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
2024-06-06 15:46: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為極致競技性能而生,全新福特Mustang GTD以車內視窗設計展露其所搭載的最先進賽車級懸挂系統,彰顯出與其高性能交相輝映的藝術造詣與精密工藝。“福特Mustang GTD後懸挂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功能組件,更是十分美觀的藝術傑作。”福特Mustang GTD市場行銷經理Jim Owens指出,“如果它藏于車體內部,無人得見,不免是個遺憾。透過這個懸挂系統視窗,我們可以欣賞到減震器用藍色和金色做點綴的巧思,而懸挂系統如何施展騰挪,也都一目了然。”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1

  懸挂系統視窗為聚碳酸酯材質,兩側配有防刮涂層,約24英寸寬、10英寸高,該設計直觀地展示了工程團隊的心血成就,如同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一樣為車體增光添彩。

  配備久經賽事考驗的先進科技

  福特Mustang GTD 2025年應用了一系列久經賽場考驗的賽車級先進科技,從主動式空氣動力學,到碳纖維車身、鎂合金車輪和後置變速箱等,全力加持賽車科技含量。其中,半主動式懸挂系統正是Mustang GTD從賽道到公路所向披靡的關鍵利器,為這臺有史以來最具賽道能力的Mustang實現量産奠定基礎。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2

  “Mustang搭載如此先進的懸挂系統尚屬首次,”Mustang GTD 首席項目工程師Greg Goodall表示,“要實現目標圈速是非常緊迫的任務。因此,我們從賽車運動中尋找靈感,真正做到超前爭先。這一頂尖科技的懸挂系統、以及先進的減震器裝置,正是一台Mustang躍升為Mustang GTD的關鍵所在。”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3

  透過Mustang GTD後懸挂系統的車內視窗,我們可以看到避震器和彈簧的位置較低,且位於兩個後輪之間,並非位於兩個後輪上方直線排列,是福特賽車級技術在公路車應用的又一可視化呈現。後懸挂系統與Mustang GTD的賽車級管狀副車架相連,後者素以強韌、堅固、重量效率高著稱,再次昭示Mustang GTD充沛的賽道基因特質。與此同時,Multimatic自研的自適應渦輪滑閥減震器堪稱是突破賽車極限的科技成果。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4

  ASV減震器在極軟和極硬之間的切換只需15毫秒(6倍速於人的眨眼速度),並按照所接收的駕駛模式、路況和用戶設置等信息即時調整,確保任何時候車輛的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都達到最大。

  “相較于被動減震器,自適應式減震科技意味著車輛能更靈活地實現絕對行駛平順度。”Multimatic工程副總裁Scott Keefer指出,“通常做法是在調校減震器時去平衡行駛平順性和汽車的操控性,而我們這個技術則是將這一平衡過程進行更細化的拆解,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效果,因為在動態操控時,懸挂的這種精細調整也讓人感覺非常順暢。”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5

  每個減震器配備兩個彈簧,當車輛在鋪裝路面上行駛時,兩個彈簧將協同工作,帶來更舒適駕乘體驗。如果駕駛位的用戶選擇切換到賽道模式,則一個彈簧將液壓受力壓縮,整體的彈簧剛性系數則幾乎翻倍,整個車身高度則降低約40毫米(約 1.6 英寸),實現最強勁賽道行駛性能。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6

  彈簧剛性系數的提升也強化了車輛的機械抓地力。同時,彈簧剛度更高,空氣動力學抓地力也更大,這個原理與賽車相通。Mustang GTD在高速行駛時,主動空氣動力系統將給車輛施加向下的壓力,而賽道模式下硬度更高的彈簧,其剛性系數將抵消空氣動力學的作用力,這樣在加速、制動和轉彎時,實現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達到最大。 

性能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可視化先進懸挂盡顯Mustang GTD超凡賽道性能_fororder_image007

  Mustang GTD 6月亮相勒芒24小時耐力賽,之後將繼續登場斯帕24小時耐力賽和古德伍德速度節。今年夏天它將在歐洲進行大量測試,並在今年晚些時候全力爭取在傳奇的紐伯格林北環賽道實現7分鐘內的正式計時圈速。(資料來源:福特汽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