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創新精神紀念一代宗師 評彈《尋找·蔣月泉》將演出
今年是評彈一代宗師蔣月泉先生誕辰100週年,為紀念這位藝術大師,《尋找·蔣月泉》評彈專場演出將於11月15日晚19:15在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上演。演出通過《回眸》《追風》《逐日》《聽泉》《觀海》《百年》六個版塊,演繹蔣月泉先生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尋找”蔣派藝術乃至評彈藝術在上海的探索、輝煌、傳承和發展。
創新與探索一脈相承
蔣月泉是彈詞流派“蔣調”的創始人。他17歲學藝,先後拜師張雲亭、周玉泉,並在周玉泉“周調”的基礎上自創了寓鏗鏘于委婉且韻味醇厚的“蔣調”,成為評彈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派唱腔。其“蔣調”唱腔于上世紀30年代後期形成,旋律渾厚婉轉,韻味濃郁醇厚。開篇《刀會》《杜十娘》《寶玉夜探》等十分風行。
“蔣月泉先生很善於創新、創造,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他的“蔣調”吸收了京劇老生余派、楊派唱腔的因素,而且也經常會進行‘自我革新’。”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稱,根據評彈團的整理,發現蔣調在形成之後也富有變化,他所唱的《杜十娘》6個版本都有所不同。“蔣月泉先生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根據自己的嗓音、對作品的理解、對人物的揣摩在表演時富有變化。蔣月泉先生曾用做衣服織布來比喻評彈的傳承,他説,我教給你們的不是做衣服的方法,而是要給你們一台織布機,可以織出各種色彩、各種質地的布,你們可以用它們做出各式各樣的衣服。”
因此,在高博文看來,蔣月泉留給評彈的,不僅僅是他的一些代表作,還有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勇於創新創造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引導著上海評彈團,在起落之間又迎來了一個春天。
緊貼時代抓住觀眾
從上海評彈團中篇評彈《林徽因》到《高博文説繁花》,最近幾年,上海評彈團已經在創新中摸索出一條新路,也迎來更多的年輕觀眾。這其中,創新與探索,是評彈發展的主要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厚的底蘊,博大精深。而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創新傳播形式,還找準題材。”高博文告訴記者,都市評彈《林徽因》一經上演就大獲成功,已經完成了兩輪全國巡演。很多城市的觀眾在觀看之前都會做足功夫,身著旗袍、中式服裝前來觀看。“這是因為《林徽因》這部戲在表演方式和唱腔設計上,都更加現代更加時尚,能吸引更多觀眾來到劇場。”
《高博文説繁花》從去年年末初次在大世界露臉,到登上上海大劇院的舞臺,也是熱度持續不減。這與評彈和時代、生活緊密貼合的特點相契合,也反映出創作者的智慧:傳統文化若能抓住熱點做貼近生活的改編,也能借著熱門IP題材充分展現自身魅力。對此,高博文曾表示,“評彈的魅力並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削弱,只是我們沒能找準嫁接當代觀眾的題材,沒能更多發現契機,只要抓住評彈聯結現代的那個‘眼’,‘十八般武藝’俱全的評彈又如何會落寞?”
這種一脈相承的創新精神,使得評彈在年輕人中漸漸有了更高知名度。然而,這在高博文看來,還遠遠不夠,他認為評彈的傳播要面向年輕人,面向不懂評彈、不了解評彈的觀眾。“我們從書場走出去,走到年輕人中間去,到大中小學去。要傳播,就不是坐在家裏等年輕人上門,而是要把好的東西送到他們嘴邊去,等他們食髓知味,哪怕只有很小一部分人留下來,我們都是成功的。”
據介紹,《尋找·蔣月泉》評彈專場演出由上海評彈藝術傳習所(上海評彈團)、上海市曲藝家協會、東方衛視公益媒體中心聯合承辦,江浙滬各主要評彈團嘉賓也將共同參與此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