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浦東人家》“回娘家” 觀眾:伲浦東人身價不一樣了

2018-10-16 08:56:5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浦東這地方能活人,能養人,説不定哪一天還能富人!”在上世紀80年代,這句話是對嫁到浦東的媳婦兒“阿珍”的安慰,帶著希冀卻也有幾分不確定;而如今回望,這就是每個浦東人親歷的生活變化的寫照。昨日,上海淮劇團原創劇目《浦東人家》首度“回娘家”,在浦東文化館上演。

淮劇《浦東人家》“回娘家” 觀眾:伲浦東人身價不一樣了

圖説:淮劇《浦東人家》昨日在浦東文化館上演 官方圖

  作為“2018浦東文化藝術節”的重頭戲,這部以浦東開發開放為背景、禮讚平民英雄的新淮劇,《浦東人家》讓不少浦東人熱了眼眶。嫁到浦東快40年的劉阿婆特地拉著幾個小姊妹來看戲,散場時又有人提起那些“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老黃歷,一旁有人撇嘴道:“伲浦東人額身價不一樣了!”

  多少人懊悔沒搬過來

  都説現實題材作品好就好在貼近生活、難也難在貼近生活,《浦東人家》講的就是浦東人自己的故事,要在浦東這地界獲得認可,方才算過關。所幸,昨日現場觀眾的掌聲説明瞭一切。72歲的退休工人陳紅樓看完《浦東人家》,勾起很多過往的記憶:“搬到浦東20年,眼看著住房問題解決了,出行問題解決了。想當時剛搬過來時,四週很冷僻,搬家請客都沒人願意來,路線遠是關鍵。現在不同了,浦東馬路寬、空氣好、公共建設,醫院設施都完善,特別適合居住。回想當初搬過來,幾乎沒人看好,近幾十年來眼看浦東日新月異,房價都翻了幾番,多少人懊悔當初沒跟我一起搬過來。”

淮劇《浦東人家》“回娘家” 觀眾:伲浦東人身價不一樣了

圖説:《浦東人家》講的就是浦東人自己的故事 官方圖

  同陳紅樓感觸相似的還有姜為宣,年近70歲的他如今是浦興淮劇隊的主力:“這真的是一部很接地氣的戲,道出了我們每個浦東人的心聲。”姜為宣搬到浦東也有20多年,他在這裡不但安家落戶有了穩定的生活,還找到了淮劇這一興趣愛好,“在浦興路街道社區裏,我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淮劇迷,大家組成淮劇隊,現在我們上海(浦興)淮音藝術節也舉辦到第二屆了。”

  讀晚報喚醒一片熱土

  浦東開發開放的變化不但影響了四零五零後,一批在浦東出生長大的八零九零後,可謂是真正被福澤的一代。33歲的外企白領錢穎就是其中幸運的一個,昨日,她陪父母來看戲。她説:“作為一個80後,雖然我也經歷了改革開放的年代,但是對我而言,小時候的印象並不是特別深刻,只覺時光流轉,瞬間生活大變樣。”讓錢穎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爸爸會在夜裏讀《新民晚報》給我聽,檯燈下,無數個夜晚,如同‘郭文德’那樣讀報紙,現在我依然保持著晚飯後看《新民晚報》的習慣,卻是在手機App“新民”上,可以説這樣的變化在我的小時候是無法想像的。”

淮劇《浦東人家》“回娘家” 觀眾:伲浦東人身價不一樣了

圖説:淮劇《浦東人家》劇照 官方圖

  後臺留言區裏,網友“夢山水”看得徹夜難眠,她説:“淮劇現代戲《浦東人家》以一家人的小視角,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浦東新區的變化。長達2個多小時的劇情跌宕起伏,喜悲‘錯落有致’,當年的‘網紅歌曲’更帶出這一年代的故事,不但有新意,而且誠意滿滿。” 而網友“並非威廉王子”感慨:“該劇巧妙運用阿德閱讀《新民晚報》的情節貫穿全劇的中心靈魂。讀報,豈止喚醒了阿德,喚醒的是浦東這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