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麗汾河入畫來

發佈時間:2020-08-03 09:11:30 | 來源:山西日報 | 責編:石麗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美麗汾河入畫來

太原汾河景區三期迎賓橋至晉陽橋段。 賀子毅攝

  夏日的太原汾河景區,波光瀲艷,綠意正濃,遠處的西山猶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在太原城區晉陽橋段,數名運動員正劃著皮划艇進行訓練,水面蕩起一道道漣漪。岸邊,不時有遊客漫步賞景、拍照留念。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就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和城市環境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

  為了再現汾河昔日容顏,我省全面推進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開啟生態化、全流域、系統性治理的新探索。如今,汾河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也給生活在汾水之濱的人們帶來了更多幸福。

  水量豐起來,大河風光美如畫

  “治理之初,我曾經無數次幻想汾河有水後是什麼樣子,但咋也想像不到是今天這樣碧波盪漾、青山遠黛的美麗風光。”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王霞站在晉陽橋下的汾河岸邊無限感慨。

  1999年,年僅20歲的王霞剛參加工作就來到了太原市汾河蓄水工程管理處,20年的治理歷程,她見證了汾河水的點滴變化。“2000年8月以前,汾河經常斷流,河道就是一片亂石灘。”回憶起從前的汾河,王霞一臉心痛。

  那時候,王霞常常站在乾枯的河道之中,想像著有水以後汾河的樣子。她清楚地記得,2000年8月汾河開始蓄水時,岸邊的市民奔相走告:“水來了,水來了!”那一幕,深深地鐫刻在她的腦海裏。雖然剛開始蓄水量並不大,但依然給這座城市帶來了驚喜、感動與真切的希望。

  “從2000年開始蓄水起,汾河太原城區段每年都會從汾河水庫進行生態補水。經過這麼多年的持續建設,汾河景區已經成為太原市的一張亮麗名片。目前,景區水域平均寬度300米,水面面積9平方公里,總蓄水量達2450萬立方米,相當於在城市中心設置了一座中型水庫,這在北方城市是比較少見的。”王霞説。

  比鄰晉陽橋的太原市水上運動中心大氣磅薄,承擔了二青會的皮划艇、賽艇、龍舟等比賽項目,並被命名為山西省水上訓練基地。

  7月30日下午,太原體育工作隊靜水皮划艇教練許顯飛正在水上運動中心北碼頭指導隊員訓練。隊員們在汾河上奮力劃著皮划艇,不時引來遊人駐足觀看。“我們是汾河生態環境改善最直接的受益者。”許顯飛説。

  太原市靜水皮划艇隊成立於2014年,由於沒有合適的水上運動場所,隊員們每年大部分時間都要“漂泊”在外地訓練。二青會前,隨著水上運動中心的建成,許顯飛和他的隊員們終於可以留在家鄉訓練了。

  “這裡的賽道水深在4米至7米左右,長度2公里,水面開闊,可以説是世界級的比賽訓練場地。”去年在二青會上,隊員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許顯飛感到很自豪。

  把汾河治理好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我省的重要使命。我省先後出臺《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規劃綱要(2015-2030年)》《汾河流域生態修復規劃(2015-2030年)》《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總體方案》等文件。2019年5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堅決打贏汾河流域治理攻堅戰的決定》正式施行,一場保護母親河的戰役在三晉大地全面打響。

  “3年來,我省加大生態應急補水力度,實施流域節水行動,進行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開展違法排污大整治……”説起汾河治理,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耳東有説不完的話,“再也不能讓‘母親河’奄奄一息了!”

  水質好起來,生活品質節節高

  44歲的王曉艷打小在汾河岸邊長大,在她的印象中,治理前的汾河太原段是一片沙地,河水很淺,還經常斷流。河道內雜草叢生,沙坑很多,甚至有一些污水裹挾著垃圾從家門口流過,每天散發出的臭味令人苦不堪言。

  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的開建,成為省城市民,特別是汾河沿岸居民心尖尖上的事兒。年復一年的治理,汾河水在王曉艷的眼中一天天變得充沛起來、清澈起來。前些年,王曉艷在汾河景區附近安了家,距景區只有10來分鐘路程,每天吃過晚飯後和家人到景區散步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

  “以前外地朋友來了,只能領他們到幾個公園轉轉,沒啥特色。現在有朋自遠方來,就帶他們去汾河景區。如今的汾河水靈動秀美,汾河夕照、汾河夜景……隨手一拍便能火爆朋友圈。”站在家裏的陽臺上,望著不遠處的汾河美景,王曉艷笑稱自己也是住上了“河景房”,心裏別提多美了!

