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 幹出來

2019-08-08 09:06:10 | 來源:人民日報 | 責編:鄭思雯

好日子 幹出來

圖①:定西市馬鈴薯種植基地,農民駕駛農機作業。陳永剛攝(人民視覺)

圖③:在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新縣城就讀的孩子們。馬曉偉攝(人民視覺)

圖④:隴南市成縣農村公路一景。張平良攝(人民視覺)

好日子 幹出來

平涼市涇川縣羅漢洞鄉村民晾曬柿餅。任 輝攝(人民視覺)

  地處內陸的甘肅,過去貧困問題突出,定西、臨夏等地古來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稱。

  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這片久困于窮的土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扶貧史上第一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髮式扶貧、集中連片推進的區域性扶貧開發、大規模易地扶貧和生態移民搬遷“三個第一”的典型經驗,就誕生於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繡花功夫”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甘肅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計減貧581萬人,貧困人口減少到111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6%。

  眼下,甘肅全省上下正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堅決攻克貧困最後堡壘,確保到2020年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補短板,強弱項,舉全省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不獲全勝 決不收兵

  記者  董洪亮  付  文  銀  燕  王錦濤

  7月22日,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松樹村,驕陽似火。

  咚,咚,咚……噠,噠,噠……扶貧車間裏,榔頭敲擊聲和縫紉機踏板聲交織,馬梅芳和工友們幹得熱火朝天。這裡,是由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援建的扶貧車間,專門製造環衛工人服裝。

  “一件衣服6個紐扣,我一天能打五六十件。”馬梅芳今年18歲,是鄰近的吊灣村人。

  去年,從職校畢業之後,馬梅芳原本想外出打工。可上有年長的爺爺奶奶、下有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她眼瞅著父母日夜操勞,就打消了出去闖闖的念頭。

  “現在拿計件工資,一個月1400元左右。雖然不算多,但離家近,能幫襯父母。”馬梅芳説,從家裏到車間不過15分鐘路程,上下班很方便。

  像這樣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臨夏已建成155個,吸納就業83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955人,人均月收入約2000元。同時針對文盲半文盲人員多的實際,按照用工需求,開展免費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能。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為拿工資的産業工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既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也促進了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取得了扶貧又扶志的綜合效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累計減貧58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3.2%降到5.6%,75個貧困縣中有36個實現脫貧摘帽。但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甘肅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著眼到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甘肅既不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允許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圍繞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保障和安全飲水“3+1”等重點領域,補短板,強弱項,下足“繡花功夫”,避免“兩不愁、三保障”留死角。

  “從小到大,我喝了幾十年的雨水、鹽鹼水。”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老支書馬佔海回憶,當年鄉親們要麼喝雨水或者河溝裏的鹽鹼水,要麼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如今,清澈的自來水流進了村民院落。“看著自來水嘩嘩地流,那感覺像是在做夢。”馬佔海感慨。

  截至目前,甘肅24萬農戶供水不穩定問題得到基本解決,790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開工,冬季凍管改造工程已納入年度建設方案同步實施。

  對失輟學學生指定包抓幹部勸返穩學,採取單獨編班、普職融合等方式分類施教,到2018年底,全省累計勸返複學兒童少年23716人,控輟保學成效位居全國前列;為18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建立“一人一策”健康幫扶管理卡,確保其合規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5%以上。易地扶貧搬遷方面,安置住房已竣工10.3萬套、竣工率90%,搬遷入住40萬人、入住率80%。截至6月底,“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已完工2.39萬戶,竣工率達92.07%。

  針對貧困群眾收入不達標的瓶頸制約,甘肅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産業和“短平快”增收小産業,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買賣、小作坊等“五小”産業覆蓋面逐步擴大。

  2016年,鎮原縣虎泉村村民李會銀在家開辦了服裝加工家庭作坊。獲悉貧困戶趙艷艷因為照顧家庭不能外出務工後,李會銀將她聘請到自己家庭作坊上班。

  如今,趙艷艷已經成長為一名熟練工,“離家近,既照顧了孩子,又增加了家庭收入,一個月工資有1700元左右。”

