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等領域合作,形成國際産業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作者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