  若説汾河是主動脈,9條邊山支流便是毛細血管。3年來,太原市下大力氣解決汾河太原斷面水質問題,著力推進“九河”治理工程,完成了河道綜合治理、水系雨污分流、綠化提質升級以及地下管線建設等內容。經過治理,消除了河道內的黑臭水體,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汾河水質不斷提升。

  盛夏時節,太原汾河景區濕地公園岸邊的蘆葦叢鬱鬱蔥蔥,迎風起舞。7月19日清晨,省城攝影愛好者李曉鑫早早來到汾河濕地公園,用三腳架支起全畫幅數碼微單拍攝水鳥。“這幾年汾河治理的效果特別明顯,各種鳥類成群結隊來汾河棲息安家。”正説著,幾隻野鴨從水面掠過,快門聲立馬響起。“我在這裡還拍到過黑鸛、白鷺等水鳥。”李曉鑫給記者翻看起相機,鏡頭裏各種水鳥姿態各異、美不勝收。

  “我們種植了許多水生植物,汾河水在經過濕地中水生植物的吸附、降解等一系列生物凈化程式後,水體逐漸變得清澈起來。”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文少華説,景區每年分兩次對邊山支溝進行清淤,還購置了打撈船,對水面上出現的水華或是垃圾進行及時清理,這都對提升水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風光美起來,秀美河畔笑聲朗

  “汾河是一年一個樣,3年大變樣。”張鵬程和老伴兒2010年從老家右玉縣來到太原,一起做了汾河景區的保潔員,這一幹就是10年,親眼見證了汾河景區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總書記來到我工作的地方,我這心裏別提有多自豪了。這幾年,我們的保潔工作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清掃車、電瓶打撈船等機械設備的使用,使我們的工作強度下來了、效率上去了!”張鵬程高興地説,“太原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家鄉,現在我的女兒正在太原讀初中,我和老伴的收入也很穩定,汾河越變越美,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從1998年10月開始,太原市先後分三期對汾河太原城區段進行了治理美化。目前,33公里景區種植樹木花卉等230余種,兩岸景觀綠地平均寬度150米,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達345萬平方米,鳥類從最初常見的四五種增加至156種。

  楊威是太原市親賢社區騎行隊隊員。他所在的騎行隊,年齡最小的25歲,最大的已經60多歲,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野山間,健身的同時,也見證了汾河的滄桑巨變。

  “以前我們騎行隊週末組織活動,一般都是去萬畝生態園、清徐這些地方,在公路上騎行枯燥乏味,所到之處要麼是高樓大廈、要麼就是大土堆。”楊威感慨地説,“汾河的改變很大,最初汾河景區最南端只到長風街,再往南就是光禿禿的汾河灘。現在的汾河景區不僅延長了,而且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欣賞沿途的美麗風景,騎行在汾河岸邊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這樣的條件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8月,太原市將在汾河景區兩岸開建自行車專用道,範圍為柴村橋至迎賓橋以南2公里,總長66公里。得知這一消息後楊威欣喜地説:“推行綠色生産生活方式,自行車出行就是一種選擇。”

  “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來簇如蟻。中流軋軋櫓聲輕,沙際紛紛雁行起。”這是明代詩人張頤描繪的汾河晚渡畫面。今年4月,太原市汾河景區三期水域迎來兩艘雕梁畫棟、古香古色的畫舫,不久的將來,遊客可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坐船盡賞汾水風光,“汾河晚渡”勝景亦將重現龍城。

  “未來,呈現在廣大市民面前的將是一條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同時也是充滿歡聲笑語、朝氣蓬勃的幸福河、活力河、夢想河,太原市民將會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邵社教充滿信心地説。

  史振宇是太原蓮花落傳人,他創作了一曲蓮花落,唱出了汾河的變遷,也唱出了老百姓的心聲:“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咱百姓的生活是節節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實現,數風流人物是還看今朝!”

  山水相依、溪水長流、林泉相伴、湖光山色的“母親河”正在成為三晉的“幸福河”。

  編後

  汾河,黃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民的母親河。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這裡留下“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的優美詩句。然而,一個時期以來,由於流域內開採過度、植被破壞、採砂排污,生態遭到極大破壞。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強調:“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我省全面推進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開啟生態化、全流域、系統性治理的新探索。

  今年5月,在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習近平總書記對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滄桑巨變表示欣慰。碧波盪漾的汾河水,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岸邊奔跑的孩童、漫步休閒的市民,都見證著3年來的深刻變化。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三晉兒女將繼續加強汾河流域生態治理,讓“母親河”成為三晉兒女的“幸福河”!(記者范珍 丁園)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