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從三大熱詞看中國汽車業新趨勢
2024-12-27 15:22:58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鄭思雯

      臨近年終,盤點2024年中國汽車業的年度熱詞,“智”“創”“卷”無疑熱度爆表。在這三大高頻詞描繪的熱鬧場景中,2024年中國汽車業的多個標誌性節點值得銘記,從中也得以窺見汽車業的新趨勢。

  智:開啟智慧化元年

  2024年被業界公認為汽車智慧化元年,開啟“電動化”之後的汽車業變革“下半場”——智慧化。一年來,汽車智慧水準穩步提升,L2級輔助駕駛功能已下沉至10萬元級車型。

  各家車企在智慧化技術方面都加大投入,加快推進高階智慧、智駕和大模型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L2級以上的新乘用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5.7%,業界預計全年智慧網聯汽車的銷售將超過1700萬輛,L2級新乘用車滲透率也會超過60%,而2023年這一滲透率是47.3%。

  超越50%關鍵節點,意味著汽車智慧化的趨勢勢不可擋,而人工智能特別是大模型技術的崛起是其背後的“推手”。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飛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人工智能是當前全世界的熱點,而人工智能落地最實的就是大模型,在包括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等眾多大模型中,落地最實的就是端到端無人駕駛。

  “端到端”,在2024年各家車企的新車發佈中,最常見到的表述就是“車位到車位”。而在實際應用中,身邊不乏有人已經體驗到從家到單位“幾乎全程零接管”。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新能源汽車智駕水準高於燃油車已是不爭的事實,2024年仍有不少燃油車也在向高階智駕發起挑戰。特別是電動化轉型“慢一拍”的國外品牌與合資車企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油電同智”大旗,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大眾、豐田、福特、起亞等多家國外品牌及其國內合資企業。

  在業界看來,這是國外品牌與合資車企首次如此高調地集體宣稱要向智駕“第一梯隊”發起全力衝刺。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並不看好。嵐圖汽車CEO盧放認為,要實現高階智駕水準就必須保證充足的電力,燃油車就需要配置大容量電池,電池越做越大之後就會發現還需要改變汽車架構,最後又會回到混動、電動化的道路上來,“汽車智慧化還是要建立在電動化的基礎上。”

  2024年,當燃油車向“智慧化”這一新能源汽車的優勢領域發起挑戰,新能源汽車也在進攻傳統汽車“三大件”的最後一個堡壘——底盤。早在2023年底,華為就在問界M9上配置了途靈智慧底盤,今年以來,上汽智己的靈蜥數字底盤、比亞迪的雲輦系列底盤、吉利的AI數字底盤、小米汽車的智慧底盤預研技術、江汽集團的全域線控智慧底盤等紛紛登場,零一汽車、易咖智車等創業公司則在商用車智慧底盤領域開展佈局。智慧底盤正在成為汽車業競逐的新賽道。

  不僅是汽車産品更加智慧,汽車的製造環節也在加速智慧化。記者在嵐圖汽車位於武漢的總裝車間看到,偌大的工廠僅在流水線上有少數工人,AGV(自動導向車)有條不紊地來回穿行,而鈑金車間、噴漆車間幾乎“全無人”。盧放告訴記者,在嵐圖汽車,工業機器人的密度是全行業最高,“在焊裝車間,一個車身焊完大概43秒左右,全部由機器人完成。”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汽車製造領域已經實現生産智慧化和高度自動化,汽車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産業,産業鏈條長、輻射範圍廣、拉動效應強,除了整車製造,向上可延伸至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和零部件製造相關的其他基礎工業;向下可延伸至服務貿易領域,包括汽車銷售、維修、金融等服務,是新一輪産業革命的重要抓手,有力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

  創:“創紀錄”展現創新實力

  隨著一輛粉色車身的嵐圖知音汽車緩緩駛出生産線,10家新能源車企新車下線的視頻同步播放,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11月14日的這個高光時刻無疑是中國汽車業2024年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萬輛。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所言,新的突破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走出的堅實一步,標誌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迎來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在即將到來的全年數據披露潮中,我們大概率還將看到:全年汽車産銷創紀錄、汽車出口創紀錄、自主品牌佔比創紀錄、中國汽車産銷量連續16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創紀錄”將成為描述2024年中國汽車業的關鍵詞,而其背後正是中國汽車業創新突破作為支撐。

  一年來,中國汽車業在智駕、座艙、底盤、電池等多個領域持續實現突破,大模型等標誌性技術密集應用在汽車産品上。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日前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其中,在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等具體細分領域,中國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推廣對拉動創新發揮重要作用,反映出中國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中汽信科最新發佈的“2024汽車專利創新指數”則顯示,2024年,自主企業TOP30專利平均分為0.53,比2023年增長0.01;平均權利要求項數為10.84,同比增長5.75%,説明我國自主企業專利品質較為穩定。其中,東風汽車2024年專利創新指數為1277分,位列自主整車集團第一。以東風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為例,截至2024年12月,嵐圖累計佈局專利4188件,包括國內專利4047件、海外專利141件。其中,共佈局發明專利3579件,佔專利佈局總量的87.72%,專利增速位居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第一。

  在技術創新的同時,行銷創新也成為2024年中國汽車最為鮮明的印記。北京車展、廣州車展上,雷軍、李斌為代表的眾多企業家由“幕後”站到“臺前”,讓汽車行銷從“産品為王”“技術為王”進入到“流量為王”的新時代。“千億總裁”親自為車主開車門、直播講解、與網友互動……當汽車大咖把自己的創新意識、對汽車的理解、對趨勢的研判以及流量光環注入汽車,汽車在成為融匯各种先進技術的超級平臺的同時,也獲得了先進行銷理念的加持,凝聚著更多的時代創新。

  競:在激烈競爭中如何突圍

  貫穿全年的“價格競爭”、不斷翻新的行銷手段、加速迭代的新車型……2024年汽車市場競爭如火如荼。然而在市場繁榮的表像之下也暗藏諸多風險。

  據統計,1月至11月,市場上降價銷售的車型數量已達到195款,超越了2023年全年150款的降價車型規模,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在降價的同時,新能源汽車時代産品迭代的“摩爾定律”也愈發明顯,新車型從上市到升級或改款所用時間平均僅為1.3年,甚至有的品牌出現了用戶還未提車就改款的現象,引發用戶維權。行銷的花樣翻新固然吸引流量,但也出現了水軍、口水仗、網暴等負面現象。

  持續的價格競爭在促進消費的同時也引發了行業的隱憂。11月28日,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的汽車行業利潤為3758億元,同比下降3.2%,汽車行業利潤率4.5%,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率6.1%的平均水準,處於歷史低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則顯示,今年前11個月整體汽車零售市場損失達1776億元,同比增長931億元。

  汽車市場的劇烈變化使得部分汽車經銷商面臨資金流動性極度緊張的突出問題,一些傳統車企4S店甚至停業或閉店,其中不乏寶馬、凱迪拉克、雪佛蘭等國際知名品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預計,今年汽車4S店退網數量將達4000家。

  對於還未形成市場規模的造車新勢力來説,2024年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從年初的高合停産到年末的極越閃崩,就連馬上要和“蔚小理”一同迎來造車新勢力十週年的哪吒汽車也岌岌可危。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指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而汽車業一度被認為是“內卷式”惡性競爭的重災區。

  盧放等業內人士認為,在汽車這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就如同當年的互聯網行業。但不要單純價格競爭,而要技術競爭、創新競爭,管理競爭,在激烈競爭中以創新實現突圍。(吳蔚)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