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闖關遊戲講歷史故事 評彈名家吳新伯演繹“評話新攻略”

2018-11-12 11:13:1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玩闖關遊戲講歷史故事 評彈名家吳新伯演繹“評話新攻略”

圖説:“評話新攻略”海報(網絡圖)

  近年來,彈詞以其既説又唱的表演方式逐漸成為很多人心目中評彈的代名詞,而彈詞的同門兄弟——只説不唱的評話卻常常被人忽視。昨晚,一場名為“評話新攻略”的浸入式講演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5樓多功能廳舉辦,評話名家吳新伯變身遊戲玩家,帶領觀眾一同進行評話闖關,在歡笑中讓更多年輕人對評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時代推著評彈走

  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連演出了好幾場的吳新伯嗓音有些沙啞。在講演中,吳新伯簡要地回顧了評話發展的歷史,講述它是如何走出蘇州,並在上海走紅、發展、傳承和創新的。在吳新伯看來,評彈的繼承和創新是前後關係,先要學好前輩的藝術,然後再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時代的特徵,帶著這些往前走,再把這些傳給下一代。

玩闖關遊戲講歷史故事 評彈名家吳新伯演繹“評話新攻略”

圖説:講演現場(網路圖)

  百年前説《英烈》《三國》《水滸》《隋唐》,和百年後的今天當然是不同的。以前吳新伯説《水滸》,用的是父輩傳下來的開頭,“宋朝昏君無能,百姓民不聊生”,梁山好漢的故事就此展開。可吳新伯細想,宋朝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很多無法超越的高峰,怎麼就民不聊生了呢?通過翻閱資料,他發現宋朝武將不受重視,面對虎視眈眈的遼國,無力還擊,於是有了這民不聊生。吳新伯説:“易中天在用説書的方法來講歷史,我希望可以用講歷史的方法來説評話。”

  聽得懂是第一位的

  伴隨著傳統藝術、地方方言的式微,單純用地方的語言、陳舊的語匯、甚至有些過時的思維來進行表達的説書藝術,路似乎越走越窄,這恐怕是今天的評彈人不得不共同面對的問題。吳新伯發現,過去滬劇、滑稽戲、評彈在上海興盛,是因為有很多長三角的新移民涌入上海,他們渴望在上海聽到鄉音鄉情。現在從北方來到上海的新移民越來越多,上海的語言結構開始發生改變,評彈如何能讓大量聽不懂蘇州話的觀眾欣賞這門藝術?

玩闖關遊戲講歷史故事 評彈名家吳新伯演繹“評話新攻略”

圖説:吳新伯講演中(網絡圖)

  在決定進行一次語言試驗後,吳新伯去了一個朋友説相聲的場地,佔用15分鐘時間,給觀眾説一段評話。結果,台下所有人都坐得畢恭畢敬,場子裏鴉雀無聲。吳新伯問了句,多少人能聽得懂蘇州話?坐著五六百人的觀眾席只有2個人舉起了手。這之後,吳新伯就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將普通話和蘇州話、上海話夾雜著講,有時還會融入演出當地的方言。畢竟,聽得懂總比聽不懂好,先讓觀眾聽懂了,再做深入交流也不遲。

  為創新而努力

  表演長篇評話,觀眾一聽2個月是常有的事,新觀眾不容易堅持;創作短篇評話,雖然讓吳新伯獲得了眾多曲藝獎項,包括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表演獎、文學獎等,但演出機會很少,在觀眾面前打磨的機會也少。於是,吳新伯在2015年推出了中篇評話《野狼谷傳奇》,2個小時説3回書,演出反響很好,讓他信心大增。去年他推出了中篇評話《戰馬赤兔》,今年又推出了《唐·三彩》。這些由他獨立完成的作品為評話藝術在新時代的生存發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現場,吳新伯與三弦演奏家周毅演繹了《戰馬赤兔》中三英戰呂布的片段,原本要靠評彈中口技和手面展現的戰爭場面用音樂來替代,幾句韻白後,三弦彈撥隨即接上,通常這裡還會有鼓手的加入,吳新伯笑稱“這一段就是我們評話中的三英戰呂布”。

玩闖關遊戲講歷史故事 評彈名家吳新伯演繹“評話新攻略”

圖説:吳新伯與觀眾互動(網絡圖)

  面對這些非傳統做法,吳新伯謙虛地説自己的這些嘗試其實還不能算創新, “只有在突破前人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模板,且該模板還能被後人順利運用的方可稱之為創新”。但新創就沒有意義了嗎?恰恰相反,新創作品意思重大。吳新伯説:“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新創的作品越來越多時,自然就會有符合評彈規律的好作品出現,當這些好作品越來越多時,就會有可以流傳的模式出現,當越來越多的可以流傳的新創模式出現時或許才會出現創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