  圍繞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甘肅組織40個省直部門出臺年度專項工作方案,引導各方面集中力量打好殲滅戰。截至目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的4個方面30個問題中,已完成整改21個,基本完成整改6個。增派補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員10148人,做到了貧困戶“戶戶有幫扶”。

  “這幾年,先賺點錢貼補家用,幫著照顧下家裏人。”説起未來,馬梅芳滿眼憧憬,“等我學會了剪裁手藝,我還是想到沿海城市去看一看。”

  平涼 産業扶貧熱氣騰騰

  記者  付  文

  自從摘掉了貧困戶帽子,平涼市崆峒區白廟鄉柴寺村農民蘭克目走路都覺得輕快多了。

  7口人、4畝地,蘭克目一家過去一直為生活發愁。“地裏全種了玉米,卻連孩子學費都湊不齊。也去建築工地當過小工,兩口子加起來一天才掙四五十元。”

  2014年,憑著5萬元精準扶貧産業貸款,又借了2萬元,蘭克目買了2頭母牛,蓋起了棚圈。

  “以前就想過幹養殖,但是沒啟動資金。”2016年,蘭克目摘掉了窮帽,成功脫貧。眼下,他養了14頭牛,“今年已經賣了3頭,收入4萬多元。”蘭克目説。

  在柴寺村,像蘭克目這樣的養殖戶有210戶,其中貧困戶就有38戶。到2018年底,全村貧困發生率從10.3%下降至1.16%。

  平涼市扶貧辦相關人士介紹,為讓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平涼把牛、果、勞務三大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確立了“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産業扶貧思路。

  在靈臺縣,全縣所有的財政投資項目,用工三成以上來自當地貧困戶。

  李家莊村村民白能女一家,原本安居樂業。沒成想,大前年老公乘坐親戚的三輪車時遭遇事故,喪失勞動能力。再加上兒子上大學,頂梁柱塌了的白能女,只能在家附近兜兜轉轉幹點零工。

  2017年9月,在村幹部介紹下,白能女來到鎮上的矮砧密植蘋果示範園打工,“一天60元,比我當小工賺得多。”

  平涼産業扶貧工作結出碩果:全市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8.75萬人,4年減貧31.8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345個貧困村脫貧退出。

  南梁 紅色旅遊助農增收

  記者  付  文

  小米飯、老豆腐,土雞肉、土豬肉……在華池縣南梁鎮“紅色莊園一號院”,土産美味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品嘗。

  “每天都有100多人來吃飯,有時候能忙到夜裏九十點。”店主郭翠玲每天一大早就得起來忙活,“雞和豬都是自家養的,來的人沒有不説好的。”

  2015年5月,在政府引導支持下,郭翠玲建成了村裏第一家農家樂。開業僅半年,純收入就達7萬元。在她帶動下,全村建成農家樂16家,成為農家樂示範區。“從開業到現在,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

  而之前,郭翠玲兩口子日子過得緊巴巴。“3個孩子要上學,老人身體也不行,再加上箍窯洞,錢緊得很!”郭翠玲説,“趕上了好時代,再苦再累也是甜日子!”

  南梁,是一片紅色熱土,這裡有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陜甘邊區軍委舊址等39處紅色革命遺跡。

  2004年,南梁革命紀念館成為國家首批重點打造的“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隨著南梁紅色小鎮基礎設施的完善,這些紅色資源逐漸轉化為旅遊産業優勢。

  “今年清明節之後,紀念館每天訪客量都在1000人次左右。”南梁革命紀念館副館長王文彪説。

  “我們創辦了南梁幹部學院,截至6月底,共承辦培訓40余期,7000余人次接受培訓。”華池縣南梁紅色大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林江介紹。

  如今,南梁紅色旅遊小鎮共有特色餐館48家、旅店11家,1500多人直接從事紅色旅遊産品的開發、製作和銷售。

  2018年,南梁紅色景區接待遊客174萬人次,旅遊收入達4.13億元。旅遊收入佔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版式設計:沈亦伶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