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200萬輛整車下線,再次刷新紀錄:第一次完成 “100萬輛” 的目標,上海工廠用了33個月;而這次從 “100萬” 到 “200萬” ,只用了13個月。
這已經不是上海超級工廠第一次令行業感到震撼了。就在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破土動工,同年12月30日就完成了Model 3的首批交付。 “當年開工、當年投産、當年交付” 至今都是行業內的一個傳奇。如今,不到4年時間已經生産了200萬輛整車,上海工廠毫無疑問已經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超級工廠。
同時,上海工廠也已經成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的 “C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國的批發銷量為46. 4萬輛。這就意味著,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88.9萬輛電動車中,超過50%都來自上海超級工廠。
如馬斯克所説, “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在實現極致效率的同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引領著電動車生産製造技術加速發展,也直接帶動著整個上海和周邊地區汽車産業鏈的升級創新。
不到40秒下線一台整車 不是黑科技而是科技
馬斯克曾公開表示,“工廠是特斯拉的重要産品,生産製造是特斯拉難以被複製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特斯拉的傑出産品,上海超級工廠如今可以做到 “不到40s下線一台整車”,這種高效率即便放眼全球都極為罕見。
要知道,曾領銜燃油車百年曆史的福特,下線一台車也需要49秒。特斯拉不僅打破了燃油車積澱百年的“技術優勢” ,也用超級工廠這一産品,讓“特斯拉速度”成為了生産製造的行業傳奇。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能一次又一次刷新紀錄,其創新性的設計以及先進的生産工藝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顛覆了很多傳統車企的固有經驗:
空間佈局上,通過採用直線型和雙層廠房設計,車身配件在工廠內運輸不僅有橫向移動,還有垂直縱向運輸,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空間使用率,成功做到 “空間要産能”。
自動化率達到95%。對普通車企來説,90%的自動化率已經非常優秀了,然而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自動化率已達到95%以上。在自動化産線的助力下,以往數千人才能完成的傳統生産線工作,如今只需要幾十人即可完成。
特斯拉獨特的Warehouse On Wheels(輪子上的倉庫)物流系統,還通過流動的集裝箱倉庫省卻了幾乎所有的倉儲面積,使工廠不僅做到了佔地面積最小,運營成本還能做到最低。
採用一體壓鑄工藝。為了簡化Model Y車型後底板在焊接流程中的連接工藝,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應用了6000噸級的壓鑄機,將原本需要70多個零件焊接件組成的後底板一次壓鑄成型,大幅縮短了生産時間。一體化壓鑄工藝在特斯拉的首開先河下,引發了車身製造的技術變革,儼然已經成為行業內技術發展方向。
200萬輛達成,是中國製造特斯拉的又一個里程碑。可以預見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還將以更短的時間迎來第300萬輛整車的下線。
馬斯克讚賞“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品質最優”
在追求生産效率的同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生産製造過程中的品質把控也十分嚴格。今年6月,馬斯克在到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時曾表示,在全球範圍內,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是效率最高的工廠,也是製造品質最優的工廠。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品質管控主要靠三大抓手: “數智化”的生産製造控制系統、嚴苛的品質檢測環節、Audit評審檢驗。
工廠內數字化、智慧化的生産製造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數據採集和精確追溯等功能;同時,通過多種檢測檢具,對數據進行分析及標準化控制,確保各項品質符合標準;Audit評審則以用戶角度出發,對已確認合格的整車隨機抽樣進行人工品質檢測,確保車輛達到品質要求。
而當新車下線後,負責售後品質管理的工作人員將會 “接管” 車輛,從物流運輸環節到交車前檢查環節,再到交付後客戶使用環節,全面觀察車輛的品質表現,並關注客戶的用車感受,只為讓消費者用得放心。
如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産品已經熱銷亞太和歐洲等海外地區,其高品質贏得了國際用戶的一致好評。有數據顯示,今年7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出口量超3.2萬輛,成為中國製造車型出口量第一名,佔比超過37%。相當於中國每出口兩輛電動車,就有一輛來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卷”科技“卷”産業“卷”人才 特斯拉推動行業加速前進
有媒體評價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成為了中國智造的新名片,同時也為中國新能源車産業的實力提升和上海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特斯拉進駐上海後,的確非常有效地帶動了上海和周邊地區新能源車産業鏈的升級創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産業鏈本土化率已超過95%,工廠團隊人員99.99%都是中國員工。同時,該工廠在上海、蘇州、寧波、南通等長三角地區已建立起特斯拉 “4小時朋友圈” ,覆蓋了電池、車載晶片、自動駕駛系統、乘用車內飾、精密加工等新能源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助力了遍佈全國各地的數百家供應企業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産業生態。
另外,在特斯拉的拉動下,上海臨港新片區已經構建起新能源車全生態領域的 “安全、自主、可控” 的産業生態,成為首個千億級産業。預計到2025年,新片區智慧新能源車産業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新能源車産業集聚地。
在本土化戰略下,特斯拉不斷輸送新能源汽車人才,為中國智慧汽車研發體系貢獻力量。
特斯拉創新了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參與國家産教融合試點項目,通過校企聯合培養、新型學徒項目等方式多渠道培養高水準技能人才,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的全方位融合。截至 2022 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已累計組建 20 個校企合作班,定向培養 670 名學員,新型學徒項目參與學員超過 900 名,近150人通過成人高考考入合作院校成人本科,完成學業並表現優秀者還將享受特斯拉專門的獎學金。
可以預見,200萬輛對於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而言,只是一個新的起點。當一個公司持續投入精力去推動一個行業發展,關注生産製造效率提升、技術創新、行業人才培養等等,這家公司必然會引領行業發生新的革新和進步,去創造一個又一個 “特斯拉速度” 與“中國智造神話”。(圖文:由特斯拉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