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攜旗下6款新能源車型——海豹、宋PLUSEV冠軍版、元PLUS(海外命名BYD ATTO 3)、海豚、漢及騰勢D9重磅亮相德國慕尼黑車展(IAA MOBILITY 2023),以最強陣容加速歐洲市場佈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比亞迪已在歐洲接連推出6款車型,令海外同行感到震驚。
“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了15個歐洲國家,並攜手優質本地合作夥伴,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開設了超140家門店,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適的購車體驗”,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表示,隨著全球電動化不斷加速,歐洲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市場,比亞迪將持續深耕歐洲市場,不斷豐富新能源車型矩陣,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海豹正式在歐洲上市,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50,990歐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和44,900歐元(約合人民幣35萬元)。宋PLUS EV冠軍版則是首次與歐洲用戶見面,不久後也將登陸歐洲市場,這是比亞迪在歐洲市場推出的第6款乘用車,車展現場引來了歐洲媒體及公眾的極大關注。
伴隨騰勢D9首次在歐洲亮相,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産品已經覆蓋轎車、掀背車、SUV、MPV車型,標誌其征戰歐洲市場步伐正在加快。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現身慕尼黑車展現場,並親自帶隊到歐洲多地考察,和當地政府交流,顯示出比亞迪對歐洲市場的重視。
進入全球前十大車企
作為全球首家達成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里程碑的車企,截至2023年8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78萬輛,持續領跑全球新能源市場。
2021年,比亞迪正式宣佈乘用車出海計劃,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加速全球化戰略佈局。去年9月,同樣在慕尼黑車展,比亞迪在歐洲市場推出三款車型——比亞迪漢、唐及ATTO 3(元PLUS),ATTO 3德國市場預售價為3.8萬歐元(約28.8萬元人民幣),漢和唐兩款車型的預售價同為7.2萬歐元(約54.6萬元人民幣)。
同年10月,這三款車型在法國巴黎車展亮相上市,並在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等歐洲多國開啟交付。目前,比亞迪正進一步擴大歐洲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佈局,例如法國和英國。此前,外媒報道稱,法國、西班牙、德國等國有意吸引比亞迪在當地建廠。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24.8萬輛,同比大增94.3%,加上7月銷量,已累計銷售151.78萬輛,同比增長88.81%,跑贏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期 44.1%的大盤增速,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大車企”行列,這是中國汽車工業70年來的里程碑時刻。
銷量高速增長的背後,離不開比亞迪在核心技術堅持不懈地投入,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研發投入142.46億元,同比增長120.2%,研發投入大幅超過同期凈利潤。截至目前,比亞迪的研發投入累計超千億,研發工程師超9萬人,擁有11大研究院,平均每個工作日比亞迪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15項專利授權,推出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雲輦、DMO超級混動越野等顛覆性技術,構建起穩固的技術護城河。
在強大的技術優勢加持下,比亞迪産品矩陣不斷完善。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專業個性化品牌方程豹剛剛推出了豹5超級混動硬派SUV,由此形成了包括比亞迪、騰勢、仰望和方程豹在內的品牌矩陣,實現了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覆蓋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用車需求。
出海成新增長引擎
比亞迪此前發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1-7月,比亞迪海外銷售超9.24萬輛新能源汽車,已超2022年全年5.59萬輛的海外銷量。截至目前,比亞迪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54個國家及地區,並且正以全産業鏈優勢加速全球佈局。
今年3月,比亞迪泰國工廠奠基,規劃年産能15萬輛,預計2024年正式投産,作為其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産基地,宣告比亞迪出海戰略正式拉開序幕;7月,比亞迪宣佈在巴西投建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産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約45億人民幣,規劃年産能15萬輛,計劃2024下半年投産。
隨著明年兩大海外生産基地實現投建及運營,比亞迪將深化東南亞及南美市場的本土化佈局,結合歐洲市場2030年達到80萬輛的銷量遠期規劃,有望穩步將全球化生産版圖擴展至歐洲,並在各地區發力産業鏈進程,推動全球汽車市場的電動化。 9月4日,在慕尼黑車展中國媒體專場溝通會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透露:“今年比亞迪海外乘用車銷量計劃在25萬輛左右,目前來看問題不大。”
李雲飛表示,這一目標的底氣,一是源於産品繼續擴充,後續海豹開始交付,以及海豹U(國內為宋PLUS EV冠軍版)也會上市;二是歐洲的銷售渠道繼續擴充,在過去的一年裏,比亞迪已經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15個歐洲國家內建立了超過140家門店。合作的經銷商包括荷蘭的Louwman集團、挪威的RSA、瑞典的Hedin集團等。今年年底,比亞迪在歐洲的經銷商數量將達到200家。
除了産品佈局和渠道建設,李雲飛透露,集團正在考量在歐洲地區建立首個汽車整車工廠,目前正在做相關選址工作,預計今年年內將完成比亞迪在歐洲的首個汽車整車廠選址。
數據顯示,比亞迪上半年海外市場收入達到644.10億元,同比增長92.94%,佔總營收的比達到24.76%。“出海”正在成為比亞迪汽車業務的增長引擎。今年1-8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海外銷量117,481輛,佔比6.6%,延續亮眼表現。考慮到産品力和成本優勢明顯,比亞迪有望在歐洲、東南亞、澳新等主要區域市場迎來快速發展,前期在海外渠道和運力的佈局也將逐漸收穫成效。
自給自足的成本優勢
比亞迪在研發領域的持續投入令其持續收穫技術成果,實現車輛關鍵技術和零部件自給自足,以及技術的持續迭代,從而獲得了出擊海外市場的成本優勢。
近日瑞銀拆解比亞迪海豹後分析稱,與同級別競品相比,比亞迪海豹的整體成本比上海工廠生産的特斯拉Model 3低15%,比大眾汽車在歐洲生産的相似車型低35%。
比亞迪擁有的高度垂直整合一體化供應鏈體系是其成本優勢的最強背書。瑞銀拆解發現,比亞迪海豹大約75%的零部件由比亞迪自産,全球傳統供應商所佔比例相對較少,零部件自製比率高於特斯拉在美國和中國生産的及大眾在德國生産的車型。
高度垂直整合同樣為高度集成化奠定了基礎,從而實現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瑞銀發現,海豹的電池、電控集成化程度很高,例如八合一電控單元可以節省約20%的成本,而傳統低集成度的電驅則幾乎無法匹敵。這是比亞迪能擁有系統性成本優勢的重要原因。
技術驅動産品力與品牌力持續向上,全球化佈局不斷深入,穩步紮根全球市場,有望推動銷量持續增長。
在汽車出海2.0新發展階段,比亞迪通過多款車型加強在歐洲市場的佈局,正在用高品質發展書寫中國汽車之名,以技術驅動産品的提升,以品質撐起品牌力的向上,不斷吸引全球用戶對中國汽車品牌的好感和認可。(文:吳越 圖:比亞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